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五年,這個家庭幸福的變遷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
看這部室內劇時候,我和楊紫一般大,而今我已經為人妻為人母,而當我看到當年他們重聚在一起時候,我淚流滿面,我把我的淚照發到朋友圈時候,我才發現很多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淚滿衣襟,是什麼讓我對這個幸福一家淚流滿面呢?我問我自己,我自己想,或許是情懷,是感動,是變遷後感慨,總之我感動了,人生如斯,歲月如流,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記憶,還有滄桑。
這個滄桑在家長高亞麟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那時候的電視還是個大屁股,甚至還有黑白的,可我們每天定時定點在座在電視前,看一家人喜怒哀樂,實際沒有怒和哀,只有喜樂。那個時候的《家有兒女》就是這麼火爆,用萬人空巷都不為過。到了電視播出時間,大街上是沒有幾個人的,特別是農村,滿村不見人影,大家都躲到屋子裡看電視去了。電視裡真的沒有什麼,就是一家人雞毛蒜皮,一個重組家庭三個孩子的童年,當然,也有大人們的你爭我鬥。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家有兒女》是在2004年開機的,那個時候的高亞麟才28歲,還不到而立之年,就來給人當後爸,而那個時候的宋丹丹已經43歲了,這對高亞麟是個不小的挑戰,加來一個碎嘴婆,三個孩子,高亞麟一下就成熟到一個父親的角色中。實際在這之前,高亞麟是個商人,他什麼都幹過,開過飯館,倒賣過服裝,還賣過防盜器材等等,總之他什麼都倒騰過,是一個極不安分的人。一個快樂的單身漢,就這樣成了夏東海。
以後據高亞麟回憶,他當時的演戲就是參照自己的父親演的,因為他從父親的身上找到了父親的感覺。沒想到非常成功。最後竟然成了「國民好爸爸」,這有些讓高亞麟意想不到。不過,他在觀眾口中,知道演繹的「夏東海」是成功的。為此自己還陶醉過好久好久。
這也讓他以後的人生更加硬朗和務實,所以才2017年他投資了《人民的名義》,成了名副其實的製片人。終於開播了,投資的高亞麟比任何人都要緊張,雖然劇組裡請的好多大腕兒,可他真的不託底。終於,電視獲得了普遍好評,高亞麟投資得到了理應的回報。
現在高亞麟的臉上,寫滿的不僅僅是滄桑,更多的是成熟。
當然,成熟的不止高亞麟一個,還有43歲的宋丹丹,如果你聽到這樣一句口頭禪:「嘿嘿,我,我容易嗎我!」那一定是劉梅媽媽來了。沒錯,她真的來了。劉梅,一個中年離婚的女人,帶著三個孩子,在嬉笑怒罵中過活,想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而宋丹丹自己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宋丹丹的人生,經歷了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僅僅維繫了一年,可是最浪漫的時刻,在拍戲的時候,認識了導演英達,兩個人戀愛到結婚用了很長時間,還有一個兒子。但最後還是離婚了。記得在一次節目中,宋丹丹說了很久沒有說的話,她說她最要感謝的是前夫英達,沒有他就沒有自己的《家有兒女》!因為沒有英達的《我愛我家》,就沒有後來的《家有兒女》。這也許是她的心裡話。不過現在她和現任丈夫趙玉吉過得很好。
現實生活中,宋丹丹看似大大咧咧的一個人,可她對感情還是很分明的。當她知道丈夫英達和梁歡有不軌之戀時候,毅然選擇了離婚。
可她還是沒有能和劇中的一樣。劇中,劉梅和胡一統離婚,可他們還是朋友,因為是劉星的爸爸,可現實中,英達是巴圖的爸爸,可他們很少來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英達對宋丹丹的傷害太深了。但最後聽宋丹丹說的話,她還是放下了這些怨恨。她只記得感恩!這就是一個高貴人品質。
那讓我們再說說三個孩子。當年的夏雪精靈,夏雨可愛,小雨憨厚,他們這些印象一直在我們的腦海裡。也許大家不知道,當年楊紫並不是邀請的演員,是去客串夏雨的同學的,被導演相中,這樣就成了夏雨的姐姐夏雪。沒想到楊紫把夏雪的角色詮釋得幾乎是完美的。實際上,楊紫十歲就拍戲了,拍《家有兒女》時候已經完成了好幾部戲呢!可拍完《家有兒女》便無戲可拍了。因為她在青春期,變化大,不夠漂亮。於是她選擇了上學。
十年之後,她終於有了機會,這對她來說,也可以叫厚積薄發,先後拍攝了《琅琊榜》,《偽裝者》,《戰長沙》等多部大劇。讓楊紫一下成熟起來。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熱播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和《歡樂頌》等多部作品,楊紫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了。
再說張一山,就因為在《小兵張嘎》中扮演了「樂樂」一角,在海選《家有兒女》小演員時候,被導演一眼相中,於是,他成了電視劇裡的夏雨,夏雨和夏雪一樣,在演完「家有兒女」後遭遇了瓶頸,於是他和楊紫一樣,選擇了去上學。慶幸的是他和楊紫在一個學校,這給他的學生時代增加了色彩。畢業之後,他也沉寂了好久一段,終於,《餘罪》讓人們看到了長大的張一山。「賤人餘」這個帶有痞性的硬漢,一下徵服了萬千觀眾,也讓張一山一下撤下了「劉星」的牌子。
而今,張一山除了參加一些綜藝之外,還參加了新版的《鹿鼎記》拍攝,張一山當然是主角韋小寶,人們對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充滿了期待。
而這三個孩子最遺憾的是就是小雨了。也許到現在大家不知道小雨叫什麼名字,那我告訴大家,他叫尤浩然。因為尤浩然沒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所以他離演藝事業越來越遠。
2019年春節,借著《我愛我家》25周年重聚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歲月,這讓我們難掩淚水,這麼一家人能夠歡聚,想想十五年前的他們,不流淚才奇怪了。聚散本無常,只求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