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陳綺貞發布了一條ins,宣布與相識 18 年的男友鍾成虎已經分手,雙方退回好朋友的關係。
消息一出大家紛紛在評論區留言:
」都在一起18年了還沒有結婚「;
」人生有多少個18年,8年沒有結婚就不會有結果了」
很多人噫噓不已,他們覺得都在一起18年了,如果早點結婚生了孩子,兩個人的感情一定不會是今天的局面。
於是都紛紛心疼陳綺貞浪費了18年的青春,驗證了一段失敗的感情,甚至還有人嘲諷道:
「都44歲了還有人要嗎?」
「唱了20年情歌的陳綺貞依然孤身一人」
看到這番言論莉莉安不由地在心裡發出質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對一段感情的美好想像只有結婚呢?
婚姻就是一段感情的最終歸宿嗎?顯然不是。
我們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大多數已經用實踐證明,在婚姻裡尋找愛情的永恆,結果往往令人失望。
婚姻只是一種個人選擇,不是必需品
陳綺貞是眾多人心中的女神,她是個真實的自由派,獨立不受束縛,記得她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如果不結婚也能活的很好,那就結婚。「
在她眼裡,結婚的前提是首先你要成為自由的自己,否則婚姻不會成為愛情的最好歸宿。
早前看到陳綺貞在ins上發布分手消息時,沒有點開全文還以為兩個人要結束戀愛關係,進入婚姻的階段。
心想著一直嚮往著柏拉圖式愛情、從來不把愛情和婚姻捆綁一起的陳老師,居然也願意走進婚姻趟渾水了,但後來點開全文才發現在2年前兩人就已經分手。
陳綺貞在26歲的時候就遇見了鍾成虎,作為自己的樂隊吉他手,兩人相互扶持、亦師亦友。所以分手絕對不會給彼此的關係畫上句號。
她說:」成功的關係有很多種可能,每段感情都會走到下個階段,有的人是婚姻,二年多前,我們的感情選擇了彼此都覺得更好的階段,升級成更好的友誼。「
「18年,沒有讓彼此懷疑愛,反而讓他們更願意愛人與被愛。懂得愛人,才是大人。」
她以自己18年的感情經歷告訴大家:這世界上有和平的愛情,而這種狀態不一定非得是婚姻。
去年年初陳綺貞出道20周年演唱會「漫漫長夜」在臺北小巨蛋舉行,當時陳綺貞特地請來了鍾成虎兩人在小巨蛋高空合體演出新歌。
陳綺貞動情到隨音樂起舞,現場兩人眼神交流中碰撞出來的情感已經不能簡單用「真情流露」四字來表達。
演出最後陳綺貞特別喊話小虎:謝謝!總是用他的才華無私付出,讓我成為視野更開闊的觀察者-鍾成虎,小虎。
臺下一片歡呼雀躍,甚至希望他們儘快結婚,事實上那個時候兩個人已經分手接近一年。
他們依舊用另一種模式在繼續著他們的關係,很抱歉不是大家期待的婚姻。
很多人說陳綺貞很吃虧,各種酸、各種嘲諷,但是不好意思!結婚絕不是感情的最後認證,就像旅行的意義並不在於抵達終點。
莉莉安覺得陳老師和鍾先生的感情依然是圓滿的,有始有終、有情有義。他們18年所看過的風景未必比結婚多年的夫妻要少,不是只有白頭偕老才叫沒有遺憾。
婚姻只是一種個人選擇,不是必需品。
想結婚就去結婚 反正你們都會後悔的
蕭伯納老先生說:想結婚就去結婚,想單身你們就單身,反正你們都會後悔的。
大多數人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一段感情,單身即是不幸,結婚即是幸福。
大家對婚姻都抱有太大的幻想,以至於單身的人想結婚,而結婚的人實則在婚姻裡嘗盡了失望。
《四重奏》中卷先生的婚姻就是最好的例子。
卷先生和妻子真紀第一次見面就被她深深地吸引,真紀身上散發的神秘氣息成功俘虜了他,兩人很快就墜入愛河,從相戀到結婚。
但是經歷了短暫的甜蜜幸福之後,他開始慢慢厭倦。
原來婚姻真的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結婚之後的真紀除了廚房就再也沒有了自我,他看著自己的妻子一步步走下神壇,婚後所期待的生活全都是他一個人的臆想,得到的只有不盡的失望。
最終這場蓄謀已久的逃離終於在吃炸雞要不要加檸檬汁這件小事上爆發了。
真紀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丈夫會在清晨偷偷溜走,而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在卷先生的眼裡他期待的婚姻是一場漫長的約會,然而真正走進婚姻之後卻發現多的只有平淡的柴米油鹽。
他們之間沒有爭吵、沒有抱怨、也沒有第三者,只是不適合婚姻罷了。換句話說對婚姻的幻想超出了現實的狀態。
正如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所說的: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沒有進城的人往往會憧憬城中人的生活,他們翹首以待,在牆外側耳聆聽,心中填滿了無限的幻想,想牽起身邊的那雙手敲開這扇幸福的城門。
可一旦進了婚姻的城堡,愛情就被困在方寸之地,沒有了喘息的機會,沒有了選擇的自由,甚至沒有了自我。
別對婚姻抱有太大幻想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一開場,男主光生說:
有時候我會想,在空無一人的森林深處與貓一起生活該有多好。痛苦。總之,很痛苦。所謂的結婚,我覺得就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最痛苦的病。
結婚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拷問。用季節來形容,結婚就是梅雨。用婚喪嫁娶來打比方,就是葬禮。
「在我想喝紅酒的時候她卻開了瓶白葡萄酒。因為白天吃了炸豬排,我就想晚飯只要不吃炸豬排吃什麼都行,她卻說想吃炸豬排了。約好跟她一起去看電影,她多數情況下都會遲到。」
結婚之後的光生,完全沒有找到能和妻子合得來的例子,婚後生活的這種壓迫感讓他迫不及待想離婚。
婚姻不是愛情,它會把對方的缺點無限的放大,如果想在婚姻裡尋找永恆的愛情,大部分都會失望。
光生在結婚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更適合一個人。
原以為結婚是他和妻子這段感情的最好結局,沒想到等到真的結婚之後,才發現最好的結局其實是離婚。
誠然,「結婚」也絕不是一段感情的最高印證,徐靜蕾和黃立行在一起十年之久,被問到為什麼不結婚,她表示:我為什麼要結婚?有什麼理由結婚?難道為了證明相愛就去結個婚?
吳君如和陳可辛愛情長跑20年,至今都沒有領結婚證,她覺得:
有些人結婚是為了維繫感情,而我與陳可辛之所以不急著結婚,是因為非常相信感情。結婚太不浪漫了,我相信我們的感情,所以我不需要用一紙婚書來套牢。
而太多的人都認為感情在一紙婚書下會變得愈加牢固,所以結婚後他們在感情中變得肆無忌憚,忘了給愛情保鮮,也忘了付出、維護這段感情。
久而久之,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就被被婚姻中的瑣碎磨得乾乾淨淨,漸漸消失殆盡。
得到的只有失望和不幸,這也是為什麼婚姻只適合少數人。
它只是一種個人選擇,不是必需品。
文章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由於微信改版
不將我設為星標
你就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
點一下右邊的在看
支持莉莉安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