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趙蘊嫻
編輯 | 黃月
芒果臺新綜藝《你怎麼這麼好看》日前因被指碰瓷美國真人改造節目《粉雄救兵》(Queer Eye)而衝上熱搜。公眾號「蘿嚴肅」發文認為,《你怎麼這麼好看》從創意到形式都抄襲《粉雄救兵》,但主持人對素人嘉賓指指點點,節目組肆意使用刻板標籤,對女性極不尊重,完全沒有原版節目中「神奇五人幫」所表現的耐心與同理心。「神奇五人幫」的成員之一Bobby Berk也在推特上轉發了一篇評論文章,質疑中國版「好看團」的「直男直女」陣容違背了原版節目的核心設置,改變了節目打破對LGBT群體的社會偏見、推崇多元文化的初衷。
此外,包括《粉雄救兵》在內的這類真人改造的節目形式也引發了不少懷疑,在《新京報書評周刊》刊載的一篇評論文章中,作者阿莫提出,此類化妝、時尚、生活方式改造節目的核心是以較高階層的消費品味去要求大眾,用統一的審美標準去綁架每一個人。以消費為內核的改造將文化意義上的多樣性偷換成五花八門的商品堆砌,生活的問題依舊懸而未決。更危險的是,在看似前衛的《粉雄救兵》中,叛逆的因子早已被新自由主義劫持,曾經的結構性批判和廣泛的平權鬥爭落入了無休無止的身份政治陷阱,專注於因某一社會身份而帶來的差異,鼓吹無止境的個人進取,試圖通過進入精英階層來掩蓋結構性的裂痕。面對階層的差異和具體的困境,真人改造節目能給我們提供的最佳建議只是一套量身定製的購物方案,和一句寡淡無味的「愛自己」。
《粉雄救兵》是一檔2003年在美國Bravo電視臺首播的素人改造節目,由五位男同性戀主持人對「品味欠佳」的直男進行全方位的提升。2018年,Netflix沿用這一創意,重組「神奇五人幫」,在大統領川普的強人政治下頂風逆行,開啟了新一輪「男同文化」的輸出。
神奇五人幫的同性戀性取向一直是節目最大的賣點,也是博得好評的關鍵。五位主持人能在各自的領域表現出相當的專業水準,談吐風趣幽默,個性鮮明,毒舌犀利,又細膩貼心,在公眾面前樹立了男性同志群體有趣、自信、得體的形象。節目也因此成為流行文化中推崇多元取向、去汙名化的先鋒代表。
然而,神奇五人幫卻是整個節目設置中最為弔詭的存在:一個崇尚多元和反刻板的節目,恰恰用五位「精緻時尚、細膩敏感、善於表達」的主持人將男性同志群體內部的差異性推平,以反刻板印象起家的《粉雄救兵》按照某種需求重塑了對男同性戀的刻板印象。在新的暗示下,他們應當衣著光鮮,陽光自信,進可談論文學藝術,退可細品潮流時尚,事業有所成,說話一擊必中,銳利無比。但如果我們將性取向這一標準剔除,餘下的描述與社會對一般精英階層的理解如出一轍。
節目對素人的改造遵循同一套價值觀念。被選中的素人通常外貌平平,經濟能力一般,沒有太多的消費欲望。五位專家的任務,就是讓他們的生活在可承受範圍內變得更符合中產階層的品味。衣櫃裡清一色的同款T恤被替代為「有設計感」的襯衣開衫,沒有護膚品使用習慣的改造對象也被強行安利一些基礎款,屋外雜草叢生的花園變成了象徵閒餘時間的家庭菜地。而這一系列的變化實際上是通過引導性的消費完成的。
《新京報書評周刊》的文章也講到了這類節目中商品作為符號的階級區隔作用。儘管《粉雄救兵》在敘事上比《你怎麼這麼好看》溫柔得多,但二者同樣是用較高階層的標準去熔鑄普羅大眾的生活,提升布爾迪厄所說的「消費品味」,全然不顧現實的可行性。這也是為什麼改造節目顯得淺薄而不且實際的原因。
真人改造節目要呈現的不是某一特定個體進步、救贖的具體故事,也不在意改造是否有長期效果。它的目標是要讓觀眾看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作為普通人的自己藉助消費向精英文化邁進的可能性。對觀眾而言,屏幕上的真人改造是一貼階層晉升的興奮劑。
在福柯看來,現代國家的管控不直接來自官方機構,而是透過日常技術對個體進行無孔不入的滲透。「治理術」這個概念指涉了個體在特定目標下塑造、規範自己行為的過程,它不是一種戳有大紅公章的官方批示,而是一種技術的不斷增殖和擴散,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將之塑造成理想的公民。
社會與文化交互產生的媒體,是施行治理術的強效手段之一。借用一檔以同志文化為招牌的真人改造節目,新自由主義時代的資本成功地掀起了人人都要求進步的浪潮,創造出更多的消費需求,並透過熒幕號召大家投身其中。當生活品質與商品和消費掛鈎時,小眾品牌服裝、智能家居用品、一堂瑜伽課,內容本身已經不重要,點擊付費才是成為理想公民的要義。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粉雄救兵》的改造對象大多是男性。上世紀30年代起,白人「直男」消費者的消費領域便集中於電器、車輛、工具以及色情刊物,他們不像女性,將注意力集中在更替消耗速度更快的居家或私密性商品上。為了催動更多的消費,「精緻愛打扮」的男同刻板印象被資本選中,成為新男性氣質的風向標。無論是時尚、護膚、髮型,還是小型生活用具,五位專家對素人的改造都集中於個人日常貼身使用的物品,屬於以往經驗中以女性消費者為主的領域。對普通人家而言,多買一些這類產品在短期內並不會造成大額開銷,長此以往,很有可能形成較穩定的持續性消費。
