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替身surrogates: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

2020-12-24 騰訊網

替身 surrogates | 多媒體藝術展

「替身: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是當代藝術家林文才在廈門的首次個展,個展將於廈門駿豪會Lanlanli 的L³ LAB藝術空間內進行,集中展示了藝術家2017至2020年間,基於醫學影像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創作——從醫學影像的跨學科研究到以各種媒介進行實驗和創作的過程。

本次展覽第一次呈現了實時互動裝置作品《替身》,互動裝置圍繞著醫學成像技術在對實物的消亡和虛擬物象生成的過程中,交織展現了與替身相關的藝術創作。

同時,展覽亦展出與替身相關的4件裝置作品、10餘件水墨作品和手稿,以及1件影像作品,1個沉浸式的空間。這些作品將在一個空間中將替身,記憶,症狀成像,文本,醫學,藝術,科技,機械,神話進行多層空間的連結和多層關係的敘述。讓觀者在沉浸參與和交互成像中閱讀關於替身的症狀 。

《九宮鳥》

裝置,2020

材料:3D列印光敏樹脂 / 不鏽鋼 / 真實羽毛

尺寸:200 x 80 x 60 cm

《韋陀花》

機械裝置 / 交互影像,2020

材料:不鏽鋼 / 3D列印光敏樹脂 / 紅外捕捉傳感器 / LED柔性屏 / 伺服器

尺寸:160 x 35 cm

《展覽概念片》

藝術家基於醫學影像的梳理研究醫學影像產生的身體觀念,並籍此成像研究創作實驗藝術作品,以期批判的思考在現代醫療社會中,人類身體作為一個對象是如何被成像、拆分、處理、解讀和重構的。身體成為透明化的身體;身體是一種以自我為觀察對象的景觀身體;身體成為一連串的數據;序列數據又能重構出虛擬的身體,身體成為一種仿真的身體。這樣的身體表現給身體的認識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它改變了傳統醫學中從外部觀察身體並進行類比和推想的認知關係,甚至也以解剖觀察身體的感知過程有很大的不同。

在醫學影像中,身體成為一個自我觀看的對象,觀看者觀看的是他自己。人在第一次鏡像階段通過身體完整鏡像的觀察獲得了自我的觀念。而當主體觀看這些由醫學影像所構造的內部身體的時候,觀察的主體成了自我觀察的對象,從而進入了人的第二次鏡像階段。新的身體觀也在人的第二次鏡像階段的醫學影像中生成。

藝術家意志的插入也靈活地重構和使用醫學影像,使醫學影像成為傳統身體觀、現代身體觀以及當代資訊時代的身體觀互相對話和交戰的一個平臺。身體的定義和邊界獲得了延展和想像的空間。身體不再是一個整體,因此它提供出多種闡釋空間和重構的可能。

此次《替身》展覽將區別於藝術展廳裡對於作品的呈現和展示,這將會是一場令人興奮的對話事件。參與,相容,對抗,批判,和解,不確定。

藝術家

林文才

1989年出生於福建漳州,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總體藝術工作室。

現生活工作於福建,他的藝術創作類型多元,包含多媒體互動、裝置、繪畫、影像等多重領域。他主要基於知識綜合和跨學科的研究進行實驗藝術的創作,以藝術項目和計劃的工作方式進行,創作主要涉及醫學影像領域,以文字寫作,繪畫,影像,裝置等形式呈現。

時間地點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0.10.17-2020.12.17

開放時間:10:00-17:30(17:00後停止入場)

