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跳天門,虎臥鳳閣——為何這樣評價王羲之書法

2021-02-13 美術報

▲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

行穰帖

我們評價王羲之的書法,經常使用的成語就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閣」,關於這兩個詞彙到底所指為何,倒是引發過不少的討論。

在《趙孟頫文集》中,題跋文字中有這樣一則:

梁武評書至右軍,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此帖是已。諸家刻中皆未之有。世間神物,豈默有靳惜者,不欲使濫傳耶?將好事尤未至也?有能礱片石刻以傳遠,僕願供摩拓之役屬。奔走南北,此事殆廢,不知何時果此緣也?至元丁亥九月七日題。

很可惜的是,我們今天已經無法確認趙子昂到底題的哪一件作品,讓他確切地講出「此帖是已」。不過,還有一則題跋如下:

大德二年廿三日,與周公謹集於鮮于伯幾池上。郭右出右軍《思想帖》真跡,有龍跳天門,虎臥鳳閣之勢,觀者無不嗟嘆賞神物之難遇也。

王羲之 思想帖

《思想帖》的真跡沒有保留下來,但是刻本卻幸運地保存著。從圖像的角度,我們也較為直觀地觀察到了「龍跳、虎臥」這對詞的對應所指。

那麼問題在於,如何用語言來描述這種書法的特點呢,或者說「龍跳、虎臥」這個對應詞到底該怎樣解釋呢?

 雨後帖 紙本 25.7×14.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的講法,最初不一定只是用來形容王羲之的書法,而是形容此一類風格的書法。如梁朝的袁昂,也用這個詞彙來形容蕭思話的行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不過,這個詞彙如何轉化為專指王羲之書法則是另一問題,此處不作展開。

龍雖然是想像中的動物,但是卻不是沒有形象與特性的。《說文》中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徐鉉註:「象宛轉飛動之貌」。

天門,指的是天宮之門,也指帝王宮殿的門,此處當指前者。龍跳,並非只是指向上跳躍,而是講龍的運動方式是高而復下,逶迤而行,所以才會有跳擲的感受。

寒切帖 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龍跳天門,包含的應該是健動、跳擲、多變而軌跡宛轉之象。虎臥鳳閣,虎字我覺得有必要補充些解釋,此處不是指我們一般意義的一種猛獸。因為我們要考慮他在文學中的指向。

漢代潘勖《冊魏公九錫文》中有句曰「龍驤虎視,旁眺八維」。虎一般只取其雄強的意象。至於《文心雕龍》的《原道》,更是把龍、虎、豹、鳳諸形象並用,「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鳳閣,皇宮裡面綺麗的樓閣,江淹《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鳳閣因此而神,瓊都由茲而麗」。也有文本作「鳳闕」二字的,意思相同。

上虞帖 草書,唐代摹本,現藏上海博物館

硬黃紙本 縱23.5釐米 橫26釐米

虎臥鳳閣四字,從字面直解是得不到意義的,這也是一種取象的方式,這種解讀方法,系統的源頭就是《周易》。此處,應該取的是雄強而華麗的象,稍為引申的解讀就是雄強而節制合度,進退有儀。

有趣的是,這裡面綜合了一對矛盾,就如《論語 述而第七》中的表達方式:「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從某種角度上講,虎臥鳳閣除體現了藝術的形象,也可能包含了價值的評價,即中庸之美。

快雪時晴帖,紙本,四行,二十八字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如此,我們也就基本算是解開了「龍跳、虎臥」短語的意思,並且,在對應圖像信息時能夠充分合拍。也可知給王羲之帶來聲譽的草書,正是此種類型的,而非《遠宦帖》一類嚴密、古質的草書類型。

宋代的米元章在《海嶽名言》裡譏誚道「歷觀前賢論書,徵引迂遠,比況奇巧,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是何等語?或遣詞求工,去法逾遠,無益學者,故吾所論,要在入人,不為溢詞」。

米芾未必不知這些詞彙本來是可解的,但是可能也發現到了語言的所指與能指之間的問題。而趙孟頫則在見到王羲之書法實物後,即辨認出了這種精妙的意味,他本人也正是這種意味的追求者。

大報帖 (摹本) 25.7×10.1cm

日本私人藏

難怪王鐸在趙氏行書《洛神賦》後跋道:「此卷審觀數日,鸞飛蛟舞,得二王神機者,文敏一人耳」。

而「好事者」乾隆皇帝,儘管他的鑑賞能力並不如他自信的那樣可靠,但他在王羲之《行穰帖》上題「龍跳天門,虎臥鳳閣」,而非題在其他法帖,也算是對這一概念真是心有所會吧。

