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們的身份證信息被收集倒賣,用於開銀行卡洗錢;
5年前,我們的手機號信息被收集倒賣,用於廣告騷擾;
今年,我們的快遞信息也被收集倒賣,用於刷單洗錢。
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真的是什麼都能被收集倒賣~
近日無錫警方破獲的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兩年時間裡,販賣了約6億條快遞單號。順著這起網絡詐騙案,警方調查發現,網上此類空包多達上億個,大量空包單號都指向了廣東的王某和廣西張某,兩人控制著兜售空包的網站共2600餘個,經手販賣的快遞單號超過了6億條。
而這起案件的告破是從一起網絡詐騙案開始的,就由易小編簡單的敘述下。
今年4月,無錫的林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手機,錢給了但是手機卻沒有收到。「花了5000塊錢,等快遞單號到了,我問快遞公司什麼時候送過來,快遞公司說沒有,那個是空包 。」林先生說。
快遞單顯示已經發貨,快遞公司解釋是個空包,此後商家也找不到了,林先生向警方報案。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快遞單號不是偽造的。
江蘇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張亞稱:「這種快遞單號在網上能夠查到物流信息,其實沒有任何包裹。」林先生遇到的是典型的網絡詐騙案件,此案目前仍處於偵辦之中。
現如今,很多淘寶網店為了提高信譽會給自己的店鋪商品刷單、刷評論,這部分成交都是在沒有商品交接的情況下,完成網購流程的。空包單在快遞公司都可以查到,有收發地、有最後的籤收,與真實的物流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實物的流動。不過警方調查發現,案件裡的倆人販賣的快遞單號可不僅僅使用在了網店刷單上。
無錫市公安局民警稱:在經過深入研判,發現大量空包單號被用於跨境網絡賭博的資金結算上。
警方對空包單號進行核對發現,這6億條快遞單號大量出現在了兩起跨境賭博大案中。6月初警方決定收網,從15個城市抓獲40多名涉案人員,凍結涉案資金2000餘萬元、房產23套。
「空包」淪為洗錢工具,多家快遞公司被約談
電商、快遞怎麼會變成賭博公司結算賭資、轉移現金的工具?這些快遞單又是怎樣從快遞公司流出來的?
無錫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介紹,使用這種手法為賭博公司洗錢的犯罪嫌疑人被稱為「碼商」,他們會在電商平臺註冊設立大量店鋪,賭徒在網上下注時,會收到一個二維碼,這就是「碼商」發給賭客的收款碼。識別這個二維碼付款,錢會進入電商平臺帳戶。
「碼商」要從電商平臺提取這個錢,就必須寄出貨物包裹,等待對方籤收。但「碼商」不會真的寄出包裹,而是向「空包」網站購買一個快遞單號,表明貨物已經寄出並籤收。藉助電商平臺與快遞單號完成一次虛假的網上購物,賭資就在網上肆意流通了。
小編覺得:此次事件,除了快遞公司應負主要責任之外,作為網絡黑色產業鏈形成以及寄生的電商平臺而言,同樣需要被問監管失責等。打擊網絡黑色產業鏈產,是一個需要相互監督的社會公共治理問題,治理此類現象需解決快遞公司和電商平臺的監管權責,更為重要的是要斬斷其中的利益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