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晚報訊】(記者邱浩)11月7日上午,由桂林市教育局、共青團桂林市委員會、桂林市科學技術局和桂林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桂林市青少年科技運動會在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開幕,來自全市各學校的432支代表隊948名選手參加了本屆運動會。
科技運動會歷時一天,共設置水火箭比高、氣弓箭打靶、鐵絲陀螺比久、拋石機攻城、紙橋承重、「雞蛋」撞地球比輕、螺旋槳反衝力小車競速、落體緩降比慢等8個比賽項目。
在比賽現場,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的選手或單人上場、或集體出徵。有的用一根鐵絲纏繞成陀螺,比拼持久旋轉時長;有的將廢棄塑料瓶切割、拼接成「火箭」;有的用幾張紙片剪接成「橋梁」……,選手們發揮創意動手製作出形態各異的比賽工具。拼搏與奮進、關心與互助、團結與友愛的畫卷在這裡展開。
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校園科技創新的發展與建設,積極培養創新人才,鼓勵學校開展自主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今年已經是成功舉辦第三屆青少年科技運動會。隨著青少年科技運動會普及與推廣,每年競賽水平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項品牌活動。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最可喜的是今年各縣區都有代表隊參賽,做到縣區全覆蓋。青少年科技運動會的舉行,旨在開發「人人想玩、人人能玩、人人愛玩」的科技學習活動,讓孩子們不僅在玩中學習知識,還可以在玩中學會如何與對手相處、與隊友合作,學會如何面對成敗得失,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學習者。「從賽事活動現場選手的表現來看,讓我們看到了科技核心素養評價的一條新路,點燃了孩子們創新夢想的火把,激勵了廣大青少年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