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花生網友@cat/:)803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前幾天,看到了小花生的曬暑假遊記活動,原本應該寫寫今年的暑假的,無奈最後一個學前暑假被奶奶帶回老家種菜爬大山去了。今年就沒有什麼出行的安排了。好吧,借這個機會整理下去年暑假去臺灣的行程。
這個行程是去年跟小區的另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自由行走臺灣的行程,最早的行程單是發給同行媽媽確認的文件截圖。到了以後,發現裡面是有一些問題的,後面慢慢介紹。
當時很幸運,有個杭州到臺灣往返999機票的活動,被我搶到了。於是就開始著手去臺灣自由行。一趟玩下來,覺得時間還是有點倉促,對於我這種習慣自由行一個地方慢慢晃悠的人來說,不算特別盡興。個人覺得,如果可以,一家三口在暑假花上半個月時間慢慢的自由行走臺灣,還是相當不錯的。(帶著孩子,一定一定一定不要跟團旅遊!!!)
前期準備:
去臺灣需要入臺證、臺灣通行證兩個證件。除此之外要準備臺灣的手機卡,能讓孩子坐在上面比較好推的大大的行李箱,衣服,藥品。
臺灣通行證:在當地辦理護照的地方辦理,自由行的人需要辦理自由行籤注。不是所有地區的遊客都可以赴臺自由行,幸運的是武漢地區的是可以的。
入臺證:當時是含在特價機票裡面的,所以是網籤的,某寶應該能夠搞定,對方給完入臺證以後,記得一定要彩打,並妥善保管,因為這張彩打的紙是在出入境的時候都需要的。(我當時因為下雨,放行李箱外圍被打溼了,出境的時候被臺灣海關一頓數落)
臺灣手機卡:最好提前在國內淘寶上解決,我自作聰明到機場買,結果一下機場,排隊的陣勢,人家告訴我,估計等兩個小時能買到。。。。。。一直拖到臺中才買到能用的卡。
行李箱:建議用紮實一點,像我孩子半大不小的,玩困了,沒人抱,讓孩子坐行李箱上推著走,真是很方便。同行的媽媽只能抱著孩子在路邊傻等,我還能拖著箱子找taxi司機談價。
衣服:每天一件不可少,環島的人一定要帶長袖,長褲。因為山區下雨真的會比較冷。旅遊的地方找個長袖的孩子衣服,實在是千難萬難。
藥品:除了必要的感冒發燒,蚊叮蟲咬,跌打損傷藥,不妨帶一份抗過敏藥,有備無患。
Day1:抵達
原定的從機場到臺中坐國光的車,發現國光只有一大早有一班,我們的時間已經沒有了,在機場詢問臺,客服小姐很熱心的幫我們查行程表,高速我們可以坐南投的車,坐taxi趕緊去火車站,趕南投客運直奔日月潭。
(兩個媽媽帶著娃,請原諒我們沒法帶攝像設備,全程手機拍照的)
在坐南投客運的地方有一張日月潭海陸空套票,如果你在日月潭待2天,那麼一定要買。因為日月潭是一個如果只是跟旅行社一起坐船的話,實在是會遜色不少。最美的玩法是租一輛車,到日月潭的自行車道上環湖觀光。我們前半程還算好,陰陰的不曬,後面就開始下雨了,騎回來的時候天黑了,下大雨,覺得帶著孩子騎車不是一般的累,可是孩子坐在車上很興奮,不停的給我加油。完全不像第一天下飛機需要好好休息的樣子。(好吧,反正不是他騎車,給我鼓勁他倒是很嗨的。)
Day 2:日月潭
第二天一早,坐船去了日月潭上面的玄光寺,這個基本上屬於旅行團必走行程,烏泱泱全是人,船上的導遊說,「這是日月潭上一個會打架的石頭,因為陸客都要拍照,人太多,推推擠擠的,就在這邊引發了衝突。」我們問導遊,環湖自行車道上很多石頭上都有寫「日月潭」三個字,是怕大家打架嗎?不知道,是不是聽了導遊的介紹,兒子對這塊石頭的印象很不好,他不喜歡別人這麼說自己人。所以拍照排隊的時候,不僅自己老老實實的,還提醒同行的小朋友,好好排隊。