—  —

 | 王冬亮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學院見習基地教學總執事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竟有三種譯文?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王羲之拜上:剛才下了一陣雪,現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裡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沒能幫上忙,心裡糾結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這麼無奈。王羲之拜上,山陰張侯親啟。
  • 王羲之:快雪時晴,佳.
    王羲之頓首。」約一千七百年前的東晉,一場快雪過後,天色忽晴,書聖王羲之看著雪霽後明亮的景致,心情愉悅,於是想起來他的好友山陰張候,就寫了這張《快雪時晴帖》聊表問候。寥寥二十個字,並沒有說清楚是什麼事,但卻讓我們後人知道了千百年前有那麼一場雪後初霽,其時景色甚「佳」,讓書聖看了很高興,還想到了許多從前的事。
  • 自東晉王羲之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書法人,為何不能超越王羲之?
    王羲之能夠成為如此傑出的書法家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的家學淵源,王羲之的叔父、從叔、堂兄弟都是當時的書法高手,書法造詣都很高。王羲之七歲的時候,就拜了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在東晉那個時代還有女書法家,說明當時書法藝術普及程度之高啊,練習人數之多,群眾基礎之好。
  •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這是因為書法的審美技巧不是人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階段的培養所獲得的,對於書法而言,在印刷體課本教學時代品培養出來的人,往往只能看懂近似於「印刷體」的書法。而對於草書,很多人則嗤之以鼻。在書法界流傳著這樣的一件法帖,通篇僅有50餘字,此作曾經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也被金朝的皇帝所收藏過,到了宋、元、明、清,同樣被歷代名家珍藏,如今此作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其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今展王羲之《大道帖》(傳)、漢《曹全碑》拓本
    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澎湃新聞獲悉,今天(7月4日)起,「筆墨見真章——臺北故宮博物院書法導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出,展覽時間跨度從漢至民國,呈現歷代名家墨跡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頫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遊西山詩》冊等,從歷代書法發展的歷程出發,揭示其間的歷史脈絡。
  • 書法字帖 @ 《三希寶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不少人認為《快雪時晴帖》僅次於王羲之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趙孟頫、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嘆。乾隆一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法名品,綜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為珍愛,他在帖前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八個小字,「神乎其技」四個大字。又說:「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 和「雪」有關的書法名作
    提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想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不少人認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 未荒|| 歲月儘是逆旅 書法儘是逆差
    ——「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你知道啥意思嗎?——不知道。龍這個物種就沒見過,只見過自稱龍種的人類。——我也沒有。——老虎倒是見過關在籠子裡的。鳳闕在哪裡,給我導個航,先。我似乎看到了大海即將翻起大浪的樣子。 ——《二十四詩品》讀過嗎?——好像某個培訓班的導師提到過。
  • 千字文的由來:梁武帝命人拓王羲之作品千字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千字文》問世了。 梁武帝蕭衍是第一個發現王羲之的帝王,稱道其書法「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據《梁史》記載,蕭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於是授命散騎常侍周興嗣,編纂成250句的四字韻語,這就是《千字文》。
  • 九成國土雪花飄飄,關於雪原來有這麼多書法名作!
    說起來關於「雪」的書法,大家首先想起來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三希堂三貼」之首的晉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只是一封4行28字的書札,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不少人認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 王羲之真跡在遼寧出現,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書法界
    在唐代,王羲之的墨跡還有很多,在宋代也有不少,唐代的真跡就更多了,但是到了現在,王羲之真跡一件也沒有流傳下來。直到近年,遼寧省博物館展出了一件號稱「王羲之家族真跡」的法帖,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書法界!關於這件法帖,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傳說從梁武帝時期,皇帝便開始搜集民間的王羲之法帖,有時候用重金求購,有時候則是用鬼蜮伎倆騙來(蕭翼賺蘭亭),總而言之,到了盛唐時期,從民間各地呈上來的王羲之法帖極多。
  • 王羲之:書聖翰墨香,佳話傳千年
    王羲之自幼愛好書法,他的父親王曠也是位書法家,善行書、隸書。受到良好書學薰陶的王羲之,據說在七歲時就能寫一手好字,十二歲時從父親那裡找來東漢書法家蔡邕的《筆論》來讀。少年王羲之曾向衛夫人學習書法。衛夫人名鑠,是汝陰太守李矩的妻子。
  • 中國書法的情象美
    書法創作也是這樣,隨著人們審美功能的增強,書法的抒情性越來越強烈。書法「意象」逐漸發展為「情象」。中國書法的「情象」有哪些特點呢?在書法創作中,不同的情緒下,創作的作品會出現不同的面貌,說明書法作品具有較強的抒情性。可以這樣說,歷史上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其情感因素都是十分濃烈的。咱們在說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作,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 濃情淡墨瀟湘美——寫在第二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開幕之際
    第二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評選現場,專業評委為作品嚴謹認真評分。陳 龍 攝 那麼,今天,第二屆湖南中青年書法大展更大的意義在於,聚焦了全社會的目光,讓更多參與者、見證者記住: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娛樂至上的時代,書法藝術絲毫未因時間褪去任何風情;在這樣一片文脈深廣、文氣充沛的熱土上,書法文化正經由一代代書法愛好者、書法大家得以傳承。 而我們,作為組織者,同樣也是見證者、參與者,何其榮幸。 墨香千餘年,書韻浸三湘。
  • 書法簡史:為何漢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
    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亦自不識,詬其侄曰:「胡不早問?致予忘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九)(張[商英]丞相喜歡寫草書,但是很不精通。當時的人都譏笑他,他卻不以為意。一天,他忽然得到佳句,趕忙索要筆墨奮筆疾書,寫了滿紙,字跡龍飛鳳舞。他讓侄兒把詩句抄錄出來。侄兒抄到筆畫怪異的地方,感到疑惑,便停下筆來,拿著丞相所寫的字向他詢問是什麼字。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書法史上留下的那些成語典故
    而它的出處,便是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書法史上,留下的諸多成語及典故~ 這樣寫出的點畫才力量彌滿,圓健得勢。南朝梁王僧虔《筆意贊》:「剡紙易墨,心圓管直,漿深色濃,萬毫齊力。」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