上回說到曹操逼著許劭給自己一個評價,
許劭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後漢書記載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這話聽起來,也不知道是誇人還是罵人。
但是曹操很高興,笑的非常的膨脹!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兩句話,看上去都是一個意思,都好像是在說曹操是個無論在哪種環境之下,都將成就一番事業,但是看上去一樣的話,卻有著不同的意味。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有兩層意思:第一種:如果是在太平盛世,那麼你曹操就是一個能幹的權臣;如果是在戰亂之年,就是一個獨霸一方的奸雄。決定一切的條件是時代;第二種解釋:如果你曹操來治理國家,那你可以成為能臣;如果你曹操想擾亂朝局,那你可以成為奸雄,決定一切的條件是你曹操的選擇,治與亂變成了動詞。
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呢,推敲之下這句話似乎就只剩這麼一種解釋了: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依你曹操這個調性來看,就是奸佞之臣,竊國賊;如果在亂世,你做出來的事反而是創世的,能成為穩定天下,安定一方的英雄。
這兩句話分別來自兩本史書,前一句來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異同雜語》,後一句來自《後漢書·許劭傳》,我也無法判定這兩句話哪一句是許劭的原話,但無論是哪一句,也無論是哪一層的解釋,留給曹操的似乎也只有兩個選擇,英雄或者奸雄。
是英雄也好,是奸雄也罷。縱觀曹操大開大闔的一生,他也確實體現出了這種人生豪邁的大氣,別人愛怎麼評價就怎麼評價,我也懶得管你的感受,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和目標。這就是一種雄視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