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編按:
這的確是一款值得讀者學習的霓虹燈特效字。編輯推薦這款特效字的理由有兩點:一、它的霓虹燈效果做得很逼真,靜態效果步驟也很詳細;二、它同時是一個典型的幀動畫案例,可以讓讀者學習、鍛鍊自己的幀動畫製作能力。
如果不了解幀動畫特點,讀者估計對教程中每個字母及其光暈都要單獨建立圖層感到疑惑。幀動畫,為了方便動畫編輯,都需要不同的圖像,或同一圖像的不同部件位於不同的圖層。
這也是這篇教程多次運用「動作」的原因。不同對象都需要獨立圖層,因此同樣的效果就必須重複進行製作。這個時候,動作就可以幫讀者減輕勞動。
編按:
這的確是一款值得讀者學習的霓虹燈特效字。編輯推薦這款特效字的理由有兩點:一、它的霓虹燈效果做得很逼真,靜態效果步驟也很詳細;二、它同時是一個典型的幀動畫案例,可以讓讀者學習、鍛鍊自己的幀動畫製作能力。
如果不了解幀動畫特點,讀者估計對教程中每個字母及其光暈都要單獨建立圖層感到疑惑。幀動畫,為了方便動畫編輯,都需要不同的圖像,或同一圖像的不同部件位於不同的圖層。
這也是這篇教程多次運用「動作」的原因。不同對象都需要獨立圖層,因此同樣的效果就必須重複進行製作。這個時候,動作就可以幫讀者減輕勞動。
案例:超逼真霓虹燈字
效果:
步驟:
(1)打開背景素材,如圖1。
圖1
霓虹燈一般只在夜晚工作,所以這個場景顯然太亮了。我用色階工具把它變暗點,如圖2。
圖2
再給一點冷色,如圖3。
圖3
(2)OK 現在這個背景符合我的要求了,如圖4。既然我們不再需要修正背景圖,最好把它們都合併起來,因為到後面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圖層,儘量保持圖層的簡潔明了。
圖4
(3)輸入大小為50的ADOBE默認黑體。最好是英文,筆畫越簡單越好。中文顯然不好處理。這裡非常重要,我的霓虹燈GIF不是所有的字都一起變化,而是單獨的。有時這個字是亮的,有時相反。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每個字母單獨成為一個層。這裡我只輸入一個字母,然後複製N層,你需要幾個字母就複製幾層。然後用移動工具把它們均勻的排列開來。如圖5。
圖5
(4)把字母修改成你需要的,再將每個字母按排列位置給相對應的層重新命名,如圖6。這個很重要,以後找起來方便啊,對不對?
圖6
(5)單擊最上面的圖層,按住Shift鍵再單擊最下面的字母圖層,右鍵把全部字母格柵化。現在字母還要調整一下,它們的透視跟磚牆顯然不一致。保持所有字母層處於被選中狀態,用自由變換工具調整透視。如圖7。注意到磚牆上的橫向縫隙嗎? 它就是參考線。
圖7
(6)下面的工作會非常的繁瑣,我希望你會有跟我一樣的耐心來完成。
霓虹燈沒有直角,也就是說它們轉彎的地方都帶有一定的圓弧。而這裡的字母不符合這個要求。下面我要把這些字母處理一下,讓它們尖銳的直角變得圓滑一點。選中第一個字母,高斯模糊5。然後挨個按CTRL+F給同樣的處理。如圖8。
圖8
最後應該是圖9這樣。
圖9
(7)現在的字母還不是我想要的,它們的邊緣應該非常清晰,因為我要用它們的選框來描邊做霓虹燈的燈管。它們需要銳化,執行「濾鏡-銳化-USM銳化」,如圖10。
圖10
(8)邊緣還是有點虛,繼續銳化一次,覺得滿意後把全部字母都處理一遍,做起來很簡單,你只需要給每個字母按兩次CTRL+F。效果如圖11。
圖11
(9)下面開始做霓虹燈的燈管。在此之前還有工作要做,建立N個組,把字母放入各個組裡,重新按字母排列命名組的名字。再把填充不透明度減低,讓後面的工作好做點。如圖12。
圖12
(10)按CTRL鍵單擊字母圖層的圖層縮略圖載入選區,在字母組裡新建一個圖層,進行7像素的描邊,任何顏色都可以,如圖13。每個字母都做一次。
圖13
(11)圖14是完成後的效果。接著我還要處理這些燈管,你注意到了,霓虹燈沒有封閉的,它有開始和結尾的地方,就是說有空隙。我要模擬這個。其實很簡單,用橡皮擦一下就行了。但是兩頭好像要稍微粗點。擦出一個口子,然後用畫筆把燈管頭描粗點,就這麼幹。
圖14
(12)接下來我用圖層樣式模擬熄滅時的燈管效果。很簡單,內陰影加浮雕幾乎可以完美的模擬這個效果。如圖15。
內陰影
斜面和浮雕
圖15
(13)後面簡單了,複製圖層樣式,給所有的燈管都黏貼一次,把後面的字母先隱藏掉,當前我們暫不需要它們,ok,效果如圖16。
圖16
(14)繼續按住CTRL鍵單擊每個組裡的燈管圖層縮略圖載入燈管選區,在對應的組裡新建一層填充淡藍色。如圖17。
圖17
每個字母都要操作一次,效果如圖18。這個我打算用來製作發光的燈管,只是發光,還不包括周圍的光輝。
圖18
