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遭人民日報點名:你太累了,也該歇歇了!

2020-12-24 阿龍的小酒館

—— 01 ——

最近,社區團購的競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狀態。

先是滴滴推出橙心優選,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

後來,美團上線美團優選,京東上線京東優選。

騰訊聞聲前來,投資興盛優選和十薈團,打算分一杯羹。

盒馬生鮮見狀,背靠阿里,奮起直追,準備打好社區團購的阻擊戰。

美團優選

至此,網際網路大佬們紛紛入局,開始了社區團購的燒錢大戰。

這陣勢,堪稱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只不過,他們這次圍攻的,是菜市場上的小商販們。

菜市場小販

—— 02 ——

在海量補貼和超低價格的誘惑之下,無數人爭先恐後的薅羊毛。

而昔日飄滿人間煙火氣的菜市場,如今卻變得門可羅雀。

那麼,這次燒錢大戰,到底有多恐怖呢?

秉持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的原則,我也一一下單,親身體驗了一把。

拿滴滴的橙心優選舉例說明。

一袋400克的食用鹽,加上兩袋400克的水餃,我一共才花了三毛九。

而同樣的商品,如果我在菜市場買的話,就要花費12塊錢。

整整差了30倍!

是不是很香?我就問你想不想下單!

阿龍的訂單截圖

—— 03 ——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來了之前的團購大戰,外賣大戰,打車大戰和共享單車的大戰。

剛開始,同樣都很便宜。

一分錢喝奶茶,一塊錢吃火鍋,幾塊錢打車,共享單車免費騎。

可是現在呢?

你覺得打車還便宜嗎?點外賣還香嗎?小黃車199塊錢的押金,你退回來了嗎?

果然,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你之所以覺得,現在的東西很便宜,那是因為還沒到時候呢。

直到有一天,菜市場關閉,小商販們消失,他們就會舉起鐮刀,瘋狂的割韭菜,讓你加倍償還。

—— 04 ——

年初,疫情肆虐,無數中老年人因為不懂防疫綠碼,當場急哭。

如今,社區團購大戰,菜市場上空無一人,小商販們走向絕望。

要知道,在咱們國內,還有大量的中老年人。

他們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在網上下單。

如果有一天,連菜市場和小商販們都消失了,你讓這些中老年人,該怎麼活呢?

還有那些可憐的小商販們,他們除了賣菜賺錢,你還能讓他們做些什麼呢?

難道,你真想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嗎?

—— 05 ——

前段時間,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轉發了一張圖片,引發網友強烈討論。

「馬斯克正在一步步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為現實,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卻在忙著搶社區小販們的飯碗。」

多麼的諷刺!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大佬們,還是給底層人們留點後路吧。

李國慶轉發截圖

—— 06 ——

就在社區團購大戰,打得如火如荼時,人民日報及時點名社區團購。

並發布評論:

網際網路巨頭們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位技術和先進算法,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發人深省!!!

人民日報點評截圖

—— 07 ——

要知道,中興、華為接連遭受美國制裁的新聞,早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說真的,有和小商販們搶飯碗的功夫,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在科技上創新。

不要總是讓國外技術,屢屢掐住我們的脖子,陷入被動的境地。

這才是明智之舉!

華為遭到美國制裁

今日互動話題:

