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電影推介|《野馬》:什麼是理想的兩性關係?

2021-02-21 CWFF






一匹野馬最美的姿態是奔跑,

 

它渴望自然、自在、自由,


恰如我們對理想兩性關係的渴望。

去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提名以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野馬》,講了土耳其一個村莊的故事。


村子裡有五個到了青春期的女孩,因為父母早亡,親戚的管束很少。他們喜歡和男孩子們打打鬧鬧。誰的青春沒有點撒野的時候呢?




但這是在土耳其。一個國土上許多地方受宗教影響而有著「嚴厲」的傳統。他們認為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嬉鬧是大逆不道,是嚴重的醜聞。作為專制家長的叔父將五個女孩關在了家裡,剝奪了去學校和出門玩耍的權力,在家等待結婚。她們將被「分配」到不同的陌生家庭去。傳統將少女的青春鎖了幾千年,這無形的牢籠還能支撐多久,全看我們的文明如何前行。


影片的導演蒂尼斯·艾葛溫是一位土耳其女性,但在歐洲學習生活,她用自己開闊的人文眼光去懷抱自己家鄉的女性命運,也讓世人有機會去審視他們周遭的問題。


      很多男性對「女權主義」有天然的牴觸情緒,因為這個詞使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一個女性霸權的社會,聯想到被女性壓制和兩性之間極端的衝突。但實際上,性別二元對立並不是所有致力於推動性別平等的人希望看到的,女權主義的本質是平權。當女性從男性統治社會中解放的時候,男性自身也會得到解放。電影《野馬》為我們揭示了男權社會下對兩性自由同樣的壓抑,也提出這樣一種可能:構建一種兩性平等互助的夥伴關係。

     影片開頭,一群下課後的少男少女結伴在海邊自由嬉戲,天空蔚藍,海水清涼,光影流動下,少男少女臉上洋溢的笑容至純至真,熠熠生輝。這種美好讓她們忘記了傳統觀念,忘記了「男女授受不親」,忘記了她們身處於女性出門要戴頭巾、婚姻由家長指定的社會。而由於這種「不檢點」的行為,五姐妹被撫養她們的祖母和叔叔軟禁在家,學做家務,等待出嫁。

     五個女孩待字閨中期間,影片著力刻畫了放鬆狀態下五姐妹嬉笑打鬧、相互依偎時自然的美的狀態,這與被迫穿上保守衣裙、與陌生男子訂婚時的絕望之態形成鮮明對比。囚禁期間,並不是沒有發生過反抗,比如面對保守的祖母嚴厲的訓斥,四妹拎起椅子摔在地上,用火點燃:「這東西也貼過我們的臀部,是不是也一樣噁心呢?」


     最終,大姐偷偷幽會已久的情人上門提親,兩人終成眷屬;二姐在同一天嫁給陌生男子,卻因初夜沒有見血被送到醫院進行貞潔檢驗,心灰意冷;三姐因被叔叔猥褻,在婚禮前夕飲彈自盡,以死表達自己的意志;四姐溫柔順從,但在婚禮的前夕野性精神爆發,與最具反抗精神的小妹一起,開車後出逃到觀念較為開放的伊斯坦堡。


     五姐妹截然不同命運令人唏噓,男性在她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管制、猥褻侄女的叔叔是囚禁女孩們的牢籠的統治者,他一面虛偽地要求侄女們做到端正、純潔和恪守貞潔,卻在夜晚偷偷溜進侄女的房間對她們進行猥褻。毫無疑問,他是壓制女性的男權社會的代表,他從男權社會中漁利並堅定地維持這種秩序。但不是所有男性都是男權社會的擁躉者,相反,劇中的很多男性,自身也可能是這種壓迫下的受害者。


