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今年前三季度,1.5萬人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被起訴

2020-11-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最高檢:今年前三季度,1.5萬人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被起訴)

11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最高檢獲悉,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據介紹,高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把獵捕、買賣野生動物作為職業,長期從事非法交易。一些犯罪分子在獵捕野生動物後,將其販賣到農貿市場、野味餐館。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增長趨勢明顯

「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最高檢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

從罪名看,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前三季度起訴這三類犯罪人數佔整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人數的90.7%。

從犯罪發生地分布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從司法辦案情況看,此類案件的犯罪對象有活體、死體,也有動物製品。有虎皮、犀牛角、穿山甲片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白腹錦雞、獼猴、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畫眉、麻雀等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

一些人獵奇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欣賞或飼養

最高檢上述負責人說,隨著電商、微商平臺以及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交易逐步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一些網店披著合法外衣,私下銷售鸚鵡、黃金蟒等違禁野生動物及製品,還有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發布野生動物銷售信息等。

「如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購買象牙製品,對方通過快遞發貨,收貨地址選擇公共場所的快遞代收點,收件人為虛構的假名。」

據介紹,隨著「異寵」熱流行,一些人出於獵奇心理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製品用于欣賞或飼養。涉案人員既有以販賣野生動物為業的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串聯上下家抽傭漁利的中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形成龐大的地下交易網絡。如四川省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異寵」案,涉案動物達615隻,售向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份。

有人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對於該類犯罪數量增多原因,最高檢上述負責人分析,首先,今年以來,執法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切實加大打擊查處力度,開展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辦理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

其次,非法利益誘惑。有犯罪分子「巧借」社會職業,謀取非法利益。如,福建省長興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系個體水族館老闆,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通過金魚等物品交換的方式,從他人手中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豬鼻龜

再次,該類犯罪上升也反映了一些人法治觀念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人尚未轉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陳舊觀念,對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容易觸碰法律紅線。

「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中,犯罪嫌疑人獵捕高山兀鷲長達十幾年,數量上百隻,卻不知道高山兀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最高檢上述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重拳出擊,對此類犯罪堅持從嚴從快懲治。對構成犯罪,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檢察機關依法快捕、快訴,堅決打擊。特別是嚴懲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源頭」犯罪,形成強大威懾。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的監督,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導

編輯 劉宇鵬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侯帥_NN5533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發布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數據
    最高檢發布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數據重拳出擊,助力革除濫食陋習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開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並非「等」外探索,今年辦案實現新突破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數據能直觀展現檢察機關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暴露出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實緊迫性。
  • 5412人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被起訴……最高檢通報涉農檢察工作...
    檢察機關兩年起訴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5412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扶貧領域黑惡勢力犯罪145件1463人,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
  • 山東通報五起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例
    >   央廣網濟南3月18日消息(記者柴安東)3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公安機關森警部門重拳出擊,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取得顯著戰果。
  • 最高檢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都是檢察機關剛剛辦理的案件,且屬於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易發的案件類型。
  • 最高檢:去年長江經濟帶2.2萬餘人涉破壞資源犯罪被公訴
    一、堅持以辦案為中心,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一)依法嚴懲各類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刑事犯罪。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4336件7084人,同比分別增長44.39%和43.05%;提起公訴12504件22310人,同比分別增長15.78%和20.26%。
  • 獵捕、殺害、收購……兩高兩部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4日電 據最高法網站24日消息,近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兩高兩部表示,制定《意見》,是為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意見》明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最高檢: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等犯罪,堅決嚴懲
    4月17日,最高檢發布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第十批)。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說,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嚴重刑事犯罪,拒絕接受隔離和治療導致的妨害公務、妨害傳染病防治、尋釁滋事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以及疫情防控期間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和生產銷售偽劣防治、防護產品藥品的犯罪,仍是檢察機關打擊犯罪的第一陣地,要堅決依法嚴懲
  • 最高檢涉疫情犯罪系列典型案例 背後的法治思考
    為統籌全國檢察機關疫情防控檢察業務工作,最高檢領導小組在工作之初就確定了辦案數據每日報送、案件報備和日常專報三項工作機制,加強對涉疫情常見罪名和常見問題的分析,並根據中央明確的重點打擊的犯罪類型,選擇案件佔比大、反映問題多、實踐需求急的案件,給予重點關注。比如,抗拒疫情防控犯罪、制假售假犯罪在四批典型案例中所佔比例較大,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在前三批典型案例中均有所涉及。二是法律適用的典型性。
  • 全文|最高檢發布第五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含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120件236人,起訴51件100人;依法批准逮捕非法經營罪(哄抬物價)10件23人,起訴7件8人;依法批准逮捕詐騙罪869件917人,起訴516件545人;依法批准逮捕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8件8人,起訴8件8人;依法批准逮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類犯罪(含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 保護野生動物,還需要做什麼?
    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與濫食給野生動物資源和環境發展帶來巨大威脅。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該《決定》的目的是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
  • 【保護野生動物】柯橋法院審結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
    經審理查明,2015年至2019年1月,被告人包某明知所購買的龜類動物系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仍通過APP向他人購買9隻,並飼養於家中。經鑑定,上述龜類動物中有3隻分別為龜鱉目陸龜科阿爾達布拉陸龜、龜鱉目陸龜科豹紋陸龜、龜鱉目陸龜科印度星龜,均系外來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有1隻為龜鱉目陸龜科輻射陸龜,系外來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
  • 最高檢: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
    3月5日,最高檢召開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  未來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謝青)記者從最高檢今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扶貧領域黑惡勢力犯罪145件
  • 最高檢發布十個妨害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南充一男子隔離治療期間逃跑...
    人民網成都2月12日電 (任重)據四川檢察官微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2月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據悉,該批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
  • 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兩高兩部印發指導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
  •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對涉及扶貧資金和其他影響扶貧工作犯罪嫌疑人批准和決定逮捕1788人、起訴5060人,同比分別下降18.7%、上升21.9%。對3543名扶貧對象開展司法救助,發放救助金4614.1萬元。對破壞環境資源保護類犯罪嫌疑人批准和決定逮捕8936人、起訴37139人,同比分別下降42.2%、上升3.9%。
  • 兩高兩部: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犯罪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最高法微信公眾號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日前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意見》提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依法嚴厲打擊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購買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資料圖:雲南河口邊檢民警查獲的走私野生畫眉鳥。河口邊檢站供圖《意見》提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最高檢:過去兩年起訴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5412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今日,最高檢召開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
  • 他們因獵殺野生東北虎被提起公訴
    近日,黑龍江省東方紅人民檢察院接到當地公安機關通報一起非法獵殺、販賣、運輸國家重點一級保護動物東北虎案件後,為維護野生動物資源安全,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黑龍江省東方紅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對接,迅速出擊介入案件,深挖線索,查明犯罪嫌疑人還夥同他人一起獵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尾榛雞等
  • 最高檢權威解讀四批27件涉疫犯罪典型案例背後的思考
    為統籌全國檢察機關疫情防控檢察業務工作,最高檢領導小組在工作之初就確定了辦案數據每日報送、案件報備和日常專報三項工作機制,加強對涉疫情常見罪名和常見問題的分析,並根據中央明確的重點打擊的犯罪類型,選擇案件佔比大、反映問題多、實踐需求急的案件,給予重點關注。比如,抗拒疫情防控犯罪、制假售假犯罪在四批典型案例中所佔比例較大,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在前三批典型案例中均有所涉及。二是法律適用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