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宜賓新聞網
宜賓人關注宜賓新聞網
關注
12月18日晚,2020年四川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劇目《霧中燈塔》在宜賓酒都劇場上演。
話劇《霧中燈塔》以中國革命雙百人物李碩勳和多位早期紅色革命歷史人物為原型,塑造了革命者李黎的形象。該劇向觀眾平實而深刻地展示了一個革命者如何逐步探尋真正的初心與使命,並最終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的過程。
作為一部主旋律話劇,《霧中燈塔》另闢蹊徑,把目光聚焦在革命者對何為革命、為何犧牲的思辨上。在全劇的高潮,李黎慷慨赴死前說出「我想我度過了極好的一生」!他蹣跚地走回舞臺中央,環視四周,和其他角色一起將視線轉向觀眾,用深入靈魂的對視讓觀眾感受到了霧中燈塔閃爍的光芒,贏得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
「通過觀看這樣的一部話劇,讓我們也融入其中,感受到當初的革命黨人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努力。」市民孫海雲在觀影后說,整部劇的劇情緊湊、演員基本功深厚,一個多小時的演出讓觀眾極為感動,「作為紅色題材的話劇,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作為一個年輕人,該劇能夠讓我們很好地去總結和完善自己。」
紅色話劇劇組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演出開始前,該劇藝術顧問呂新利、劇本顧問金哥和製作人孟意明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劇本創作背後的故事。
藝術顧問呂新利
劇本以李碩勳為原型
「這個戲動筆是在2018年,本來是為宜賓的學生創作的一個劇本。」呂新利說,2018年時他正在為宜賓做戲劇發展規劃,籌備「百校統演」和「戲劇進校園」等工作。於是,他以學生為演員,創作了《黃庭堅》《哪吒》《獄中一月》等一系列和宜賓有關的劇本。
「其中《獄中一月》就是最初的《霧中燈塔》,是以李碩勳為原型,創作的一個藝術作品。」呂新利介紹,該劇主要講述了李碩勳被捕入獄後,在獄中近一個月的時間堅守心中信念,最終英勇就義的故事。
更看重作品的藝術性
「這本是一個紅色題材的作品,但我們不想作成一個純宣傳的作品。」呂新利介紹,歷史革命題材、英雄選題、單調的監獄故事空間,這3種因素給他們的創作帶來了極大的限制,但秉著對藝術性的追求,他們在原作的基礎上,引入了「夢」的空間和李黎妻子這一女性形象。
「夢的空間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空間,通過夢的展現,豐富了舞臺的空間結構。」呂新利說,「夢」的引入是他們創作中巨大的突破。原來的劇本是為學生演的,學生難以展現成人複雜的內心,所以劇本較為單一。如今作為正式劇本,引入「夢」,深入主角內心探索,全面展現了主角的掙扎,給單一的人物空間和舞臺呈現帶來沉重的撕裂與不穩定性,從內容和形式上賦予了這臺戲與眾不同的靈魂。
劇本顧問金哥
引入女性形象,展現美好的一面
「在劇作裡,女性形象向來象徵著美好,既可能是角色前進的動力,也可能是羈絆。」在聊到李黎妻子形象引入時,金哥表示,當前劇作展現出來的女性形象便是美好的外化,一方面可以緩解監獄裡壓抑的氛圍,對整部劇而言也可以起到平衡的效果。
「美好的外化以外,也是李黎選擇的外化,明確地展現了李黎在革命和親情之間兩難的矛盾。」金哥補充道。
製作人孟意明
希望為宜賓塑造一支高素質的劇作隊伍
「這個劇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不斷與宜賓話劇團的同仁切磋交流。」孟意明說,宜賓非常重視話劇藝術形式的發展,但是宜賓缺少成熟的劇作隊伍。
「在我看來,成熟的話劇隊伍不是培訓就能培養的,需要真正的上臺去演,通過實際的演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孟意明表示,正是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他們堅持「以劇立團」,幫助宜賓的藝術生產升級到「借智描紅」,希望宜賓的話劇藝術能夠以此劇為開端,逐步塑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劇作隊伍。
據悉,《霧中燈塔》還將於12月19日演出一場。下一步,創作組將廣泛聽取專家意見進行提升打磨,明年上半年再度公演,為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識別下方二維碼
原標題:《以李碩勳為原型!《霧中燈塔》宜賓上演,背後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