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浮萍
2019年影視公司很難,華誼、華策、萬達電影這些曾經被視為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都紛紛虧損十億元以上,交出了史上最差成績單。
虧損、業績巨差的鍋完全需要影視公司獨自來背嗎?
也不能這樣說,宏觀環境的不佳、整個行業的頹靡是不爭的事實,身處其中的大多數影視公司或多或少會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整個行業的舉步維艱已經成為一種顯性事實。
但是如此驚人的虧損額度,更大程度上來自於單個公司為自己之前的錯誤買單。從前的資本運作有多瘋狂,現在的痛苦指數就有多畸高,滿眼狂歡大概率以落寞獨行收場。
好在行業韌性還在。經過這一次深刻地資本教訓,大部分公司都強調主業的重要性,將內容放在公司發展的第一位,如果真能做到聚焦主業,經過幾年的恢復,影視公司的集體反彈也不是沒有可能。
伴隨著影視公司們「狂飆突進」的還有明星藝人,這個一度被熱炒至扭曲變形的細分行業,曾經一人創收就相當於一家上市公司,集資本、業務、商務等千萬資源於一身。後來在行業擠泡沫的過程中,明星藝人們的處境也開始急劇下滑、難復往日風光。
這個從上市公司藝人收入的真實數字中就可以反映出來。文娛商業觀察從披露藝人經紀收入的9家影視公司中,統計出了2019年《藝人創收榜》,其中有7家公司在2019年的藝人經紀收入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
華晨宇等創收能力強,天娛傳媒2019年營收8.23億元
由於開心麻花、嘉行傳媒、樂華文化這樣的新銳經紀公司都從新三板摘牌,不需要再披露任何業績數據,所以外界難以得知他們的經紀收入情況,只能從A股的上市公司中尋找藝人經紀的數據。
2019年上半年經紀收入最多的公司是芒果超媒旗下的天娛傳媒。這是一家湖南系的藝人經紀公司,旗下簽約了華晨宇、歐豪、白舉綱、姜潮等藝人,在2019年實現經紀收入8.23億元,相比較於2018年的6.86億元,足足增長了20%。
天娛傳媒雖然是藝人經紀業務起家,但近年來積極參與出品電影、電視劇,比如《人民的名義》《那座城,這家人》等,因此這超8億元的收入並非都是藝人經紀貢獻的,還包含其他業務收入的合併。
但即使這樣,天娛傳媒在藝人經紀領域的收入依然可觀,目前旗下藝人中華晨宇的活躍度最高,創收能力也非常強:2019年深圳連開兩場演唱會、六神等多個品牌代言、數字專輯售賣屢創紀錄;年尾參加了《王牌對王牌》《歌手》兩大頂級綜藝……
但自2018年以來,關於華晨宇與天娛傳媒的小摩擦不斷,粉絲們也一直力挺華晨宇擺脫天娛傳媒、獨立發展,因此雙方分手的傳聞一直不斷。有知情人向文娛商業觀察透露,對於《歌手·當打之年》的參賽,天娛傳媒並沒有提前徵得華晨宇同意,導致首場比賽中,華晨宇沒有彩排直接現場的表演的,雙方的矛盾由此可見。
因此2021年7月12日雙方合約到期後,華晨宇與天娛傳媒很大程度上會走向「分手」,就像華晨宇的前輩李宇春、周筆暢等人的選擇一樣。
楊紫為歡瑞世紀創收4995.28萬元,華誼、華策和歡瑞經紀業務普降40%以上
與天娛傳媒業績增長不同的是,華誼、華策和歡瑞三家老牌的影視公司經紀業務在2019年都出現了40%以上的降幅。
其中華誼旗下華誼經紀在2019年收入5146.2萬元,相比較於2018年的1.16億元下降了55.8%,同時華誼經紀的淨虧損達到了3322.04萬元,相比較於2018年同期由盈利轉虧。
作為國內最老牌的藝人經紀公司,也是曾經最輝煌的藝人經紀公司,在範冰冰、李冰冰、黃曉明等藝人紛紛出走之後,目前還有多少大牌藝人的經紀約在華誼是一件比較難清楚的事情(包括華誼經紀與華誼浩瀚明星股東之間的經紀約等問題)。
另一家華策影視雖然不是做經紀業務起家的,但是經紀業務貢獻的收入比重越來越大。2019年實現經紀收入1.52億元,相比較於2018年的2.66億元下降了42.99%。
目前華策影視旗下的藝人主要有胡一天、吳倩等,這個藝人的咖位都不屬於頭部藝人的陣列,能夠實現這樣規模的收入還是有些讓人意外。
