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漢警變遷】武漢特警鑄劍十五年:危急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2021-01-12 澎湃新聞
【見證漢警變遷】武漢特警鑄劍十五年:危急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2021-01-1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馮威 黃明月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110警察節12#見證漢警變遷6

「砰!砰!砰!」

隨著槍聲響起

訓練有素的特警隊員

分成3個戰鬥小組

交替掩護、搜索前進

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

用92式手槍精準射擊……

這是1月10日

武漢警方慶祝首個人民警察節

暨全警實戰大練兵匯報演練上的一幕

特警隊員的精湛技能

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這背後是特警隊員們的日復一日的苦練

這些英姿颯爽背影的背後

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讓我們順著時間線

一起來了解真實的武漢特警

1994年8月

武漢市公安局防暴隊組建直屬四隊,承擔防爆攻堅、防化排爆、處置暴力恐怖案事件等任務。這一年,現任特警支隊女子大隊大隊長陳蔚參警,陳蔚是第一批女子特警隊員。組建之初,一部基地電臺、一輛軍用運兵車、兩型手槍、衝鋒鎗是主要裝備。

1995年9月

江岸區丹水池發生一起涉槍涉毒案件,犯罪嫌疑人持槍拒捕,打死一名民警。接到武漢市公安局緊急調警命令,陳蔚和9名同事奔上軍用運兵車,向現場飛奔。到達現場後,他們按照戰術隊形開展行動,很快便將犯罪嫌人抓獲。

2005年

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成立,負責處置暴力恐怖犯罪、嚴重暴力性犯罪,擔任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衛任務、特殊的巡邏執勤任務等。從此,特警支隊作為一個獨立建制單位加入武漢公安戰鬥序列。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這是特警隊員的信念和要求。

武漢特警到底有多重要

武漢特警支隊是公安部確定的10支國家級反恐突擊隊之一,也是中南五省唯一一支國家級專業反恐武裝力量,承擔著湖北武漢及中南地區的反恐處突任務,並隨時接受公安部和省公安廳調動。

2008年

5月13日晚10點,特警支隊接到公安部緊急調警,要求武漢特警以最快速度集結,趕赴四川抗震救災。14日凌晨4點,202名特警隊員踏上徵程。14日早上5點50分,武漢特警抵達成都,成為全國16支趕往災區的特警中,最早抵達災區的隊伍。5月15日,按照前線指揮部的部署,武漢特警向汶川縣漩口鎮挺進。「10個小時,徒步走了四十多公裡。」第一批參與汶川抗震救災的周丹介紹,隊員們身背攜行包、手持鋼釺,人人負重近百斤,日夜兼程。在漩口鎮的7天裡,武漢特警按照前線指揮部的指令6次轉場,搶救受災物質,搭建帳篷,救助受災群眾。

2012年

市公安局對特警警務機制進行改革,8個大隊派駐到8個中心城區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形成了覆蓋中心城區的特警力量體系,駐區特警「屯警街面、動中備勤」,積極投入社會面防控,打擊街頭犯罪和「黃、賭、毒」,開展「護學護校」和「重點部位壓發案」專項工作。

2016年7月

江漢區某醫院,一名患者突然情緒激動,持剪刀劫持了一名護士。特警支隊駐江漢大隊接到命令,立即趕到現場處置。四名特警隊員穿上白大褂,慢慢靠近。陳軍敲了敲旁邊的玻璃,成功轉移了嫌犯的注意力,這時夏禹果斷衝了上去,用手掌擋在了剪刀的兩個刀刃中間,其他特警隊員默契地衝上來,合力控制嫌犯。

特警支隊的訓練和工作

據統計,武漢特警隊員年度集中訓練時間一般不少於100天,擔任反恐、防暴攻堅任務的特警隊員則堅持常年訓練。冬天下大雪,男隊員們也能赤膊練得滿頭大汗。

自組建以來,特警支隊先後承擔了赴川抗震救災、奧運會及國慶60周年安保、監利沉船救援、「中塔特警聯合反恐演習」等「國家級」重大任務。先後參與部督「7·2」特大製毒案、「12·1」爆炸案等嚴重暴力案件近200起。

特警支隊結合武漢公安工作實際,建立起了「11+12+2」(11個武裝駐巡崗、12支機動快反隊、警務航空隊和潛水隊)的快速反應體系,一旦發生重大案事件或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可以快速反應、快速處置。

2020年8月

特警支隊駐洪山大隊歷時一年四個月,協助洪山區公安分局禁毒部門偵破一起特大特大販毒、運輸毒品案件,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36人,繳獲各類毒品198.2公斤,收繳毒資171萬元、仿64式手槍1支、子彈若干,扣押涉案車輛8臺。

2020年11月

特警支隊駐江漢大隊協助江漢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抓獲一名潛逃19年的命案逃犯。

2020年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特警支隊100餘名家在外地的民警主動放棄離漢申請,70餘名先期離漢的民警逆行歸隊,全體民警踴躍提交請戰書,組建戰疫突擊隊,投入到離漢通道封控、醫療點保衛、「四類人員」排查、患者轉運、社區防控、巡邏防控等工作。

