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為了忘卻的紀念

2021-03-02 途途遊牛

2016年11月28日:

朱令剛剛過完42歲的生日,2004年,她的照片出現在當時的北青報,她帶著孩子才戴的紙質生日王冠,慶祝自己的三十歲的生日,這個少女。

我翻出三年前自己寫的文章,再發表一次,無他,如題,為了不忘切的紀念,為了她和她堅強如初的父母,在對抗人世滄桑上,他們太有經驗了,也太有韌性了,誰能替代他們過哪怕一天呢?誰做得到?

不久前,一位九零後學紀錄片的女孩來找我聊聊朱令,我多年前採訪過她的父母,從那裡聊起,這個女孩要做一個紀錄片,關於朱令...這是人的一生所能經驗的極致了吧,也是不可想像的命運之煉獄,而永恆的信念正在荒野裡積攢更多的力氣,需要一些光,於是,光會如期而至的。

如果光如期而至,我將再貼此文。

想為朱令寫個文章的念頭,已經纏繞在我心頭很久了,射手座的朱令,生於1973年11月24日,在2013年的今天,四十歲,已屆不惑之年,她依然跟自己年邁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不能自理。

1994年11月24日,她21歲生日那天,她開始肚子疼,12月份胃疼,而後頭髮脫落。住院一個多月後,出院,寒假後還繼續上學,而後再度發病,後來證明她被二度投毒,長出來一寸長的頭髮繼續脫落,次年3月份起,她在協和ICU病房住了數個月的院,各種方法尋遍,束手無策。這期間她經歷過氣管切開術,前後換了八次血,每次都在1000毫升之上,這些血換了她的命。

由貝志誠,而今的「一毛不拔大師」發起的網際網路求助是從當年的四月份開始的,收到了兩三千封的來自世界18個國家的email回信,其中三分之一認為這是典型的鉈中毒症狀。我在2001年為當時工作的《三聯生活周刊》寫的報導中提到,貝志誠是朱令的初中同學,他當時徵集了北大的二三十位學生志願者翻譯這些email,絡繹不絕地傳遞給朱令父母看。4月18日,他拿著信件站在ICU病房門口,從早到晚,除了若干個年輕醫生願意看一下,主治醫生認為這是在「幹擾治療」,ICU主任則認為這是在給院方「施加壓力」。

不如引用一下我那篇報導的原文吧:「與此同時,朱令繼續天天接受各式各樣研究性檢查,前來會診的協和各科大夫依據他們的某些判斷提出各色檢查建議,比如「腎穿刺」或者「腦活組織」檢查,有些破壞性過大的檢查被家屬拒絕。有一次,她的主治大夫堅決要求朱令從協和的老樓搬到前樓去做一次「核磁共振」,因為朱令全身插滿了管子,又處於昏迷狀態,家人只好請來數名壯漢幫忙運送…就是這些檢查,使一年後朱令出院時,他們家人收到了含少數住院費和昂貴的ICU監護費和藥品在內的50萬元帳單。」

「北京職業病防治所的陳震陽在1997年3月5日的談話記錄中作證:「(朱令的鉈中毒化驗)是家屬委託我做的,協和醫院事先沒有委託我。朱令的媽媽來找我,我提出請家屬帶來朱令的腦脊液、血液、尿液、指甲和頭髮,做全面化驗。……第二天,朱令的父親拿到了五種樣本,我們馬上做化驗,化驗結果,是嚴重鉈中毒,下午我們重新做了一次化驗,最後確認了朱令鉈中毒的含量(是致死量),同時,我建議協和醫院使用口服普魯士藍解毒。

他還解釋,鉈中毒症狀很明顯,比較容易診斷,尤其脫髮、米氏線、手足痛,很典型。鉈中毒一般在體內潛伏期比較長,發病時間也長,侵害病人的神經系統也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及時搶救,毒物還沒有侵害病人的大腦神經、視覺神經和四肢神經的話,那麼病人的情況就會好一些。

化驗單交到朱令的主治大夫手裡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還不一定吧。」交到當初初診朱令鉈中毒的李舜偉醫生手裡時,他有些後悔當時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他等於是被同行說服了。

