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馮威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110警察節10#見證漢警變遷5
見證漢警變遷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展現代代公安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職業情懷,講述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各項工作中感人至深的漢警故事。
今日推送第五期:《出入境辦證量28年躍升397倍》
★★★★★
1月6日
因往來港澳通行證籤注信息磨損
近期準備前往澳門的銀先生
想要查詢籤注信息
走進寬敞明亮的
出入境智慧服務大廳
不禁感嘆出入境服務窗口的
巨大變化
↓↓↓
1992年
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現為出入境管理支隊)成立,在江岸區張自忠路附近辦公,負責受理、審批、發放中國公民出國(境)證件等工作。
在此之前,武漢市公安局設有一個外國人事務管理科,負責出入境相關業務,辦理證件量並不多。
2000年-2005年
2000年,武漢出國境人數首次超過2萬人,而到2005年,這一數字就超過了10萬人。出國境人數增多,帶來的是出入境業務量的激增。
2006年底
武漢市公安局從各部門抽調民警增援。也是這一年,現任出入境管理局一大隊教導員的李彤來到了出入境服務窗口。
「每天人很多,大廳比較擁擠,民警在窗口一坐一天,辦證辦得頭都抬不起來。」李彤回憶,受場地限制,窗口不得不採取辦證人員限流等措施。銀先生至今仍記得在張自忠路服務大廳辦證時的情形:「大廳面積小、裡面人擠人,排隊排得轉彎,辦證手續複雜,還要樓上樓下跑。」
2007年1月1日
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市常住人口可以申辦赴港澳地區個人旅遊。出入境管理處整修接待大廳,增加辦證接待面積,增設辦證窗口,將出入境業務按種類分區域開展,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2009年
相繼推出周六延時服務、「全城打通受理服務」等便民措施,在服務時間和空間上向內挖潛。
2012年
出入境管理支隊整體搬遷至市民之家,辦公面積、環境的擴容升級,為提高辦證效率奠定了基礎。
2013年
全市辦證量首次突破百萬件次。
2014年
全市辦證量超過155萬件次,「井噴式」增長速度下,群眾辦證「排長隊」問題日益凸顯。出入境管理支隊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加大科技信息化投入,先後研發了「一站式港澳個人遊續籤機」、「自助填表易」、「自助繳費易」等一批信息化自助設備,縮減辦證等候時間,減少窗口排隊環節。
2014年4月,出入境管理支隊對出入境證件申請表進行「三表合一」精簡改造,辦證時間縮短至10個工作日。同年8月推出網上預約、綠色通道等服務。當年,8300餘名群眾享受網上預約帶來的便利。
2015年
「出入境自助服務機」走進全市54個警務綜合服務站和15個出入境業務受理點,提供首次辦證預約、電子往來港澳二次籤注、辦證繳費、諮詢等服務。
大範圍布局的自助服務設備和密集出臺的便民服務舉措,極大地提高了辦證效率,群眾辦證排隊等候時間大幅縮短。
2017年
出入境管理支隊按照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模式,打破傳統申請模式,推出「網上辦」「一次辦」「馬上辦」措施,研發自助查詢、自助填表、自助照相、自助發證、自助繳費等新設備,啟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寶生活號等軟體,在手機端實現了網上預約、網上填表、網上繳費等系列功能,方便申請人快捷辦理各類出入境業務。自助設備升級和移動端開啟帶來的,是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
2020年10月12日
改造升級的智慧服務大廳投入使用。智慧服務大廳每個細節的設置都以提升市民體驗為導向,各功能區域按照業務辦理流程布置,同時通過對近年來引進、研發的智慧設備的高度集成,實現能一次排隊、一窗辦結,讓申請人走最短路、用最短時、辦最舒心證。武漢出入境邁入智慧服務時代。
從1992年的6000餘人次,到2019年的239萬餘人次。28年,武漢出入境辦證量躍升397倍。辦證量的躍升,是武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的有力見證。
目前,武漢出入境業務已實現2項(辦證進度查詢、出入境記錄查詢)可全程網上辦理,6項自助辦理,其餘97項可網上預約、填表,2018年自助辦、網上辦辦理率達36%,2019年達42%。
素材來源:出入境管理支隊
通訊員馮威
RECOMMEND
原標題:《【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出入境辦證量28年躍升397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