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另類」三國主題港漫改編成桌遊......

2021-02-16 地核桌遊

敗者無一死,將來富如山。

文章/Tychus

  

本文所屬欄目=桌遊雜談

這是桌遊雜談的第15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老陸。除了桌遊外,漫畫也是我日常的一個愛好。就在前不久的4月30日,一部叫做《古惑仔》的港漫在28年之後迎來了它的完結篇,當然,可能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漫畫的了解不如對其改編的影視作品了解更多。對我來說,小時候無所事事,開蒙的讀物除了簡單的課本,就是從祖輩那裡拿來的當初父親看剩下的書。再除去那些看不懂的東西,僅有的就是一本推理小故事合集、幾本下棋的棋譜和一套完整的《三國演義連環畫》,現在來看,我的愛好和習慣也就是在那時養成。
隨後,我通過《七龍珠》開始接觸日漫,而上學時剛好開始流行小浣熊裡面的卡牌,可能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人都有印象,我沒趕上大名鼎鼎的水滸卡和三國卡,第一次開始收集的是《風雲》系列的卡牌。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香港漫畫。隨後就是《神兵玄奇》,再到《火鳳燎原》。說到《火鳳燎原》,這是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港漫。作為一個三國迷,我看過的與三國有關的書並不算少,但《火鳳燎原》給我的感官卻和一般三國主題的作品完全不同。開篇司馬懿的夢,另類的視角,使得這部漫畫的吸引了很多愛好者的注意,而隨後開始的一場場智鬥、一個個正史中不一定被記載的細節,都通過陳某(《火鳳燎原》作者)妙筆生花演繹成了陰謀陽謀的碰撞。袁方的退場恰如其分,讓這個杜撰的人物完美契合了所有部分;而殘兵的伏線也充滿著驚詫,使得其算得上是新時代港漫的知名作品了。儘管後續因為史實的限制,很多內容有同質化的趨勢,但其質量卻堪稱極品。最重要的是,相較於底本極佳但曾被人以夾帶私貨抨擊的《三國志姜維傳》,《火鳳燎原》中甚至很少有可以被用其他理由指摘的部分,這是很難得的。就是這樣一部「另類」的三國作品,去年被改編製作成了桌遊,這也讓我這個三國、漫畫和桌遊愛好者第一時間下了單。說到漫改桌遊,似乎看上去在美漫圈比較常見。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漫威和DC,其實都很多相關的桌遊作品。漫威主題的桌遊《漫威群英傳》去年一經推出就火爆異常,直接殺入BGG前100名(圖源:BGG)
但在亞洲桌遊圈,漫改始終是一個接近空白的領域。不同於美國,本身亞洲的桌遊基礎一般,儘管這些年不斷在發展,但對漫畫這種受眾廣泛的領域的交叉並不多,誠然高額的授權費用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另一方面受眾方向更是難以抉擇。因此,除了全球風靡的《精靈寶可夢》衍生的PTCG和高橋和希漫畫作品衍生的遊戲王OCG外,我們很少能看到亞洲的漫畫作品的桌遊版本。而90年代的PTCG,也算是亞洲漫畫改編桌遊的「先驅」了(圖源:BGG)
之前,倒是有港漫改編成桌遊的例子,然而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風雲》的集換式卡牌曾作為某一年的可汗大會入場贈品發行過,但之後也杳無音訊。所以當《火鳳燎原》桌遊版預告後,我還是很開心的,這或許也證明著,港漫或者說亞洲漫畫向遊戲界進軍或融合的影子。三國在遊戲領域也始終是一個大IP,1985年光榮發布了《三國志》第一代,隨後三國在日本遊戲界可以說是全平臺制霸,街機、紅白機、PC、終端,而種類也是多種多樣,SLG、ACT、SRPG、RPG應有盡有。隨後就是奧丁的《三國群英傳》、光譜的《富甲天下》(4代最好玩)、宇峻的《幻想三國志》甚至《軒轅劍》也有以三國為背景的版本。

《富甲天下4》本質上就是大富翁套了個皮,但是當時真的是很火(圖源:來自網絡)

