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又看》看似幸福的松子,其實常年被家暴,這種男人早離開好

2021-01-18 夏日觀音蓮兒

《看了又看》裡銀珠媽媽的閨蜜松子阿姨,看起來是個特別幸福的女人,她和銀珠媽媽不一樣,松子的老公是個能掙錢的人,所以松子阿姨生活富裕,家裡有保姆,出門有司機,渾身上下珠光寶氣,她從不為了錢發愁。

真子羨慕閨蜜松子,當一次松子跟她說:我離婚好不好?真子說她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可真子不知道的是,松子真正的生活狀態是結婚幾十年,一直生活在丈夫的暴力下。

可是好面子的松子這時跟閨蜜還說不出口,依舊維持著表面的風光。

松子當年跟老公結婚時,家裡人是不同意的,但是她不顧反對,執意要嫁,可是在一起之後,老公就開始衝她發脾氣,在生下二女兒之後丈夫就直接跟她動手了。

松子父母去世早,也沒有誰可以依靠,挨了打,看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只能忍受著,想著孩子大了就好了,於是一忍再忍,20多年過去了,她的忍讓在老公變本加厲,三天兩頭喝醉了酒就朝她揮拳頭。

松子怕離婚影響女兒婚事,想著等女兒們結了婚就和丈夫了斷,可是終於等不到那天,在又一次挨打後,她跑到了真子家躲難,真子才知道,看著光鮮的姐妹原來每天生活擔驚受怕中,都嚇出了心臟病。

松子終於決定離婚,她寧願一分錢都不要,也要離開丈夫,不但她忍受不了,而且因為父母的關係,也深深影響到兩個女兒對婚姻的態度。

松子鐵下心要離婚,不過她的丈夫也開始反省了,劇中松子的老公後來變好了,可是現實中,如果遇到家暴男,女人們可能等不到丈夫醒悟的那一天,嚴重的可能連性命都沒有了。

這樣的新聞我們也看了不少,包括那些漂亮的女明星,也因為遭受家暴送命的。

婚姻對女人來說,可以說是二次投胎,可是如果不幸嫁給這樣的男人,那就簡直是噩夢。

可是女人們有的則喜歡在婚姻催眠自己,總是一次次勸著自己,可能以後不會這樣了,歲數大了就改好了,可事實證明,本性難移。

松子曾經在一次挨打後跟女兒勝美說:以後遇到有惡習的男人一定要早點離開,不要等到有了孩子,那樣會更麻煩,這種有惡習的男人是不會改的。

都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如果女人不幸遇到這種男人,首先就不要怕丟面子。

劇裡的松子就是因為愛面子,不敢聲張,不敢反抗,所以讓老公膽子越來越大,把她當成了出氣筒,打她成了習慣。

曾經認識一個女人,她嫁給了一個二婚男人,這個男人對她很好,但是男人脾氣很大,而且願意在外面拈花惹草,老婆如果提出來,男人還會惱羞成怒,打老婆。

曾經原來的妻子因為管他,被他打,後來離婚了。

認識的這個女人嫁給這個男人之後,男人開始也這樣,可這個女人可一點不留情面,到男人父母,單位給男人好頓揭底,男人也真怕了她,所以這男人再不敢像對前妻那樣對老婆了,最後還讓老婆給降服了。

所以女人挨打的第一次,就應該讓打你的老公付出代價,讓他知道老婆不是可以動手打的。

再者,遇到家暴的男人,不要心存幻想,能獨立自主,勇敢的離開才是正確的。

面對老公的家暴,我們可以沒有能力還手,但是打不過總躲得起,不要拖拖拉拉,一次次給男人機會,也別找藉口,忍受暴力。

劇裡松子說因為女兒才忍受的,可兩個女兒卻因為父親打母親,一直生活在恐懼中,在眼淚中長大,女兒勝美多次讓媽媽離婚。

松子說因為女兒,可能是她自己有時也捨不得眼前優渥的物質生活。

最後她提出離婚時,她終於說出:我不要你的錢,哪怕我推小車賣菜也比挨打強。

這真的是實話,就像她的閨蜜真子,雖然需要為生活奔波,但是在家裡是有絕對自主權,老公,兒女都對她尊敬有加,家裡氣氛也是其樂融融,和老公感情也很好。

相比見到老公像耗子見到貓的松子,真子還是很幸福的,後來老公也掙到錢,而重要的是女兒們嫁得好,兒子是個受人尊敬的老師,真子也算人生贏家。

對家暴勇敢說不,及時止損,不要再委屈求全,維持那樣不堪的婚姻關係。

可哪怕離婚也會在心裡造成傷害,所以女孩應該在戀愛之初就遠離這種家暴男。

所以戀愛中的女孩子在找對象時注意這3點:

1.女孩戀愛時不要被愛衝昏了頭腦,多聽聽家長的意見。

說來很奇怪,有很多的女孩婚後遇到有家暴的男人,多是婚前自己不聽家人意見,執意要嫁的。

婚後遇到家暴時,還無臉面向家人訴苦,只能獨自為自己的不幸買單。

父母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相比戀愛中的年輕人,看人可能更客觀,更能發現男孩的缺點,所以多聽聽父母的想法,然後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去了解,去驗證。