《粉雄救兵》不僅展現了亞文化群體的良性刻板印象,更企望用這種符合資本發展需求的刻板印象去重新定義「男性氣質」,改造男性消費者,拓展其消費領域。節目以「品位」和「階級」的提升對消費本質完成了第一次包裝,但這種許諾在現實中普遍可見的失落並沒有引發廣泛質疑。因為在《粉雄救兵》的所有包裝中,還有一個更具普適性的、令人難以抗拒駁斥的聲音。
「愛自己」是《粉雄救兵》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咒。一句「愛自己」、「你值得更好的」,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昨日蓬頭垢面、風霜倦怠的素人就能搖身一變,成為今日和五位閃閃發光的專家同席而坐的鏡頭明星。
在引導素人消費的過程中,五位專家不斷地告訴改造對象和觀眾,提升自信、正視自我是解決所有危機的不二法寶,而藉助可承受範圍內的新商品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環境、調整生活方式是增添個人魅力與自我認同的捷徑。在鏡頭的敘事下,「愛自己」被替換成最終目的,而消費不過只是我們更好地「愛自己」的手段。
同消費一樣,「愛自己」也是新自由主義對理想公民的提出的必然要求。學者Laurie Ouellette和James Hay在《改造真人秀、治理術和好公民》一文中提出,真人改造節目是新自由主義下後福利國家放棄宏觀層面努力之後,轉移公共社會建設壓力於個人的一種手段。
國家減少社會福利的供給,醫療、養老等重要社會職責自然被分割到更小的團體及個人身上。川普上臺後,歐巴馬推行的醫療保險改革屢次受搓,醫療問題成為社會輿論關注和兩黨競爭的焦點之一。此時,倡導健康飲食的《粉雄救兵》在一定程度上與個體一起承擔了被推卸的責任。真人改造節目以幫助個人提升「生活品質」的面貌出現,不斷重申人應當「愛自己」,要注意膳食營養搭配、合理運動,從而將公共性的醫療衛生建設降級為個體的預防性措施。「對自己負責」的萬金油式概念巧妙地隱去了社會結構性的缺陷。
「愛自己」,還被塑造為新自由主義時代有益於家庭、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只有通過「愛自己」,不斷地鞭策自己拿出最好的狀態,才能回報別人對我們的愛意。《粉雄救兵》的第一季中,Bobby接受了神奇五人幫的幫助,他的推薦人,也就是妻子Vera希望他能更多地為自己著想,不要過分操勞。全集在一場精心策劃的婚禮中走向高潮。
一方面,婚禮的再現是二人十多年來生活和諧的縮影,肯定了二人,尤其是Bobby對婚姻的付出。另一方面,作為近現代浪漫愛情的終極象徵,婚姻再次喚醒了消磨於瑣碎生活中的悸動和情愫。通過「愛自己」,Bobby不僅完成了資本所設計的消費任務,還在自我形象的改變中重新拾起了年輕時的愛意,走向大團圓式結局。但不難想像,節目組離開後,Bobby依舊要打兩份工以維繫家用,兩個狹小的衛生間對一家八口來說依舊擁擠不堪。真人秀節目對時空的完美定格,是用人力和金錢裱糊的拮据現實。
或許消費主義還會被斥為虛榮心作祟,但「愛自己」已然成為一種順天應勢的進步性選擇。《你怎麼這麼好看》的失敗,可以說是對時代動向的不敏感,甚至無知。當下的社會環境,個體大多尋求獨立與多樣性,推崇自我提升和實現,《你怎麼這麼好看》中「土」、「你到底在想什麼」還是在採取大家長式的生硬說教,試圖將女博士、育兒媽媽、上班族、醫生全部窄化為「好看」的女性,去迎合其同事、朋友、丈夫、兒子,與《粉雄救兵》關注本人困境與訴求的做法截然不同,惹人反感。
但歸根結底,不論口碑多好多差,真人改造節目組的空降不能真正轉變改造對象的階層,消費也無法解決各種問題,品味不過是眼前的迷障。同樣,簡單地說一句「愛自己」、「接納自己」對我們生活中真實的處境也無甚益處。自我身份的認同,不應當只是個體的努力,而是一種群體性的創造。無論是LGBT群體運動,還是更為廣泛的平權運動,都已經證明個體解放的背後是更為艱深宏大的社會變革。酷兒理論曾經作為對傳統權威的挑釁,構想了一個更為激進的世界,而全球化、無組織的新自由主義卻消解了更為廣泛的社會運動基礎,成功收編了叛逆的先鋒,把它打扮成消費主義的門面。
面對新自由主義的威脅,美國女性主義者南茜·弗雷澤呼籲人們去締造一個「團結」的社會願景,重新整合以改變舊有文化價值為前提的身份秩序鬥爭,和以經濟正義為目的的鬥爭來防止我們墜入身份政治的窠臼。《粉雄救兵》的大獲成功不是少數群體的勝利,相反,它是新自由主義瓦解社會力量的成功典型,是一次對酷兒運動和理論的危險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