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五年,這個家庭幸福的變遷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

2020-12-22 小豆豆聊聊娛樂

相隔十五年,這個家庭幸福的變遷為什麼讓我們淚流滿面?

看這部室內劇時候,我和楊紫一般大,而今我已經為人妻為人母,而當我看到當年他們重聚在一起時候,我淚流滿面,我把我的淚照發到朋友圈時候,我才發現很多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淚滿衣襟,是什麼讓我對這個幸福一家淚流滿面呢?我問我自己,我自己想,或許是情懷,是感動,是變遷後感慨,總之我感動了,人生如斯,歲月如流,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記憶,還有滄桑。

這個滄桑在家長高亞麟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那時候的電視還是個大屁股,甚至還有黑白的,可我們每天定時定點在座在電視前,看一家人喜怒哀樂,實際沒有怒和哀,只有喜樂。那個時候的《家有兒女》就是這麼火爆,用萬人空巷都不為過。到了電視播出時間,大街上是沒有幾個人的,特別是農村,滿村不見人影,大家都躲到屋子裡看電視去了。電視裡真的沒有什麼,就是一家人雞毛蒜皮,一個重組家庭三個孩子的童年,當然,也有大人們的你爭我鬥。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家有兒女》是在2004年開機的,那個時候的高亞麟才28歲,還不到而立之年,就來給人當後爸,而那個時候的宋丹丹已經43歲了,這對高亞麟是個不小的挑戰,加來一個碎嘴婆,三個孩子,高亞麟一下就成熟到一個父親的角色中。實際在這之前,高亞麟是個商人,他什麼都幹過,開過飯館,倒賣過服裝,還賣過防盜器材等等,總之他什麼都倒騰過,是一個極不安分的人。一個快樂的單身漢,就這樣成了夏東海。

以後據高亞麟回憶,他當時的演戲就是參照自己的父親演的,因為他從父親的身上找到了父親的感覺。沒想到非常成功。最後竟然成了「國民好爸爸」,這有些讓高亞麟意想不到。不過,他在觀眾口中,知道演繹的「夏東海」是成功的。為此自己還陶醉過好久好久。

這也讓他以後的人生更加硬朗和務實,所以才2017年他投資了《人民的名義》,成了名副其實的製片人。終於開播了,投資的高亞麟比任何人都要緊張,雖然劇組裡請的好多大腕兒,可他真的不託底。終於,電視獲得了普遍好評,高亞麟投資得到了理應的回報。

現在高亞麟的臉上,寫滿的不僅僅是滄桑,更多的是成熟。

當然,成熟的不止高亞麟一個,還有43歲的宋丹丹,如果你聽到這樣一句口頭禪:「嘿嘿,我,我容易嗎我!」那一定是劉梅媽媽來了。沒錯,她真的來了。劉梅,一個中年離婚的女人,帶著三個孩子,在嬉笑怒罵中過活,想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而宋丹丹自己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宋丹丹的人生,經歷了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僅僅維繫了一年,可是最浪漫的時刻,在拍戲的時候,認識了導演英達,兩個人戀愛到結婚用了很長時間,還有一個兒子。但最後還是離婚了。記得在一次節目中,宋丹丹說了很久沒有說的話,她說她最要感謝的是前夫英達,沒有他就沒有自己的《家有兒女》!因為沒有英達的《我愛我家》,就沒有後來的《家有兒女》。這也許是她的心裡話。不過現在她和現任丈夫趙玉吉過得很好。

現實生活中,宋丹丹看似大大咧咧的一個人,可她對感情還是很分明的。當她知道丈夫英達和梁歡有不軌之戀時候,毅然選擇了離婚。

可她還是沒有能和劇中的一樣。劇中,劉梅和胡一統離婚,可他們還是朋友,因為是劉星的爸爸,可現實中,英達是巴圖的爸爸,可他們很少來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英達對宋丹丹的傷害太深了。但最後聽宋丹丹說的話,她還是放下了這些怨恨。她只記得感恩!這就是一個高貴人品質。

那讓我們再說說三個孩子。當年的夏雪精靈,夏雨可愛,小雨憨厚,他們這些印象一直在我們的腦海裡。也許大家不知道,當年楊紫並不是邀請的演員,是去客串夏雨的同學的,被導演相中,這樣就成了夏雨的姐姐夏雪。沒想到楊紫把夏雪的角色詮釋得幾乎是完美的。實際上,楊紫十歲就拍戲了,拍《家有兒女》時候已經完成了好幾部戲呢!可拍完《家有兒女》便無戲可拍了。因為她在青春期,變化大,不夠漂亮。於是她選擇了上學。

十年之後,她終於有了機會,這對她來說,也可以叫厚積薄發,先後拍攝了《琅琊榜》,《偽裝者》,《戰長沙》等多部大劇。讓楊紫一下成熟起來。於是,才有了後來的熱播劇《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和《歡樂頌》等多部作品,楊紫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了。

