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影《永恆》:當你得到心心念念的人後,得到即失去

2021-02-08 我是伍月
影片劇照

一、貌似永恆的愛情,其實是枷鎖

幾年前,我無意中看過一部泰國電影《永恆》,雖然時隔多年,但是那種盪氣迴腸的情感衝擊,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影片中男主角尚孟從小就父母雙亡被木材富商帕博叔叔收養長大,從緬甸森林大學畢業後,他回去幫叔叔打理林場。尚孟英俊單純愛讀書一副謙謙君子文雅模樣。他的叔叔帕博卻是個風月高手,有一天叔叔把在曼谷一眼就看上的漂亮且氣質不凡的女子玉帕蒂娶回了森林的家。

尚孟看到嬸嬸玉帕蒂後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而玉帕蒂對這個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也心生愛慕。隨著日常頻繁地接觸,彼此的好感日益強烈,熟人曉得他們是嬸侄關係,不熟的還以為他們是一對度蜜月的情侶,兩個人迫於身份,一直隱忍著,得到彼此的念頭越來越強烈,終於有一次在帕博去曼谷後,兩人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他們跨越了防線,發生了關係。

就這樣,兩個人背著帕博三番五次在一起,最後被旁人發現而告發,帕博胸中怒火熊熊燃燒,卻強忍著,但心裡惡狠狠地想著:你們如此相愛,是吧,那就我給你們永恆。於是命人用大鐵鏈一頭鎖著尚孟,另一頭鎖著玉帕蒂,成全他們永遠在一起。

剛開始兩個人欣喜萬分,因為以後不必再偷偷摸摸地愛對方,從此他們到哪裡哪裡就是快樂的天堂。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的興奮慚慚消退,被鐵鏈鎖著的兩人就像連體嬰兒,做什麼都受到對方的牽絆,爭執如影隨行,人性中的缺點一 一暴露。

兩人不僅失去了人身自由,連私人的空間也沒有,同時也失去了親情,曾經擁有和嚮往的美好蕩然無存,更別談什麼信任,連正常溝通都十分厭煩,絲毫沒有耐心,彼此的初心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面對這樣的生活,尚孟感到絕望,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他開始憎恨玉帕蒂毀了他的人生。於是去乞求帕博的原諒,肯求他放了他們。但是帕博沒有給他們打開鎖鏈,而是給尚孟一把手槍。

他們回去之後,跳了最後一支舞,傷孟打算飲彈自盡。沒想到舞畢,玉帕蒂舉起手槍打死了自己,帶著未成形的胎兒離開了塵世。

尚孟抱著跟自己連結在一起的玉帕蒂,內心經受著人間的煉獄,一夜之間就瘋了。

二、愛有時候本身就是一把鐵鎖

看完影片,至今我都佩服尚孟叔叔的做法,他沒有像一般人那樣為了洩憤而殺了他們,而用這種極致的方法成全他們,同時,也是極致的懲罰。

沒有人能經受這種沒有任何空間和自由的生活,最終,兩個心心念念想在一起的人,互相折磨至毀滅。

張愛玲在《白玫瑰與紅玫瑰》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不單單是男人,我們女人何嘗不是如此,就像我們的初戀,就因為當初愛過,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在一起,時間長了,空間和時間的距離消滅了當初的不美好,他成了我們心裡的白月光,而現任卻在瑣碎的生活中成了身上的蚊子血。事實上,無論你怎麼選,終歸有遺憾。

我們對人有如此情結,對物,我們也會有如此的心結。要不怎麼說人複雜呢,擁有的東西不珍惜,失去的東西反而牽懷掛肚。哪怕是借書和買書,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效果。

三、愛,為何如此矛盾?

我們為什麼有如此矛盾的心結呢,想來大概是如下的人性使然:

1.人都有佔有欲,或強或弱,美好的東西,美妙的感情,稀有的物品,高尚的靈魂……都想擁有。

2. 人都有征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抓肝撓肺想得到,就像電影裡,越是有禁忌,嬸嬸還是不斷誘惑侄子,侄子還是禁不住輕微的激將法引誘,因為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刺激感,就像古人說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你看,最終掛念的還是沒得到的那個。

那為什麼得到之後就是失去呢?

1.得到了那份神秘感就消失了,新鮮勁也跟著消失了,更別談剛開始的激情了。

2.得到後沒有了危機感,心態就放鬆了,覺得已然是囊中之物,好比如買回來的書總會想著反正是我的,慢慢看,這本書有可能很久都不會被翻開。

3.天天在一起,彼此缺點暴露,天使落入人間成為凡人,當你發現她/他也會挖鼻屎,也會放屁,形象大打折扣,就會心生疑惑,甚至開始嫌棄。

曾經看到有一個文人說:看到妻子牙齒上有一小片韭菜,從此,我對她就愛不起來了。大文豪李敖曾經嘲笑胡因夢(臺灣第一美人,他前妻)竟然也便秘,說她在馬桶上憋得臉通紅的樣子很醜。

也許你想要的是想像中的完人,真正到來的時候與期待難免有差異。

如此一來,當你得到心心念念的人之後,就註定已經失去了她/他。

即便如此,那又何何?

