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0時至24時,遼寧新增7例本土確診,均屬普通型病例,均為大連市報告;12月23日,遼寧瀋陽市報告一例新冠肺炎陽性病例,系1名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尹某某,女。
今日,該病例個人信息
疑似遭洩露的相關話題
衝上熱搜引發關注
該陽性患者尹某某及其家人
個人信息疑似在網絡流傳
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
手機號、家庭詳細地址等
24日中午,一名自稱是尹某某親屬的網友在今日頭條平臺發文稱,其和家人的姓名、身份信息、電話、出行軌跡都暴露在了網上。從12月23日晨起到目前,手機響個不停,上百個陌生電話不間斷打進來,還有簡訊惡語攻擊,已經嚴重影響了其和家人的正常生活。目前,其和家人正在賓館隔離。
前述網友寫道:「我們是病毒的受害者,沒想到又遭到了網絡人肉這樣的二次傷害。希望網友們不要再轉發擴散我們的信息。希望有關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對掌握患者信息的洩密者一查到底。」
針對尹某某個人信息
疑似在網絡平臺流傳一事
瀋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
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
當地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具體情況不便透露
今天中午
該網友上述發文已刪除
無獨有偶
之前成都、重慶感染病例的
個人信息也被洩漏
都給當事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此前,成都20歲確診病例
趙某某的個人信息在網絡流傳
隨後,警方對散布洩露
趙某某個人隱私的王某
進行了行政處罰
當時,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指出,要加強輿論引導,及時準確發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進展情況,加大疫情防護宣傳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堅決制止網絡暴力,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圍。
成都市公安局發布倡議書稱,公安機關將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懲處造謠、傳謠和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堅決維護良好的平安成都社會治安環境。
評論|成都確診女孩被「人肉」
患者不該再受到網暴傷害
患者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不該再受到網暴二次傷害。
12月9日,成都20歲確診女子個人信息在網絡流傳事件有了初步結果。成都警方通報,洩露信息的男子王某已被依法予以行政處罰。這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網暴事件,再一次提醒公眾,不僅在公共場合要堅守防護病毒意識;保護確診病例的隱私,也應該成為共識。
王某無法制意識、無道德觀念,散布他人隱私,已經受到法律的懲治。值得警惕的是,王某之外,有那麼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加入到網暴之中,有的跟風吐槽,有的隨手轉發,更有不少網友以「抗疫」的名義,僅憑主觀臆斷就揮舞道德大棒,認為趙某傳播疫情,或冷嘲熱諷,或編造段子搞人身攻擊,以致確診女孩被迫發文道歉。其實,這名確診女孩本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雖然她是前一天確診病例的孫女,但她去酒吧等地之前並不知情,也沒有主動傳播病毒的故意,而且在流調過程中積極配合,完整準確地提供了行動軌跡,為重點人群的甄別和接下來的精準防控打下了基礎。但從道歉中不難看出她的委屈:「我看到網絡上有關於我的流言蜚語,很多是對我和我家人的誹謗和謾罵,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攻擊我。」
任何一名確診患者,首先應該得到公眾的同情和扶助,不應該成為網絡暴力的對象。對女孩「人肉搜索」,進行無端謾罵和惡意揣測,是赤裸裸的二次傷害。面對新冠疫情,我們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病毒。在確診病例發生地進入戰時狀態,各個部門和所有人員嚴陣以待控制疫情的關鍵時刻,把矛頭對準確診病例,在網上胡言亂語,既是對確診者合法權利的侵犯,更不利於疫情防控的大局。
對於確診病例的相關信息,疫情防控部門都及時予以通報,不會有任何隱瞞。部分網友不能反應過度,更不能意氣用事、隨意發洩。想獲知更多疫情防控信息不是對他人進行「人肉搜索」的理由,自己不安和恐慌更不能是藉由網絡攻擊傷害他人的藉口。誰都不想成為新冠病毒的受害者、網絡暴力的受害者,那麼,堅決制止網絡暴力,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圍,就應該是每個人的責任。
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零星的病例還會不時發生。無論是相關機構還是普遍公民,都應該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守住信息保護的紅線。假借防疫之名,洩露患者隱私,網暴確診病例,這樣的事件不能再發生。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疫情之下我們的敵人是病毒
而不是感染者
戰疫要講科學,也要講法治
來源:東方網綜合澎湃新聞、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等
編輯:夏小夏、ivy
審稿:李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