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0時至24時,遼寧新增7例本土確診,均屬普通型病例,均為大連市報告;12月23日,遼寧瀋陽市報告一例新冠肺炎陽性病例,系1名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該陽性患者尹某某及其家人個人信息疑似在網絡流傳,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詳細地址等。
24日中午,尹某某的親屬在媒體上發文稱,目前他和家人正在賓館隔離。從12月23日晨起到目前,其手機電話響個不停,上百個陌生電話不間斷打進來,還有簡訊惡語攻擊,已經嚴重地影響了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尹某某的親屬表示自己的精神處於完全崩潰狀態,因為自己和家人的姓名、身份信息、電話號碼、出行軌跡都暴露在了網上。「這些信息是我們配合瀋陽市政府防疫需要,主動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備的,這是我們作為公民的義務,也是為控制疫情在儘自己的責任和力量。但讓我失望的是,我們提供的個人信息就這樣完完整整地暴露於天下。我們是病毒的受害者,沒想到又遭到了網絡人肉這樣的二次傷害。」
尹某某親屬稱,由於本人已經承受不了網絡的精神壓力,所以在此希望網友們不要再轉發擴散其個人信息,希望有關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律法規,嚴懲蓄意破壞政府形象,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違法犯罪者,對掌握患者信息的洩密者一查到底。
據媒體報導,12月24日,瀋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一名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當地公安機關已就患者個人信息洩露介入調查,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延伸閱讀:
成都確診女孩被「人肉」 患者不該再受到網暴傷害
患者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不該再受到網暴二次傷害。
12月9日,成都20歲確診女子個人信息在網絡流傳事件有了初步結果。成都警方通報,洩露信息的男子王某已被依法予以行政處罰。這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網暴事件,再一次提醒公眾,不僅在公共場合要堅守防護病毒意識;保護確診病例的隱私,也應該成為共識。
據報導,12月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3例確診病例活動的軌跡,這本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常規操作。因為患者趙某是前一天確診病例的孫女,很快,「成都確診病例孫女」的詞條登上熱搜;由於趙某活動軌跡牽涉酒吧等場地,一張具體到時間、地點的趙某活動軌跡圖隨後在網絡熱傳,趙某的私人信息更遭到「人肉」,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一一公布;甚至還有網友對女孩的私生活和長相進行攻擊。
王某無法制意識、無道德觀念,散布他人隱私,已經受到法律的懲治。值得警惕的是,王某之外,有那麼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加入到網暴之中,有的跟風吐槽,有的隨手轉發,更有不少網友以「抗疫」的名義,僅憑主觀臆斷就揮舞道德大棒,認為趙某傳播疫情,或冷嘲熱諷,或編造段子搞人身攻擊,以致確診女孩被迫發文道歉。其實,這名確診女孩本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雖然她是前一天確診病例的孫女,但她去酒吧等地之前並不知情,也沒有主動傳播病毒的故意,而且在流調過程中積極配合,完整準確地提供了行動軌跡,為重點人群的甄別和接下來的精準防控打下了基礎。但從道歉中不難看出她的委屈:「我看到網絡上有關於我的流言蜚語,很多是對我和我家人的誹謗和謾罵,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攻擊我。」
任何一名確診患者,首先應該得到公眾的同情和扶助,不應該成為網絡暴力的對象。對女孩「人肉搜索」,進行無端謾罵和惡意揣測,是赤裸裸的二次傷害。面對新冠疫情,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病毒。在確診病例發生地進入戰時狀態,各個部門和所有人員嚴陣以待控制疫情的關鍵時刻,把矛頭對準確診病例,在網上胡言亂語,既是對確診者合法權利的侵犯,更不利於疫情防控的大局。
對於確診病例的相關信息,疫情防控部門都及時予以通報,不會有任何隱瞞。部分網友不能反應過度,更不能意氣用事、隨意發洩。想獲知更多疫情防控信息不是對他人進行「人肉搜索」的理由,自己不安和恐慌更不能是藉由網絡攻擊傷害他人的藉口。誰都不想成為新冠病毒的受害者、網絡暴力的受害者,那麼,堅決制止網絡暴力,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圍,就應該是每個人的責任。
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零星的病例還會不時發生。無論是相關機構還是普遍公民,都應該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守住信息保護的紅線。假借防疫之名,洩露患者隱私,網暴確診病例,這樣的事件不能再發生。
(原標題:瀋陽陽性病例個人信息遭洩露 當事人親屬:精神已經崩潰)
來源:大眾網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