4月28日當晚,協和醫院和朱令家屬經過多方尋找,終於在中日友好醫院庫房裡找到了僅存的20針普魯士藍化學劑,三毛錢一支,後來又在北京市勞動衛生所找到了十盒盒裝的普魯士藍,總共四十餘元。朱令父親吳承志兩次買藥都帶了三四千元,以為救命非得要跟救命程度相等的錢,結果是啼笑皆非。一個月後,朱令體內的鉈含量基本排除,中毒的症狀消失,然而嚴重的後遺症卻將和她相伴終生。」

三月底到八月份,朱令陷入重度昏迷,那期間發生的一切,她一無所知。

我生於1974年,朱令等於是我的同齡人,她的成長經歷像是我們七零后里面最夢幻最高級的,15歲開始學古琴、會彈鋼琴,考上清華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專業物化2班。她隨的母姓,她有個長她四五歲的姐姐,姓父親的姓,叫吳今,曾是北大生物系的學生,89年去野三坡春遊,出了意外,早逝。剛剛喪失長女,第四年次女朱令又出事,你可以想像這個家庭的狀況。

我從未見過朱令一次面,唯一一次去她家是2001年初採訪,父親吳承之母親朱明新見了我,電話是當時朱令案的代理律師俞蓉給我的,她免費代理這個案子。我跟她通過很長時間的電話,聊到不少細節,我又做了許多功課。

去朱家採訪,跟朱令父母聊了整整一個下午,把整件事從頭說起,對他們何嘗不是個遭罪的事兒?這是打記者那份工讓我總是感到不安的緣由之一。

我問他們朱令去了哪裡,他們說:她去醫院接受康復治療了,每周一次還是兩次。兩年後,似乎是《新京報》上刊登了朱令在家慶賀三十歲生日的照片,這張照片讓我內心深深震驚,她戴著紙做的生日帽,看起來那麼開心,因為治療注射了過多激素令容貌全改。我轉頭猜測,她的爹媽或許是不希望我在兩年前見到她,出於保護之心,或者自尊,也擔心我們提及舊事會刺激到她,曾經那麼冰雪聰明的一個姑娘。

母親朱明新曾在寫給女兒海外同學的Email中,如此描述當時朱令的狀況:「大腦開始萎縮,智力下降到幼童水平,體重已達到100公斤,腰部肌肉能支撐背部,可不靠椅背獨立坐著,但平衡控制功能差,重心略有偏離就會倒,視力很糟,只可辨別不到一米遠的手指數。」

怎麼描述她的爹媽呢?我去她家的時候,下了公交車打了電話,母親朱明新來車站或許是樓外接的我,擔心我找不到單元門。除去一臉滄桑疲憊,她的氣質有如民國人物,我是說那種質樸、自然和味道,上面那封email的行文已經足見她的內斂性格,上樓見到她父親,也是一樣的感覺,兩人像是過去走來的人,說話都有江浙口音。母親更善於言談,介紹情況基本上是她在說,她退休前在遠洋集團工作,父親是國家地震局的高級工程師。

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和他們典型的生活。

家裡非常地破舊和簡陋,像是八十年代的中國家庭,供養兩個女兒上學,為二女兒操心和治病,已經耗空了一切,他們給我看案子的卷宗,各種資料厚厚一大疊,我拿了一些寫報導需要的複印件走,讀那些資料令人心碎,我至今記得自己那些天的心情:絕望且低落。

我記得很清楚,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朱明新都不願意提到孫維的名字,似乎那是個忌諱。她是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朱令的同班同學兼舍友,她大學畢業時清華不給發畢業證書,並扣留了出國護照。然後,此處省略一些意味深長的細節,她去了美國讀書,後來工作、結婚、生子,還曾在諾基亞上班,而後嫁給一位美國人,拿到了綠卡。

