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齊白石黃賓虹「相遇」:西子湖畔對賞「秋蕊香」

2020-12-21 澎湃新聞

潘天壽曾說:「人們只知道黃賓虹的山水絕妙,花鳥更妙,妙在自由自在。」黃賓虹雖以山水馳名,其花鳥畫同樣有著較大的成就,而齊白石花鳥畫則人所共知,影響深遠。9月8日,由浙江美術館、北京畫院、浙江省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展。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展覽是兩位20世紀大師的首次「相遇」,一批黃賓虹罕見花鳥人物畫稿也在展覽中首次露面。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展覽以館長對談的形式來代替傳統的展覽開幕式。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說:「黃賓虹和齊白石有一段時間住在北京,也曾在北平藝專教過書,但兩個人生前並未有真正藝術上的交往。此次展覽是兩位20世紀大師的一次有效『相遇』。齊白石的藝術是從泥土中來,海派的繼承更重。而黃賓虹則是更久遠的文人畫系統和他當時所具有的國際視野。」

「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展覽現場此次展覽聚焦齊白石、黃賓虹晚年成熟時期花鳥畫作品,將兩位大師的花鳥畫作品首次對比展出,可謂「雙峰並峙」。據主辦方介紹,展覽展出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作品及畫稿170件左右,分為「不似之似」「神逸並美」「畫之真訣」三個版塊,通過比較作品內涵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探究其繪畫語言、藝術風格形成的內在理路,總結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藝術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為傳統中國花鳥畫藝術現代轉型提供有益滋養和範例,藉以探討中國花鳥畫在當代傳承、發展及創新的可能性路徑。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黃賓虹(1865年—1955年),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

在繪畫藝術上齊白石受陳師曾影響甚大,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勃勃生機。

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大師生活的近百年時間,歷經清末、民國、新中國,社會變革不斷發生,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新文化思潮興起,中西文化碰撞、交融,齊白石、黃賓虹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中。他們自青年時代開始習畫,數十年孜孜以求,敢於不斷挑戰和變革,衰年變法,終有大成。齊白石以大寫意花鳥畫及工筆草蟲享譽於世,縱橫超邁,神妙入微,意在似與不似之間;既有傳統文人畫筆墨之意趣,又參入民間田園風味;雅俗共賞,饒有天然真趣。黃賓虹素以山水畫著稱,渾厚華滋,內美蘊真。而其花鳥畫「另闢了一個世界」,雅逸清和,幽淡古拙,含剛健於婀娜,不似之似似之。他們既是中國傳統文人畫系統的傳承者,又是膽敢獨造的開拓者和創新者,也是享有國際聲譽的一代巨匠,他們是近現代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兩座藝術高峰。

館長對談:不同筆墨路徑闡釋花鳥畫

與以往不同,此次展覽以館長論壇的形式來代替傳統的展覽開幕式。

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認為,「此次展覽是兩位20世紀的大師的一次有效相遇。黃賓虹和齊白石有一段時間住在北京,也都曾經在北平藝專教過書,但是兩個人真正的交往,包括他們藝術的碰撞好像還不是他們活著的時候,而是今天。北京畫院講一個關鍵點——「熟中生」。大家對黃賓虹熟悉嗎,對齊白石熟悉嗎,但是兩個人的花鳥畫有何異同?不熟,黃賓虹的花鳥畫更不熟悉了。平時我很少看到黃賓虹的花鳥,這次在浙江省博物館看到,感到非常驚豔。他提供了一套我非常不熟悉的花鳥畫方式,希望明年北京的藝術愛好者也能見識一下。相信浙江杭州的朋友對齊白石一定有認識,北京畫院如此大量的齊白石花鳥畫來到浙江美術館也是屬於第一次。通過展出的齊白石的圖稿和花鳥,與黃賓虹先生的花鳥對應起來可以見出,兩位大師完全是不同的路徑來闡釋同樣的牡丹、禽鳥。還有一點,齊白石的藝術是從泥土中來,這個氣氛更重,海派的繼承更重。而黃賓虹先生是更久遠的文人畫系統和他當時所具有的國際視野,不僅要考究他的筆墨能量,而且其中的色彩,灰調子,黃賓虹的色彩非常非常不一般。」

