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得到和得到後失去,哪個更遺憾?

2021-01-18 自在哲學

01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談到財產的時候,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對某一樣東西的要求還沒有進入一個人的意識的時候,這個人完全不會感覺到對它有所欠缺。沒有這樣東西,他照樣心安理得。但一個擁有百倍以上財產的人,只要他對某樣東西產生了要求,而又得不到它,那他就會感到怏怏不樂。」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是否會因為得到亦或失去某樣東西,而產生遺憾的心情,跟這個人是否對這樣東西有所需求有關。

有了上面的結論,我們在思考題目中的問題的時候,應該先考察一下前提條件,就是我們對某樣東西是否有需求。如果沒有需求,也就無所謂遺憾不遺憾了。在此類情況下,題目中的問題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有需求的情況。題目中的問題,就轉變為,在對某樣東西有需求的情況下,從未得到和得到後失去,哪個更遺憾?

下面,我將分類討論之。

02

對於從未得到的情況,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自己想要,但是卻沒有付出行動,也就沒有得到;

另一類是自己想要,也努力去爭取了,但是由於現實中各方面因素的阻礙,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最終沒有得到。

比較以上兩類情況,顯然是自己沒有努力爭取,比努力爭取了沒有得到,更加遺憾。因為前者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後者超出了自身能力的範圍。

有人說,寧願做過了後悔,也不要錯過了後悔,就是這個道理。

03

對於得到後失去的情況,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你有這個需求,但是由於自身的失誤,造成得到後又失去了,這種情況就非常遺憾,會非常後悔。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有這個需求,但是失去的原因不在自身,而是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造成的。因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盛衰興亡,這個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

相比較而言,第一種情況更加遺憾,原因還是上邊說過的:前者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後者超出了自身能力的範圍。自身原因造成的失誤,會更加令我們感到遺憾,我們可能很難原諒自己。

04

以上總共討論了四種情況,我們只需要再挑出其中更加遺憾的兩種來比較。

其一,在有需求的情況下,自己沒有付出行動,也就沒有得到。

其二,在有需求的情況下,得到後又由於自身失誤而失去了。

那麼,對於這兩種更加遺憾的情況,究竟哪一種是最為遺憾的呢?

根據我們前邊提到的一個法則:寧願做過了後悔,也不要錯過了後悔。那麼,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對於想要的,我們要努力爭取;已經擁有的,就要好好珍惜。

