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肝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器官,卻是人體的「百官之首」。
它主要是負責人體代謝能量、分泌膽汁參與腸胃消化、分解人體毒素、產生凝血因子。
由於肝臟本身缺乏痛覺神經,且有十分強大的代償功能,如果肝臟受損後,通常一般不會立即出現什麼異常狀態,直到肝臟受到嚴重的損傷後,我們才有所察覺,一般發現後都是中晚期。
45歲大學教授,長期疲勞,口臭嚴重,查出肝癌
45歲的劉教授,自從八月份就一直感到身體乏力,總認為是代課較多而造成的勞累,認為休息一段後就能恢復,過了七天後,這種情況,不但沒有改善,身體也消瘦了許多,並且每天都食欲不振,還帶有嘔吐現象。
並且最近劉教授還有非常的口臭毛病,上課時全靠嘴裡含著去味糖才能上課,妻子一直建議丈夫到醫院檢查一下,但是劉教授由於代課較多,總是推脫自己忙。
最近劉教授帶了一批學生,正在趕一個國家項目,想著等完成這個項目後就去醫院檢查,上周劉教授正在和同學一起做實驗時,忽然感到頭暈目眩,暈倒在地,學生立即撥打120將劉教授送到醫院,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確診為肝癌晚期。
聽到這個消息後,妻子匆忙的來到醫院,看到丈夫的情況痛聲大哭:原來身體早有提醒,只是他不當回事。
肝癌早期,我們身體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如果身體這三處發臭,有可能是肝臟正在求救
1、口臭
肝臟,對人體來說是一個「解毒機器」,被稱為「毒素垃圾化工廠」。
如果肝臟受到損傷,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下降,這會導致身體內的氮氣和氨氣迅速增加,這種物質是有很輕的刺鼻性氣味,如果身體內滯留較多,一些會隨著呼吸排出體外,產生難聞的氣味。
2、體臭
很多人都知道腋臭與遺傳有關,腋窩會過度分泌一些油脂,導致細菌滋生,產生氣味,還有一種體臭是因為肝不好引起的。
肝臟受損後,肝臟解毒功能就會下降,無法及時排出體外,體內長期積累的毒素會通其它途徑進行排出,出汗就是其中之一。
特別是在夏天或秋天,天氣比較燥熱,腋下很容易出汗,隨汗液排出後會導致細菌滋生,產生臭味,甚至衣服上還會有黃色的斑點。
3、尿液發臭
肝臟受損後,人體尿液氣味也會跟著加重,這跟正常的尿液氣味很不像,正常人的尿味很淡,即使有也是輕微的氣味。
如果肝臟受損,一部分就尿液排出,使尿液氣味混濁刺鼻,這種味是由於肝臟損傷後影響了肝臟中毒素的代謝,不能正常的過濾尿液,氣味加重,此時尿液的顏色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當肝病嚴重時,體內膽紅素也會相對增加,使尿液中產生一部分膽紅素,導致尿液發生變化,出現深黃色,嚴重時會出現強烈的濃茶色。
肝臟不好,身體會出現這9種狀態
全身:總會感到無端的勞累,沒精神渾身沒力氣;
眼睛:總感覺乾澀,死魚眼,眼屎多;
頭部:臉上、頭部經常出油,兩鬢髮白;
大便:糞便不成形,有嚴重氣味,粘度大;
腹部:大肚便便,腹脹,放屁多;
口腔:舌苔經常發苦,牙齦經常出血,口臭,傷口不易癒合;
情緒:經常發脾氣,脾氣易暴躁,焦慮抑鬱;
睡眠:失眠多夢,半夜驚醒;
指甲:指甲有垂直條紋。
以上情況出現2種以上趕快檢查肝功能
肝臟最怕兩件事,日常養肝要牢記
1、肝臟怕生氣
大家都知道「氣大傷身」,經常發脾氣,其實傷害的是肝臟的健康。
如果一個人經常處於沮喪,抑鬱,生氣等狀態,就會導致肝陽上亢,肝氣鬱結,肝氣上逆等症狀,從中醫角度來講,肝臟主洩鬱,如果想要肝臟健康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消極情緒影響肝臟健康。
平時一定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讓自己的肝臟更「通達」,每天都能夠小口常開。
2、肝臟怕熬夜
中醫曾經提到:「肝主要具有藏血功能,臥而血歸於肝」。
晚上是肝臟儲血和自我修復能力的黃金時間,一般控制在十點半之前入睡,才能保證肝臟更好的自我恢復,如果經常熬夜、失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抵抗力下降,時間一久,肝功能就會出現異常,可能會導致肝病發生。
平時多注意休息,早睡早起,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達到最佳狀態,保護好自己的肝臟。
《本草綱目》記載了一個養肝小經方:本草護肝茶
日常多喝,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加快身體血液循環,幫助肝臟新陳代謝,保護肝臟健康。
推薦配方:菊苣、蒲公英、枸杞、決明子、菊花、牛蒡根、白茅根組合在一起【九綠康青幹】
菊苣: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清肝明目,解毒,減少體內垃圾、毒素,可治頭暈眼花、中暑,可有效、快速提高肝細胞活性。
枸杞:保肝解毒,潤腸通便,清熱,滋陰補腎,祛風熱,強肝、護肝,保護肝臟。
蒲公英:消暑除煩性,減少口腔異味,減輕肝炎、脂肪肝等慢性肝病,祛除體內寒氣。
菊花:疏散風熱,控油減肥,抗氧化,和藥,抵抗病菌的作用,潤肺止咳,促進肝臟代謝。
白茅根:能抑制肝臟過氧化,緩解眼睛疲勞,加快脂肪代謝速度,通便潤腸消毒腫。
加上決明子、牛蒡根每天堅持喝,肝臟越來越好。
建議:大家都知道,喝酒容易傷肝。酒精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酒精都需要被肝臟代謝,如果飲酒過量或長時間飲酒,會導致身體中有大量的乙醛破壞肝細胞,平時大家一定要把控好喝酒的量和次數,能不喝儘量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