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醫學影像多媒體藝術展」全國首站在廈展出

2020-12-24 中國西藏網

  中新網廈門10月29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一種與傳統藝術展迥然有別的先鋒藝術展,29日悄然出現在廈門:以醫學影像為創作手段的多媒體藝術品進入展示空間的各個角落,牆上投影的水墨作品裡,呈現出x光片的透視效果。這樣的個展,是不是有夠酷炫?

  當天,當代藝術家林文才在廈門的首次個展——「替身: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在廈門駿豪會Lanlanli醫療美學中心L?LAB藝術空間內展開,引起此間藝術愛好者的關注。

  身處展廳,中新網記者被現場一大型實時互動裝置作品《替身》所吸引。展廳工作人員黃小姐介紹說,此次展覽共展出7件裝置、影像及交互作品,10餘件水墨作品和手稿,以及1個沉浸式的空間,讓觀者在沉浸參與和交互成像中閱讀關於「替身」的症狀。

  「80後」藝術家林文才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其藝術創作類型多元,包含多媒體互動、裝置、繪畫、影像等多重領域。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藝術家2017至2020年間,基於醫學影像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創作——從醫學影像的跨學科研究到以各種媒介進行實驗和創作的過程。

  展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藝術家之所以選擇醫學影像方向的創作,緣於其目睹2歲的侄女因為病魔纏身最終離開人世的一段經歷。侄女留下的醫學影像,成為一個消逝的生命在人間留下的「替身」。