不僅是遊戲領域,三國也算是國內桌遊圈「炙手可熱」的的一大主題。之前我的好友假面也曾經寫文介紹過三國主題的戰棋,可見這個國產第一大IP的魅力在桌遊圈風採不減當年。而《火鳳燎原》既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桌遊作品,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港漫的「周邊」。這或許是漫改桌遊脫不開的兩個「身份」,但是更靠近哪一個,得遊戲本身說了算。疫情過後,我也收到了《火鳳燎原》桌遊的實物。第一感官就是這很原著,無論是封面還是四周都是原畫。而在發行之前,官方就已經表示卡牌所有的插畫全部來自漫畫原作,這並非是經費或是其他商業因素,而是陳某的畫作留給玩家們的印象太深刻,如果不採用反而才是敗筆。開箱之後,除了說明書外,還有一張勘誤,主要問題是卡牌編號錯誤的訂正,卡牌內容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遊戲配件並不複雜,除了六刀卡牌外,只有說明書、一袋token和兩粒骰子。卡牌主要分為事件牌、將領牌、城池牌、士兵牌、人物牌、計策牌和特殊牌七大類,這些卡牌有著不同的功效。其中事件牌根據漫畫中的進度分為洛陽篇、長安篇和戰亂篇。事件牌是遊戲推進進度的代表,遊戲中回合的流逝會通過移除事件來體現,當終局牌被移除時遊戲將直接結束。玩家們每回合行動的關鍵就是要儘可能地解決事件獲取功勳,從而獲取令牌,贏得勝利。當你的戰力有餘時,你可以一回合推進多個事件以加速遊戲進度。將領牌則是漫畫中出場的主要人物們了,無論是呂布、張飛還是司馬懿,如何調配這些人就看你的想法了。人物牌和城池牌則是作為傳統DBG中類似輔助牌一樣的存在。而士兵牌則是用來提供整個遊戲中兩種資源之一戰力(另一個則是傳統的金錢)的主要來源,無論是解決事件還是獲取人物,戰力都是必須條件。至於計策牌和特殊牌則是另一類輔助卡牌,由於稀少自然價值更高。整個遊戲的玩法和傳統的DBG差別不大,玩家起始擁有一個設定好的基礎牌庫,每回合補充手牌至五張,用完重洗,每個回合都可以升級牌庫並打出士兵以解決當前要發生的事件。如果無法解決,事件將自然發生,很可能會給所有人帶來意外的傷害。不過作為漫畫改編,三個篇章既可以獨立遊戲,也可以玩出類似傳承模式的感覺,按照故事順序完成三個篇章,這樣整個篇章的走向可能都會出現變化。這算是僅有的新鮮感吧。這款遊戲和很多遊戲一樣有promo存在,根據說明書的介紹應該一共會有十張,我買的首刷限定盒中給的是袁方,而之前在漫畫66卷的首刷限定版中給的則是周瑜,至於其他八張暫時還不得而知。而當十張promo湊齊之後,玩家可以使用漫畫中最神秘的組織之一水鏡府。整體來說,這款遊戲作為一個周邊產品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然而在後續篇章出來之前,遊戲的厚度還是略顯單薄。按照目前的進度,還有後續很多篇章可以出版,當這個遊戲的容量達到一定厚度之後,相信會有趣得多。而且根據陳某的進度,一年出一個新的套組差不多都夠出幾年的了。畢竟雖然比不上馬丁和富堅義博這些老前輩,但他出版的速度可也是夠慢的了。而且,從價格來說,這個遊戲還是偏高的,300多的價格,可能真的是除了火鳳迷外很少會有人買的吧。收到遊戲後整體的品相是滿意的,但是唯獨這四張玩家卡有點彎
最後說回到漫改主題桌遊的定位上來,其實一個好的IP的好的改編往往是「雙贏」的,在這一點,漫威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桌遊行業其實還有著它一定的特殊性,玩家對於遊戲性的需求會至少有一定的要求。雖然有著IP的加持,但無論對粉絲向受眾還是玩家向受眾來說,遊戲性至少應該及格達標,這是收穫良性口碑的前提。對於玩家來說,IP這個東西是一劑空有其表的「糖衣炮彈」還是可以加分的「重磅炸彈」,還是要取決於遊戲的設計以及IP和遊戲內容的融合。整體來看,《火鳳燎原》還是屬於比較標準的周邊類桌遊,要想正式跨入桌遊的大門,可能國內的甚至亞洲的漫畫圈還需要一定的努力。對於漫改桌遊,儘管現在不如意,但借用《火鳳燎原》的原話吧,「敗者無一死,將來富如山」。

本期互動話題

你有沒有喜歡的漫改桌遊?

你覺得漫改桌遊是周邊還是遊戲?