再說張一山,就因為在《小兵張嘎》中扮演了「樂樂」一角,在海選《家有兒女》小演員時候,被導演一眼相中,於是,他成了電視劇裡的夏雨,夏雨和夏雪一樣,在演完「家有兒女」後遭遇了瓶頸,於是他和楊紫一樣,選擇了去上學。慶幸的是他和楊紫在一個學校,這給他的學生時代增加了色彩。畢業之後,他也沉寂了好久一段,終於,《餘罪》讓人們看到了長大的張一山。「賤人餘」這個帶有痞性的硬漢,一下徵服了萬千觀眾,也讓張一山一下撤下了「劉星」的牌子。

而今,張一山除了參加一些綜藝之外,還參加了新版的《鹿鼎記》拍攝,張一山當然是主角韋小寶,人們對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充滿了期待。

而這三個孩子最遺憾的是就是小雨了。也許到現在大家不知道小雨叫什麼名字,那我告訴大家,他叫尤浩然。因為尤浩然沒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所以他離演藝事業越來越遠。

2019年春節,借著《我愛我家》25周年重聚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歲月,這讓我們難掩淚水,這麼一家人能夠歡聚,想想十五年前的他們,不流淚才奇怪了。聚散本無常,只求別來無恙!

相關焦點

  • 中國家庭變遷三十年:小皇帝、農村婦女、老人
    書名就帶著那個時代的印記:八九十年代流行「小皇帝」這個詞,這是尚不習慣計劃生育政策的中國社會冷眼看待獨生子女家庭對兒童的關注和溺愛。這本書並不過時,它既留下了對90年代的歷史記錄,也昭示了中國社會因改革開放、城市化、消費主義、和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而產生的深刻家庭結構變化,以及家庭中的權力關係變化。這些人類學家筆下的那些場景,是中國家庭三十多年間根本性變遷的先聲。
  • 從「我」到「我們」,幸福家庭的秘密
    當「我」和「你」,成為「我們」,創造的是整個家庭的幸福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中說,「我最希望的是能為你們帶來這樣一種希望讓很多家庭中的男人和女人看到,原來家庭不止是搭夥過日子,不止是合作養孩子,我們真的可以在經營家庭的過程中,更多的感受到彼此的親密和支持,更多的體會到家的凝聚和溫暖。當「我」和「你」,成為「我們」,共同去討論和經營我們的「家」時,創造的不止是今天的幸福,更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和家族的傳承。
  • 【見證漢警變遷】武漢特警鑄劍十五年:危急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見證漢警變遷】武漢特警鑄劍十五年:危急時刻他們衝鋒在前 2021-01-1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本家庭相冊裡的時代變遷 中國人的一天
    翻開他珍藏的家庭相冊,也就翻開了過去三十年,中國時代變遷投射在一個家庭的縮影...「從戀愛到結婚、從懷孕到生子……一張張當年不經意的照片勾起了我埋在心底的歡欣。」山西攝影師劉鳳林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他的家庭也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中的一個。翻開他珍藏的家庭相冊,也就翻開了過去三十年,中國時代變遷投射在一個家庭之上的縮影。
  • 楊亞洲再拍京味兒劇《幸福裡的故事》,講述金融街四十年發展變遷
    10月9日,由楊亞洲、楊博執導,李晨、王曉晨主演的京味兒劇《幸福裡的故事》將登陸北京衛視晚間黃金檔。《幸福裡的故事》從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出發,講述了生活在「幸福裡」大院的幾戶人家,在改革開放大潮衝擊下翻天覆地的變化。
  • 相隔了十五年三劫循環再現 時越立大功致敬教練羅洗河
    相隔了十五年三劫循環再現 時越立大功致敬教練羅洗河 2020-12-16 19:44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 為什麼再看《美麗人生》,我們卻不再淚流滿面了
    相信大多數人應該記憶裡應該都會看過這個電影。說到底終究還是敗給了生活,成長這個話題又要背鍋了。再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們知道了,在美麗的童話都是假的,也知道了拿到一千分就贏的一輛坦克也是假的;我們開始注意如此經典優秀的的影片演員的表演和情節太戲劇了,不再相信遊戲結束我們就回家,也不再相信無論如何人生都是美麗的,因為我們都知道,生活太苦了,哪裡有片子裡Guido一樣的人。
  • 京味劇《幸福裡的故事》,書寫金融街40年變遷
    京味劇《幸福裡的故事》日前在北京衛視開播。這個以青年男女的成長經歷,書寫金融街地區近40年歲月變遷的故事,在播出後引發熱議,其中最讓北京觀眾產生共鳴的,是一眾實力戲骨們演繹的煙火氣十足的大雜院和那個年代街裡街坊相濡以沫的鄰裡情。
  • 10部電影讓我們淚流滿面
    10部電影讓我們淚流滿面2001年02月14日16:24:54南方都市報    正像任何一種只屬於人類的藝術手段一樣,電影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也同樣擔負起為人類的男歡女愛美化包裝的責任,而且有100年的實踐證明,電影在承擔這個責任時比任何一種藝術幹得都好,呈現在20世紀電影藝術裡的愛情不但讓人看到了生活的真諦,
