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2時8分
迎來「白露」節氣,
天氣轉涼,
草木凝露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幹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時至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它是秋季中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節點。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
「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節氣,晝夜溫差加大了。按照古人說法,是「大抵早溫、晝熱、晚涼、夜寒,一日而四時之氣備」。一天當中像是四季輪替。早晚秋涼,白天夏熱,這正是「秋令」的特徵。
古人說「露凝而白,氣始寒也」。說是寒,雖然有點誇張,但早晚確實有點冷了,清晨出門時,經常有一種冰箱冷藏室的感覺。所以老話兒叮囑我們:「白露身不露。」
白露節氣關於著裝的很多諺語,都像是諄諄教誨。夜裡睡覺也得蓋好被子了:「白露白茫茫,無被不上床」;短褲、短袖就不能再穿了:「白露不露,長衣長褲」「白露身不露,露了沒好處」。
白露的時候衣著要注意,飲食也需要注意。天氣漸漸趨於乾燥,所以飲清茶、吃水果,以減少秋燥。白露時節的養生,也被稱為「補露」。
有一則諺語,乍一聽令人竊喜,叫做「白露後,不長肉」。但遺憾的是,它說的不是人,而是指北方的蕎麥。這則諺語,完整的說法是:「白露前,蕎麥熟;白露後,不長肉。」
白露之後,氣溫低了,消耗少了,反倒是人們容易長肉的時候。
那麼對於地處南方的廣州來說
白露時節天氣會如何變化呢?
會出現北方地區常見的清晨白露美景嗎?
▼
答案當然是「no」,對於廣州來說,漫長的夏季往往持續至10月下旬到11月初,涼爽的秋天還「遠在路上」,空調和風扇依然是我們除手機外的生存必備工具。
白露過後炎熱天氣仍多
需注意防暑降溫
常年來說,廣州9月平均氣溫高達27.5℃,在一年當中僅次於最炎熱的6月、7月、8月三個月份。廣州平均入秋時間是11月9日,雖然年年情況各不同,但在9月初,距離入秋實在還是太遠了些。既然沒有入秋,「秋老虎」也就無從談起了。專家分析說,從最近的實際天氣看,廣州今天氣溫介於25.6℃~34.2℃,未來幾天最高氣溫也在33℃~34℃之間,暑熱未消,大家還要繼續防暑。
氣象部門預計,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9月廣東中南部平均氣溫偏高0.2~0.5℃,北部偏高0.5~1.0℃,全省大部最高氣溫偏高0.2~0.5℃。月內有2次高溫過程,9月1-3日出現過一次,9月20-22日還有一次。
另外,9月25-28日廣東可能會受到弱冷空氣影響。在冷空氣帶來降溫後,如果廣州又再出現高溫,那就是貨真價實的「秋老虎」出籠。
白露時節注意事項
白露過後,氣候乾燥,中醫稱之為「秋燥」,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口乾、咽幹、皮膚乾等症狀。為適應天氣變化,大家要多吃一些溫補、潤肺的食物。此外,白露後一段時間天氣依然炎熱,大家仍然要注意防暑。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這是因為白露時節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此時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愛喝茶的深圳人當然也不能錯過。白露時節,和三五好友,聚於茶桌之前,品上三兩杯新茶,別有一番滋味。
部分來源:央視新聞、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駱昌威、黎旭陽、楊耀燁、李波、高鶴濤、莫偉濃、陳憂子
海報製作: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梁意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羅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