(15)繼續深化這個效果,複製每一個淡藍色的字母。在新的每個淡藍色字母層裡載入選區,收縮2個像素,羽化1個像素,填充白色,模擬燈管的高光。這個過程非常繁瑣,不過也有捷徑,打開動作可以錄製,錄製方法:
打開界面右側(如果界面是默認的話)的「動作」面板,如果沒有,在「窗口」菜單裡把它找出來。
單擊「創建新動作」按鈕創建一個動作,並開始錄製(類似於錄音機似的播放,暫停,的按鈕,很好懂地)。
然後進行你想要錄製的操作(載入選區——收縮選區2像素——羽化選區1像素——填充白色——取消選區),操作完成單擊「停止」按鈕就可以了。
如圖19。
圖19
(16)單擊其他組中複製的淡藍色圖層,單擊動作面板下方「播放選定的動作」按鈕播放剛才新建的動作就可以了,淡藍色圖層就會被剛才新建的動作處理一遍,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如圖20。
圖20
(17)現在我要整理一下圖層欄。選擇那些加了圖層樣式的層,也就是我準備用來做熄滅時的燈管的層全部拉出來放在一個單獨的組內,如圖21。我們不用再去理睬他們了,因為不管是燈亮著還是熄滅,他們都應該在那裡。
圖21
(18)字母組裡現在清淨多了,一個發光的燈管層,一個藍色的我要用來做光暈的藍色描邊層,還有一個白色的字母。把所有圖層顯示,當前效果如圖22。
圖22
(19)隱藏白色文字,我要開始做光暈了,很簡單,高斯模糊就行了,當然要改下模式。顧忌到工作量的龐大程度,我新建一個動作來錄製過程,像剛才給燈管加高光那樣,我只需要製作一個就行了,後面用動作來完成。單擊藍色描邊層,高斯模糊8.5,感覺有點淡,複製一層。(然後Ctrl+E合併)合併之後把模式改為「濾色」。完了,單擊動作面板下的停止按鈕,停止錄製。注意藍框裡錄製的動作,如圖23。
圖23
(20)接下來你直接可以按播放鍵重複後面的工作了,完成的效果如圖24。
圖24
(21)這裡開始做投射到牆上的亮光,現在那些白色的字母派上用場了。打開隱藏的白色字母,按住Ctrl鍵滑鼠左鍵單擊所有的白色字母層(將它們選中),(使用移動工具)往右邊稍稍移動一些距離,如圖25。霓虹燈不是貼在牆上的,它跟牆之間還有不遠也不近的距離。所以牆上的光跟霓虹燈會有些透視效果。
圖25
(22)開始做牆上的光。新建一個動作,進行錄製。單擊某白色字母層,按住Ctrl鍵單擊圖層縮略圖載入選區,填充跟發光燈管一樣的藍色。取消選區,高斯模糊63像素;(模糊後)複製一層(增強光效果),(按Ctrl+E)合併(兩個圖層)之後把模式改為「顏色減淡」。停止錄製,ok了~用錄製好的動作完成後面所有的字母改造工程。藍色框內是我錄製的製作流程。如圖26。
圖26
(23)把這些經過嚴重高斯模糊的光暈圖層移到最上面,現在效果更逼真了,如圖27。
圖26
(23)把這些經過嚴重高斯模糊的光暈圖層移到最上面,現在效果更逼真了,如圖27。
圖27
(24)靜態圖完成得差不多了。還有地板,當霓虹燈亮起來的時候地板上也有點光。複製牆上的光暈,逐個移到地板上。減低填充不透明度,差不多到70%就行了。效果如圖28。這裡還有個問題,我感覺熄滅時的燈管顏色太亮了,好像還通著電一樣。
圖28
(25)(把光暈等圖層隱藏,)用色階(把燈管)稍微調暗點。注意也用動作錄製,便於快速高效地完成後面的工作。如圖29。
圖29
(26)靜態圖完成了,如圖30。
圖30
(27)開始GIF製作。
首先頭腦裡有個概念,我想讓它們以什麼樣的次序開閉。我的思路是這樣的:P,V還有J還有中間的A運轉正常,R字估計不行了,偶爾會亮一下,而且亮度會經常變化。O字閃個不停。最後一個A還好點,亮的時間比較長,偶爾會閃一下。
打開時間軸,除了R字以外全部點亮,因為它只是偶爾量一下。(單擊「複製所選幀」按鈕,)複製一幀;然後再單擊(時間軸)下面的「過渡動畫幀」按鈕增加25幀。現在一共有27幀。如圖31。
圖31
編輯註:PS CC版本中,打開「時間軸」面板,首先需要設置是「創建視頻時間軸」還是「創建幀動畫」,如圖32。讀者需要選擇「創建幀動畫」。
圖32
(28)接下來幾乎不用我來說明了,只要你按著你想的思路來開關各個幀就行了。比如我要在第二幀裡讓O字閃一下,就單擊圖層欄的眼睛狀圖標關閉光暈,到第三幀的時候它會自動亮起來。或者我打算讓R在第5幀開始慢慢的暗下去。單擊第五幀,將R組的不透明度降低,然後單擊「過渡動畫幀」按鈕,設置過渡方式為「上一幀」,要添加的幀數為3或4。如此,R就會從100%不透明度,經過3或4幀後不透明度降低到剛才設定的值,視覺效果看起來就是亮度逐漸降低了。
通過上述方式按設想的效果進行幀的設置,最終動畫效果如圖33。
圖33
本文配套的素材,請在QQ群:306738421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