館長論壇現場在論壇中,談及此次展覽的策劃思路,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表示,「這個展覽從去年五六月份是由我們展覽部提出的,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探討,最後確定以花鳥為主題,齊白石的花鳥是大家都很清楚的,而黃賓虹更重要的是山水體系。他們兩個人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有很多種說法,什麼是老年變法?邏輯在哪兒?我們策劃展覽來說就是要挖掘展覽背後的邏輯和關聯,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展覽現場

石榴葡萄 齊白石 34×21cm 北京畫院藏

魚蝦負劍 齊白石 134.5×33cm 北京畫院藏談到兩位大師的花鳥畫的特徵,吳洪亮認為:「作研究和作美術館有一個很大的的差異,研究是把表面的問題往深做,美術館是在研究的基礎上把深入的東西用一個通俗可示的方法表現出來。如果齊白石的花鳥按照曾經的研究者來說的話,源於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民間,他是湖南湘潭人,跟毛主席是老鄉。齊白石在湘潭長大,接了那邊的地氣;還有一條路徑是源於海派,此前我做過中國20世紀研討會的資料,他們是把齊白石歸為海派的。齊白石又有自己的天分,所以齊白石的花鳥有民間之俗豔之美,也有來自傳統又被現代改良過的市井之美。」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許洪流表示,黃賓虹只不過在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看黃賓虹的花鳥首先還是要了解他的山水畫,他的花鳥畫和山水畫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玉簪蝴蝶 黃賓虹64.9×33.6cm 浙江省博物館藏「黃賓虹的花鳥畫藝術特點可以用淡、簡、拙、渾來概括。」許洪流說,「『淡』。平淡,他的畫總的來說比較淡雅,他是中國傳統文人,有比較高的一種審美追求,在歷史上特別有影響力的董其昌也是追求淡。黃賓虹的山水畫很濃重,但是花鳥畫很淡,不過技法是相通的;『簡』。簡潔,而不簡單。這是傳統文化畫一直在追求的,這是文人畫的共同點;『拙』。巧拙,這是黃賓虹一直在追求的,他的繪畫理論也會說到這點,出人意表,人家想不到的,否則的話往往就不拙。拙還跟厚重有關係;『渾』。渾厚,作品要整幅對照,不要局部去看,黃賓虹的書法功底非常深,書法講究的是筆勢強,所以他的畫能渾然一體,這是黃賓虹在傳統的文人畫家當中成就特別高的,他的作品有一種渾厚之氣。」

萱花蟲石 黃賓虹 97×38cm 浙江省博物館藏而關於黃賓虹、齊白石藝術的當代啟示,許洪流表示,「黃賓虹生前的時候在中國還不是很受待見。我翻到一本書,裡面是大量的黃賓虹跟他夫人的通信,從通信中得知黃賓虹夫人幫他賣掉了大量的畫,買的是外國人。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辦了一個中國宋代繪畫的展覽,使得美國人和歐洲人對中國古代繪畫有脫胎換骨的看法,沒有想到13世紀中國人的寫實能力這麼強,還掀起了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潮。雖然中國一直談不上寫實的觀念,但畢竟是相通的,雖然黃賓虹的東西太不寫實了,他們同樣能夠引起共鳴。還有一個例子,大概在20多年前,浙江省博物館有一個展覽在歐洲展出,承辦方看到目錄之後給浙江博物館提出一個要求,其中黃賓虹的作品必須再加。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黃賓虹的藝術具有國際性。黃賓虹生前也曾對自己有一個評價『我死了之後50年,大家能夠認可我了』。」

墨梅 黃賓虹 47.2×42.4cm 浙江省博物館藏論壇期間,三位館長還就浙江美術館未來的展覽規劃、"百年"視野中的中國現代美術創新精神以及美術館、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等方面談了各自的看法。齊黃「面談」:黃賓虹罕見花鳥人物畫稿首次亮相

