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博展覽多媒體互動新模式與青年文化教育

2021-01-18 新湖南

文/湖南省博物館 喻燕姣

2020年9月26日至2021年1月5日,為期3個月的「秘魯古代文明展」在湖南省博物館落下帷幕。這是我館引進的首個來自南美大陸的古代文明展,這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文明,一個從未使用過錢幣的文明,一個沒有發明鐵器、車輪卻創造了輝煌石構建築的文明。策展團隊針對這樣一個不為大多數觀眾所知的奇特的異域文明展,在展覽解讀和展品詮釋上做了深入研究,對秘魯古代文明與中華古代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點,拉近了觀眾與展品的距離。

為了讓觀眾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啟發思考,寓教育於展覽中,策展團隊在教育手段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為了充分發揮博物館在青年人,特別是高校學生這一群體中的文化教育功能,我館和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在「秘魯古代文明展」展廳現場實現了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多人互動知識競答。

展廳大屏幕播放知識競答題目、圖片、答案、知識點解析與觀眾答題結果排行榜和淘汰晉級情況。觀眾則通過手機充當答題器,參與現場互動。知識競答每輪12道題,按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等級童試、鄉試、會試、殿試4個層級出題,由易到難,可支持50名觀眾同場競技。湖南大學與策展團隊緊密配合,精心設計了108道有關展覽和展品的題目,循環播放,九輪不會重題,基本囊括了該展覽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圖一)。來自中南大學的陳同學說:「我抱著好玩的心態參與了這個知識競答,玩了好幾輪,收穫很大,感覺像是參加了一場高層次的知識講座。」

(圖一 第二等級競賽題目之)

知識競答系統由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李珩老師團隊開發。一般展覽多媒體互動項目通常是聚焦於提升觀眾視覺感觀體驗或簡單的互動遊戲,而這次通過博物館和高校深度合作的方式,我們成功地達到了博物館展覽多媒體互動項目與青年文化教育相結合的目的,這也是國內博物館首次運用的多媒體互動項目,吸引了為數不少的觀眾參與(圖二)。

以2020年國慶8天假期的微信後臺數據為例,期間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761名觀眾在展廳參與了知識競答(旁看觀眾未統計在內)。答題觀眾主要由年輕觀眾構成,達到66%,其中18-24歲答題觀眾佔比40%,25-29歲答題觀眾佔比26%(圖三)。

(圖二 現場參與答題或旁看的觀眾)

(圖三 國慶期間觀眾參與競答統計數據)

除學術講座外,博物館展覽教育少有針對高校以上青年觀眾開展的互動教育活動。這次秘魯古代文明展多人互動知識競答是一次針對年輕觀眾文化拓展教育的有益探索,獲得了他們的喜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我館秘魯古代文明知識競答,在展廳現場給愛好學習的年輕觀眾,生動地上了一堂精彩的秘魯古代文化課。我們讓博物館蘊藏的文物資源轉化為人們感興趣的知識,使博物館為人們提供精神滋養和文化薰陶,非常貼近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所說的一句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在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守正創新的指示精神和湖南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的指導下,我館與湖南大學在博物館展覽手段上努力創新,大膽嘗試,成功探索了一條以當代大學生為目標群體,以先進信息技術為依託,以展出內容與文化為核心的博物館展覽多媒體互動新模式,有益經驗值得總結與繼續推廣。