胡一天是從2017年《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開始爆紅的,之後陸續出演《絕代雙驕》《親愛的,熱愛的》等劇,目前人氣巔峰期已過,難以與李現、王一博等躥紅的新一代流量小生相比。
事實上經紀收入已經成為歡瑞世紀的支柱性收入之一。年報資料顯示,歡瑞世紀2019年藝人經紀收入1.22億元,佔到當期營業收入的5.4億元的比例達到22.61%;相比較於2018年的2.11億元,下降幅度達到了42.17%。
在其收入貢獻前五的作品中,第三名是藝人經紀貢獻的,為4995.28萬元。
按照目前歡瑞世紀擁有楊紫、任嘉倫、秦俊傑、茅子俊、穎兒、袁冰妍、趙櫻子、成毅、韓棟、張睿、李曼、王勁松、何中華、傅方俊等46位籤約藝人的排序和咖位綜合判斷,排名第一的藝人是楊紫,換句話說就是楊紫2019年為歡瑞世紀創收4995.28萬元。
被資本「玩壞」的王京花和常繼紅們:核心藝人紛紛出走、公司業績巨虧
第一梯隊的華策影視和歡瑞世紀分析完之後,文娛商業觀察聚焦北京文化、慈文傳媒、唐德影視和ST中南這幾家的情況,他們的藝人經紀創收都低於5000萬。
這四家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慈文傳媒和唐德影視這樣的電視劇公司自帶藝人經紀業務,但是規模並不大,也沒有知名藝人,整體的經紀創收規模較小,不值得大書特書。
而另一種是北京文化、ST中南這樣收購業內著名經紀公司而獲得藝人經紀收入,它們在2019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說已經崩盤)。
北京文化2014年斥資7.5億元的價格100%收購王京花的經紀公司星河文化,後者承諾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完成業績4970萬元、6530萬元、8430萬元和1.04億元,承諾期內每一年都完成了。
但是業績對賭期結束後就立馬變臉,2019年星河文化實現營業收入3888.09萬元,淨利潤虧損1289.46億元,旗下藝人陳道明、陸毅、郭京飛等人早已解約,業務基礎開始出現大的動搖,2019年商譽減值6.41億元。
目前北京文化深陷高管內鬥,董事長宋歌被副董事長婁曉曦實名舉報,這對於公司後續的發展構成了極大地負面效應,北京文化的經紀業務也幾近於「癱瘓」。
星河文化是王京花一手創立的,其結局最終可能和常繼紅的千易志誠類似。
2015年中南文化以2.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千易志誠,後者承諾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600萬元、3380萬元和4394萬元,承諾期內每一年都踩線完成業績承諾。
但是對賭期過後業績快速下滑。2019年千易志誠實現營業收入293.89萬元,淨利潤虧損9279.95萬元,曾經引以為傲的黃軒等演員,早已不再出現在公司藝人名單裡了。
ST中南因為暴雷年年虧損,基本上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殼,在2019年年報披露之後也被退市警告了,如果「自救不成功」,ST中南就將步樂視網、印紀傳媒的後路,徹底告別資本市場。
2家曾經的藝人經紀頭部公司,就這樣被資本「玩壞」了。
END
文章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和來源
文末需帶本公眾號二維碼,否則舉報
文娛商業觀察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百度百家| 一點資訊
U C頭條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微博 |牙牙| 界面 | 搜狐公眾平臺
36氪 | 虎嗅 | 貓眼電影 | 淘票票
雪球|知乎 | 天天快報 | 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