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讀
12月21日訊,最近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致敬任正非,告別馬雲!為何備受追捧的馬雲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而任正非卻讓人心生敬意?眾所周知,從去年開始,美國以所謂的安全威脅為理由,將華為打入「限制名單」,根本原因就是華為5G太領先了,用任正非的話講,領先對手兩到三年,因此一年多時間裡,華為的發展一直處於受限的狀態,即便如此,去年華為手機依然超越蘋果,拿下全球第二,5G訂單也處於全球領先。
不過進入今年以後,打壓再次升級,從五月份到九月份,美國兩次修改規則,升級打壓力度,九月份實施的新規,已經達到徹底限制華為的狀態,不僅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設備、產品,而且連外購第三方的渠道也被阻斷了,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華為任正非怎麼做的呢?依然拿出1316億元,全部用於科技研發的投入,在手機受到限制的情況下,華為發展了臺式機、自動駕駛、物聯網、鴻蒙系統等業務。
二、馬雲接連三次碰壁,再被央視、人民日報點名
面對美國新規,華為選擇迎難而上,雖然晶片方面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但是在系統層面,華為自研的鴻蒙系統已經亮劍,12月16日發布的鴻蒙系統手機測試版,已經正式對標谷歌安卓系統,另外通過發展臺式機、自動駕駛、物聯網等其他業務,減少了因為晶片短缺造成的損失,面對美國新規的技術打壓,任正非的種種舉措不僅讓華為活了下來,也促進了國產科技的發展。
而作為國產電商的領軍者,馬雲和阿里巴巴卻接連三次碰壁,被央視和人民日報點名,到底怎麼回事呢?一直以來馬雲就宣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是網購的出現卻讓很多傳統行業走向了沒落,許多實體店門可羅雀,不得不關門收場,不僅如此,背靠阿里巴巴發展起來的支付寶,卻成為斂財的工具,比如花唄和借唄,而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上個月因為監管問題被迫暫停上市,這也是馬雲第一次遇到的大難題。
不過事情還沒有完結,近日,阿里巴巴、京東、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再次瞄準了社區團購,短短幾個月時間,網上買菜猶如電商一般逐漸興起,相比線下菜市場,社區團購不僅方便,而且還便宜不少,可以想到的是,如果社區團購一旦全面普及開來,就會像電商一樣,損害到小攤小販的生意,這已經影響到很多普通人的利益了,12月14日,人民日報就公開評論到,網際網路巨頭別整天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而是科技賦能。
本以為馬雲經歷這兩次碰壁之後,阿里巴巴會規範自己的行為,但是在螞蟻金服暫停上市和社區團購之後,12月14日,央視再次點名,據報導,阿里巴巴這次被點名,原因是在收購銀泰商務時候違規了,從2014年到2017年,阿里巴巴認購和增持銀泰商務的過程中存在壟斷行為,因此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處以最高級別的50萬元罰款,此次事件之後,阿里巴巴市值大跌。
三、阿里到底隱藏了什麼
從螞蟻金服被約談,到社區團購被點名,再到收購銀泰商務存在壟斷行為,馬雲接連三次碰壁,對錢沒有興趣的馬雲到底怎麼了?阿里巴巴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其實「唯利是圖」是最好的答案,無法否認的是,馬雲的確做了很多公益性事業,比如螞蟻森林、相互保等,但作為一個商人,還是利益至上,花唄、借唄、社區團購等產品,只要牽涉到金融屬性,實質就已經變了。
就拿花唄和借唄來說,完全可以看成是高利貸產品,不僅分期利息驚人,而且通過30億元的本金,就可以向銀行借出3000億元的資金,從而實現100倍的槓桿,賺取高額的利潤。而社區團購就好比外賣,別看現在買很便宜,但是過不了多久,當形成壟斷局面以後,只會越來越貴,這已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因此上層才會開始整治這種網際網路壟斷行為。
四、結語
作為國產企業,尤其是像阿里巴巴、美團、滴滴等行業巨頭,本身就擁有強大的數據資源和雄厚的資本,不該通過形成壟斷局面,擼普通人的羊毛,而是要將精力放在科技創新之上,就像華為一樣,每年拿出1300多億元用於科技研發,為科技發展竭盡所能。好了,馬雲接連三次碰壁,再被央視、人報點名,阿里到底隱藏了什麼?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