從玄光寺下來,我們去坐了纜車,這個時候天氣很好,在高處看風景比船上格外漂亮。可惜照片是在纜車上照的,加上我的手機。。。。推薦大家去坐坐。從纜車上下來有個民俗村,孩子們正中午一個個吵著吃飯,我們就用日月潭海陸空坐大巴回酒店了。在酒店吃完中餐,直奔下一個目的地,青青草原。
原本打算拼車的,結果孩子們上大巴就睡著了,沒辦法,從酒店拿好寄存的行李箱,摟著坐在行李箱上的孩子,拖著箱子找了個taxi,直接搭車去了青青草原。不得不讚嘆下,臺灣人真的是很熱情,下車的時候,因為下雨,我給孩子帶了雨衣,抱著孩子穿著雨衣去拿行李,同行的媽媽因為沒帶雨衣,我就讓她上路邊店裡面躲雨。邊上路人,看我抱著孩子去拖箱子,很熱情的幫我拿行李,送到同行的媽媽那裡讓她看著,然後告訴我怎麼打車,長途的計程車在哪裡找。在臺灣,這樣的路人遇到的不是一個兩個,所以,媽媽們真的可以大膽的帶著孩子去臺灣,不用擔心搞不定,因為隨時都有人跳出來熱情的幫助你。
這是下午到的小瑞士花園,其實景致不算很好,(可能因為我們到的時候下雨)人也不多,不過裡面的東西保護的很好。這個地方當地人相對比較多,大陸的遊客也都是跟我們一樣自由行的,沒有旅行團會來這裡,所以感覺很舒服。
Day3:青青草原
青青草原是個人覺得相對比較好玩的地方。雨過天晴,一大早,同行的小朋友還在睡懶覺,我們從酒店的後門走後山的步道逛到山下,沿途遠遠的看到青青草原和昨天玩過的小瑞士,發現很多景致遠遠的看,還是蠻美的。自由行的時候,因為住民宿,很多民宿都會有這種後山的不道,山間清新的空氣,慢慢的散步,比起旅行團不停的趕行程,更適合帶著孩子領略自然的美。小傢伙在這裡拍的照片比在玄光寺多的多,興致也更高。
等到同行的小朋友起床,一起去看綿羊秀,已經十點多了。太陽出來以後山上遠遠的白雲飄飄還是很舒適的,就是遊客漸漸多起來了。(考慮到國內的景點遊客,這個可以忽略吧)我跟兒子都認為一大早起來感受山間只有我們慢慢散步的感覺更棒!
一路看完綿羊秀,餵小羊,騎完馬(不推薦),去看馬術表演。
馬術表演出來,回酒店趕下一個景點了。
這裡不得不提,因為想看更多的地方,行程安排的太滿了,當時我心心念念的覺得應該在山上酒店再住一晚,晚上燒烤喝點臺啤。
回酒店取了行李,吃了午餐,晃晃悠悠的上車去了高雄,因為不趕時間,孩子狀況也挺配合的,坐大巴轉了一次車到臺中,然後從臺中坐高鐵去了高雄,到高雄小睡了一下,醒來已經是黃昏了,收拾收拾也懶得去逛什麼有名氣的夜市,上酒店附近的夜市吃了頓牛排,喝了點珍珠奶茶。味道嘛,跟豪客來差不多,考慮路邊攤比較便宜的價格有這個口感,也安然了。
在高雄,對孩子來講,最好玩的,應該就是去洗衣店自助洗衣服了,因為行李箱放在大巴車的外面,整個箱子全溼了(箱子是布的,所以不怕孩子坐垮,但是不防水)所以把所有的衣服全部拿到外面的自助洗衣機裡面洗乾淨烘乾,(投幣式的)弄到很晚。孩子說什麼也要陪著一起看洗衣服烘乾衣服。換硬幣,烘乾機,都被他摸熟了,來個人洗衣服,還自來熟的跑去教人家怎麼用。(不知道是不是被臺灣人的熱情所感染)
Day4:墾丁
到了墾丁,天氣很好,可惜風大,所有海上的項目不敢帶著孩子玩,加上那天正好農曆7月15,原本打算出去看螢火蟲抓螃蟹的,也只好作罷,白天在海邊玩玩沙子,晚上就宅民宿了。民宿大媽晚上還很熱情的送來他們拜拜的一些炸芋圓跟我們分享。
Day5:夜宿海生館
這可以說是孩子玩的最興奮的一天。夜宿海生館,看到後面排隊的企鵝了嗎?管理員說,這些企鵝晚上餓了就在這邊排隊,等早上飼養員過來餵食。一晚上會排上長長的隊伍。不知道真的假的,第二天早起,並沒有看到長長的隊伍,也不知道是不是飼養員餵過了。
國內的海昌也會有夜宿的活動,不過好像多是大孩子,我們這些小毛孩似乎不接受。晚上睡在水缸前,看小魚遊來遊去一堆人打地鋪還是蠻好玩的。也得到了白天所得不到的深度講解。雖然不知道小傢伙能記住多少,不過回來後看科普的漫畫書的時候,裡面提到鰩魚,跟他說是我們在海生館看到的魔鬼魚,他也表示想起來了。