疫情期間,特警支隊出動警力3萬餘人次,協助收治「四類人員」417人,服務群眾400餘人,調處各類糾紛30餘起。

目前

特警支隊共有民警700餘人,配備猛士突擊車、攀爬車、排爆機器人、高精度狙擊槍、警務直升機等一大批裝備,具備水陸空立體作戰和全天候作戰能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只有日復一日科學的苦練

才能建設成為一支本領過硬的隊伍

才能守護江城的平安

新的一年新的挑戰

特警支隊將再接再厲

不忘初心,奮勇前行

素材來源:特警支隊

通訊員 馮威 黃明月

RECOMMEND

原標題:《【見證漢警變遷】武漢特警鑄劍十五年:危急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出入境辦證量28年躍升397倍
    原創 馮威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110警察節10#見證漢警變遷5見證漢警變遷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國家級反恐突擊隊、武漢特警支隊獲命名為「猛士突擊隊」
    特警隊員在排爆。 圖片來自荊楚網據「武漢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日上午9時,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突擊大隊被正式命名為「猛士突擊隊」並現場授旗。武漢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喻春祥把一面印有「猛士突擊隊」五個大字的紅旗授予該突擊大隊大隊長塗妙文。
  • 天命之年衝鋒在前 初心綻放夕陽紅
    天命之年衝鋒在前 初心綻放夕陽紅 2020-05-20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旗迎風飄揚 特警衝鋒在前
    ,按照統一部署,連日來,蓬溪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積極投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戰鬥,以阻擊疫情勇擔當、共克時艱作表率的實際行動,砥礪初心使命,彰顯忠誠本色,團結帶領全體民警、輔警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一、血脈流淌著忠誠,晝夜值守護平安。
  • 武漢公安啟動夜間大巡控,5路記者見證24小時服務保城市安瀾
    驕陽落山,夜幕降臨,武漢三鎮,溢彩流光。8月26日晚8時,武漢首義廣場上紅藍警燈閃爍。「梟龍」、「劍齒虎」裝甲車,「霸道」巡邏車,智能巡控車,「漢警快騎」摩託車列陣待發。武漢市公安局各直屬單位負責人組成警官方陣,以及機關民警、交警、特警、巡警、輔警組成的5個方陣,一隊隊民警威武肅立。
  • 黨員氣質:關鍵時刻站得起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 ——西胡垌社區黨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黨員幹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響應黨中央號令,充分發揮共產黨員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戰鬥在前,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2020年新年伊始終究是不平凡的。本來是歡天喜地鑼鼓齊鳴的春節,卻隨著新冠狀肺炎疫情的到來嘎然而止。戰『疫』打響,醫護人員火速支援,全國黨員投身一線,每個民眾蝸居在家,不聚集,講衛生,帶口罩,終於我們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西胡垌社區黨支部黨員志願者李春在心得中這樣寫道,「經過這次疫情,我們又一次見證了祖國的偉大,人民的團結。同樣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反思。
  • 撒貝寧為武漢公安38對新人主持集體婚禮 張伯禮陳薇發視頻祝賀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 通訊員楊槐柳)11月26日上午,在歡快而浪漫的音樂聲中,一對對身著警藍制服的英俊小夥手牽一身潔白婚紗的美麗新娘,款款步入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多功能廳。在親人和戰友們的見證下,來自武漢公安警營的38對新人同時喜結良緣。
  • 他們,終於結婚了!撒貝寧主持婚禮
    英俊的警藍制服 牽手 美麗的潔白婚紗‍11月26日上午在武漢園博園長江文明館多功能廳武漢公安38對新人在親人和戰友們的見證下喜結良緣2020年1月22日下午,在從武漢回孝感大悟縣老家的路上,武漢特警支隊六大隊民警付元乾對未婚妻胡曉說。胡曉幸福地微笑著。付元乾和身為銀行職員的胡曉是同鄉,相戀3年多,原打算2019年國慶節結婚,可付元乾因參加軍運會安保,婚禮推遲到了今年春節,回大悟老家辦。春節前,付元乾早早跟同事調班,擠出了相對完整的假期。
  • 最是危急見初心——中國郵政在阻擊疫情戰鬥中奮勇衝鋒
    迎著最堅定的號角——一道道天空藍、一輛輛愛心車、一抹抹郵政綠,從四面八方馳援湖北、武漢,送達的不僅僅是生命物資,更有滿滿的溫暖和寶貴的信心,踐行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越是危急越向前!危難時刻,湖南郵政優先處理髮往湖北的防疫物資,已累計承運疫情防控物資28萬件,派車203輛,運送1176噸。同舟共濟,眾志成城。陝西至武漢、浙江至武漢、安徽至武漢、江蘇至武漢……郵車駕駛員們向著共同的目的地。地方郵政公司加強組織協調,展開協同作戰,與疫情搶時間、拼速度。重慶郵政與海關部門密切協作,實現防疫物資快速驗放。
  • 武裝泅渡驚豔亮相,「水上飛翼」救人,武漢警方水上實戰練兵堪比...
