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為了分享好書,回饋《科學世界》讀者和粉絲,即日起通過微信平臺開設不定期周末薦書+贈書欄目,抽取5位幸運粉絲,獲贈推薦圖書。(具體參與方法,見文章底部)
本次推薦書目:
書名:《神農架野人傳奇》
作者:黃萬波 魏光飈 王頠 湯啟鳳
定價:29.80元
千百年來,在大江南北、秦巴山區,人們口口相傳這一個古老的神秘存在——「野人」。
神秘、飄忽、難覓其蹤的所謂「野人」,是否真的存在?據一些目擊者描述,「野人」身高丈餘,直立行走,一身紅毛;正面看去,額頭低平,嘴巴突出。這些特徵與一種已經絕滅了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巨猿非常相似,因而有些研究者認為,「野人」應是巨猿的後裔。無獨有偶,研究喜馬拉雅山「雪人」和美洲「大腳怪」的學者也說,「雪人」和「大腳怪」身材高大,直立行走,膚外有毛,同樣是巨猿的後裔。
由此看來,要揭開「野人」、「雪人」、「大腳怪」之謎,首先要搞清楚巨猿的來龍去脈,看看巨猿與它們到底有無瓜葛。
1935年,一位名叫孔尼華的德籍荷蘭古生物學家,在香港中藥鋪收購哺乳動物化石時,無意中從「龍骨」裡拾到了一個巨大的靈長類動物牙齒。他認為,該牙齒比最大的猩猩牙齒還大。就其解剖學特徵來看,無疑是靈長目中一個新的成員,因而命名為步氏巨猿。自那以後,在大江南北相繼發現了巨猿下頜骨及上千顆牙齒。古生物學家依據這些化石的形態學特徵,描繪出了巨猿的樣貌,它是靈長目家族中個頭最高、體魄最壯、體毛褐紅的動物。
在某些研究者的眼裡,巨猿的這副長相正好符合「野人」的體態特徵,進而把「野人」與巨猿掛起鉤來,將其視為「野人」的祖宗。更有甚者,把「野人」考察改為「活著的巨猿」的考察。還有的研究者認為,「野人」是人類演化主幹上的一個旁支。
但是,對上述說法持不同意見的研究者認為,「野人」只不過是遠古的記憶、猩猩的影子。
197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社致函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並附有一封加急電報,是一份奇異動物的目擊報告:5月14日凌晨,神農架林區領導幹部及司機共6人,開車在林區與「紅毛野人」不期而遇……研究所隨即派人員去神農架地區進行科學調查。
為了探尋「野人」的真相,本書第一作者黃萬波,曾有幸作為當年的「鄂西北奇異動物考察隊」的一員親臨神農架,訪問了「野人」目擊者,詳細記錄了神農架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群落和生態環境。隨後,他與合作者根據這些翔實的野外資料和史書中記載的有關「野人」的信息,再結合巨猿、猩猩等化石材料的形態學特徵,進行了綜合分析、理性判斷,並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形式撰寫了這本可靠讀物,為讀者講述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野人」的故事。
本書帶給讀者啟示,不僅僅是探索巨猿、猩猩與「野人」之間有無關聯,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人類共同的警醒與思索:「野人」為什麼不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而成了一種遠古的記憶?猩猩為什麼會在神農架地區徹底消失?動物與生態有著怎樣的依存關係?
活動參與方法:
1.將本條微信分享到朋友圈或微信群,截屏發給小編。我們將從回復截圖照片的粉絲中抽取5名幸運用戶,獲得本次贈書。
2.活動時間為11月21至11月23日(周日)晚上24:00。
3.單一微信用戶僅限回復一次,重複回復者視為無效。
4.本平臺將於11月25日12:00統計獲獎結果,並通知獲獎微信用戶,請獲贈用戶及時回複姓名、地址、電話、郵編,我們將通過快遞方式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