社區團購大戰,你覺得什麼時候結束呢

相關焦點

  • 衛龍辣條拒絕、人民日報點名,社區團購拖垮了底層?
    因此,衛龍辣條發布了《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通知中稱禁止給社區團購企業供貨,包括多多買菜、美團等。如果經銷商不遵守要求,造成嚴重影響的將被取消經銷權。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對此,人民日報發文:在當今時代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為國家競爭和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 馬雲「背後」到底怎麼了,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巴巴又被央視點名了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馬雲作為國內電商市場的奠基人,先一步進攻了網購市場,後來又是支付方式,如今又到了社區團購,這每一步的壟斷著實有點嚇人,只不過這次的社區團購關係著很多賣菜為生的普通人的生計,損害了很多普通人的利益,因此,人民日報還公開發聲,說那些網際網路公司不應該將目光放在那幾捆白菜,幾斤水果上
  • 我贊成社區團購,為什麼人民日報批評?
    我今天要談的主要話題是,既然我贊成社區團購,可是人民日報在12月11日已經明確發文,貌似是反對社區團購的。難道我和人民日報的觀點不一致嗎?人民日報作為我們國家的權威媒體,在我心中居於非常神聖的地位,同時人民日報也代表著國家的聲音,我作為一個寫文章的人,不可能不重視人民日報的觀點。
  • 馬雲接連三次碰壁,再被央視、人民日報點名,阿里到底隱藏了什麼
    而作為國產電商的領軍者,馬雲和阿里巴巴卻接連三次碰壁,被央視和人民日報點名,到底怎麼回事呢? 不過事情還沒有完結,近日,阿里巴巴、京東、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再次瞄準了社區團購,短短幾個月時間,網上買菜猶如電商一般逐漸興起,相比線下菜市場,社區團購不僅方便,而且還便宜不少,可以想到的是,如果社區團購一旦全面普及開來
  • 社區團購看似蜜糖,實則砒霜!點名批評後,衛龍等不再給平臺供貨
    最近熱度極高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簡單一點來講,就是通過APP下單,在平臺上直接採購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蔬菜水果等等。同一個社區的會有一個團長負責,然後通過統一的配貨後可以由團長配送或者自己到自提點提貨,同一個小區拼團採購價格會更加優惠。
  • 正部級官媒點名批評社區團購,為何京東還要花50億入局?
    但就在前幾天,人民日報卻點名批評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讓他們「別只惦記這幾捆白菜」電商這篇評論員文章一出,網上就流傳出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消息為何這樣惠民的業務,前段時間還做的風生水起的社區團購會招致央媒的批評呢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 平臺賣菜對菜販衝擊有多大?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昨天就近期的「社區團購」熱潮發表了一則評論。  文章稱,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不過,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 社區團購的鐮刀,已經悄悄地伸向團長
    今天下班回家,路過樓下一個社區團購的提貨點,跟老闆閒聊了兩句,得知他的提貨點被暫停營業了。誰知他剛開沒幾天,就趕上社區團購被人民日報第一次點名,他在團長群裡看到大家都對前景感到擔憂和疑惑,各方消息讓正準備躍躍欲試的他冷靜了下來,決定等風聲平靜下來再說,於是就再沒進行宣傳,也沒有耗費精力去建群維護顧客。零零散散,這半個來月,店裡自然成交了幾單,而店裡的生意一忙,他也沒再顧得上建群維護。
  • 人民日報喊話社區團購,眾巨頭噤若寒蟬,百億投資打水漂!
    人民日報的喊話只有馬雲一人聽懂了嗎?想必非也,其他的大佬們不是裝睡就是觀望中!也可能是杭州馬對於螞蟻金服事件仍舊心有餘悸吧,所以反應最快!這是警鐘也是提醒,各位通過資本瘋狂布局社區團購的大佬們趕緊重新審視自身戰略定位吧,出發點的錯誤註定帶不來好的結果。
  • 社區團購在玩啥?這一波支持房企
    官方點名批評前幾天,人民日報對最近頻頻引入資本的「社區團購項目」發表了重要評論《「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點名批評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別光顧著惦記幾捆青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更需要你們去創造探索。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如今,一切的動作都暗示著,社區團購就是下一個風口。其實不然,早在4年前社區團購就已出現。2016年,湖南長沙出現第一批「團長」,他們一方面每天出現在各個小區拉住戶加入社區團購微信群;一方面拿著這些資源和小區周邊店鋪老闆談判,以爭取商品團購價,社區團購自此興起。
  • 社區團購遭遇多家品牌商抵抗經銷商左右搖擺
    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燒錢補貼,連鎖效應之下,顯然已經影響到了品牌商的利益。繼紫林醋業、華海順達、衛龍商貿發布通知對經銷商供貨社區團購平臺作出要求之後,可口可樂、金龍魚、香飄飄等品牌企業也對經銷商供貨社區團購作出了相應通知。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燒完錢
    同款商品差價最高超一倍傳統商超拒絕跟進補貼你參與社區團購了嗎?近日,多位市民向記者講述了這樣的經歷:突然被朋友拉到某個微信群裡,群裡各種秒殺活動(如一塊錢的蔬菜、水果和雞蛋)滿天飛。低價供貨社區團購平臺引發投訴違規經銷商遭處罰商超渠道受到衝擊,為其供貨的經銷商自然反應激烈,這種壓力也順勢傳導到消費品公司。由於產品之間沒有區別,而價格相差明顯,商超渠道意見很大。「我們的瓜子一上社區團購(平臺)秒殺活動,經銷商就打電話來投訴!」
  • 「捲土重來」的社區團購:該「避之」還是「擁之」?
    當「社區團購」再一次襲來,這次該如何往下走?所謂社區團購,是指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但它並不是「新生事物」:記者翻閱信息發現,社區團購2016年開始出現,2019年經歷過大批關停,當時網絡上甚至接連質疑「死了一大批的社區團購還能走多遠?」
  • 被點名的社區團購:一場預謀已久的資本收割,將影響千萬人的就業!
    最近一個朋友問我說:你怎麼看社社區團購?然後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社區團購,其實這個社區團購,無非就是送送菜上門。沒什麼其他太高端的東西。但是說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它事關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實正在看文章的你已經捲入其中,但你不自知而已。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終於有地方政府對社區團購著手規範了。這兩天,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在網上廣為流傳,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菜品社區團購活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在疫情期間爆發的社區團購,反倒更像偶然的成功,帶有特殊性。巨頭將手伸向老百姓的菜籃子,引來了很多議論,人民日報曾評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不要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具有無限可能性。而這「蠅頭小利」的菜籃子,卻不斷的讓社會輿論發酵,巨頭們成了老百姓口中「資本家」「吸血鬼」等一些負面的形象,而菜市場也成了普通人最後的領地。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供應商,都開始抵制「社區團購」?網友:太套路
    而現在的電商,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更別說許多電商,都已經紛紛關門,也是開始了線上和線下的合作,更是隨著O2O的發展,社區團購成為了新的模式,更是發展特別迅速,基本上只要電話預定,或者是網上選好,都會直接送上門,價錢還要更加便宜。
  • 阿里、美團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波錢燒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從曾經的小黃車、無人零售、短視頻,到現在的社區團購。這次的聲勢之大,讓人民日報都發布了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致點擊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 人民日報:別盯著幾捆白菜,搶他人飯碗,社區新項目被再次點名!
    2020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滴滴出行等大公司跑步進場,一股腦衝進了社區團購。對此,人民日報於12月11日發表評論文章,勸誡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而要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更多追求、更多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