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早上九點,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剛剛下過小雨,路面還有些許溼滑,但依然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站在山頂茶園上,四周被群山和霧氣環繞,陳奕勳不禁被眼前美景驚豔,忍不住和愛人董文君拍起了合照。
和陳奕勳夫婦一樣,其餘23名臺灣同胞大多是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景色,紛紛拿起手機合影留念。
蔣家坪村是此次「走進祖脈秦嶺相約美麗鄉村」——2020臺灣青年生態安康行活動第二天行程的第一站,活動是在省市臺辦推動下,由我市青年創業協會承辦,共有來自陝西各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25名臺籍教師、臺灣交換生、定居臺胞和臺商青年代表參加。
此前在25日,他們已經走訪了安康城市展覽館、安康博物館、安康美術館,對安康人文歷史、基本情況有了初步了解。活動在28號結束,離開蔣家坪村之後,他們還走進平利縣長安硒茶小鎮,參觀白河縣「三苦精神」紀念館,感受紅色歷史,並參訪高新區眾創空間,實地體驗創新創業氛圍。
對大多數臺灣同胞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安康,也是第一次來到大山深處,親身體會山的壯闊和水的柔情,感受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無論是沿途看到的山川河流,還是眼前錯落有致的梯田,都是我以前在紀錄片裡才能看到的美景。」27日,站在白河縣倉上鎮天寶梯彩農園景區裡,往下望去,張璨琁眼中是遮不住的高興和驚豔。
家住臺中,去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習,過了這個暑假,張璨琁就要讀大二了。此次安康之旅,讓她看到了與家鄉不一樣的景致,感受到了與關中平原不一樣的文化氣息,也深刻體會到了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高興能夠有這樣一次機會來安康交流、學習,有時間的話,我還想帶著朋友和家人再來一次。」張璨琁說。
跟張璨琁一樣,陳奕勳也對此次安康之旅感到開心和新奇。退休之後,陳奕勳和妻子董文君去過北京,去過上海,也去過廣州,足跡遍布大陸大大小小的城市,但最後,他們將腳步停在了西安,並辦起了青年旅社,目前已住在西安兩年。見過許多美景的他,依然被大巴山中的安康所驚豔。
陳奕勳說,安康因地制宜,在大山深處挖掘出如此多美麗的景致,讓人非常震撼。「在白河我們參觀了民宿,房屋的外部整體設計保留了土屋的結構和風格,站在外面一眼看過去,很有過去的味道,非常有意思。但我覺得,如果走進土屋,會有人來給我們講土屋的故事,講村子的歷史,那樣會更吸引人。搞任何產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所以我想,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培養出更多的旅遊專業人才,將人留下來,讓這片區域更好地發展下去。」
「走的地方越多,對祖國的了解也就越深。這次活動非常好,因為我們臺灣的青年就需要這樣一個契機,來了解,來親眼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河。」陳奕勳說,祖國有這麼多美好的景色,他希望能有更多臺灣青年來看看。
此次活動還有不少臺商代表參加。
林松壽在陝工作多年,此次來安康,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絞股藍。「絞股藍茶的味道很特別,我非常喜歡。」林松壽說,他從事食品行業,這次行程讓他看到了很多以前從未見過的景色,也品嘗到了許多本地美食,後期也會加深相互聯繫,與當地開展商業合作。
對於從事生物健康農業科技的高錦男來說,他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來安康了。2018年,他的公司開始在安康開展納米有機肥推廣,兩年時間裡,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農產品產量提高了兩成左右,農戶效益提高了,同時產品綠色無汙染,消費者也更放心。」高錦男說,在大陸工作的這幾年,他深刻體會到了「以民為本」的含義,在他看來,商人也要「以民為本」,讓農戶從中受益,讓消費者放心滿意,是他從商人角度對這句話的理解。
「每次來安康,每次都有新的發現。這次活動還有好幾個大學生參加,希望能夠加深臺灣青年學子對祖國的認識。」高錦男說,他還希望那些到過大陸的青年學生,回臺之後與朋友、家人相互交流,讓更多臺灣青年了解祖國。
28日上午,代表團一行走進高新區,參觀了解安康扶貧空間和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在所有行程結束後,還舉行了安臺青年創業投資座談交流會。臺灣青年代表和市青年創業協會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在安所見所聞和自己的創業故事。
臺灣青年代表在座談交流中對安康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家紛紛表示,很榮幸能夠有這樣一次契機來到安康,感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現代化的城市環境,也體驗到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大家都一致認同,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回去以後,會將所見所聞分享給親朋好友,推動兩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在交流會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雷西明對省臺辦的支持表示感謝,同時也歡迎各位臺灣同胞的到來。「我們安康自然環境美,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大。兩岸一家親,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臺灣青年對安康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歡迎各位臺灣青年來安創業就業,我們也將為來安臺胞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雷西明說。
交流會結束之後,代表團踏上了歸程。
來源:安康日報
記者:李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