她改名孫釋顏,換了身份證上的照片,變更了生日,這些行為有那麼一點點奇怪。她2006年在天涯發帖一次,2013年4月18日又發一次貼,每次都是社會輿論將朱令案重新推向風頭浪尖的頂峰。發帖的內容是自我澄清,以及說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希望找到真兇。說開了吧,即便是犯罪嫌疑人,我們也可以聊一聊,無可避諱。網友們始終在探究她的家世背景:祖父孫越崎,伯父孫孚凌都在民主黨派和政協擔任要職,孫維自己說祖父已經於1997年去世,那麼伯父還在任上,只是,似乎,最近,離任了。

如果孫維是冤枉的,這麼多年她被社會公眾標以歹毒兇手邪惡女同學等壞名聲,有一天,另有元兇冒出地表,而且證據確鑿,最主要的物證諸如朱令的咖啡杯和洗漱用品回到人世。如果我們可以證實「官二代」這種假定有罪標籤可以從她身上褪去,真兇是個美劇中典型的曾經露臉的路人。此案的追訴期不是20年而是無限有效,以及,朱令即便在未來某日,年屆七旬的雙親離開後,繼續堅強地活了下去,活了很多很多年。

即便更為遙遠的未來的某一天,朱令也擺脫了這痛苦而沉重的生命之束縛,即便她的多數同班同學保持了令人難堪和窒息永久的沉默,成為了一群安詳的老人,我們無力去譴責他們。

有一位志願者不久前去看朱令的母親,她問她有沒有鍛鍊身體啊,她說自己沒有時間鍛鍊身體,但是她感到很充實,因為朱令犧牲了自己的全部,讓媽媽在退休後過得這麼充實。她的一位同學因為老伴去世,子女都在國外,所以十分孤單寂寞,說自己度日如年,她說:我就沒有這種感覺。

這個案子對於我們七零後生人來說,有個基本責任:隔段時間要重新提起,讓晚來的新一代人重新去網上看一遍相關資料,這件事不應該被遺忘,她是真切存在的,她伴隨了整整一代人的記憶,以及無法表達的恥辱感。就是那種即便你什麼事都沒做,也深感愧疚的奇特的恥辱感。記住,也是我們眼下能做的唯一的事了,有時候,記憶是某種更為有效的反抗,某種等待時機的態度,以及高於同情的堅韌不拔。