       在影片中,與姐妹們訂婚的男性對包辦婚姻和傳統表現出與女性同樣的失望、頹喪、惶恐和無力反抗。二姐在初夜時沒有床單未見染紅時,她的陌生的丈夫並沒有表示出懷疑或憤怒,一心只想著如何應付門外要求看床單的長輩。包辦婚姻捆綁的是男女雙方,不是只有女性受到了壓迫,男性的選擇權和自由也受到了限制。


     還有與五姐妹一起在海邊嬉戲的異性朋友和仰慕者們,隨著五姐妹被軟禁在家中,他們也隨之喪失了自己的友情、愛情。他們甚至可能因為五姐妹的遭遇而陷入內疚和恐懼的情緒:如果那日沒有與五姐妹一起嬉戲,五姐妹的人生會否不同?而在電影裡,帶五姐妹去看球賽、教五妹開車、送她們出逃的男司機則是男權社會的明確的反叛者,是兩性夥伴關係的代表人物。他不認為女性是男性的附庸,而女性追求自我價值是值得支持的美好的事。



      有多少女性的自由戀愛被打壓,就有多少男性失去了愛人;有多少女性的自由發展被限制,就有多少男性承擔了過重的社會責任;有多少女性的自由選擇被限制,就有多少男性失去了選擇志同道合人生伴侶的機會。

       社會學家布爾迪厄在《男性統治》中曾說:「男性特權也是一個陷阱,而且它是以長久的壓力和緊張換來的,這種壓力和緊張是男人在一切場合展示男子氣概的義務強加給每個男人的,有時甚至發展到荒謬的地步。」


        回頭看影片開始時少男少女海灘玩耍的一幕,脫離了傳統男權社會的壓迫,男女關係是多麼自在,多麼無憂無慮,多麼令人嚮往啊!這是一種象徵,不僅是在海灘上、在少年時,在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構建男女平等互助的夥伴關係的可能。沒有壓迫,沒有對立,共擔責任,共享權利,兩性完全可以攜手相伴,歡笑前行。

      一匹野馬最美的姿態是奔跑,這是一匹馬的靈魂。哪怕是死亡,也不能壓抑它對自由奔跑的渴望。它不願帶上性別壓迫的籠套,被保守傳統所羈絆。它渴望自然、自在、自由,恰如我們對理想兩性關係的渴望。





《野馬》|Mustang



導演 : 蒂尼斯·艾葛溫

編劇:蒂尼斯·艾葛溫/艾麗絲·威諾古爾

主演 : 艾貝爾克·佩克詹 / 波拉克·葉格特 / 艾麗特·伊斯坎 / 古內絲·森索伊 / 多嘉·澤伊內普·多古斯魯 / Ilayda Akdogan|土耳其 / 法國 / 卡達 / 德國

語言:  土耳其語

Director : Deniz Gamze Ergüven

Writers:  Deniz Gamze Ergüven,/AliceWinocour

Cast : Ayberk Pekcan / Burak Yigit / Elit Iscan / GünesSensoy / Doga Zeynep Doguslu /