據主辦方資料介紹,第一版塊「不似之似」總體展示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大師晚年花鳥畫50件左右,「北齊南黃」,雙峰並峙。齊白石以大寫意花鳥畫及工筆草蟲享譽於世,縱橫超邁,神妙入微,意在似與不似之間;既有傳統文人畫筆墨之意趣,又參入民間田園風味;雅俗共賞,饒有天然真趣。黃賓虹素以山水畫著稱,渾厚華滋,內美蘊真。而其花鳥畫「另闢了一個世界」,雅逸清和,幽淡古拙,含剛健於婀娜,不似之似似之。

草蟲秋海棠 齊白石 68×33.5cm 北京畫院藏第二版塊「神逸並美」將齊白石、黃賓虹在題材選取、筆墨語言、設色特徵、章法構圖等方面相似或相異的花鳥畫作品50件左右對比展出,來探究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作品的筆墨之美、設色之妙、構圖之巧以及同一題材作品不同藝術表現手法的匠心獨運,直觀呈現兩位大師花鳥畫藝術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

月季 黃賓虹 67.3×33.4cm 1953年 浙江省博物館藏第三版塊「畫之真訣」展出齊白石、黃賓虹畫稿70件左右,以及藝術年表、老照片等文獻資料。藉以探究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大師花鳥畫藝術在師古人、師造化和出心源等方面的異同,溯源其風格特徵、筆墨語言形成的內在理路。

白菜蘑菇 齊白石 109×46cm 北京畫院藏

秋色秋香 齊白石 69.5×34.5cm 1950年 北京畫院藏

蓮塘鷺鷥 黃賓虹 34×48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芙蓉 黃賓虹 68.5×33.2cm 1953年 浙江省博物館藏展覽中,一批黃賓虹罕見花鳥人物畫稿曝光,引發眾多關注與討論。據浙江省博物館相關專家確認,這批畫稿確實為首次展出,其中以鳥類居多,也有人物和牧童形象,或有臨摹或有寫生,畫稿的具體性質還有待研究。

