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缺乏男子漢氣概,我們父母需要做些什麼?|複課開學聊教育

2021-01-09 情感松樹君

在這個男性佔主導的社會裡,男性需要有健碩的軀體和陽剛的氣質,才能更好的立足和發展。中小學男生不夠陽剛,體能下降已經成為家長和社會的關注焦點。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改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一、生理原因

性激素的影響,性激素是維持人類第二性徵的激素。如果男生缺乏雄性激素,其第二性徵就會出現女性化的症狀。

所以家長不要亂給孩子夠買一些所謂的健腦補品,這可能會影響到男生的雄性激素分泌;也不要去刻意追求某種食品的營養功效而去大量進食。

做到每日三餐營養均衡,飯菜不同樣,即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二、性別角色發展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歲左右就有性別意識了,3歲後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女有別」並開始以男女自居。隨著孩子的成長,男孩和女孩對衣裝、玩具、行為舉止等就有了全面的認識。

男孩子不能穿裙子,喜歡玩挖掘機和槍等玩具;女孩子開始模仿媽媽化妝,給布娃娃換裝等。這是幼兒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絕大多數孩子在2歲半就具有了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所以在男孩子上幼兒園前,父親的陪伴顯得格外重要。父親的言行舉止和喜好都會影響到男孩對男性性別角色的認知。因為幼兒園和小學的男教師太少,所以父親在男孩子進入青春期前的陪伴,更為緊迫。

三、體育運動時間太少

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特點包括:積極陽光、身形矯健、動作敏捷、爆發力強、團隊配合等。這些特點都是需要通過各種體育運動來實現。

但是現在中小學生升學壓力大,大部分課餘時間都被家長們安排到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很少有時間去運動。

所以要想孩子變得陽剛,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趁孩子功課沒那麼多的時候父親多帶孩子去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籃球、足球、跆拳道等。

總的來說

提高男孩子的體能,增加男孩子氣概,需要增加男教師加入教師隊伍;一日三餐的營養均衡;青春期前父親的陪伴和體育運動的加強。

很多家長擔心時尚潮流中的中性文化會影響男生的性別角色發展。我認為這倒不必擔心,大多數孩子關注和模仿時尚中性潮流的年齡是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性別角色的發展已趨於穩定狀態。