Ilayda Akdogan|Turky / France / Qatar / Germany


轉載聲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LeaninPKU]她影專欄




微信號: CWFF_china
微博&豆瓣小站:中國女性影展

編輯:任嬿如

相關焦點

  • 野馬電影講的什麼 野馬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
    電影《野馬》是非常好的一個題材電影,擺脫命運,追尋自由在該影片中又有呈現。那你知道野馬電影講的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野馬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吧!  《野馬》是蒂尼斯·艾葛溫導演,古內絲·森索伊、伊拉妲·阿克多甘、圖格芭·桑古羅格盧、艾麗特·伊斯坎主演的劇情電影。
  • 野馬:突破禁忌的土耳其少女
    這部電影在世界範圍內影響也很大,獲得了大大小小累計21個電影獎項和提名,還進入了《時代》雜誌評選的年度十佳電影榜單,排名第六。它就是反映土耳其一個特殊家庭的影片——《野馬》。伊斯蘭社會中被壓抑的年輕女性,如何在傳統文化語境下,衝破障礙,表達自由。當然,把禮俗禁忌下四方求索的少女比作「野馬」,以及電影中所勾畫的土耳其青春圖譜,是蒂尼斯對土耳其女性婚姻狀況的理想化表達。
  • 兩性關係裡男人會在乎什麼?
    這部劇裡有幾個關於兩性關係當中很值得探討的點。第一, 男人為什麼會把年輕的女孩子當作性資源,特別是熱衷於處女?不可否認,有部分男人就是有這種愛好,就是喜歡尋找年輕的女孩子,處女,來滿足自己特殊的欲望。但是從真正兩性關係來說,譬如真正懂得兩性關係美好的人來說,處女並不能給到什麼體驗。所以這更多是一種心理變態,為什麼有些男人會熱衷這個呢?根源還是我們權力文化,認為擁有了權力,就可以享受最好的東西,而處女也是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之一。而在兩性關係當中,這是最惡劣的一種。
  • 電影《黑皮書》與《本能》裡的兩性關係藝術
    分享保羅.範霍文導演的兩部高分電影,2006年的《黑皮書》與1992年的《本能》。《黑皮書》豆瓣評分8.3,《本能》則是7.7。我更早接觸的是《本能》,不得不說它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黑皮書》與《本能》有相似的內核,但是故事背景設置在二戰荷蘭,也描繪和討論了其他角色的在戰爭背景下的人性弱點。
  • 《晝顏》:兩性關係的「毒草」教科書
    再加之日劇在刻畫違背道德倫常的戀情方面對基調把握準確和筆觸細膩的優勢,不論師生戀還是婚外情,都可以打造得既有欲望的電光火石,又情比初戀萌萌噠,讓目標受眾欲罷不能,欲拒還迎,看了還想要。至於盛行的「毀三觀」標籤,這個結論未免簡單粗暴了些,在我看來,《晝顏》並不是鼓吹或教唆,而是具有難得勇氣的正視,是隱忍寂靜後的女性表達,以及對兩性關係和婚姻生活的嚴峻拷問。
  • 女性電影推介 女權天使&弗裡達
    中國女性影展關注女性影像,即日起,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將與微博同步,定期向大家推介國內外優秀的女性主義電影作品,歡迎關注!
  • 兩性關係中,女性越來越不幸福的根本原因是,不夠自私
    因此,在兩性關係中,從情感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女性越來越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夠自私。犧牲自我的利益會下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一個卑微的處境01)、《戀愛關係》中的女主本來是一個很優秀的職場女性,但是結婚的時候,丈夫說家裡應該有一個去主內。
  •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兩性關係中,再完美的另一半都會被嫌棄
    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是一部由包貝兒、辛芷蕾主演的科幻愛情片。這類以機器人為題材的電影在市場上並不少見,其中被觀眾所孰知的有《魔幻手機》、《剪刀手愛德華》、《我的極品女友》等電影都涉及到機器人是否有情感的問題。
  • 女性電影推介 男孩別哭&女魔頭
    中國女性影展關注女性影像,即日起,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將與微博同步,定期向大家推介國內外優秀的女性主義電影作品
  • 《阿拉丁》是一段兩性關係的寓言
    近日上映的迪士尼電影《阿拉丁》講述了一個走向更加光明的兩性關係。《阿拉丁》女人鸝帶著7歲的女兒和5歲的兒子坐在電影院裡,看這部最新出爐的迪士尼真人電影《阿拉丁》。「買電影票的時候,我依稀記得這是一部講述神燈和3個願望的故事,早就忘了阿拉丁和茉莉公主的愛情。」