展出的黃賓虹罕見畫稿

展出的黃賓虹罕見畫稿

展出的黃賓虹罕見畫稿

「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展覽現場(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開幕 浙美浙博和北京畫院館長來了次對談
    —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開幕暨2020-2021浙江美術館「百年浙江美術」系列展新聞發布會。吳洪亮:這次展覽是20世紀的兩位大師的一次有效相遇。北京畫院講一個關鍵點,「熟中生」。大家對黃賓虹熟悉嗎,對齊白石熟悉嗎,但是兩個人的花鳥畫有何異同?不熟,黃賓虹的花鳥畫更不熟悉了。平時我很少看到黃賓虹的花鳥,這次在浙江省博物館看到,感到非常驚豔。他提供了一套我非常不熟悉的花鳥畫方式,希望明年北京的藝術愛好者也能見識一下。
  • 西子湖畔,盛典回歸!帽哥出品
    齊白石真跡,杭人唐雲題。鈐印:大石(朱)展覽:「世紀丹青—吳昌碩·齊白石作品展」,榮寶齋主辦,2017年。黃賓虹畫。 鈐印:賓虹(白)允裘獨賞此本,謂與宋人空水相印,一時群推鑑雲。卻後五日,壽平又題。己未秋九月,雲溪馮超然撫並錄原題於滌舸。鈐印:超然畫記(白)超然(朱)多祿長壽(白)滌舸(朱)著錄:《馮超然年譜》第54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12月。
  • 南京博物院「仰之彌高」呈現齊白石黃賓虹等20世紀國畫大家
    11月26日,「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展」在南京博物院開幕,此次展覽分前後兩期,共展出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作品158件(套),這些作品集合自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北京畫院、徐悲鴻紀念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9家機構。其中,分別收藏於中國美術館和南京博物院的傅抱石《九歌圖冊》,首次合併亮相。
  • 黃賓虹與汪採白幾代人的交往
    1937年北平藝專部分師生合影,前排依次左三起汪採白、黃賓虹、溥儒。談汪採白的交往首先要說的就是黃賓虹,黃賓虹不僅是汪採白兒時的老師,他們之間的交往也是貫穿一生的,汪採白對黃賓虹終身執弟子禮,二人的師生感情十分深厚。
  • 骨法用筆:黃賓虹書法
    他與吳昌碩、齊白石以及稍後的潘天壽等,一起聳起了中國畫的高峰。(黃賓虹《黃賓虹自述》)一方面,他指出在古代,繪畫只是士大夫事功之餘的遣興雅玩,可說是對繪畫功能的輕視,從而弱化了其原先就擁有的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古代繪畫的可貴,即在於書畫互補和學問修養的積極扶持。這個古畫傳統被黃賓虹重新強調了出來。
  • 西子湖畔的風聲,聲聲入耳,震撼人心
    夜幕降臨,我不得不關上書,腦海裡是風雲變幻的西子湖畔,風雲詭變,陰森恐怖的裘莊裡,一幕幕陰謀正在上演,那樣的夜是黑的,老鬼在夜行,偽員在追蹤……時代更迭,英雄已上線,曾經的追蹤變成了擁戴,昔日舊時光只可遠觀,請不要忘記今天的日光,是多少黑夜徘徊而來。
  • 西子湖畔竟然開起了藤原豆腐店 AE86亦前來助陣
    7月18日,2021款雷凌運動版正式亮相杭州,廣汽豐田斥巨資將AE86連帶藤原豆腐店搬到了西子湖畔,吸引了大批車迷前來爭相打卡。 此次的選址也是頗有講究,既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西子湖畔,又是在人流如織的國家級步行街標杆——湖濱步行街,更是一舉包下了整條步行街的62面LCD屏,超強曝光為2021款雷凌運動版亮相杭城造浪
  • 別光羨慕黃賓虹賣了3個億,當年是「被低估」的大師!
    1931年黃賓虹與海上名人在《申報》刊登了海上名人合作摺扇的潤格,每頁定價1—5元。之後,在1945年才調整,那時物價早已今非昔比。而上世紀20年代的吳昌碩,潤格都是隔年調整一次;張大千更是每年要調整一次潤格。「黃賓虹是一個很執著的人,只要生活上能過得去了,他就靜下心來做學問,這點和齊白石純粹的賣畫是完全不一樣的。」
  • 獻禮70周年|西子湖畔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兒童合唱團為祖國頌讚歌
    一群可愛的孩子身著統一制服,面帶微笑,在西子湖畔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據記者了解,這群孩子是一支小魚兒合唱團,由融創的業主所組成。通過快閃形式歌唱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小魚兒合唱團現場圖放歌西子湖聲色皆宜的風景線周日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人們正悠閒地散步。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揭秘:年年「霸屏」拍賣季的大師都有誰