Day 6:臺北美食
海生館歸來,就趕車去臺北了。這裡要提一下,我們在窮遊上團的高鐵票。這種高鐵票比官網訂的早鳥票更方便實惠。因為早鳥票要確認班次時間,帶著孩子這是最難確認的。這種票只規定日期,具體的時間,你可以到火車站再去兌票,對於我們這些媽媽來說,不用趕車,大不了等一等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到了臺北,放下行李,帶著我這個不會困的孩子去溜大街吃小吃(同行的寶寶直接被媽媽按睡在酒店)出名的牛肉麵和臺灣肉粽。確實味道不錯,但是你要說有什麼特別的,還真沒有,說白了無非四個字「真材實料」。臺灣的香腸,真的很好吃,肉味濃鬱,我這種在國內超級反對孩子吃外面香腸的人,也願意買個孩子吃,因為吃起來就是肉肉,不是重重的麵粉味。
Day 7:臺北故宮和誠品書店
為什麼遊客最多,看看地方就知道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比起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當然還算好。其實個人認為這邊的書畫很值得一看,看到了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而且周邊人不多,可以在那裡慢慢駐足觀賞。大部分遊客都排隊看大白菜和五花肉去了。其實小小一塊,不知道為什麼列為鎮館之寶,反正很多人烏泱烏泱,也不讓照相。也許我不懂欣賞吧,覺得沒意思。
從這裡出來,在臺北市內逛了逛誠品書店,找了個咖啡廳,慢慢的喝了點飲料。晚上走到夜市口,看到人潮,立馬轉向回酒店附近找了家臺灣年輕人常吃的烤肉店吃烤肉去了。
我不是個愛湊熱鬧的人,尤其帶著個喜歡自己到處溜達的熊孩子,怕孩子走丟了,人多的地方都不愛鑽。這次旅行體味的多是臺灣的閒適。這種慢節奏的生活,孩子也能夠很好的適應,早早起來,慢慢的看景點,旅途中和路人的溝通也越來越有禮貌。公共場所難免興奮的大聲講話一個「噓」也能馬上改正。
很多人說,帶孩子出國很受歧視,因為熊孩子各種鬧騰。我覺得確實有,畢竟兩個孩子兩個媽,難得走到一起瘋瘋鬧鬧的。路人難免會側目。可是,只要你把孩子牽一邊,耐心的說教,那個側目的路人,會很熱心的走過來跟你的孩子暖暖的來一句「不可以哦~很危險的耶!要聽媽媽的話哦~」
臺灣的城市真的談不上繁華,北上廣且不說,就算武漢,這兩年的建設也遠超臺灣。可是這裡最美的風景,真的就是這裡的人。「溫良恭儉讓」一點都沒有說錯。
最後,提醒小花生的家長,去臺灣一定一定一定不要跟團,帶上孩子,慢慢的溜達,體會這種人文的風情,真的是比看看那些景點更值得。
相關文章: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和作者直接交流 ...
歡迎在小花生網(www.xiaohuasheng.cn)分享真實的成長故事和生活感悟;也歡迎加花生編輯微信號 xhseditor,便於溝通。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每天推送國內外最優秀的教育資源
周一:原版新書開團
周二:實用的學習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趣味學習資源
周四:不同年齡的中文好書
周五:兒童電影/動畫片/紀錄片
周六:有趣的觀點和畫報
周日:帶來思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