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力挺現代牧業,生鮮乳升至4.15元/公斤,不用現金搶不到奶!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五穀財經

從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國內疫情逐步緩解以及疫情後公眾對營養均衡、增強免疫力等意識增強,國內乳製品行業整體銷量迅速回升,產量和進口量均持續擴大。

基於此,國內生鮮乳(俗稱「原料奶」)的價格重新進入到了上漲周期,加上伊利股份控股的優然牧業也打算在H股上市,這讓奶牛規模化養殖企業迎來了「春天」。

以現代牧業為例,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外部平均銷售單價(「平均售價」)為人民幣3.87元╱公斤(2019年:人民幣3.85元╱公斤),同比增長0.5%。

無獨有偶!

2020年上半年,原生態牧業的原料奶平均售價為每噸人民幣4281元(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每噸人民幣3997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1%。

同期,中國聖牧的有機原料奶的平均售價在4992元/噸,與2019年上半年4687元/噸相比,增幅在6.5%左右。

截至目前,現代牧業、原生態牧業和中國聖牧仍是中國奶牛規模化養殖行業的代表性企業,從其2020年上半年提供的數據來看,原料奶的價格確實在提升之中。

得益於此,現代牧業的奶牛養殖業務的毛利率為37.2%,而2019年上半年則為34.9%,換言之,原料價上行將直接提高奶牛養殖企業的毛利率。

「我們的業績跟市場奶價是有直接關聯的」,在現代牧業於2020年3月24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表示,「經歷了2015年以來的市場低迷,2019年初,奶牛養殖正式進入了行業發展的拐點,不光是現代牧業,幾乎所有的奶牛養殖企業都是不錯的。」

令投資者感到欣慰的是,國內生鮮乳進入「上行周期」的趨勢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確立,業界人士告訴《五穀財經》,2021年國內生鮮乳的價格還會上漲。

日前,農業農村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4.1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5%,同比上漲8.6%左右。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為了反映2020年下半年的原料奶價格上漲,將現代牧業今年及明年淨利潤預測上調12.8%和18.6%至6.05億和7.25億元人民幣,而基於DCF的目標價也上調11%至2港元/股,重申「買入」評級。

除了生鮮乳的價格在不斷上漲之中,國內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搶奶」的現象,這說明國內生鮮乳呈現「緊平衡」的發展格局。

「現在乳製品企業要應對元旦和春節兩個消費旺季,所以提前儲備奶源,加上北方主要產奶區受低溫影響,產奶量下降,市場呈現缺奶的狀態,有奶農表示現金收購價已經漲到6.5元/公斤,不用現金收根本搶不到奶了。「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等第三方觀察人士如上表示。

據悉,「喝奶抗疫」已經成為市場剛需,尤其是營養價值極為豐富的鮮奶(低溫巴氏奶),因其保質期短、更好地保留營養物質等屬性,獲得了從「廟堂」到「江湖」前有未有的認可。

「縱觀全球市場,歐美以及與中國飲食習慣類似的日韓,市場佔主導地位的都是鮮奶,因為鮮奶保留著大量活性蛋白物質,營養價值要高於常溫奶。」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經過疫情洗禮之後,中國消費者對營養和新鮮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乳品消費需求將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鮮奶的市場需求會持續放大。

眾所周知,國內原料奶價格一度陷入「下行周期」,一個主要的衝擊就是進口大包粉,而隨著鮮奶市場的崛起,進口大包粉將「跌落神壇」。

「國內有很多復原乳,比如旺旺集團生產的旺仔牛奶,這些產品都是以大包粉為原料的,營養損失較大,但是,成本低,又能賣高價,利潤很高,在『商人逐利』的市場作用之下,復原乳並未銷聲匿跡;個別企業為了繼續牟利,甚至通過贊助、廣告的形式,通過個別媒體來闢謠,目的就是繼續忽悠消費者,讓其誤以為復原乳沒有營養損失,」一位乳企人士告訴《五穀財經》,但是,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崛起,以及奶業知識的普及,具有更高營養價值的鮮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市場增幅也十分可觀,未來在一二線城市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更高的小城市中,鮮奶將是「主旋律」,這對於國內原料奶來說,是一個持續性的重大利好。

基於此,日前,現代牧業發布「五年領跑計劃」,2025年存欄數翻至5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增長至360萬噸,實現牛、奶雙翻番。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現代牧業新擴張計劃表明乳業在未來或將面臨嚴重的原料奶供給短缺,而奶牛養殖企業將在行業中扮演戰略性角色。

「2005年到2020年的十五年裡,現代牧業從誕生地安徽馬鞍山到山東商河,我們在全國7省區布局了26個萬頭牧場,未來5年,現代牧業計劃實現牛、奶雙翻番。存欄數將翻至5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將突破性的倍速增長至360萬噸。」現代牧業副總裁孫玉剛稱。

