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 趙 建 林
(一)、 農曆八月十五,中 秋 節 顧名思義,秋天中間的節日,農曆七月 八月 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正中間,所以叫 中 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領域 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中秋之半
(二)、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屬於24節氣裡其中之一的節氣,中秋佳節倍思親,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是民間的拜月節日。中秋是安陰曆得的節日:是和月亮的陰晴圓缺有關。24節氣都是陽曆的節日,和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有關。24節氣中的日子不同年份月亮的圓缺是不同的。
(三)、中 秋 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第二大節日「春節 八月十五」是民間老百姓很重視的重要節日。 也是傳說中為了紀念天空中的嫦娥:又稱月夕、月圓節、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月餅節農村風俗的棗糕節、和國定假日節……
(四)、 中 秋 節! 今年的中秋節時間為2020 10 1日: 中秋節、國慶節在同一天,每隔19年左右中秋節和國慶節會重合一次。在2020年之前的2012年,2001年,1982年以此類推的年數,陽曆中的10月1日國慶節和陰曆中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在同一天:
(五)、再往前19年,1982年的國慶和中秋也是重合:再往前隔19 年1963年的中秋是10月2日,只相隔一天,不管是陰曆的月還是陽曆的年,它們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而是小數,陰曆和陽曆19年中的天數還有微小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小數也變成了大數,從而出現了這種現象,但一般都只差一天。
(六)、「鼠」 是庚子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始於唐朝的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期,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它與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 。 中 秋 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七)、我國北方有些地區,中秋節非常隆重,用最好的配料,作成大大的月餅,八月十五這天晚上拿來祭拜月亮,比過春節還要隆重。中 秋 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八)、中 秋 節!習俗,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 早有文史記載 「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要有隆重的豐富食材各種花樣的月餅來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晚老百姓都要用豐收的果實,大家都要來舉行迎寒和祭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
(九)、 中 秋 節!全國各地的民俗習慣都不一樣,但「拜月 賞月 吃月餅已舊沒變」。吃著月餅、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水果: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八月的桂花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成為人們的傳統節日,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節日盛宴。
(十)、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中 秋 節 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十一)、中 秋 節!在我國還有一些地方傳統風俗,玩花燈,古老傳統的廟會,唱大戲。中秋節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十五晚上月圓花燭夜,擦蠟燭玩燈吃月餅,主要指在家庭賞月亮。月缺又月圓 又是一年中秋夜:在這一輪圓月此時,寄託了多少人的鄉愁「月是故鄉明,人是家鄉親」,每次在這樣的月色裡,總讓人情不自禁,對家充滿了嚮往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