    10日上午,在武漢市人民警察實戰訓練基地,15名全副披掛的特警隊員,攜帶長短槍枝,演練了武裝泅渡,並在泅渡途中射擊。記者觀察了解到,他們攜帶的武器裝備總重達14公斤,在武裝泅渡過程中,連腳上的戰靴都沒有脫下。昨日,武漢市公安局舉行2020年全警實戰大練兵水上科目大比武,演練了水上救生、水下搜救、武裝泅渡、水下搜證等科目。
  • 關鍵時刻靠得住 危急時刻頂得上
    今年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的決戰決勝年,市住建局對27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任務量身定製了「一河一策」。針對金山河水質變差的問題,周偉剛帶著科室的黨員幹部,穿著長筒雨靴、戴著防毒面具、打著手電筒,步行1.1公裡,深入橫江瀝探查黑臭水體成因,制定了整治方案。「這些管網沒整改好,就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我們利用周末和平時加班加點,極力追回耽誤的時間。
  • 日照一男孩滑入水庫,危急時刻遇上了他們!
    在三月學雷鋒月裡我們的身邊湧現出一批活「雷鋒」他們用行動見證擔當用愛心溫暖春天3月3日16時左右,青峰嶺湖區投資有限公司保潔員張守蘭、楊明美等人,正在水庫大壩北側例行打掃衛生。突然間,她們聽到不遠處傳來微弱的呼救聲,急忙跑過去發現,一名少年正在冰冷的水中掙扎,情況十分危急。她們一邊迅速撥打手機求救,一邊四處尋找救人用的工具。「俺倆一起往北跑,到了值班室,我說有人落水了,快點救!」張守蘭說。
  •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武漢鐵警萌娃,走進特警警營
    今天上午,正在武漢火車站進站口執勤的武漢鐵路公安處特警支隊特警高賽,在聽到支隊指揮室點名後,忽然又聽到4歲女兒小然在視頻連線中的聲音。「爸爸今天上班,要堅守崗位,不能陪你了……」原來,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當日上午,武漢鐵路公安處特警支隊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舉行「我們的節日·向家屬匯報」警營開放日活動,近10餘個特警家庭家屬參加。
  • 武漢江岸公安「國賓級」禮遇護送內蒙古援漢醫療隊離漢
    3月31日12時30分許,在武漢市江岸區工農兵路創意賓館門前,來自內蒙古第四批援漢醫療隊的112名醫護人員統一著裝,在大門前紛紛用手機拍攝照片、短視頻,與前來護送醫療隊的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交通大隊漢警快騎、江岸區公安分局二七街派出所民警合影留念。
  • 我依然在武漢等你
    「我知道車來人往的路口平安中有一個你流動的是我流汗的是你我知道危險緊急的關頭衝鋒中有一個你流淚的是我流血的是你……」2021年1月10日,中國第一個警察日,在湖北經典音樂廣播的電波聲中,傳來這樣感人肺腑的歌聲,它是由著名作曲家劉翔和青年詞作家謝怡創作的一首反映武漢公安抗疫、宣揚警察正能量的歌曲
  • 獨家V觀丨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和英雄們一起見證榮光時刻
    △點擊視頻 和英雄們一起見證榮光時刻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為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鍾南山鍾南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 黨員幹部,就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
    黨員幹部,就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 2020-02-24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雪中訓練秒變蜘蛛俠的特警小哥哥就是他!
    退伍之後的他通過報名政法幹警考試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從橄欖綠到藏青藍,他守護平安的決心不曾改變,他對祖國的信仰不曾動搖,時刻為銅都小城平安和諧而默默奉獻,他就是銅陵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民警——柯其潤。紮實的基本功讓他不僅成為一名訓練尖兵,作為主力隊員參加比武競賽的他更是多次獲得佳績,特警比武「重頭戲」綜合體技能項目一次團體第二、團體第六就是最好的印證,右腳腳踝骨刺、左膝蓋撞傷、左肩部扭傷等大小傷情更是見證著一名公安特警的蛻變成長曆程。
  • 相隔十五年,這個家庭幸福的變遷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
    相隔十五年,這個家庭幸福的變遷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看這部室內劇時候,我和楊紫一般大,而今我已經為人妻為人母,而當我看到當年他們重聚在一起時候,我淚流滿面,我把我的淚照發到朋友圈時候,我才發現很多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淚滿衣襟,是什麼讓我對這個幸福一家淚流滿面呢?
  • 「年度流行語」見證時代變遷
    ■陸天成  周  偉連日來,經過公開徵集、專家評選、媒體投票等環節,各大機構開始發布「2020年十大流行語」。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手段、表達思想感情的載體,也是時代發展的「晴雨表」、生活變遷的「風向標」。流行語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包含的信息與符號、思想與內涵被公眾認可,產生了認知默契與思想共鳴。流行語是一個語言現象,更是一個社會現象,其中既有個人表達,也有宏大敘事。年度流行語裡,幾乎不會有人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入選感到驚訝。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