本文作者

請大家把右下角的迴旋鏢點亮哦~

相關焦點

  • 港漫群英傳:港漫「教父」黃玉郎
    如果大家喜歡港漫,喜歡我的內容,可以在本期「動漫藝術家」的另一條微信投我一票,謝謝。說起港漫,不能不提到港漫「教父」黃玉郎先生。黃生一生充滿傳奇,從白手興家,建立漫畫帝國,到入獄輸盡一切,然後東山再起,經歷比漫畫更精彩。
  • 打造爆款遊戲《三國殺》,遊卡桌遊有哪些秘訣?
    公司旗下產品品類涵蓋核心桌遊(指規則相對複雜、盒子稍大的純桌遊品類遊戲)、親子教育、益智、公益、紅色文化等,如《三國殺》、「謀殺之謎」系列、「歡樂坊」系列等。「我們的核心桌遊多數自海外引進,但價格則是走平民化路線;而其他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到銷售均自己完成。」此外,遊卡桌遊還建立了專業桌遊資訊平臺——桌遊資訊APP「桌遊圈」。
  • 港漫改編經典電影使他一飛沖天紅透半邊天
    現在的人對於漫改電影是熟悉都不能在熟悉,美國迪士尼就是一個將漫改進行到底並創造奇蹟的公司,由漫威宇宙改編而來的一系列電影都是近幾年耳熟能詳的,《鋼鐵俠》《雷神》《復仇者聯盟》,《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更是獲得全球影史票房總冠軍。
  • 《古惑仔》港漫改編巔峰?這部電影表示並不服
    「你有理由保持沉默,但你說的每一個字都會成為呈堂供證!」 作為一個曾經的港片迷,這些下飯臺詞可都是口頭禪一樣的存在,還有那些經典港漫改編的黑幫江湖,曾是多少熱血少年的憧憬…….古惑仔這幾部簡直讓我們看遍了香港黑白兩道,那些上來就是幹的血拼場面,那些情義至上的江湖浪漫,可以說是難以超越的港漫鼻祖了。
  • 瞎吹港漫第六期 《三國誌異》
    個人很喜歡的港漫畫家鄭健和(以下簡稱和仔)的新作《三國誌異》終於完結了,本人興衝衝地定了一套趁51小長假通宵閱讀完畢!
  • 【建造+桌遊雙主題營】招募
    從秦磚漢瓦到重慶老城門的「九開八閉」從項目啟動到博物課堂再到親手製作用五天的時間經歷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在主題學習場景裡展開想像再落到實處幫助孩子感受搭建各式房子的樂趣這五天裡,我們將藉助「磚」「瓦」這樣常見的建築材料,圍繞「搭建」這一個主題進行相關講解、紀錄片觀摩、動手搭建微型建築,學科內容涉及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建築學等等,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一、主體課程:如何搭建我心中最理想的建築?
  • 遊卡桌遊三國殺誠招地區代理商
    北京2012年2月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北京遊卡桌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現誠徵天津、湖南、江西、廣西、貴州、陝西地區代理商。 遊卡桌遊是中國桌遊產業的龍頭企業,目前佔用中國桌遊市場90%市場份額,旗下的原創桌遊《三國殺》是目前最具影響力、最受玩家追捧的熱門原創桌遊。
  • 遊卡桌遊副總裁杜彬:走過12年的三國殺IP為什麼還處於「青年期」?
    「12年,對於一款遊戲來說似乎已經很長,但對於一個IP來說才是剛剛開始。」 《三國殺》誕生至今走過了12個年頭,已經成長為覆蓋桌遊、端遊、頁遊和手遊的國民級遊戲IP。
  • 港漫真的已經死了嗎?記香港漫畫風雲變幻60年
    提起港漫,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華麗的打鬥、細緻的彩頁、肌肉兄貴的碰撞、以及圖片上大段大段的文字。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畫風硬朗、特色鮮明的港漫就自香港而起,風靡了整個中國,並輻射東南亞,隱隱有了和日漫、美漫抗衡的趨勢。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娛樂方式的進化,我們還看到過大量港漫改編的影視作品,港漫裡的知名IP頗有種四處開花的趨勢。
  • 狼人殺是如何替代三國殺成為桌遊網紅的?
    桌遊這種慢節奏遊戲要如何在這個時代生存下來,並且擁有一大批擁護者?在筆者小時候,只要一提桌遊必定會想到三國殺。雖然只是一款遊戲,但它曾紅遍大江南北,幾乎每個桌遊俱樂部都會把三國殺作為主打,它是國內跌宕起伏的桌遊產業的化身。雖然現在很難再看到當年的盛景,但是每當有一款遊戲衰落時,總會有替代品的出現。而最近大為火熱的狼人殺,就是三國殺這位遲暮老人的替代者。