近年來,依靠常溫奶起家的蒙牛,也加大了鮮奶業務的發展力度,並藉助現代牧業在全國各地的牧場,開始在各大城市布局鮮奶,並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

「在現代牧業的優質原奶支持下,蒙牛得以成功進軍鮮奶市場,」蒙牛總裁盧敏放透露,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蒙牛就超越了諸多行業勁旅,斬獲高端鮮奶市場第一,又一次讓中國乳業領略了什麼叫蒙牛速度,「這不僅是現代牧業與蒙牛強強聯合、協同共贏的戰略成果,也證明了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前瞻性、科學性與必然性。」

蒙牛已將鮮奶業務作為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鮮奶「泛全國化」布局的過程之中,現代牧業將是最為重要的「糧草」,因此,現代牧業的牧場擴張規劃,也會獲得蒙牛的戰略性支持。

正如華西證券所言,蒙牛將會為現代牧業的牧場擴張規劃提供進一步支撐,因為這對於蒙牛獲取(鮮奶)市場份額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生鮮乳價格進入上行周期,突破4.15元/公斤,養殖企業迎來利好!
    基於此,國內生鮮乳(俗稱「原料奶」)的價格重新進入到了上漲周期,加上伊利股份控股的優然牧業也打算在H股上市,這讓奶牛規模化養殖企業迎來了「春天」。以現代牧業為例,2020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的原料奶外部平均銷售單價(「平均售價」)為人民幣3.87元╱公斤(2019年:人民幣3.85元╱公斤),同比增長0.5%。
  • 奶價已達4.09元/公斤,利好上遊布局充沛乳企的股價
    而新一輪奶價上漲周期大約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5月中旬生鮮乳價格為3.56元/公斤,到10月中旬已經上漲至3.94元/公斤,漲幅達到10.67%。據了解,在2019年之前的幾年,奶價平均在3.2-3.8元/公斤左右。
  • 現代牧業發布盈利預警 奶牛養殖業春天來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7月5日晚間,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溢利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在現代牧業之前,另一家原奶供應商中國聖牧於6月中旬也同樣發布了盈利預期。
  • 華泰證券:現代牧業1H20 業績超預期 自由現金流強勁
    原標題:華泰證券:現代牧業1H20 業績超預期,自由現金流強勁   現代牧業
  • 奶價觸底反彈 奶牛養殖企業何以延長景氣周期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奶價已經從2018年的低點觸底反彈,呈現出U形變化,2020年11月奶價達到4.15元/公斤,養殖業步入景氣周期。」由於紐西蘭乳製品的需求強勁,恆天然決定縮小2020/2021年度牧場原奶收購預期價格的範圍,將價格從每公斤乳固體6.3-7.3紐西蘭元上調至6.7-7.3紐西蘭元。全球主要生產國沒有超產,全球供應未衝擊到國內養殖業的同時,國內市場「缺奶」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這也成為此輪景氣周期的另一個助推因素。
  • 現代牧業盈利持續提升、股價翻番,計劃2025年存欄數超過50萬頭!
    也就是說,即使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現代牧業不僅實現了收入、利潤的雙增長,現金流也十分充沛。基於此,現代牧業的股價從下半年開始逐漸走高,距離2020年4月低點(0.85港元),股價(目前股價在1.63港元左右)漲幅在100%左右,也獲得國內外資本機構的長期認可。
  • 現代牧業發布「5年領跑計劃」:實現牛、奶雙翻番
    中國網財經12月21日訊(記者 陳瓊)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日前發布「五年領跑計劃」,現代牧業將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完成「五年領跑計劃」,2025年存欄數翻至5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增長至360萬噸,實現牛、奶雙翻番。
  • 新疆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
    如果爆發大規模的動物疫病,將會對公司及  養殖戶的奶牛養殖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公司自產及外購生鮮乳等業務。  3、公司屬現代畜牧業,且地處西北享受國家所得稅減免的稅收優惠政策。  5、目前,公司從奶牛養殖戶購買的生鮮乳的奶款結算主要通過團場進行,  由於奶牛養殖戶尚未還清所欠團場的欠款(購牛款及圈舍款),公司將應付奶牛  養殖戶的奶款先劃轉至團場,再由團場扣除奶牛養殖戶當期應付團場的奶牛和圈  舍款、應付種植戶的飼草料款後將餘額劃轉至奶牛養殖戶。
  • 「美女總裁」高麗娜耐住寂寞守繁華 養牛十五載現代牧業斬獲多項第一
    初心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2005年,現代牧業成立;2010年,現代牧業成功在聯交所上市;2014年,現代牧業純牛奶榮登「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金獎舞臺;2016年,現代牧業的產品通過了「優質乳工程」驗收;2017年,蒙牛成為現代牧業大股東,公司踏上嶄新的徵程;2020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現代牧業自身業績不斷提升、