  • 【探討】維繫兩性關係最重要的是什麼?
    做道德評判總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評判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道德評判永遠無法挽救一段關係。兩性關係,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親密關係。為什麼叫親密關係,而不是責任關係、付出關係、義務關係?顧名思義,維繫兩性關係最重要的,是親密感。有親密感,兩性關係自然能維持下去;沒有親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兩種結果,離婚和出軌。我接觸過大量婚姻關係案例。
  • 電影《野馬》:野馬和囚犯,一場相互慰藉、相互救贖的故事
    於是,在美國西部的荒原上出現了這樣的場景:一個叫羅曼的男人,和一匹叫馬奇斯的野馬,相依為伴。2,回不了家的男人和跑出不去的野馬是一份斷絕父女關係的協議,女兒這次來的目的,是讓羅曼在協議上簽字。突然燃起來的希望就像是黑暗中的蠟燭,在羅曼的內心中照亮一方天地。可那份冰冷的協議卻是一陣颶風,它不但吹滅了蠟燭,還吹破了羅曼的心房。他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外界不再有人和他有關係,他煢煢孑立,一無所有。他再也回不了家了。
  • 胡因夢:女人在兩性關係裡萬萬不可偷懶,扎紮實實向自我潛能下功夫
    胡因夢:這因為女人是關係導向的動物(oriented),男性不是關係導向的,而是追求自我實現導向的。如果一個女性的自我沒有建構起來,她就不會去關注自我實現,她的關注點就全部在關係上——不是親密關係就是社會關係,還有就是她所崇拜的對象的關係。
  • 倫理電影中性關係的解析 正確對待兩性生活
    倫理電影中性關係的解析 正確對待兩性生活亂倫行為的出現都有必定的片面和客觀要素。
  • 青少年的兩性關係與情感困惑
    因而本文的主要用意在於讓父母了解青少年可能面臨問題的解析與理清迷思,對於兩性關係與情感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珍惜自己、接納他人,真心真愛過一生,作自己的主人感覺真好。愛他(她)在心口難開──喜歡一個人要等他長大 年輕朋友在面對異性時,經常會有一種情懷,就是喜歡一個人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愛戀,我該如何面對異性?我如何去表達?如何讓對方知道我對他的愛,愛在心裡口難開。
  • 小成本電影《野馬》,暖哭男人的淚
    每個人的網盤裡都收藏著自己的電影,最近,又被我翻出了一部看起來並不顯眼的電影,也許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錯過他,我很慶幸,能夠看到這樣一部電影——《野馬》《野馬》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就這樣一部電影,卻震撼了我們的內心!
  • 《三十而已》是反映女性獨立意識崛起,還是製造兩性對立?
    但是鋪天蓋地地討論並沒有讓我對這部戲產生好感,相反,我看著大家異常激動地討論,覺得這部劇與其說是反應現代社會獨立女性的艱難處境,倒不如說是極盡能耐挑動大家的情緒,以及製造兩性對立的話題,「她經濟」崛起,讓越來越多製作人將受眾瞄準了大城市的年輕女性,但是《三十而已》裡面反應的女性群像,有多少是來源於真實的呢?我表示很懷疑。
  • 侃電影|女性是什麼?這部有關美國女大法官的高分傳記片給出了答案
    想要在法律上改變基於兩性的歧視,首先要等到社會認可兩性之間的不公。從系主任、大法官,到普通男性,其實長期認同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價值觀,很多對於女性身份的認同的偏見是來自文化上的長期規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高學識的男性依然無法跳出認知局限。
  • 兩性交往:發生關係後,只想和女人做朋友的男人,是什麼心理?
    專欄:【女性情感心理成長課】08作者:北蘇北蘇,情感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女性主義作家,眾多讀者信賴的心靈導師,你身邊的情感顧問。【這個專欄專門為女性打造,致力於幫助女性朋友,對感情能看得更透徹,對自己能夠更多認識,對生活能夠更多幸福的把握。遇見更好的自己,遇見更有質量的人生。】女人是對感情比較走心的動物,很多時候只有真的愛上一個人,確定和他會有未來有以後,才願意接受進一步的關係發展。
  • 3.15美國【野馬】暴力罪犯參與康復治療包括訓練野蠻的野馬
    關注微信公眾號:yezijianglive 最新電影第一時間發到你微信上,請回復 觀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