展覽地址:廈門市仙嶽路駿豪會一樓D區Lanlanli space

【免費觀展,現場登記預約即可】

策展人

王禹傑

藝術家

林文才

策展執行

不願去多媒體

出品

李蘭蘭 / 吳阿當

相關焦點

  • 「替身:醫學影像多媒體藝術展」全國首站在廈展出
    中新網廈門10月29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一種與傳統藝術展迥然有別的先鋒藝術展,29日悄然出現在廈門:以醫學影像為創作手段的多媒體藝術品進入展示空間的各個角落,牆上投影的水墨作品裡,呈現出x光片的透視效果。這樣的個展,是不是有夠酷炫?
  • 「元——祖天麗當代多媒體藝術展」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人民網雪梨3月20日電(陳奕衝)19日晚,「元——祖天麗當代多媒體藝術展」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李華新總領事對藝術展的舉辦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中澳兩國具有不同的歷史與文化傳統,當今兩國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合作程度加深。因此,增進彼此間的文化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雪梨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趙立在致辭中說,祖天麗兼有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她的作品很好地將中國元素融入現代藝術中,有思想有創意,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非常榮幸能夠為各位來賓奉上如此優秀的藝術作品。
  • 多媒體互動 | 這樣的互動體驗更真實!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當代展覽展示設計師正越來越多地將多媒體互動技術運用到各種展館等主題內容闡釋機構的展示設計中,以營造全新的觀眾參觀體驗,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範圍已相當廣泛。 近年來,在展覽陳列設計中,應用多媒體的高科技手段來進行展品的表達,將圖形、文字、聲音、圖像、動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完善了產品陳列設計手段。
  • 展訊 | 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受今年新冠病毒的疫情影響,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首次推出其數字平臺——線上展廳(Online view Rooms
  • 展覽展示公司講解視頻多媒體設備的種類與應用
    展覽展示公司講解視頻多媒體設備的種類與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運用,不僅大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屬示技術的革新。在會展布置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公同企業形象,產生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
  • 展訊 | 看見·西湖影像藝術展
    「『看見·西湖』影像藝術展」是本期聯合攝影工作坊結課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國際聯合教學工作坊採用了富於挑戰性的卻又是美術學院實踐類教學最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工作坊教員將於學生共同投入創作,並共同參展。因此,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由工作坊教師與法國戈伯蘭高等影像學院攝影系學生、中國美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攝影系研究生組成,也將成為中國美術學院影像藝術國際聯合教學的一個範本。
  • 展訊︱AZZ藝術鄭州 · 2016「全球中國」當代藝術展
    【AZZ藝術鄭州】2016「全球中國Global China」當代藝術展
  • 西單大悅城《扶搖•新願》插畫裝置藝術展溫情點亮
    點擊關注中國商業美陳聯盟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主題展,交互多媒體,商業等
  • F+託育之藝術展 | 光影的魔法師,色彩的藝術家
    F+藝術展  當靈動的流體藝術遇上古法的藍曬成像這是一群藝術愛好者的首次嘗試也是時尚小潮人的獨特創作Family art nursery藝術展匯聚近20位寶寶現場創作呈現出讓人期待已久的藝術盛宴
  • 超越視界 沉浸互動丨德馬吉展覽多媒體創意產品升級智慧體驗
    德馬吉多媒體中心:全球頂級文化+科技智庫近年來新建成的展館,大多使用了多媒體交互技術,以藝術設計為基礎,融合多媒體和數位技術,實現展項的數位化呈現及展項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添加了展館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加深了展覽館、博物館等的展覽程度以及展覽效果
  • 本周十大展訊|《歡樂頌2》劇情拖沓想快進?本周展訊精彩紛呈你肯定應接不暇!
    大咖精心挑選的展訊就不一樣了~廣州、北京、上海、香港四地花式展訊,全程精彩無尿點!腦太空 科幻VR藝術展展覽時間:即日起—2017年06月30日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 - 18:00 在過廳場域選擇數位裝置多媒體的新形式表現,可被期待與滿足一場現代水墨個展的內涵。除此之外,此次上海展增加的「漂流之旅」單元,紀錄2016年底藝術家赴美國旅行創作的歷程,這次美國大峽谷的漂流之旅他也帶著過往每次漂泊的心情,在旅途中為自己的創作探索一條足夠思考的路徑。
  • 多媒體展陳設計 最大的酷炫是合適
    這種互動多媒體技術初步增強了觀者與展廳間的互動效果。對於展品較小或受距離及其他因素限制無法展覽的展品,這種情況下想讓觀者看清展品細節時,利用全息幻影成像就是十分不錯的選擇,既可展示物體各個角度的細節,而且相比照片來說增強了立體感和逼真效果。
  • 多媒體數字展廳有哪些常見的類型!
    如今展廳設計升級為數字內容的展示,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多媒體數字展廳來展示自己。多媒體數字展廳可以讓展廳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化。更能全面的展示企業。那麼多媒體數字展廳都有哪些常見的類型,下面悅揚傳媒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互動體驗互動體驗常見的形式有:增強現實、地面互動、互動翻書、幻影成像、互動牆面、全息互動等。
  • 【今日未來館】.ZIP ●釋放未來|Unzip The Future新媒體藝術展|@成都
    2017年12月23日,「.ZIP ●釋放未來|Unzip The Future新媒體藝術展」在
  • 國風唯美來襲 遊園鯨夢·神隱山海經光影藝術展帶成都入夢上古
    遊園鯨夢·神隱山海經光影藝術展充分貼合中華上古神話主題,表現人,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更帶領觀眾感受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在光影河流中的共融共生,相得益彰。擺脫塵世煩囂,走進山海奇景,肆意經歷一場醉生夢死的光影之旅以山為經,以海為維。
  • 《鯨夢奇緣·神隱山海經光影藝術展》將於12月25日開幕
    神隱山海經 互動環節  由四川國際博覽集團和廣東省廣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聯合打造的室內沉浸式光影展《鯨夢奇緣·神隱山海經光影藝術展》將於12月25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據了解,本次藝術展通過板塊化設置,在加強內容展現靈活性的同時,利用場館10000㎡的場地,根據完整的故事情節設計了遊覽路線。  一名參觀完的觀眾表示:「2個小時的遊覽能夠讓你目不暇接,充分沉浸在光與影的世界中,真正能夠實現沉浸式體驗。」
  • Next Queen數字偶像演唱會丨多媒體演唱會的一小步,中國演出形式的一大步
    Next Queen數字偶像演唱會是由國內頂尖編導及製作團隊根據選美大賽的數字掃描及動作捕捉結果,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通過極具奇幻色彩的舞臺音樂劇劇情,以「虛擬偶像+真人明星」互動演出,打造的一場近200㎡全息成像的虛擬角色音畫大賞
  • 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6月1日開幕
    作為集動漫、人物設計、插畫、遊戲和藝術創作於一身,在動漫世界與純美術世界自由轉換的日本天王級藝術家天野喜孝,其藝術巡展「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將於2019年6月1日至9月1日在上海藝倉美術館盛大登場。
  • 麥當勞「城市印象大麥克」裝置藝術展
    (圖片來源/麥當勞)自1967年起,大麥克已推出53年,而自1984年麥當勞來臺經營後,亦陪伴臺灣人走過37年歲月,今年臺灣麥當勞攜手《白晝之夜》藝術創作團隊「步裡赫森」,2月27日起至3月1日止,於松山文創園區,限期推出《城市印象大麥克》藝術展
  • 展訊|琴江遺珍~三門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油畫寫生藝術展
    為此我們策劃了琴江遺珍——三門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油畫寫生藝術展,邀請了縣內外一批實力派油畫家來參與此活動。藝術家們不顧辛勞,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親赴各地實景寫生、創作,不厭其煩修改定稿,力爭用最藝術的方式把文保單位的最美風姿展現出來,傳達給觀眾,在宣傳文物的同時,又達到美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