相關焦點

  • 情感話題:從未得到和得到失去,哪一個更可惜?
    有人認為從未得到,更可惜。執著於很久的東西,沒有得到,這是一種遺憾,有時候人們執著於沒有得到的東西很長時間,到最後其實並不是非要得到,而是一直非要得到的執念在支配著他們,人們往往對得不到的東西,抱有很大的期望,努力於得不到的東西,越努力,期望值越高,有時候反而得不到,得不到就內心不滿足覺得有一種很強的佔有欲,是一種可惜,期望高得不到是一種可惜,就好比你小時候去超市,很喜歡的一個布娃娃,被別人買走了
  • 從未得到,永遠失去
    在感情中,從未得到和永遠失去兩者之間選擇一個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呢?從未得到的失望?永遠失去的痛苦?哪一個是自己能承受的呢?戀愛時,心心相印,海枯石爛是幸福的制高點,幸福是一種感受,藏於戀愛中兩個人的心裡。
  • 從未在一起和最終沒有在一起哪個更遺憾?
    我問她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她說,大概是分手的時候沒有再好好抱一下吧。 你後悔沒有跟他合一張影,後悔分手的時候沒有好好挽留,後悔吵架時說了那麼多氣話,後悔在她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身邊…… 關於你們,你有什麼遺憾嗎?
  • 其實愛而不得分兩種,一種從未得到,一種已經失去卻又念念不忘
    從未得到其實這世界上所有的愛而不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本就從未得到,就像我看著櫥窗裡面心愛的包包,卻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買,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去買的時候,卻早已沒了蹤影,最後悔恨終生,而有些人或簡單或困難的終於買到手了,可是卻不珍惜,最後丟了,卻又念念不忘。
  • 泰國電影《永恆》:當你得到心心念念的人後,得到即失去
    隨著日常頻繁地接觸,彼此的好感日益強烈,熟人曉得他們是嬸侄關係,不熟的還以為他們是一對度蜜月的情侶,兩個人迫於身份,一直隱忍著,得到彼此的念頭越來越強烈,終於有一次在帕博去曼谷後,兩人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他們跨越了防線,發生了關係。就這樣,兩個人背著帕博三番五次在一起,最後被旁人發現而告發,帕博胸中怒火熊熊燃燒,卻強忍著,但心裡惡狠狠地想著:你們如此相愛,是吧,那就我給你們永恆。
  • 我們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有人說,為了取得好成績,考入好學校,讓孩子們失去了本來應有的天真爛漫的童年。有人說,失去了尊嚴,失去了自由,去換得領導們的讚許與青睞。還有人說,那些搞婚外戀的,拋棄了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就為了得到情人的一笑。說法,做法,想法,人人不同,也各有自我的主張,但不管怎麼想,怎麼做,人,有時候真得靜下來,好好思考下。
  • 人生所有的失去,都會得到補償!(精闢)
    而你所有的失去,都會得到補償,最終,以另一種方式歸來。風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人生就如一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遇到驚濤駭浪。繁忙的農活壓的人喘不過氣,但他從未忘記老師沈從文的教誨:「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喪失對於生活帶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喪失對於生活的愛。」後來工作調動,被分配到高寒地區的荒無人煙的研究站。在這裡,他的工作是給「馬鈴薯」畫圖譜。「每天蹚著露水,到實驗田裡摘幾叢花,插在玻璃杯裡,對著花描畫。」
  • 人生的得失心——得到即失去
    我們會記得很多人,有從小就一起玩的夥伴,有中途進來的,然後又退出去的,有一直陪伴左右的,我們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愉快,一邊傷心,一邊憧憬,一邊接受。這本身無可厚非,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感謝他們當時的陪伴,時光並沒有讓我們選擇遺忘。得到既失去,這種態度並不是破罐子破摔,相反,他是充滿希望的:失去即得到。
  • 解封後首接受採訪,李佳芯坦承「少不更事」,但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近些年,隨著當家花旦和小生紛紛解約北上或者獨自開工作室,無線TVB面臨著「朝中無大將」無人可用的窘境。無線高層不得不開始著手培養新一批的小花為己所用,而李佳芯(Ali)無疑就是這當中的一位幸運兒!加入無線只用了7年的時間,就捧起視後的獎盃。
  • 失去過才更懂得如何去得到
    上一次列舉我得到的一些,可能在別人那裡早就已經擁有了,可是我卻需要耗費一點點力氣才能得到。我覺得這很正常。人們總是愛計較利益和得失,失去了就得通過某些得到去彌補。所以,相對於得到的,我更看重我失去的這部分。
  • 從未得到便只是遺憾吧
    是因為她喜歡的男生像她表白了,但是在一起後那個男生又轉投別人的懷抱了!理由是那個女的身材好。而她20歲了還是個小孩身材。於是她第一正視自己的身體,她一直以為自己只是比別人發育晚而已。她說第一次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可能是營養不良,然後她猛補,其他沒補上,身高倒是長了一大截,說到這,她還不忘嘲笑一下個矮的我。我問她然後呢?
  • 以為自己得到了,結果卻是失去了
    特別是在砍殺明哥的這部分戲中,可清晰看出阿霆情緒的暴動,這也是陳偉霆在影片中最瘋狂地一段演繹,不顧命令捅死明哥的阿霆,在血濺在面龐上後依舊不肯停手。他們的相遇與相識,結合了在場子裡的紛爭以及戀愛後的分分合合,將阿霆在幫派坐管與愛情之間的抉擇推向了白熱化的地步。
  • 潘粵明和霍建華,失去和得到對一個人的改變是巨大的
    後來從有了久寶後就沒有看了,可以說很久都沒有看了,改版後,這是我第一次看。重新想看魯豫有約是因為上次看了《朗讀者》。就是有胡歌當嘉賓的一集。我覺得採訪的時間太短了,不足以讓我看到更真實的胡歌和他的經歷。所以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明星的個人經歷的話還是魯豫有約比較過癮。《朗讀者》也做的,不錯,它的出發點在於領導大家愛上閱讀,兩檔節目定位不同。
  • 《大約在冬季》從未得到才最遺憾
    我挺喜歡這部電影的,在瑪麗蘇中融入了現實,下午一邊烤慄子一邊和媽媽一起看了半部,晚上夜深人靜了在被窩裡補了一些劇情,又看了後面半部,喜歡容易,得到很難。 其實沒那麼多感同身受,但是我跟安然,也存在過很多相似的感覺吧。
  • 得到和失去,是成長的代價
    拒絕成長到成長變成想要的模樣在舉手投降以前讓我再陪你一段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一次次失去又重來我沒離開——陳奕迅《陪你度過漫長歲月》1 昨晚夢見了一個朋友,莫名奇妙地夢到她原來和我同一個公司上班,然後打算離職了。
  • 得到的是僥倖,失去的是人生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被外界的聲音指指點點,時間久了,會忘卻初心,失去獨立思考和堅持自我的能力。比起一句句溫柔的安慰,我想我們更需要一盆冷水。它會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自己的小格局、自己的低情商,還有我們自己看不清,而別人看得一清二楚卻不願意告訴我們的一切問題。
  • 但凡未得到,總是最登對
    這或許真的應了那句話;但凡未得到,總是最登對。公布結婚消息的那一刻,林志玲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手寫信,「我一直堅信,只要我努力相信愛情,愛情有一天會眷顧於我。」這對林志玲而言,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可在大眾眼中,那個未得到的言承旭,才是最配她的那一個。
  • 泰國電影《永恆》: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人時,你就失去了他
    隨著日常的頻繁接觸,相互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強烈,熟人知道他們是姑姑侄子關係,不熟悉的人認為他們是一對蜜月戀人,兩人迫於身份,一直按捺不住,想要得到對方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終於在帕博到曼谷之間,兩個人有了一個有機會和對方相處,他們越過防線,有了關係。
  • 喜劇之王周星馳,我孑然一身來到這個世界,得到一切後又失去一切
    縱觀星爺一生,他就像個小丑,看似滑稽多變,實則面具後,冷眼看待世人的喜、怒、哀、樂,即使,是關於他自己。那時的周星馳,比他說的,更悲慘一些。1988年,周星馳迎來了自己演藝生涯的轉折期,著名電影製作人李修賢和他在舞廳裡短暫交談後,把後期,拿下第25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以及第八屆金像獎最佳配角獎提名的《霹靂先鋒》中,一個不羈的小弟的角色給了他。
  • Selina任家萱「正在戀愛中」:得到和失去,相輔相成;傷痛和喜悅,結伴而行.
    俞灝明因為燒傷導致嘴部萎縮,而任家萱的四肢和背部全都留下了不可消除的疤痕。如日中天的兩個人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 好在他們都是堅強的人。他們也曾放棄過懦弱過,但最終卻都釋懷了自己,戰勝了自己。兩年後,俞灝明登上了湖南衛視的跨年演唱會,他唱著《其實我還好》——被故事選中沒資格懵懂,就算沒觀眾自己第一個被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