2013年4月22日

巫昂

相關焦點

  • 朱令案的主人公朱令怎麼樣了?
    答|百度派 @鄒婷從1994年中毒至今,經過十年多的康復治療,由於鉈中毒損傷許多關心朱令的人士在2004年3月發起成立了「幫助朱令基金會」,建立和維護有關朱令的網站。截至2006年3月,基金會海外募捐已超過三萬三千美元;其中部分捐款已送達朱令家庭,作為她的康復治療費用。2006年3月10日,北京市立天律師事務所接受朱家委託,提供法律援助,派出張捷和李海霞兩位律師為朱令家屬提供法律服務,維護朱令及家人的合法權益。鉈毒已向她的全身侵蝕「你抵住她的腰,別讓她往下沉。」
  • 朱令案始末
    朱令從小就是是多才多藝,15歲的時候朱令開始學習古琴,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朱令還成為校隊的主力隊員,曾經獲得過全國高校藝術表演獨奏的二等獎,而且朱令還是國家遊泳二級運動員,在音樂和體育方面的愛好並沒有影響到朱令的學業,他的成績在清華大學化學系一直名列前茅的,就是這樣一個外表又好看文智體多方面開發的一個才女,即使是在人才輩出的清華大學也被所有的學生譽為是女神,但是大家都說天妒紅顏,就在朱令對於自己的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的時候
  • 塵封多年的朱令鉈中毒案
    在一次手工作品展上,朱令做了一個日晷,就跟故宮裡的一樣,可以根據太陽的光影變化來確定時間,這讓同學們都覺得朱令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朱令的招人喜歡不僅僅表現在才能上。姐姐的去世給朱令的打擊很大,那會兒她正在初三,沒過幾個月就要中考了。但朱令雖然傷心,卻是個很有分寸的人。她在食堂邊上的小花園裡栽了一棵樹,紀念姐姐。失去姐姐的幾個月後,朱令考進了匯文中學的高中部。朱令在別人看來是個很堅強的女孩,她總是覺得姐姐不在了,自己應該做得更好,才能讓父母不那麼痛苦。
  • 朱令事件 清華鉈中毒朱令事件始末
    朱令事件牽動了整個中國人民的心,關於徹查朱令事件的呼聲再度湧現。朱令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誰才是朱令事件背後的殺人惡魔?嫌疑人是否真如人們猜測那般?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看看。朱令事件主角    1995年2月20日,寒假結束,新學期開始,朱令返校。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惡化,她的腿疼痛很厲害,並感到眩暈,朱令父母將其送往北醫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帶朱令到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門診,李舜偉教授接診後,告訴朱令的母親「太像60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例鉈鹽中毒病例了」。
  • 朱令案救助發起人貝志城被疑是下毒者 朱令父母否認
    文章還將朱令姐姐吳今的意外事故(春遊時掉落懸崖)與朱令案聯繫,稱網上有自稱是吳今同學的網友認為其當年的死蹊蹺,並猜測吳今的死與某海外富豪有關。對此,朱令父母今日(13日)通過新浪微博發布聲明,指出近期有關朱令案文章內容東拼西湊,混淆視聽,誣陷了幫助他們的朋友。聲明還表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告,懇請警方推進朱令案的偵破工作。
  • 朱令事件內幕真相及朱令和孫維照片合照曝光 (圖)
    復旦大學投毒案使得朱令案的進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受害人朱令  7月28日晚9點22分,作為朱令的代表律師李春光在其微博上發布了案件的最新進展。從通報中,記者獲悉,清華大學校方已收閱此前發出的《律師函》,並且校方高層開始與朱令父母接觸。律師團也已啟動向國務院法制辦申請信息公開事宜,目前,北京警方與朱父母仍保持溝通中。
  • 朱令鉈中毒事件
    1973年,朱令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朱令從小就學習鋼琴,15歲時開始學習古琴。(注意這裡的古琴跟後面發生的案件有聯繫)1992年,朱令考取清華大學,入讀化學系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專業物化2班。朱令是一個才女,從小打下的音樂藝術基礎,讓她加入清華大學民樂隊並成為主力隊員,1994年榮獲全國高校藝術表演獨奏組二等獎。這個時候的朱令。
  • 朱令和她的三個室友(二)
    民樂隊裡一位骨幹李偉對高個兒女孩朱令印象深刻——在這之前,清華大學民樂隊曾組織過一場冬令營,當時還在上高中的朱令也報名參加,她填寫的特長信息是古琴,「當時學古琴的少,我們對她很有興趣,」李偉說,「但是那一次因為朱令高中老師說朱令水平不行,朱令自己賭氣放棄了機會。」這一次,朱令如願以償。上大學之後,朱令主動找到了清華民樂隊,表示希望加入。
  • 廣陵絕弦,琴人朱令的悲慘人生!
    《廣陵散》朱令最後的古琴演奏  1994年12月11日【朱令事件 清華鉈中毒朱令事件始末】學生朱令在校期間先後兩次被投毒導致鉈中毒,身體健康遭到了極大的傷害。北京市公安局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偵破,已結案。兇手至今逍遙法外。嫌疑人被猜測因家庭背景過硬逃過一劫。朱令事件牽動了整個中國人民的心,關於徹查朱令事件的呼聲再度湧現。
