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到別人的錯處,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墮落!記住吧,老三!」
我相信一提起老舍,大家都不陌生,至少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他的作品《駱駝祥子》,有很多人最後也不過都變成了「祥子」。
今天我想說的是老舍的另一部作品《四世同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一是這部作品真的很長,二是我讀這部作品的時候一直在細細的研究。
在這麼一段時間裡我一直沉浸在了老舍給我塑造的那一個世界裡面,仿佛我就是其中的那個人一般,看到了這個世界的滄海桑田、變化多端,與其中的人物一起去經歷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當然了,作為一本讓我細細去品讀的書,我覺得是說明在很多方面都是有的說的,這也正是一本好書的證明。
在我心目中,老舍就是一個細膩的人,這份細膩是從心理上散發出來的。
這本書裡面最獨特的地方,應該就是老舍用了以小見大的方法。在這裡雖然老舍也書寫了北平的一個風光以及那裡的社會面貌,並且通過在戰前戰後進行了一個對比。
但是神奇的是,整部作品其實主要寫的是小羊圈裡面的人和事,通過這些就能給我們描繪出了當時侵略以及戰爭的時候,中國人的各種千姿百態。
這就有點像我看過的一部電視劇《戰長沙》,這部電視劇在我心裡就是一部神劇,也是通過對一家子人的分離、遭遇來書寫那個抗日時代下,每一個百姓的生活。
說過來老舍這部作品,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運用了故事去描寫出了他們的形象,讓他們也在字裡行間裡面豐盈起來。
代表千千萬萬的北平人為了去守護自己的家業而自縛雙手的瑞宣,還有為了國家而走出了北平的瑞全,還有那不願意與敵人共枕,英勇抗戰的錢先生,從原來愚蠢世故變成了勇敢有分寸的婦女韻梅。
為了名與利而不顧生死的大赤包,成為走狗卻從未醒悟的冠先生,一生成為洋人奴隸的丁約翰,一生正氣卻冤死在街頭的李四爺,希望自己能夠左右逢源並且飛黃騰達,卻總是事與願違的瑞豐。
一般我在讀作品的時候,人物要是超越10個,我一般對於人物的記憶就會變得不再深刻,但是《四世同堂》裡面的每個人物我都是那樣的深刻,無論是在主流上的大人物,還是那一個個的小人物,都共同撐起了八年以來的歷史洪流。
我們都知道,這只是一本小說,但是書裡面每一字每一句話,你都會感覺從未有過的真實,無論是那英雄豪傑,亦或是那遭人唾棄的小人,又或是那一個個可悲的人物,都是我們所有國人的真實反映。
在正反人物的衝突中,我看到了老舍那愛憎分明的一個明確態度,對於筆下的一個正面人物的喜愛,已經對於反面人物的厭惡都活生生的放在我們的面前,未加一點修飾。
這些人物,都是從最開始的彷徨慢慢的變得非常明確,也有一開始的可愛卻逐漸變得醜惡,一開始的熱情慢慢的變得木訥,這些都是不由自主的變化被毫無保留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最終迎來了那「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安慰心靈的結局。
不光是這部作品裡面的情節深刻的吸引著你,更多的是這裡面的人物時刻讓你牽掛著,通過這些人物看到了人性看到了我們的人生。
當錢默吟的兒子死在中秋的時候,治黨瑞豐接近大赤包一家子,還有小妞子拒絕去吃共和面死在了抗日戰爭勝利的那一天。讀完,讓你久久都不能忘懷。
沒有我們的國家更何談我們的生存,在我們國難當頭的時候,又看見了一個個仁人志士不顧一切的拋頭顱灑熱血。儘管總有著不好現象會出現,但是只要能有呼籲聲就有拯救的時刻。
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值得每一代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