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過年的這段時間,最火的劇是臺劇《想見你》,王家大小姐的幸福追劇時光,總有一首熟悉的旋律,每集都要反反覆覆播好幾遍(猛戳文頭,欣賞伍佰Live版本),就象我另一個村裡的渣渣輝說的,都快被這首歌的魔性洗腦了。我的一個小朋友老汙問我,伍佰還有沒有別的好聽的歌?理了一下,給出了伍佰的歌裡,動叔我最喜歡的幾首。
我最早聽伍佰時讀書還沒有畢業,寒假在家聯繫實習,然後那時候還是在玩光榮的《三國志Ⅳ》,不過是從任天堂升級到了電腦版。那時候也有一個隨身聽,然後在唱片行被伍佰土帥土酷的氣質吸引了,買下了這盤卡帶。
這是伍佰早期抒情作品的代表作,我記得卡帶封頁的背面的照片,是伍佰坐在海邊一座孤零零的房子旁,然後有一句文案,「房子建在海上,所以就註定要流浪了」,很文藝
這張唱片裡最有名的歌,自然是《浪人情歌》,這好像也是他出道以來第一首爆款國語作品,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另外一首,《牽掛》。這首歌的詞寫得很象是一首情詩,如果去掉副歌的吼叫部分,說它是一首民謠也不是不可以。歌詞我就不打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搜來對照著聽。
我不願看到你那溼潤的眼睛,怕我會忍不住疼你怕你傷心
我不願聽見你說寂寞的聲音,怕我會忍不住對你說我的真感情
一九九四年已經很少有人讀朦朧詩了,但是伍佰的歌詞展現了他詩人的氣質
關於伍佰這個藝名的由來,流行的版本是說他小時候很聰明,五門功課全考一百分。不過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版本的說法,是因為他小時候長得胖,大家取笑他會長到五百斤,起了這個外號,然後他也不生氣,就把「伍佰」當做自己的藝名了。個人感覺這個版本的可信度更高,有圖為證:
少年伍佰玉照一枚(右)。小小年紀,就有同學手動提建議啊!
好吧,時間來到1998年,伍佰發行了一張在當時很轟動的唱片,因為裡面收錄了一首在中文流行樂史上都非常經典的《挪威的森林》。但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張唱片在20多年後的今天,會有更加爆款的表現,因為裡面還收錄了一首會在未來成為經典的《Last dance》。
這張唱片的主打歌既不是《挪威的森林》,也不是《Last dance》,而是《愛情的盡頭》,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伍佰對這首歌的偏愛,來自他長久以來要在詩歌裡表達的對人生的看法:生活不是要等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雨中跳舞。他在《愛情的盡頭》裡唱,「下過雨的天空最美」。
不過在這張專輯裡,我推薦給大家的是一首很安靜,很不伍佰的歌,但是在演唱會現場,同樣沒有違和感。
大概是年過三十之後的緣故,伍佰在世紀末做出了一次風格的改變,這一次他推出的的唱片是《白鴿》,我有一段時間很喜歡這首歌,歌詞裡流露著一個成熟男人對生命的熱愛,對飛翔和自由的執著。相比較他以往的搖滾作品,這首歌的曲風非常樸素,在結尾簡單地重複「縱然帶著永遠的傷口,至少我還擁有自由」,直擊心靈,很震撼。
聽著歌,我們繼續伍佰寫詩的話題,不要被他一直保持著的土酷的純黑搖滾外形所迷惑,伍佰真的還有一個詩人的身份,他出版過好幾本個人詩集,其中我們內地有發行過這本。
在我們這裡,伍佰還是歌比人紅,雖然唱一場K,要是沒有人吼《挪威的森林》或者「喝完這杯,還有一杯」,這場K簡直就是不像話,但是去年伍佰來杭州開一個小場演唱會,我問朋友們有願意作伴去的嗎,嗯吶,木有。他的票房號召力,和周杰倫林俊傑他們,真的是木有辦法比。
但是,我剛剛那句加的定語,在我們這裡是這樣的,而實際上,伍佰其人其歌,在閩臺語區,有著無比巨大的影響力,他在那裡開演唱會,對當地來說就是一個節日。因為,首先,伍佰是一個改變了整個臺語歌的音樂人。而實際上伍佰剛出道時,就寫了一首讓他一鳴驚人的臺語歌——1992年,大導演侯孝賢監製的電影《少年吔,安啦》的同名主題歌,獲得了當年金馬獎的最佳電影歌曲獎。
所以,作為以搖滾演繹對臺語歌重新定義的新臺語歌教父,伍佰最具影響力的唱片,其實是一張叫做《樹枝孤鳥》的臺語歌神碟,這也讓他拿到了金曲獎最佳專輯。伍佰的臺語歌雖然也有纏綿婉轉,但他的歌詞更多的是表達著閩臺語區年輕人的內心感受與訴求,配著他簡單粗礫的嗓音,顛覆了大家對臺語歌的固有認識。
我對臺語歌木有研究,不過就接觸過的資料看,閩臺語區,福建那片地,多丘陵多紅壤,單靠種地養不活人,所以那裡的人要出海、要經商、要冒險,背井離鄉,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需要精神上的寄託,表達鄉愁,需要朋友的陪伴和鼓勵。所以真有影響力的臺語歌,其實很少情情愛愛,而是「流浪去哪裡,流浪到淡水」,是「有緣,無緣,大家來做夥」,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所以拆開伍佰那首寫給芸芸眾生普羅百姓的《世界第一等》,每一句歌詞,每一個字眼,都直擊閩臺語區年青人的內心。
我們知道鮑勃迪倫拿了諾貝爾文學獎,那麼作為閩臺語區的鮑勃迪倫,伍佰拿一個文學獎,也毫不過分呀。
武俠片大師徐克對伍佰的土酷氣質非常欣賞,經常邀請他去客串,在新千年的時裝動作片《順流逆流》裡和謝霆鋒搭檔領銜主演。然後,更重要的,在伍佰為電影《散打》創作的主題歌裡,徐老怪親自操刀填了歌詞,就是那首幾十年來唱K必不可少的,「來來來,喝完這一杯,還有一杯」,《突然的自我》。
——這首歌騰訊後臺不給,自己上傳的話等下已經有安排了,所以這首貼不上來。
伍佰出的唱片數量可以算是很少,其中有一大部分就是他演唱會現場錄音,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製作人,他為別人做的唱片,我印象最深的是莫文蔚的《一朵金花》,裡面有一首強勁的電子曲風《扇子舞》,很熱烈,很性感。伍佰經常在演唱會上唱他給別人寫的歌,不過他唱的《扇子舞》還是算了吧,我們來聽他和莫文蔚現場合作的《堅強的理由》。
伍佰的創作能力保持了二十多年,這點是非常值得欽佩的,想想看,即使強如周杰倫,出道十幾年後創作力就差不多衰退了。在伍佰寫給別人唱的歌裡,他自己現場演繹特別出彩的,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首《我不是天使》。
個人最喜歡伍佰寫的歌詞,是這首《夢的河流》。
在夢的河流,遇見了我,我想你不需要,尋找什麼.
伍佰成名後,經常會去一些比賽當評委,比如校園聯盟裡的民謠、原創歌曲比賽。有一回他參加一個民謠季,有個參賽女生被別的評委淘汰了,伍佰力排眾議說,現在哪裡還有抱著吉他唱自己寫的歌的女生啊,必須要是冠軍啊!那個女生就是後來我們熟悉的陳老師。所以,最後,我們聽一首動叔壓箱底珍藏著的由這兩位Live王合作的《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