  • "美女總裁"高麗娜耐住寂寞守繁華 養牛十五載現代牧業斬獲多項第一
    初心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    2005年,現代牧業成立;2010年,現代牧業成功在聯交所上市;2014年,現代牧業純牛奶榮登「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金獎舞臺;2016年,現代牧業的產品通過了「優質乳工程」驗收;2017年,蒙牛成為現代牧業大股東,公司踏上嶄新的徵程;2020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現代牧業自身業績不斷提升、健康發展。
  • 奶價低迷中小牧場大面積退出 養殖業前途堪憂亟待政策支持
    乳業資深研究員宋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乳企和養殖戶之間雖然有合約,但並未按照實際出奶量收購,一旦企業拒收,就會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損失。而2016年,乳企和養殖戶之間籤訂的價格還將在目前3.8元/公斤的基礎上再降低3到5個點,因此,今年的養殖戶比2015年更加困難。
  • 現代牧業同行15載之際,又制定5年領跑計劃
    12月17日下午,現代牧業15周年盛典在中國安徽蚌埠隆重舉辦。安徽當地政府領導和中國奶業協會領導、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現代牧業原董事長鄧九強等一行人到場祝賀。與此同時,現代牧業還發布了未來5年的重要戰略目標,2025年奶牛存欄數將達到50萬頭以上,年產鮮奶增至360萬噸,實現牛、奶雙翻番。
  • 專訪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規模化養殖是摸著石頭過河,5年內或再建20...
    今年是「養牛人」高麗娜步入原奶行業的第15個年頭,也是國內最大牧場經營方之一——現代牧業(01117,HK)成立的第15年。相較於超市中隨處可見的牛奶品牌,消費者或許對原奶企業感到陌生,但這卻並不妨礙現代牧業的產品每日抵達人們的餐桌。「蒙牛的特侖蘇基本上用的都是(現代牧業)大牧場的奶。」高麗娜說道。而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新乳業(002946.SZ),同樣是現代牧業的重要客戶。
  • 現代牧業宣布5年後牛、奶雙翻番
    >15周年慶典在安徽蚌埠舉行。活動上,除了回顧公司15年來的發展歷程,現代牧業「現代牧業從夢想藍圖到如今全國7省市26個萬頭牧場,從飽受爭議到獲得國內外認可,成為行業龍頭,靠的是我們的初心、匠心創新和信心。」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表示。
  • 國外還在倒奶,國內乳企為何集體搶建萬頭牧場
    不僅僅是伊利,4月15日,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乳業宣布以280億日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國內大型牧場企業澳亞牧業25%的股份用於補充奶源,後者在華東、華北地區建有7個萬頭牧場。國內的奶牛大多從澳新兩國進口,而這一輪牧場建設的熱度高漲,也讓奶牛價格水漲船高,河北邢臺大型牧場新強牧業創始人許新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一頭荷斯坦奶牛的價格在2萬元到2.3萬元左右,這個價格比2018年行業低谷時要貴8000元到1萬元每頭。
  • 內蒙古大牧場牧業(集團)有限公司首推牧場牧業APP
    收益解析:內蒙古大牧場牧業是一家集線上線下的養殖生態產業鏈,以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公司籤約農牧+基地的資源整合,以【阿里巴巴支付寶螞蟻森林】商業為基礎,用戶可通過內蒙古大牧場牧業app進行下單認購,集線下牧場基地進行人工養殖。【雞 群】領養金額為100-500元,限購1次,日收益為3%。周期為1天。
  • 現代牧業上半年預盈超1.9億,「全民喝奶」時代真要來了?
    7月5日晚間,現代牧業發布盈利預告,預計上半年的未經審核綜合中期業績將錄得淨利潤不低於1.9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40%,同時預計,疫情將加速中小牧場退出,奶牛存欄量進一步下降,帶動奶價將繼續上行。在現代牧業之前,另一家原奶供應商中國聖牧於6月中旬也同樣發布了盈利預期。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業績虧損後,龍頭養殖企業或將迎來春天。
  • 競相購買牧場、推新品鮮奶,乳企大公司都打的什麼算盤?
    伊利陣營包括:優然牧業,賽科星和中地乳業,奶牛存欄總數約35萬頭;蒙牛陣營包括:現代牧業,富源牧業,中國聖牧,還有原生態牧業,奶牛存欄總數約40萬頭。另外,中鼎牧業與上陵牧業也主要為蒙牛供應原奶,儲備10萬頭左右。中國的乳製品行業素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行業共識,大型乳企收購上遊牧場股份、投資自有牧場是常見手段。但最近1年的上遊牧場收購規模之大仍然少見。
  • 現代牧業總裁首談「可牛了」利好,還發布未來五年新目標
    她向小食代表示,相信「可牛了」將對現代牧業品牌形成「加持」,幫助後者作為中國原奶第一品牌的位置更穩固。奶源競爭新格局今年以來,國內上遊奶源不斷傳來新消息。繼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將在華三個牧場分別出售給優然牧業和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不到兩個月,優然牧業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正式啟動上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