    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潘天壽、黃賓虹、林風眠、李苦禪、李可染、黃胄被稱為近代十大畫家,齊白石收徒數千,其中王雪濤、李苦禪、王森然、陳玄廠,並為齊白石先生鍾愛的四大弟子。其篆刻樸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李可染既是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也是黃賓虹的弟子,十大畫家中,李可染、李苦禪都是齊白石的徒弟。林風眠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王朝聞、艾青、趙無極、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 從天山腳下到西子湖畔 跨越千山萬水只為把最美的新疆講給你聽
    從天山腳下到西子湖畔 跨越千山萬水只為把最美的新疆講給你聽 —— 2020新疆冬季旅遊專場推介會在杭州舉行 當杭州還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子湖畔的楊柳還在搖曳,靈隱寺的鐘聲時隱時現,蘇堤旁的清風輕拂臉頰,而這時新疆的粉雪已經悄然落下。
  • 黃賓虹總結出「五筆七墨」的筆墨方法並充分發揮,開創個人風格
    黃賓虹早先活躍於江南,成名於上海,最後卻在北平成就了畫藝。黃賓虹擅長山水畫,受徽派畫家的山水畫影響很大。黃賓虹與齊白石並列被稱為「南黃北齊」,南有黃賓虹,北有齊白石。黃賓虹研究出了自己獨特的筆墨方法,即「筆法五字訣」與「墨法七字訣」。
  • 南通如東上周(12.7-12.13)熱搜小區榜,綠城西子湖畔居為最受歡迎小區
    房源的受關注情況,在一方面反映一個小區的受歡迎程度,根據上周(12月7日-12月13日)用戶的關注度,整理出如東的熱搜小區TOP10,綠城西子湖畔居、如東雨潤廣場、如東碧桂園為用戶最關注的小區,這些小區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還有哪些小區也上榜了,快跟隨我一塊去看看吧。
  • 王者榮耀新皮膚爆料 白蛇再臨西子湖畔
    沉迷悽美傳說的少女姐妹扮作心目中的青蛇白蛇,漫步在山水依舊的西子湖畔,找尋那些古老的浪漫。 西湖畔的美麗傳說在波光碎影中浮現。倒影中纏綿交織的青白蛇翩然起舞,那些穿越前世今生的回憶紛紛襲來。 原來青白蛇的故事不止是悽美的傳說。情定前塵,人間百轉,今生的姐妹情正是倒影中青白蛇的前緣再續。
  • 他是民國的藝術大家,斥巨資買下黃賓虹推薦的書法,卻成了贗品
    有一次,他的好友黃賓虹來到他家。黃賓虹知道他喜歡收藏各類書畫,於是向他推薦了一幅徐文長寫的對聯。錢君陶欣喜之際,立即斥巨資將這幅對聯買下,並從此開始留意徐文長的作品,並細細研究。他的狂草氣勢磅礴,用筆狼藉,與明朝流行的「館閣體」風格,畫作則以水墨寫意畫為代表,影響了很多後世畫家,鄭板橋曾說「願甘當他青藤門下一走狗」,齊白石則直言「恨不能早生三百年,為他磨墨理紙」,可見其書畫成就之高。
  • 書畫市場揭秘:從七萬到千萬,翻了150倍的齊白石居然還是個漏
    當時的情況是誰出名誰就賣的貴,當時齊白石是」世界和平獎「的獲得者,另外傅抱石因為畫了」江山如此多嬌「,名氣也高,所以藝術圈裡」二石「成交價格是比較貴。但是黃賓虹呢,當時成交沒有超過五萬的,就兩三萬。 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 齊白石《葫蘆》 成交價:2240萬元 其實哪張是絕筆沒有那麼重要,就像大家說黃賓虹《黃山湯口》是絕筆,但這肯定不是他最後一張畫,但是這是黃賓虹最後畫的最大的最好的一張畫,這張作品最後拍了
  • 齊白石的牛圖無人問津,他加了兩筆就爭相競拍
    關鍵詞:李可染和張大千作為中國書畫界的泰鬥,齊白石一生的畫作只要在拍賣場上出現,就會引起藏家們的爭相舉牌,齊白石先生成交的過億畫作真的不在少數。齊白石擅長畫花鳥魚蟲,尤其擅長畫蝦,僅寥寥數筆,就可以將看似無意地勾勒,變成生動活潑的水中生物。但是齊白石先生在畫牛上,卻總是差了那麼點意思。從今天留存的齊白石畫牛的作品來看,這些牛大部分都是沒有臉的。多是牛的背面描寫,屁股或是尾巴佔據了整個大多數的畫面篇幅。
  • 齊白石筆下的一盤櫻桃,為何能賣出2408萬?這3個原因很關鍵
    在中國的藝術家中,齊白石無疑是最有趣的一位。他雖然出身貧寒,卻憑藉自身的努力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又得到了徐悲鴻、黃賓虹等人的認可,他才得以成為一代藝術大家。齊白石 櫻桃 網絡圖片為什麼齊白石的櫻桃能賣出如此高價呢?
  • 鐵血柔情的空軍軍歌——西子姑娘
    這首名為《西子姑娘》的歌曲,以一位西子湖畔的女郎,等待著由附近的筧橋基地起飛迎敵的情郎歸來,成為一首包含著柔情卻透出一種堅毅的動人歌曲
  • 黃賓虹教你學畫畫
    見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四)我要遊遍全國,一方面看盡各種山水的曲折變化;一方面到了某處,便發現某時代某家山水的根據,便十分注意於實際對象中去研究那家那法,同時勾取速寫稿,並且以自然的無窮豐富,我也就在實際的對象中,去控索各種各樣的表現方法。——見朱金樓《近代山水畫大家——黃賓虹先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