[責編:龍文泱]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超越視界 沉浸互動丨德馬吉展覽多媒體創意產品升級智慧體驗
    德馬吉多媒體中心:全球頂級文化+科技智庫近年來新建成的展館,大多使用了多媒體交互技術,以藝術設計為基礎,融合多媒體和數位技術,實現展項的數位化呈現及展項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添加了展館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加深了展覽館、博物館等的展覽程度以及展覽效果
  • 冬日的美好遇見 館長邀大山孩子看湘博
    12月2日,「館長邀大山孩子看湘博」歡迎儀式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 12月2日,「館長邀大山孩子看湘博」歡迎儀式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一百名來自懷化會同雪峰村的大山孩子受到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的邀請,走進新湘博,和國寶文物親密接觸。   「博物開民智,館立為蒼生。湘博自誕生始,身負文化教育使命,更兼公益為民情懷。『精準扶貧』國策孕育於湖南,湖南省博物館作為湖湘文化代表之地,應為文化單位扶貧之表率,希望新湘博在扶貧事業中不懈深耕、立志擔當。」
  • 多媒體互動 | 這樣的互動體驗更真實!
    「我聽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於是我明白了」,這就是互動的力量。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當代展覽展示設計師正越來越多地將多媒體互動技術運用到各種展館等主題內容闡釋機構的展示設計中,以營造全新的觀眾參觀體驗,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範圍已相當廣泛。
  • 多媒體展館中互動裝置,互動滑軌屏
    互動滑軌屏是展廳設計中運用很多的多媒體展項,作為新鮮事物的它,很多人對互動滑軌屏不是那麼了解,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互動滑軌屏。互動滑軌屏設備主要由定製滑行軌道、等離子電視、紅外傳感器、燈箱、計算機組成。在博物館、紀念館等多媒體展廳中備受青睞。
  • 多媒體文博展成為新風口
    循著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展開的一幕幕幻境,人們跟隨神獸白澤,找尋它失蹤的小夥伴,開啟了一場補全《獸譜》 的旅程……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近日登陸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以創新的觀展體驗讓人大開眼界。  多媒體語言、虛擬技術與互動體驗構成了這個展覽,這些都是基於精選自《獸譜》中古代神獸的數位化「再創作」。
  • 陳嘉瑩策劃多媒體展覽《AI:愛與人工智慧》盛大開幕
    2020年9月30日,由Hyundai Blue Prize 2019「創新未來」(Sustainability)獲獎者陳嘉瑩策展的多媒體展覽《AI:愛與人工智慧》(AI:Lov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
  • 「2020 iArt青年藝術計劃——時間節:重思存在主義」展覽啟幕
    本報訊 (記者 李詩韻)12月19日下午,「2020年iArt青年藝術計劃——時間節:重思存在主義」展覽在原·美術館啟幕,展出46位(組)優秀青年藝術家作品,涵蓋裝置、雕塑、多媒體影像、動畫等,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 展覽展示公司講解視頻多媒體設備的種類與應用
    展覽展示公司講解視頻多媒體設備的種類與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運用,不僅大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屬示技術的革新。在會展布置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公同企業形象,產生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
  • 深圳海上世界-拼接屏互動展覽「振邦視界」
    深圳海上世界是所有人初來深圳的一個打卡之地,通過深圳「振邦視界」助力的海上世界藝術展館也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數字多媒體互動讓觀眾能進行趣味的互動。這也象徵著,在一個不斷擴大的智能世界中,一個數位化的新世界即將到來。
  • 數字多媒體展廳有哪些多媒體應用!
    現如今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成為了一系列展示模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運用在展廳布展中,豐富了展廳的展覽,多媒體顯示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將聲音、圖像、圖形、視頻、動畫和文字特殊效果等單一的媒體形式集為一體,是全面的綜合性信息資源。
  • 一大波「神獸」襲來 故宮多媒體展登陸西岸藝島
    循著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展開的一幕幕幻境,人們跟隨神獸白澤,找尋它失蹤的小夥伴,開啟了一場補全《獸譜》的旅程……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近日登陸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以創新的觀展體驗讓人大開眼界。    多媒體語言、虛擬技術與互動體驗構成了這個展覽,這些都是基於精選自《獸譜》中古代神獸的數位化「再創作」。
  • 當多媒體文博展成為新藍海,下一步該往哪兒走
    循著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展開的一幕幕幻境,人們跟隨神獸白澤,找尋它失蹤的小夥伴,開啟了一場補全《獸譜》的旅程……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近日登陸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以創新的觀展體驗讓人大開眼界。 多媒體語言、虛擬技術與互動體驗構成了這個展覽,這些都是基於精選自《獸譜》中古代神獸的數位化「再創作」。
  • 多媒體互動展廳都有哪些特殊的互動裝置呢?
    多媒體時代的發展牽動多種行業進行變革,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在近年來的展廳中,出現了很多新穎的展現模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產品,在設計師巧妙運用下,完美融入展廳展館中,給參觀者帶來豐富並震撼的感官互動體驗。那麼在多媒體互動展廳中都有哪些特殊互動裝置呢?
  • 「閒來弄風雅」 湘博邀你黑白子間體味宋朝恬靜和雅致
    12月12日起,湖南省博物館藉由「閒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展」展出之際,將聯合湖南省圍棋協會舉辦包括少年圍棋業餘4段、5段升段賽,湘博講壇之「圍棋與中國文化」講座直播,名師指導賽直播等在內的「湘博雅集 恰逢『棋』時——湖南省博物館宋朝展之『圍棋文化』系列活動」,以期向公眾傳達和展示一種恬靜、雅致的生活方式,培養新一代年輕人對圍棋傳統文化的熱愛。
  • 「日常-青春」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暨多媒體展映向你發邀請
    由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辦的「日常-青春」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將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同期還將舉辦「日常-青春」青年攝影師多媒體幻燈演示交流會。曹旭執行策展人:張雙雙藝術總監:肖雁群海報設計:陳黎明視頻製作:蔡元卿展覽地點
  • 多媒體展廳與傳統展廳有哪些區別
    多媒體展廳又叫做多媒體數位化展廳,是指以多媒體和數位化技術作為展示技術,以各類新穎的技術性參觀者實現人機互動方式的展廳形式。多媒體展廳是集各種多媒體展示展覽系統為一體的綜合展示平臺,包括數字沙盤、弧幕、環幕、電子翻書、三d投影、互動吧檯等一系列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展廳。
  • 展訊|「替身surrogates: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
    替身 surrogates | 多媒體藝術展 「替身: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是當代藝術家林文才在廈門的首次個展 本次展覽第一次呈現了實時互動裝置作品《替身》,互動裝置圍繞著醫學成像技術在對實物的消亡和虛擬物象生成的過程中,交織展現了與替身相關的藝術創作。
  •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登陸上海
    12月4日,由故宮博物院官方主辦的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在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ArtTower隆重啟幕。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1月10日,展覽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開啟全國多地的巡展之旅。
  • 多媒體互動-助力南山智慧財產權中心「振邦視界」
    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有利於保護權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智力成果,為更好的助力南山智慧財產權中心的工作及展示成果,與深圳多媒體互動技術引領者「振邦視界」,造就了數位化智慧財產權展示中心。通過拼接屏、投影的多媒體互動系統,讓人們更直觀的了解當下的智慧財產權大數據。
  • 多媒體展陳設計 最大的酷炫是合適
    再結合交互、參與體驗等方式,增加展示效果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激發參觀者的探索與求知精神,因此互動多媒體服務備受市場歡迎。這種互動多媒體技術初步增強了觀者與展廳間的互動效果。大屏投影互動大屏幕融合技術的出現,實現多臺投影機無縫拼接投射,投射範圍逐漸擴展到整幅牆面、地面等視野更寬闊的場所,通過捕捉功能結合手勢翻轉、擦除、記錄跟隨等多媒體表現形式,讓參觀者通過自身動作與展項進行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