  藝術家梳理醫學影像產生的身體觀念,並籍此創作實驗藝術作品,以期思考在現代醫療社會中,人類身體作為一個對象是如何被成像、拆分、處理、解讀和重構的。

  Lanlanli醫療美學中心相關人士表示,其所屬藝術空間發起一項不斷引發藝術觀念與醫美理念碰撞的藝術計劃——L?LABPROJECT,與不同領域的先鋒藝術家、創作者合作,持續呈現並探討前衛科技與原生自然、外在表相與精神內核之間的美感相悖與匹配。作為一個新的公共藝術空間,未來其將為廈門藝術愛好者帶來更多不同類型的先鋒藝術展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展訊|「替身surrogates: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
    替身 surrogates | 多媒體藝術展 「替身:症狀成像」多媒體藝術展,是當代藝術家林文才在廈門的首次個展,個展將於廈門駿豪會Lanlanli 的L³ LAB藝術空間內進行,集中展示了藝術家2017至2020年間,基於醫學影像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創作——從醫學影像的跨學科研究到以各種媒介進行實驗和創作的過程。
  • 環保裝置藝術展在圓融時代廣場展出
    作為蘇州·金雞湖雙年展的平行展之一,昨天(9月20日)至10月31日,由蘇州市城市管理局、蘇州市供銷合作總社聯合主辦的「重生——環保裝置藝術展」在蘇州工業園區圓融時代廣場展出。現場展出了11位藝術家的數十件裝置作品,作品以更具批判性和反思的藝術表達,折射並向公眾傳達出當下的環境問題和垃圾分類的現狀。
  • 全景醫學影像:為臨床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將打造全國影像診斷網絡
    時至今日,「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在全國已呈遍地開花之勢,不僅受到資本青睞,一些大型影像設備的廠商也紛紛加入其中。作為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的知名企業代表—全景醫學影像。從2011年成立至今,全景醫學影像在全國已經形成了9家(在營在建)的醫學影像中心,成為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領域的「領頭羊」。
  • 「華為手機影像藝術展」大咖雲集 導演麥子解析影像創作
    12月21日,華為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正式開啟華為「新影像·不止所見」手機影像藝術展。在超過5000平方米的場館內,通過「像素迷宮」、「東局子禮堂」、「螢光花園」、「我們的時代」、「露天電影」、「X音艙」等風格各異的單元設計,展會展出了近百件由華為手機拍攝的影像作品。
  • 透視生命的輪迴,醫學影像邁入「大片」時代!
    在陸家嘴舉辦的「生命·影像——西門子醫療影像藝術展」,作為行業首個跨模態醫學影像藝術展,讓我們欣賞到了科技和藝術最完美的結合。展覽通過透視、重構、探索、輪迴四個板塊,分別展示了醫學影像技術與當代藝術的跨界合作。希望引領大眾走進對醫療未來的無限想像。
  •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COP15】「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多媒體影像聯展上線 2020-12-03 22:0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在寧開幕
    本報訊(記者 朱凱)昨天上午,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在南京金陵美術館開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杰,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繆志紅,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勇,南京市副市長胡萬進出席開幕式。陳勇在開幕式上致辭。
  • 「2020中國·瀋陽移動影像 藝術展」開展
    「2020中國·瀋陽移動影像 藝術展」開展 遼寧日報
  • 自出版物徵集|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徵集時間:2020.10.29 — 2020.11.18             (稿件最終送達時間不得晚於11.18)公布時間:2020.11.20展出時間:2020.11.27 — 2020.11.30
  • 文房四寶藝博會下月來廈 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同期在廈舉行
    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繼去年首次來廈成功舉辦後,這一全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文房四寶類行業大展連續第二年來到廈門,將再度為廈門、福建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帶來中國最優秀的原產地文房四寶產品。
  • 上海· 華為手機影像藝術展體驗測評|藝術和科技結合的全民狂歡
    近兩年來,國內的沉浸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各類沉浸式產品陸續面世、展出。我們認為,中國的沉浸式未來有著不可預估的想像空間。本次華為手機影像藝術展以2019華為新影像(Next Image)大賽獲獎作品展覽及華為手機攝影技術展示為內容,以漫步、沉浸、交互等關鍵詞為展出形式,與新褲子樂隊等音樂人、蔡成傑等國內影像拍攝中堅力量、以及其他國際攝影大師、藝術家、特邀建築師合作呈現。
  • 2020 COME FROM全國少兒藝術展在銅川耀瓷小鎮開幕
    央廣網西安11月30日消息 11月28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藝委會、銅川市教育局、銅川市文學藝術聯合會、耀州窯文化基地管委會主辦,耀州窯陶溪川美術館承辦,2020 COME FROM 全國少兒藝術展銅川巡展、「由土而生」當代陶瓷藝術展暨2021年研學活動啟動儀式在耀瓷小鎮舉行,來自陝西24家美育機構
  • 形雅記 · 藝術 | 是藝術展,還是一場夢?
    近年來,NAKED Inc.最火爆的展覽便是沉浸式體感藝術展系列,包括以東京塔及其他全國主要塔形建築為載體製作夜景×影像投影的「CITY LIGHT FANTASIA BY NAKED」系列、以深海之光為主題的
  • 2018巴塞爾藝術展驚豔亮相
    JTT 於其展覽空間展出由Doreen Garner創作的大型肉架式裝置作品,旨在反映十九世紀中期有「美國婦科學醫生」之稱的馬裡昂.西姆斯醫生在黑人女奴身上進行的種種醫學實驗。該些影像加上以噴槍繪畫的食物、花卉及醫療測試有關的圖像,產生一種富希望的視覺影像,跟偏向混亂的粗體字幕造成對比。
  • 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走進桂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謝洋)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優秀作品展·桂林站於12月7日在廣西師大出版社美術館開展。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誕生於1959年,至今已有60年歷史,是國內出版界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書籍設計藝術評選和展覽。
  • 「元——祖天麗當代多媒體藝術展」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人民網雪梨3月20日電(陳奕衝)19日晚,「元——祖天麗當代多媒體藝術展」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李華新總領事對藝術展的舉辦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中澳兩國具有不同的歷史與文化傳統,當今兩國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合作程度加深。因此,增進彼此間的文化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雪梨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趙立在致辭中說,祖天麗兼有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她的作品很好地將中國元素融入現代藝術中,有思想有創意,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非常榮幸能夠為各位來賓奉上如此優秀的藝術作品。
  • 藝術與科技專業(多媒體展演空間設計方向)喜報頻傳
    2019級藝術與科技專業(多媒體展演空間設計方向)學生吳嘉怡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韓新媒體學院影像專業學生母稜在新媒體藝術學院沈忱老師的指導下所創作的作品《「巖巖山行,紅潤萬心」logo設計》在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辦的「第四屆紅巖文化產品創意大賽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並獲獎勵現金5000元;作品《「紅巖紅巖」logo設計》獲得了「第四屆紅巖文化產品創意大賽活動
  • CIT2014中國影音集成科技展全國巡展深圳首站圓滿成功
    >   作為CIT2014中國影音集成科技展的重要熱身,CIT2014中國影音集成科技展全國巡展深圳首站已經取得圓滿成功
  • 雙棲影像季紮根廈門成長 影展策劃人顏志堅分享在廈創業之路
    【創業經歷】  2016年創立集美·雙棲青年影像季,邀請臺灣電影大師蔡明亮等來廈交流;策劃2018年廈門藝術電影交流周,每年組織數十場觀影交流活動;參與廈門多場膠片電影露天放映大會,以及金雞百花電影節等活動的策劃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