  • 特大案要案回顧——朱令鉈中毒案
    案件詳情:朱令是案件受案人,從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開始出現奇怪的中毒症狀: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飯;接著胃部不舒服;最後她的頭髮開始脫落,並在幾天內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醫院消化內科病房,雖然沒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個月以後,朱令的病情得到緩解,並長出了頭髮,於1995年1月23日出院。但在開學後的3月6日朱令二次中毒!
  • 亞洲杯風雲│中泰之戰:為了忘卻的紀念
    而目前在國足陣中,馮瀟霆、武磊、郜林等六名球員都曾親歷過那場1:5,對他們來說,這場八分之一決賽的意義,或許不僅僅是復仇,更是為了那一場忘卻的紀念。吳曦能否上場成疑,黃牌成最大隱患在對陣韓國隊的小組賽中,裡皮特意沒有派上肩傷未愈的武磊,就是為了備戰淘汰賽,從這幾天的國足訓練來看,武磊一直沒有參與球隊的對抗訓練,而是獨自進行停接球以及射門的練習,不過裡皮已經承諾將在第四場比賽派他出場。
  • 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看電影《八佰》
    留下的88師262旅524團的中校團副謝晉元帶著一個營的部隊於10月27日在四行倉庫集結完畢,只為了向蘇州河對面觀戰的西方列強們證明中國軍隊反抗到底的決心。全部參加四行倉庫之戰的有452人(有資料統計是425人),對外宣稱800人。
  • 為了忘卻的紀念——「9·11」電影事件簿
    在「9·11」事件5周年之際,敘說這些電影的存在,可能是為了紀念,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為了忘卻的紀念可能才是最好的紀念吧。  第一類 事件發生時  關鍵詞:生存  《93號航班》 (2006年) 《世貿中心》海報  為了勇氣和生存    劇情:《世貿中心》取材於「9·11」恐怖襲擊中的一段真實故事:世貿中心被撞後,
  • 人類未解之謎—朱令案探究
    ——————————在解開上面這幅圖奧秘之前,我們還是先回到朱令案。該案中,受害人是朱令;網絡信息顯示,被懷疑的兇手有兩個:一個叫孫維,朱令的大學同學;一個叫貝志誠,朱令的初中同學。案發時,朱令在清華大學上學。我們找到清華大學。
  • 至今未破的案件——朱令案(本人仍然在世
    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醫院消化內科病房,雖然沒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個月以後,朱令的病情得到緩解,並長出了頭髮,於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2月20日,寒假結束,新學期開始,朱令返校。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惡化,她的腿疼痛很厲害,並感到眩暈,朱令父母將其送往北醫三院求治。
  • 歷史上的今天:清華才女朱令離奇鉈中毒事件
    時至今日,朱令案除了鉈中毒外幾無證據。即便是鉈中毒這一點,也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搞清楚,朱令具體的中毒時間和中毒方式都是未知的。2013年4月16日,隨著復旦投毒案的告落,關於徹查朱令案的呼聲亦再度湧現,在各種論壇跟帖中,近乎100%的網友認為朱令當年的舍友就是兇手,而且她沒有被繩之以法暗藏蹊蹺,所以不少人借勢呼籲重查此案。
  • 朱令案永遠也破不了?投毒者面目醜惡至今沒有被繩之以法
    之前,復旦大學投毒案告破,清華大學朱令案件又重新回到了公眾視野。從1994年到1995年,朱令備受鉈中毒的煎熬,到最後朱令全身癱瘓,令人惋惜無比。兇手只有可能是朱令的室友孫維,可惜的孫維的背景太過雄厚,案件最後竟不了了之。
  • 誦讀時光(第109期)不能忘卻的紀念
    不能忘卻的紀念艾倫   又到「和平紀念日」了,虞美人花再一次在11月11日盛大開放。開放在胸前,熱血在心中激蕩。今年,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取消了聚集活動。但是人們的紀念活動搬到了雲端。雖然沒有了昔日的軍隊、警察、預備役、政府要員、民眾在街頭列陣走過的壯觀,沒有了風笛發出的呼喚,但並不影響我們深切地緬懷、感情的抒發,這一刻,空氣中都瀰漫著神聖和莊嚴。
  • 天津大爆炸5周年祭: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為了走出傷痛,也為了自我救贖,46歲的方志英歷時兩年、四次努力,終於在2017年藉助試管技術產下了一對龍鳳胎。 她給這兩個孩子分別取名為「思思」和「念念」,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忘記大哥龐題—— 「就像龐題又回來了。」
  • 朱令案再生雲煙:神秘信驚爆舍友集體投毒
    19年了   19年前的朱令是一個陽光可愛的大女孩,但這一切美好在1994年的那個冬天定格。  2006年,媒體再度關注朱令案,記者前往朱令的家中拍到仍然溫馨的一家。此時的朱令已經有了嚴重的中毒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