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豬的父母
雖然跟大多數的生物一樣,豬也是有父親和母親的物種,但是在家畜豬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其實豬最多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或者是有父親的,卻幾乎每一頭豬都是不曾見過父親的。
因為在以前家庭養母豬的時候,很少有人家是既養母豬,又養公豬的。以我們這裡為例,臨近的幾個村子只有一頭可以配種的公豬,幾乎所有村子的母豬都要感到那頭公豬哪裡去配種,而母豬下了小豬以後,也是會被賣到集市上,因此那個時候的小豬是沒有機會見到父親的。
當然在現代化養豬的過程中,有一些養殖場會既養公豬又要母豬,不過小豬的命運並沒有得到多少改變,因為所有的母豬在配種以後都是要單獨關在一個房間中,因此從小豬出生的那一天起,依然是很難、很難見到自己的父親的。
等到小豬稍微長大一點,同樣還是要面對被賣到遠方的命運,因為在現代的養殖模式中,大多數養殖戶還是分為專門培育小豬和專門培育肥豬兩種方式。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小豬對於自己的父親根本沒有感情,自然也就談不談埋怨不埋怨了,而小豬對於母親自然是有感恩之心的,畢竟是母親把它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並且餵養了母乳。
2、關於豬的生命意義
或許在我們看來豬是一種溫順而又懶惰的動物,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但其實小豬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開始了競爭的生活,關於這一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一些體型較大的小豬,永遠在最有利的位置吃奶,而有些小豬由於體型較小,根本擠不過其它的小豬。
除了跟同類競爭以外,對於豬而言平日裡最開心的事,就是四處探索周圍的世界了,尤其是到了新環境以後,豬會不斷的用拱土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過當豬對周圍的環境都十分熟悉以後,除了定時吃飯以外,也就剩下定點排便這件事可做了。當然如果豬圈裡擠滿了水,豬也會開心的去遊上一遊。
除了表達自己的開心和好奇之外,有些豬會表現的比較鬱悶和煩惱,例如有些母豬會不停地啃食豬圈的鐵器,或者有些豬會不斷的拱欄杆,這都是心情不好造成的。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豬的生命本來也是十分有意義的,只不過受環境的局限,只能在較小的範圍內活動罷了,如果有機會來到外面的世界,或者是與同類群居生活,豬依然還保持著爭鬥和探索世界的本性。
3、關於豬的故事
有科學家曾經做了一個鏡子實現,證明豬其實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據說這頭豬能夠很快的明白鏡子的原理,也就是說它能夠理解鏡子的反射功能,通過鏡子裡面的影響來判斷周圍的環境。
而根據我們村的一個老人介紹說,他家那頭豬特別厲害,曾經吃過蛇,也就說其實如果對豬進行培訓的話,能夠靠豬來預防蛇害,關於這點仿佛也有人曾經試驗成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