  • 「百萬家庭幸福大講堂」佳木斯站| 幸福原來就在我們身邊!
    4月30日百萬家庭幸福大講堂佳木斯站在愛琴海大酒店成功舉辦⚑一次家庭關係理念的碰撞
  • 與其用十五年等待候鳥,為何不在最好的時光裡不要彼此錯過
    終於,湖南衛視《十五年等待候鳥》定格在了一個讓無數觀眾不用喊虐的畫面:又一年候鳥飛回的季節,黎璃於蘆葦中看候鳥,裴尚軒也盼來了他的風景。只是大部分暗戀cp的人生故事線,都不可能延展到這麼長遠,以至嵌入彼此的生命——在裴尚軒和黎璃之後的十五年裡,她是他生活中唯一不變的摯友,看著他失意失敗也失戀;他是她永遠於心的真愛,無論自己是孤獨欣喜還是生命垂危。每一個新年,黎璃的願望都是:今年開始不再喜歡裴尚軒了。當然了,願望從沒實現過。我懂你的驕傲,你懂我的固執。
  • 中國「神」戶型70年變遷史
    的確,居住空間會影響到家庭關係,宮蓓蓓與公婆之間的戰爭,也與房子相關。 居住空間顯性的體現就是戶型了。 手哥推薦好友良有方這篇戶型發展史,看中國過去70年的戶型變遷,也是中國社會經濟變化與人居環境之間的變遷史,一個設計師眼中,戶型的發展變化,是另一種角度。
  • 為什麼會讓我們淚流滿面?
    為什麼會讓我們淚流滿面?剛剛看完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等出演的電影《少年的你》,感覺非常過癮,好像我找到當年的自己,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同身受,每每看到這樣虐心的情節,我都會淚流滿面。也許你會問,什麼樣的情節會讓我這樣,那我就在這篇文章裡把這些寫出來,和大家一同分享。
  • 《我們的故事》以小見大,從一個家庭的變遷反映國家的發展
    《我們的故事》是一部新加坡電影,由導演梁智強於2016年拍攝。 作為新加坡成立50周年的獻禮。豆瓣評分8.1。影片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見證社會的發展,以一個普通家庭的變化,以小見大譜寫出了新加坡的發展歷程。
  • 治癒 | 彭彭:十五歲時,我們需要成為什麼樣子
    甚至不僅只是做到了,還讓這首傳唱幾十年的老歌有了獨屬於十五歲的理解和感情傳達。我像在場的觀眾一樣,因為她超強的共情能力不自覺地淚流滿面。全曲結束,彈幕一片稱讚:看看人家的十五歲,我十五歲的時候連自己喜歡什麼都還不知道呢。可不是嘛!
  • 2009年,羅京發出愛你之後與世長辭,劉繼紅抱著手機淚流滿面
    2009年,羅京發出「愛你」之後與世長辭,劉繼紅抱著手機淚流滿面,提到羅京,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尤其是那些長輩,特別喜歡看新聞聯播,他就是那個優秀的新聞聯播員,他做事非常嚴謹,從來沒有出現過失誤。曾經還被大家稱為「播音三巨頭」之一。可見他的主持功力多麼強。
  • 再好的媽媽也保證不了家庭的幸福
    為了替女兒頂罪,不惜拋下女兒,自己被關十五​年。因為即便是當了媽媽,我們身上也會自帶原生家庭的印記,所以劇名《不完美的她》,實則就是在說每一個媽媽都是不完美的。通過求助蓮生的過程,林緒之也慢慢解開了自己的生世之迷,這就是所謂的「與原生家庭和解」,她知道了當年媽媽丟下她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她,知道了還有一個一直生活在暗處想要毀掉她人生的爸爸​。​現在有一句話挺火,叫「如果你沒有來自一個幸福的家庭,那請確保一個幸福的家庭來自你」。
  • 從向太到郭碧婷,富豪家庭的選擇變遷,暴露了擇偶的真相
    而眼觀郭碧婷,她跟向太的風格有極大的不同,不諳世事,性格溫柔可愛,進入這樣的有權有勢的家庭之中,也備受向太向華強喜愛,不得不說,富豪的品味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家庭情況的變化而在不斷地變遷。1、一個強勢的婆婆,大概率會找一個溫柔隨和的兒媳婦。向太的強勢,是個性的侵略性,讓人又怕又敬。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領域 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中秋之半 (二)、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屬於24節氣裡其中之一的節氣,中秋佳節倍思親,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是民間的拜月節日。中秋是安陰曆得的節日:是和月亮的陰晴圓缺有關。24節氣都是陽曆的節日,和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有關。
  • 臺劇支柱馬如龍,三婚養大9個孩子,因病與外孫相隔22天天堂相聚
    之後臺語劇市場低迷,馬如龍一度無戲可拍,直到30年後再重出江湖,他已經從武俠明星變成了臺灣電影最兇又最可愛的老爸。馬如龍一生起起落落,幾乎見證了臺灣電影的變遷史。回首當年,五十三歲的沛小嵐直說:「當時真的好大膽,因為喜歡這個人,不顧一切就跟定他,也沒考慮兩人十五歲的差距,當時真的『愛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