大千世界,五彩斑斕,大抵如此,我們在不斷地得到也在不斷地失去,有遺憾,有欣喜,有征服,也許你會想改變這種局面,但是每一個階段,都是一種經歷,有著各不相同的精彩,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泰國電影《永恆》:當你得到你想要的人時,你就失去了他
    一、似乎永恆的愛情實際上是一個鐐銬幾年前,我無意中看過泰國電影《永恆》,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對情感的影響仍然是新鮮的。在影片中,主人公尚孟年輕時被他的叔叔帕博收養,從緬甸森林大學畢業後,他回去幫叔叔管理林場。簡單的愛讀書尚孟英俊看起來像個謙虛的紳士文雅。
  • 人生的得失心——得到即失去
    得到既失去,這種態度並不是破罐子破摔,相反,他是充滿希望的:失去即得到。即使我和曾經的故事已經相忘於江湖,這些故事之於我是失去的,那麼,失去的又成為另一種故事,之於我是得到的。就像我存在陌生城市之間的理由:忘卻另一個城市的故事。
  • 評電影《七月與安生》:無論得到與失去,你依然值得被愛
    二是表達既然你不理我了,我就可以和家明在一起了。我不必有太多的內疚。 三是,我過去選擇了你,所以放棄了家明;你丟棄了我,我只得選擇家明。 真的好佩服這一個永恆的鏡頭!好佩服這一句經典的臺詞!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在這個影片中只看到了友情或同性之愛的緣故。 如果換作一方得到,一方失去。得到的一方,可能得到了愛情,也可能得到了失落。而失去的一方,在精神的撕裂中,必然會換來人生的飛升。 其實,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得到?
  • 從未得到和得到後失去,哪個更遺憾?
    但一個擁有百倍以上財產的人,只要他對某樣東西產生了要求,而又得不到它,那他就會感到怏怏不樂。」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是否會因為得到亦或失去某樣東西,而產生遺憾的心情,跟這個人是否對這樣東西有所需求有關。有了上面的結論,我們在思考題目中的問題的時候,應該先考察一下前提條件,就是我們對某樣東西是否有需求。如果沒有需求,也就無所謂遺憾不遺憾了。
  • 泰國一部電影,告訴你另一種《永恆》
    說起泰國電影,不知道 有多少人有看過,其實泰國很多電影,還是非常不錯的,今天我們來講一部泰國有點驚悚的但片名非常文藝的電影《永恆》《永恆》一詞,是很多人嚮往的,我們嚮往和喜歡的人和物永遠在一起,但是如果有一種相處到粘在一起到極致,或變成了致命的毒藥。
  •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擁有就會失去,得到就要付出,深情永恆!
    吳邪、胖子、小花,還有後面趕來的翟星耀和老齊黑瞎子,這麼多的人聚在墓裡,翻看一位民國時期叫竇誠的人寫的日記。讓我們觀看了一段民國時期發生的故事。張不遜因尋得長生之術也知其危害,為免更多人遭受不幸竇誠也因一生誓追隨張不遜,將他安放棺材後寫下發生的事,最後自殺。
  • 從未得到,永遠失去
    在感情中,從未得到和永遠失去兩者之間選擇一個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呢?從未得到的失望?永遠失去的痛苦?哪一個是自己能承受的呢?戀愛時,心心相印,海枯石爛是幸福的制高點,幸福是一種感受,藏於戀愛中兩個人的心裡。
  • 泰國情色電影《永恆》:當愛被欲湮沒,永恆即是毀滅(附資源)
    ,它有一個端莊的名字,叫《永恆》(Eternity)。《永恆》改編自同名泰國經典文學名著,而這也是該本名著第三次被人搬上大銀幕。前兩次改編分別在1953年與1980年。兩次改編都極為成功,皆是可以載入泰國影史的經典之作。1980年的版本曾被人翻譯為《情深似海》,這一部根據其官方英文名,改用《永恆》這個譯名。小編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並不在於大尺度的……(懂自懂),而在於影片中的各種人性暗喻讓人不寒而慄。《永恆》講述的是是一個在極端的情況下愛情消逝的故事。
  • 泰國經典虐戀電影《永恆》,揭發人性與自我反思
    電影的前半部分,景致優美,尚蒙溫潤如玉,玉帕蒂美豔動人。電影的後半部分尤其是結尾,虐心扼腕。 美得徹底,毀得徹底。那什麼才是永恆?永恆,只是一個傳說。如果你獲得了所謂的永恆,那可能是一個可怕的悲劇。這就是從那對苦命鴛鴦身上得到的啟示:永恆的愛情,原來一點都不浪漫。
  • 電影《永恆》完整版
    電影《永恆》講述了這麼一個關於婚姻的故事。主演:阿南達·愛華靈鹹  Ananda Everingham          賴拉·邦雅淑  Laila Boonyasak標籤:泰國/人性/倫理/ 愛情片電影的男主阿南達·愛華靈鹹主演過最為人們所熟悉的 《鬼影》,在泰國已是家喻戶曉,並且 兩次獲得「泰國電影金天鵝獎」影帝。而提起女主角 賴拉·邦雅淑,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一提起 《暹羅之戀》飾演馬裡奧.毛瑞爾姐姐的那個女孩,你就會恍然大悟。沒錯,就是她了。電影圍繞著 「侄嬸之戀」展開。一般的電影會是這樣:戀情發生→曝光→眾人反對→突破重重阻礙→有情人終成眷屬。
