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部講述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崛起之路的英劇火遍全網。
這部蘊含著女性主義及現代意識的《凱薩琳大帝》,將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傳奇一生推向觀眾眼前,也吸引了人們對俄羅斯歷史文化的好奇心。
在俄國歷史上,凱薩琳大帝與彼得大帝齊名,因治國有方、功績顯赫,其才幹與名氣聞名海內外,成為俄國人心目中僅次於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
在歷史上,凱薩琳大帝還贊助和支持俄國藝術的發展,並慷慨的資助哲學家和藝術家,為俄羅斯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歷史推進作用。
而在俄羅斯的藝術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俄羅斯藝術文化的黃金時期——巡迴展覽畫派的誕生與發展。
在iartschool愛藝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王鐵牛教授將帶領我們從專業的角度賞析俄羅斯藝術文化的這一黃金時期。
王鐵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博士、榮譽教授,蘇裡科夫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俄羅斯美術家協會會員。
他在學術領域及中俄美術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作品《周總理和大慶工人》、《足音》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展,參加全景畫《攻克錦州》、《漬川江畔圍殲戰》創作。主編出版《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優秀學生作品選》 等數冊。他在全景畫創作和大型歷史畫創作上藝術成就突出,但是油畫風景寫生卻最能夠直接反映出王鐵牛的藝術天分和藝術格調。他在接觸繪畫初始,便頓悟出對生活的摯愛,對造化自然的崇仰和感恩,即便尺幅有限的風景寫生,也能使人深受感染。
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初出生的人,王鐵牛的成長過程同樣深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俄羅斯藝術家的作品成為他學習的範本。王鐵牛在俄羅斯深造3年學成回國,不僅拿回碩士學位,還有200多幅油畫習作。王鐵牛教授是一個理想的忠實踐行者,他在藝術上的成功歸功於他身上的勤奮、執著、憨厚、純正的品質和堅定的信念。
王鐵牛老師介紹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
19世紀中葉, 隨著農奴制度的解體,俄國迎來了文化藝術的繁榮,到70年代,隨著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高漲,出現了著名的現實主義畫派--巡迴展覽畫派。
1871年,巡迴展覽畫派在彼得堡舉行了首批畫展,參加這次展覽的作品共計46件作品,其中如克拉姆斯科依的《無名女郎》,就受到觀眾熱烈的讚揚。
在這幅畫中,克拉姆斯柯依以現實主義思想,古典的造型手法,展示出一個剛毅果斷、滿懷思緒、散發著青春活力的俄國知識女性形象。
巡迴展覽畫派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來自於俄國傑出畫家普基廖夫。
這件作品叫《不相稱的婚姻》,畫面以近景特寫人物構圖,集中表現一位風燭殘年的將軍娶一位少女為妻的情節,畫家以真實的筆觸揭示了這種病態的婚姻和卑劣的社會交易以及對婦女的摧殘。
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畫家列賓創作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同樣也是巡迴展覽畫派的傑出代表作。
在這幅畫中,畫家以現實主義手法展現了工人階層的孤苦無助與堅韌不拔,獲得廣泛的國際讚譽,奠定了俄羅斯19世紀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
1881年,由俄國畫家蘇裡科夫創作的大型歷史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在第9次"巡迴展覽協會"畫展上展出,引起轟動。
該畫真實地描繪了彼得大帝處決近衛軍的情景,畫家忠實地遵循了現實主義的寫生手法,通過對畫中人物的細緻刻畫,充分表現了寧死不屈的俄羅斯民族的堅強性格。
巡迴展覽畫派中還有一位傑出的風景畫家列維坦,由他所創作的《弗拉基米爾卡》是一幅現實主義類型的風景畫作品。
畫上,低壓的視平線使畫面顯得遼闊深遠,遠方被陰雲所籠罩,它形象地告訴人們這是一條布滿苦難、鮮血和眼淚的道路。
欣賞了這些名畫,我們或許就可以明白巡迴展覽畫派為什麼能被稱為俄羅斯藝術文化的黃金時期,正如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的精神領袖斯塔索夫所言:
「只有把人民作為作品主人公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只有對現實中真實感情做出反應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讓我們一起走進王鐵牛教授的俄羅斯名畫欣賞課程,領略俄羅斯藝術文化的黃金時期,感知俄羅斯巡迴畫派的精神內核。
課程目錄
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介紹
列賓及其代表作品介紹
蘇裡科夫及其代表作品介紹
列維坦及其代表作品介紹
熱愛藝術 ∣ 關注iartschool愛藝術+
跟著全世界藝術家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