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顧:
杜甫和白居易:詩界大V的浪漫一面
這世上有許多睡在同一張床上的兩個人當初並不是跟著感覺走的,相反,它意味著兩個家族的強強聯合。
劉邦起事之後,呂后家族舉家跟隨。呂家,那也是地方豪族,鈔票大大的有。所以,劉邦後來也並不是只為自己為劉氏家族而戰,還有呂氏家族殷切的期盼。
劉邦彭城大敗,正是在呂后哥哥周呂侯那裡得到暫時的修整。
劉邦和呂后之前有多少感情我們暫且不論,而後,呂后更多是作為劉邦政治上的幫手。劉邦出徵,呂后坐鎮大後方(常留守)。
▲劉邦和呂后 【劇照】
劉邦誅滅異姓王,呂后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誅大臣多呂后力)。彭越、韓信,都是因為呂后而慘死。
丈夫已形同陌路,後來兒子對自己也是頗有微詞,那麼呂后在感情上寄託何人呢?都說他有個老情人叫審食其,但也沒有確切的證據。子玉這裡只陳述一個事實,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劉邦駕崩於長樂宮,呂后的神經緊緊的繃著,面對權利交接的敏感時刻,她緊張的幾乎整個人都在顫抖。
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這幫人能俯首稱臣聽自己左右嗎?以前他們可都是在民間混搭的平民,最後只有劉邦做了皇帝,他們會有別的想法嗎?
人一緊張,往往對形勢會做出錯誤的判斷,以至於魯莽行動,呂后也不能免俗。此刻他和闢陽侯審食其商量著準備對「功臣派」一網打盡,全部殺光光。
後來,將軍酈寄聽到了這個消息,就去找審食其,千萬不能如此行動,要真這樣,天下就亂了。陳平和灌嬰率領十萬部隊駐紮在滎陽,周勃在燕代之地手裡還有二十萬之眾呢。他們要是得到這個消息,肯定會率兵殺向關中的。
審食其趕緊勸呂后住手,避免了漢王朝權力交接時的異常動蕩。
▲呂后 【劇照】
請注意,劉邦死後,這麼秘密的事呂后卻只找審食其商量,應該是對他極其的信任。酈寄勸呂后也沒有去找別人,而是直接找的審食其,應該是此刻只有審食其的話呂后才能聽進去。大臣們也明白審食其在呂后心中的分量。
呂后在廢了王陵的丞相之位後,以陳平為右丞相,拜審食其為左丞相。審食其只頂著左丞相的帽子卻不幹丞相的事。他幹啥呢,他管理宮中的那一團雜務(左丞相不治事,令監宮中)。
管理呂后眼皮子底下的事,說明呂后對審食其極其的信任。又給他戴了頂丞相的帽子,讓他有面子,說明呂后對審食其是極其的恩寵。
從此,審食其同志家門口車水馬龍。大臣們要想找呂后辦事,走得都是審食其的門路(公卿皆因而決事)。
朝臣們也都不是傻子,為啥去找審食其,審食其和呂后親唄,能說上話唄。
隨著呂后的駕崩,審食其的春天也戛然而止。朝廷首先用太傅的職位將他高高掛了起來。
呂后在的時候沒人敢惹他,呂后歸天,審食其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如今大漢帝國皇位上坐的是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劉恆,和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那些想置他於死地的人卻已經開始垂垂欲動。
淮南王劉長,當年他的母親趙氏因為牽扯謀刺劉邦的一樁案件而被下獄。趙氏曾經託審食其找呂后的門路活命,但審食其辦事不力(闢陽侯不強爭),趙氏在生下劉長之後就無奈自殺了。
▲淮南王劉長 【劇照】
劉長把仇恨全部積在了審食其的身上(常心怨闢陽侯),他做夢都想幹掉審食其,只是苦於呂后當政而不敢貿然行事(不敢發)。
現在換成自己的親哥哥當政,劉長簡直狂到沒邊了(數不奉法)。劉長去拜見審食其,審食其驚慌出門迎接,不敢怠慢。沒想到劉長和他的部下當場將審食其擊殺,可憐審先生還沒反應過來人生已經走完了。
劉長裝模作樣向文帝請罪,嗯,審食其當年完全有能力救下我的母親,但他卻毫不當回事,以至於我的母親含冤自殺。
文帝因為劉長的一片為母報仇的孝心也就沒有再追究,此事作罷(文帝傷其志為親,故不治,赦之)。
再說文帝感覺自己和審食其也沒半毛錢關係,審食其的死也就地球上少了個人,而劉長可是他僅存的弟弟。
審食其死得冤不,子玉覺得很冤,因為劉長母親趙氏的死和人家審食其壓根就扯不上關係。要趙氏死的是呂后,她才不希望劉邦身邊又多一個女人(呂后妒,不肯白)。
劉長殺不了呂后,又因為呂后親自撫養自己成人,所以仇恨轉移,審食其先生表示很無辜。
▲呂后、審食其 【劇照】
關於審食其到底是不是呂后的情人,子玉亦不好說,只能說他倆關係比較曖昧。史書交代審食其之所以得呂后待見,是因為審先生陪呂后度過了人生中最陰暗的歲月,那是在項羽營中為人質的歲月(食其以舍人侍呂后)。
後來審食其在攻打項羽的過程中亦立有戰功,被劉邦封侯。不過他和呂后的關係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幸於呂太后)。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往期精彩:
鄧通:被活活餓死的西漢首富
燕王盧綰:劉邦最信任的人傷劉邦最深
劉德華VS曾國藩:那些成功者都是善於下笨功夫的人
樊噲:他們家為《史記》的寫作口述了大量素材
劉邦:常敗將軍VS高情商者
司馬遷:人生本苦,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