  • 情感話題:從未得到和得到失去,哪一個更可惜?
    每個人各執己見,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許是根據自己身上的事情感慨而發,許是聽多了身邊朋友的想法。有人認為從未得到,更可惜。但 是其實換個角度看,你並不是很喜歡那個布娃娃非要不可,而是那種得不到的感覺讓你很難受,對嗎,包括你喜歡的東西,甚至你喜歡的某個人,你們有類似的體驗嗎?對待感情,有人認為得不到更可惜,因為在他們看來,得到後失去,就算不能天長地久,至少曾經擁有,有時候剎那間的幸福,也許成為永久。也有人認為得到失去,更可惜。
  • 回顧2019年,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是的,我飛過大海,穿過擁擠的人山人海,我能得到什麼和失去什麼?完整的行程就像一張學校成績單:7個國家和地區,20城市,75個航班,192小時,115857公裡。從北上廣到泰國荷蘭英格蘭,每次出差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每一件行李都充滿了故事和收穫。
  • 泰國電影《永恆》:期待愛情永恆,你就輸了
    有時候你看廣告就恨不得繞過去,可是泰國廣告好像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總是吸引著你,一直坐下去,直到看完它。 不知道泰國的電影怎麼樣,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我看了這部泰國電影《永恆》。 但我看的是刪減版的《永恆》,說是情色片,但其實,看到最後令人毛骨悚然,這其實就是一部恐怖片。女主角玉帕蒂,風情萬種,是個絕色佳人。
  • 張怡微:失去是放下,得到是扛著
    只能對自己說,「失去是放下,得到是扛著」。樓組長張怡微我餵的野貓被人抱走了。抱走貓的那個男人常常穿著棉毛衫褲在我們樓門口打電話,那一頭似乎是有人要找他還錢,他求對方一定要相信他,這是我們對他唯一的印象,關於聲音的印象,沒有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樓組長」半夜會等他回家。
  • 人這一生,所有的得到與失去,都是天命
    成人之所不能,歷非人之磨難,從宇宙來說,是能量守恆,從人生來說,是欲得則必有失。從你出生到這紅塵天下那刻起,你便已經失去了在母親體內的單純無慮,在一得一失之間,慢慢成長,逐漸成熟。最後,方能明白,有些事的確事在人為,有的卻不盡然。
  • 得到和失去,是成長的代價
    拒絕成長到成長變成想要的模樣在舉手投降以前讓我再陪你一段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了答案陪你把獨自孤單變成了勇敢一次次失去又重來我沒離開——陳奕迅《陪你度過漫長歲月》1 昨晚夢見了一個朋友,莫名奇妙地夢到她原來和我同一個公司上班,然後打算離職了。
  • 以為自己得到了,結果卻是失去了
    這裡講述了阿霆是如何加入幫會的:因為母子被人欺負,耀文哥挺身而出,阿霆心生羨慕加入幫會。他們的相遇與相識,結合了在場子裡的紛爭以及戀愛後的分分合合,將阿霆在幫派坐管與愛情之間的抉擇推向了白熱化的地步。阿霆的重情重義在此刻因為愛情得到升華,母親的去世讓他再無顧忌,兄弟的犧牲使他愈發堅韌,愛人的憧憬也成為了他未來的一部分。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同性婚姻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
    泰國政府副發言人拉差達女士表示,新的《民事配偶法案》和《民商法典》修正案,將「確保所有性別身份的人都能獲得公平對待」。該法案將民事配偶定義為出生性別相同的伴侶。年齡在17歲以上的同性伴侶可以進行婚姻登記。必須有一人或二人均是泰國人。
  • 書評影評 | 須臾即永恆
    放映員「範電影」,是個相對複雜的角色。他對自己的身份洋洋自得,喜歡炫耀賣弄。在搶救膠片一節,儼然一個自命不凡、頤使氣指的「領袖」人物。但由於擔心自己的角色被領導薅掉,他又顯露出不太高尚的「手段心機」,試圖藉助膠片事件,耍弄手段,博取觀影群眾的支持配合。得知張九聲的身份真相後,為穩固工作,他選擇了舉報張九聲,但又對被舉報者心存同情。
  • 得到的是僥倖,失去的是人生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被外界的聲音指指點點,時間久了,會忘卻初心,失去獨立思考和堅持自我的能力。比起一句句溫柔的安慰,我想我們更需要一盆冷水。它會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自己的小格局、自己的低情商,還有我們自己看不清,而別人看得一清二楚卻不願意告訴我們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