  • 「中國第一桌遊」《三國殺》已十年,從巔峰到谷底創業路坎坷
    在大多數人沉浸在遊戲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時候,卻有人已經將遊戲與創業結合在了一起,通過技術創新與商業的包裝將桌遊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三國殺》的出現,顛覆了傳統桌遊的既定形式。在此以前,如中國象棋、西洋棋、五子棋、三連珠……這些原始形態的桌遊雖然痴迷者成千上萬。但始終給人高端難以親近的距離感,直到強手棋的出現,簡單的布局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
  • 小眾的桌遊市場為何成為跨界新寵?
    奧秘之家聯合創始人陳振表示:「在做《偵探筆記》前,一直不認為奧秘之家會跟桌遊會有什麼聯繫,但解謎,懸疑,推理類的是我們的強項」。萬達影業看到去年奧秘之家推出的都市解謎冒險景遊戲 《北京地鐵逃脫》,找到他們談改編合作,不過改編一個爆款IP的難度著實不小。陳振說:「當時沒有劇本參考,只有劇組提供了電影的大致情節,並要求在電影上映前完工。兩個月時間,壓力挺大的」。
  • 三國殺登錄WEGAME,桌遊王者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三國殺十周年,所謂的十周年版本《新三國殺》在昨日悄悄的登錄了WEGAME平臺,頗具幾分黑色幽默的喜劇效果,因為騰訊旗下的《英雄殺》正是三國殺的山寨品。遊卡,國內桌遊行業的大哥,向騰訊低下了他昔日高傲的頭顱。
  • 香港漫改電影簡史(上):風雲華英雄成經典,銅鑼灣再無陳浩南!
    在電影史上,有一種類型比較特殊,就是根據漫畫改編的漫改電影。這種電影類型崛起於漫畫大國的日本與歐美,就像國內電影工作者熱愛翻拍各種IP小說一樣,隔壁的好萊塢與霓虹國也極度熱愛將各種類型的漫畫改編成真人電影。現如今漫改影視劇越來越常見,就連國內影視圈近幾年也掀起了漫改真人化風潮。
  • 好玩的桌遊遠不止《狼人殺》:中文桌遊圈與Dice Con丨觸樂
    今年,在Dice Con這個據說是亞洲最大的桌遊展上,像他這樣的華人原創桌遊設計師,確定出席的就已超過30位――雖然這仍是個比獨立遊戲圈更小的圈子。桌遊與三國殺去年Dice Con上,展出了一款主題頗為有趣的桌遊,叫《十萬次相親》。
  • 經典港漫改編,何家勁、關詠荷主演,一部30年前的亞視武俠劇
    馬榮成的《風雲》火遍兩岸三地,是港漫的代表作之一;而在《風雲》之前,馬榮成的作品《中華英雄》,是80年代十分火熱的漫畫,曾經與《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合稱「港漫四大名著」。 《中華英雄》改編的影視作品很多,我們最熟悉的莫過與劉偉強執導,鄭伊健、楊恭如主演的99版《中華英雄》。
  • 經典港漫改編,何家勁、關詠荷主演,一部30年前的亞視武俠劇
    馬榮成的《風雲》火遍兩岸三地,是港漫的代表作之一;而在《風雲》之前,馬榮成的作品《中華英雄》,是80年代十分火熱的漫畫,曾經與《龍虎門》、《醉拳》、《如來神掌》合稱「港漫四大名著」。《中華英雄》改編的影視作品很多,我們最熟悉的莫過與劉偉強執導,鄭伊健、楊恭如主演的99版《中華英雄》。
  • 狼人UNO三國殺玩膩了?試試這些桌遊吧!約稿
    大家出去聚會的時候,如果想到要玩桌遊,是不是往往就只想到了狼人(殺人)、UNO和三國殺呢?其實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不那麼大眾的桌遊可以嘗試一下。
  • 風雲,古惑仔都是港漫,可港漫早就沒落了,因為沒有眼光
    導語:聽過日漫,美漫,國漫,可很少有人聽過港漫,也許10後就不知道港漫是什麼東西了。01港漫最輝煌的年代是80年代美漫是美國的漫畫,美國的動漫。港漫也一樣,是香港的漫畫,香港的動漫。這裡一般指的都是漫畫,在沒有動畫的年代,漫畫產業是蒸蒸日上。可是當動畫出現以後,漫畫產品不可避免地出現低谷,甚至直接斷代。在沒有動畫的那個年代,港漫的成績非常好。不同於日本的黑白漫,港漫的色彩非常豐富,加上出彩的劇情,在80年代,港漫完全可以守住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是當動畫片普及以後,港漫就開始沒落。
  • 這位日本漫畫家奠定了港漫風格,卻也讓港漫走上不歸路
    但實際上,黃玉郎在70年代繪製的《龍虎門》等漫畫作品,其風格與後來人們所熟知的港漫風格完全不一樣,大家更熟悉馬榮成《風雲》這種畫風。業內人士也將黃玉郎和馬榮成這種畫風上的差異,視為「寫實」畫風與「港漫」畫風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