況且在中國文化裡,自古以中性為美,潘安、宋玉等古代美男子都是中性陰柔美的代表。潮流文化中,在男性的時尚中添加了許多女性柔美的元素。國外發達國家也流行中性文化。

年輕人中的中性裝扮更多是體現了我們這個社會經濟和社會包容發展的積極體現。

比起外表的陽剛之美,我認為男孩子的內在陽剛美更為重要。我們更應該去培養男孩子的負責任、包容、大度、智慧、有禮、有同情心等內在品質。

相關焦點

  • 「你是男子漢不許哭」?比起男子氣概,父母更應該告訴兒子這6件事
    察覺到身邊的人都看向這邊,小男孩的爸爸臉色瞬間變得難看,馬上提高音量對兒子說「別動不動就哭,小小男子漢有淚不輕彈,趕快把眼淚給我憋回去」「要像個男子漢,彆扭扭捏捏的!」「像個男子漢」「男兒有淚不輕彈」——多數父母在教育自家的兒子時,有意無意之間都說過類似的話。
  • 地鐵上媽媽累到睡著,兒子的舉動引人稱讚,網友:真正男子漢
    但其實,無論是生兒子還是生女兒,將來的品質如何都是要看家庭教育的,教育不當,"小棉襖"也可能是"黑心棉";教育得好,"熊孩子"也可能是"男子漢"。在地鐵上的一幕就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有位媽媽帶自己的孩子坐地鐵,地鐵上人滿為患,只剩一個座位了。這時候小男孩趕緊讓自己的媽媽坐下,自己則默默站在媽媽旁邊,車上的乘客們心中都暗自誇贊這個孩子很有禮貌。
  • 家長審視教育方法,別毀掉他的男子氣概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咱們國人的生育觀念中,有了兒子預示著家裡就有了後,預示著有了傳承香火的繼承人。 而作為一個男孩,他將來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也必須有能夠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氣概。
  • 家長要審視教育方法,別毀掉他的男子氣概
    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家庭教育不得當會給孩子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如今很多男孩子都是獨生子,父母從小對孩子的要求都是盡其所能地去滿足,所以這些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真的不缺什麼,因為父母都會將最好的給他們。但是在這些男生中,有很多人存在著性格的缺失,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為過於依賴家庭,還有部分孩子存在自卑的心理。
  • 夜讀|相信未來義演第三場:那英買菜路上唱歌|開學複課,多地查出...
    在危機中,平臺還能做些什麼幫助音樂行業成了共同的命題。」此次義演,擯除一切商業元素,不設任何藩籬,充分展現了華語音樂人以及中國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在特殊時期的責任和擔當。「相信未來」義演也史無前例地吸引了130餘組音樂人參加,每組音樂人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交出了高質量的演出。
  • 【地評線】錢江潮評|全力以赴周密保障開學複課平穩安全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各地根據當地疫情的發展情況及時制定開學方案,錯區域、錯層次、錯峰開學。4月3日,浙江省公布開學複課方案,明確從4月中旬起分層分類分地區組織學校開學。
  • 開學啦!直擊福清高三複課第一天
    學校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把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教育、 >生命教育、政治教育 融入「開學第一課」中
  • 開學複課在即!陝西這些中學這麼做…|高舸|榆林|銅川市第一中學|...
    按照陝西省教育廳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安排3月30日,西安市高三年級開學4月7日,初三和中職學校畢業班開學為了加強開學後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將迎來高三年級1300多名學生返校複課,根據學校要求,每名學生返校時都要遞交14天居家身體狀況登記表,開學後每個校門口都將安排幾組人員對學生測溫,為了加大班級間隔,高三年級的28個班級分散安排在南北兩棟教學樓上,座位間隔也進行了調整。
  • 複課在即,開學第一課怎麼上?不妨給孩子們來一次生命教育的「開學...
    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這一學期的教學節奏,不少地區「宅」家上網課的日子還在持續,不過,也有很多省市的部分學段已經陸續開學或者即將開學。這些天,有不少教師給中教君留言:複課當日的「開學第一課」講點什麼好?怎樣把這個「非常假期」裡發生的事融入課程?
  • 氣概的培養
    曾經,美國雜誌記者勞特斯問李嘉誠先生:你能成為華人首富,是因為什麼。 李嘉誠先生感嘆:兒童時期學的《三字經》、《千家詩》、《詩經》、《老子》、《莊子》等,這些知識彌足珍貴,它令我終身受益!雖然李嘉誠只有初中畢業,但不影響他成為大企業家、大慈善家,所以一個人的成就,關乎他小時候精神餵養的是什麼!
  • 氣概 格局 高度——國學能帶給孩子什麼?
    甚至包括臺灣的首富王永慶,雖然是小學畢業,但他飽讀經典,不妨礙他成就一番大事業。海爾的總裁張瑞敏,也曾說過他是應用國學的智慧讓海爾走向全世界。各位家長朋友:關乎他們的小時候精神餵養是什麼?這至關重要!如果您生的是一個女孩,就更應該讓她讀國學,因為國學能教會您的女兒,像水一樣柔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會教會你的女兒自尊自愛、善良賢慧。江蘇輔延小學曾經做過的國學教學實驗,這個教學實驗證實了,讀了三年國學的孩子,識字量基本達到了4000多個字,大家知道嗎,現在我們小學六年的語文教育,孩子也只能認識2450個字而已。
  • 綿竹紫巖小學召開2020春開學複課疫情防控全體教師工作會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4日訊(肖元俊 文/圖) 為貫徹落實綿竹市教育局對中小學2020年春季開學複課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堅持把防疫放在首位,保障師生生命健康,確保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 小學一二三年級暫停返校複課!孩子哇哇哭,家長調侃要做心理輔導
    北京一二三年級和校外輔導機構線下複課未開又停6月12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啟動緊急預案,暫停原定6月15日小學一二三年級返校複課,暫停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和集體活動;已返校複課各學段、年級繼續按既定安排開展教學。
  • 神獸們陸續開學 孩子複課家長激動成表情包
    近日來,各地中小學也陸續開始複課了,沒想到,孩子們、家長們、老師們也都被刷上了熱搜。比如,有孩子複課家長激動成表情包的,也有複課後體育老師憂心忡忡,還有因假期太長忘記教室在哪......其中,家中孩子複課,作為家長激動成表情包,不少網友紛紛直呼太真實了!看看這些圖片,看把父母高興成什麼樣了!
  • 旌陽區東街小學校:主動出擊,聯防聯控,確保順利開學複課
    旌陽區東街小學校:主動出擊,聯防聯控,確保順利開學複課 2020年04月07日 19:21:55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7日訊(顏勳  古華 文/圖)4月7日上午,旌陽區東街小學校負責人帶領學校安全工作人員先後到陝西館社區、旌陽派出所主動匯報學校開學複課準備工作開展情況,與他們商討共建聯防聯控機制相關措施,協商急需解決的安全隱患,確保開學複課工作順利。
  • 霸道的獅子座,其實不是大男子主義,而是男子漢氣概
    序當我們處於一個女性自強的時代時,大男子主義無疑被很多人所詬病。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大男子主義是封建文化的殘餘,雖然現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很多男性仍然沒有放棄這種觀念,只是每個人的程度不同而已。例如:不少男人只是單純地追求主義,或者,他們生來就有男子漢氣概,但也可能被誤認為是大男子主義。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即大男子主義與大男子主義的區別。「男子漢氣概」是一種思想意識,具有這種思想的男人不會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漢。
  • 長美中學正式開學複課
    開 學 啦 長美鄉長美中學 - 初三年級學生正式返校複課 4月7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長美鄉長美中學初三年級學生正式開學複課。
  • 月薪3萬,她卻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中國父母該醒醒了!
    我們常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心靈打動另外一個心靈」,就是在強調教育的特殊屬性。不少家長陷入「高投入、高產出」的認識誤區,正是因為並沒有真正了解教育的真諦,而是在物質投入過程中尋找獲得感,或通過購買教育服務來逃避本該對孩子有效陪伴的責任。
  • 【薦讀】月薪3萬,她卻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中國父母該醒醒了!
    最值得警惕的是,在父母一味付出的過程中,孩子的訴求有可能是被忽視的。如孩子真正喜愛什麼,孩子的意願是什麼,孩子究竟在意什麼,這就直接導致了父母付出越多,孩子的壓力越大、自由空間越小、快樂越少,孩子快樂越少,父母越想更多付出的惡性循環。
  • 豐臺區高三學生開學複課第一天
    4月27日,是北京市高三學生開學複課的第一天。豐臺區16所高中校的2414名高三學生正式開學,各學校的複課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開展,高標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穩步恢復高三年級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入校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