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機智,果斷,業務精湛
從他身上都能看到這些品質
這就是特警精神
這就是濟南特警
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翁:
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民警 劉惠甫
劉惠甫,1985年參軍,後在原濟南陸軍學院從事射擊教研工作,師從我國著名輕武器鑑定專家曹明晶教授,2005年轉業到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現任特警支隊作訓處四級高級警長。從警後,2006年曾代表中國警察赴匈牙利參加第五屆世界軍隊和警察狙擊手射擊比賽,2010年參加全國公安系統實戰應用射擊比賽,取得了狙擊槍射擊第一名的好成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槍王」。2012年6月被山東省公安廳聘為全省特警戰術射擊教官培訓班射擊教練,並錄入專家人才庫。
半輩子與槍械打交道
2005年,劉惠甫轉業到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工作。從軍營到警營,半輩子與槍械打交道,劉惠甫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2006年他代表中國警察赴匈牙利參加第五屆世界軍警狙擊手射擊比賽,2010年參加全國公安系統實戰應用射擊比賽並取得狙擊槍射擊第一名的好成績,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槍王」。
特警是公安隊伍的尖刀,更是反恐處突的鋒刃。鋒刃的一面是過硬的專業技能,另一面則是敢打必勝的忠誠氣魄。劉惠甫把全部精力用在了特警這把鋒刃上,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不斷提高特警的實戰水平。
深鑽細研 嚴摳細訓
剛參加公安工作時,面對新環境、新任務,劉惠甫快速轉變角色定位,很快就組建起濟南特警實戰射擊教研組,晝夜奮戰50天編纂了《特警狙擊手培訓教材》等資料。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能與認真的工作態度,劉惠甫在公安特警射擊教學領域闖出了一番名堂。2006年7月,劉惠甫參加公安部組織的全國特警訓練大綱、特警訓練教材的審定工作,提出的射擊理念被採納並就此修改了部分教材。
對於射擊教學,劉惠甫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能根據射彈散布情況分析出射手對射擊動作的掌握程度及射擊過程中心理變化情況,分析出射手握槍、抵肩、貼腮、擊發力量的變化,分析出射手擊發瞬間視力、精力專注程度的變化、呼吸是否正確、有無懼怕聲響和心理狀態等,從而與射手建立起良性互動溝通,使射手很快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並知道如何糾正,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較理想的訓練效果。
更讓人佩服的是,劉惠甫可以根據射手射擊時槍身後坐及身體顫抖的瞬間,判斷出子彈的命中方向以及偏離目標中心的距離。一次日常狙擊訓練時,一名射手用88式狙擊槍剛剛射出第一發子彈,劉惠甫便判斷彈著點距目標中心偏左至少5釐米,射手通過瞄準鏡檢靶後發現劉教練的判斷非常準確。劉惠甫告訴射手,他的問題在於擊發瞬間抵肩不實,肘、肩不能同步承受後坐,自然指向偏左。經過調整,在第二輪射擊時,這名射手準確命中目標。
從警15年來,劉惠甫為濟南特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射擊人才,這些射擊人才在平時的訓練比武中表現突出,在實戰中更是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初,在公安部訓練部門組織下,劉惠甫參與了《公安特警練兵手冊》狙擊訓練部分的撰寫。劉惠甫被評為全省公安系統拔尖型人才,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3次,個人三等功2次。他還應邀赴省內外授課40多次,對象不僅僅是公安特警,也包括軍隊、武警、法警、邊防等單位。
榮譽的背後伴隨著艱辛的付出。劉惠甫注重日常學習研究,不斷擴展知識儲備,除火藥、彈道學、概率論等知識外,還涉獵氣象學、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等外延知識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施訓過程中,劉惠甫堅持因人施教、嚴摳細訓,對每個細小動作都反覆講解示範、糾正,讓隊員模仿、領悟,直至完全掌握。濟南特警支隊黨委高度重視教官隊伍建設,專門打造了特警「實戰三室」,全力推動隊伍實戰能力提檔升級,其中就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劉惠甫槍械工作室」,為全面提高隊伍實戰能力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處處以身作則
不懼困難危險
常年與槍彈相伴,危險時常存在。今年備戰全國公安系統第24屆手槍實用射擊比賽時,由於採用了與國際接軌的IPSC射擊方式,科目新、距離近、射速快、移動頻繁、難度大,水平方向270度射擊,危險性高。
為確保訓練成效,作為教練員的劉惠甫全程緊跟射手觀察槍口指向和射擊動態。在一組實彈射擊訓練時,反彈回來的彈頭碎片擊中他的腿部,嵌入肌肉2釐米,距股動脈僅有2毫米,後經手術才取出。對此,劉惠甫卻十分淡然:「實戰中發生跳彈情況很正常,不能因為射擊訓練有危險就躲在遠處,那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哪裡有問題。如果我不是教練,而是與射擊隊員共同執行任務的隊友,我想我會離他更近,這充分說明我們現在的訓練貼近實戰。」
來源:政治部 特警支隊
責編:馬文靜 審核: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