可能就會發現原來父母反對的有道理。

2.不要被男人的假象迷惑,多去了解男人。

松子的老公是個特別會裝的人,在外人面前永遠是和顏悅色,對老婆也裝得特別關心有禮貌,但回到家裡就變成打老婆的惡魔,只要在外面惹氣就要撒到家裡。

其實這種男人多觀察還是可以發現的,看他對領導的態度,對同事的態度,回到家裡後,從他對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態度中,都可以發現端倪,因為他總會有不假裝時的狀態。

而且人以類聚,看他來往的朋友也會多少有發現的。

也看看他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也可以明白一些的,男人遇事時是不是很容易暴怒,會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發火,變得不可理喻,細節決定素質。

一個不懂體諒別人,愛爭強鬥狠的男人,隨便跟陌生人發火謾罵的人,說不定有一天就會對身邊人動手。

3.原生家庭對男人的影響。

多看看男人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是不是有家暴的行為,有不少是因為受家庭的原因,父親就是個家暴男,而這樣家庭的孩子通常也會受影響。

所以女孩找對象時,不要在意對方是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而是要看他是不是在有愛的環境下長大,有的父母貌合神離,家裡氣氛怪異,這還不如那些跟著爸爸或者媽媽,心理健康長大的孩子,更靠譜些 。

女孩婚前要長一雙慧眼,應該更在意的是男人的品質。

有好的物質條件固然好,但如果像松子老公這樣的男人,即使再有錢,也無福消受。

遇到這種男人早離開才好。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看伴侶選擇的重要性和影響
    她不僅要養活他,還要承受他的家暴,可她卻心甘情願。直到作家在一個晚上臥軌自殺,死在了她面前。不久,她就做了作家競爭對手的情婦。可這個男人並非真心愛她,被老婆發現後就一腳踢了她。迫於生計她就去做了浴室女郎,可也失業了。一天,有個搭訕的男人小野寺說要帶她掙大錢,她就這樣答應做起了舞女。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交給了小野寺。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為什麼她對男人那麼好,還得不到愛?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樣性格的人決定他這一生是否能幸福。看完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讓人內心十分壓抑,影片展示了松子這一生太渴望被愛,越對男人好,卻越被人嫌棄,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悲慘的命運,過完這糟糕的一生,為什麼她越討好別人,卻越得不到別人的愛呢?這和她悲觀負面情緒及討好型人格有關。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被家暴也不離棄,「虐戀情結」造就悲慘
    在情感上患有這種症狀的人,不僅不會離開施暴者,反而會在精神上更加依賴施暴者,而松子就是患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受虐者。本文以《被嫌棄松子的一生》為例,分析「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松子身上的體現,來解讀松子悽慘命運背後的深刻意義。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幸福的源泉來自愛和信任
    終於有一次,爸爸帶她去遊樂場看表演,她學著小丑的樣子,朝著爸爸撅嘴做了一個鬼臉,逗得爸爸咧嘴大笑。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爸爸面前的價值,時不時地在爸爸面前做鬼臉,只為了博得爸爸一笑。松子這是這種討好型的人格,讓她遇事無原則底線地息事寧人。她在處理班級學生偷竊案時,涉事學生龍洋一死不承認偷竊的情況下。
  • 十年後再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其實比我們每個人都堅強
    文|一晨說(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看完這部電影後,如果你覺得松子是個不思進取,自甘墮落的人的話,那麼,我建議再重新看一遍。因為松子,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自己,包括在最後,她想找到那個名片,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也許是造化弄人,松子沒能如願,慘死在了一個星光璀璨的夜晚。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一生,看似積極尋愛,實則從未認真對待
    松子的追尋從未停止,卻似乎沒有找到答案。松子的愛情經歷,像是一個個的「輪迴」,她秉持著相同的心願,重複著類似的道路,得到幾乎一樣的結果,這被很多人稱之為「宿命」的東西,困擾了松子的一生。正如很多正在迷茫中思考的人們一樣,松子如果可以停下來,思考一下她的前半生,做出一些改變,也許結局會大不相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松子的心路歷程。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行走,她應該可以過上平凡而幸福的一生。她是一個很純粹的人,憧憬著童話般的美好,希望自己閃閃發光,可是最後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局。這可能正是我們悲傷的原因。是個很溫柔的理髮師,給松子剪了一個漂亮乾淨的短髮。他說,不管松子過去什麼樣子,都要和她一起生活。這次沒有家暴,只有簡單的溫馨和幸福,松子一定以為這個男人就是她的幸福。一個月後警察找到松子的時候,她正在廚房唱著歌。在獄中她參加美容培訓,好好生活。那個曾說要和她一起生活的男人就是她的希望。即使他一次都沒來看過她,她依舊堅定。
  • 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爸爸常年養成的"偏心"性格,總是在所言所行時,把更多的情緒遷怒於松子,松子著實委屈,也實在心中成魔。也許痛苦本就是個循環,松子常年在家得不到任何關愛,除了久美沒人願意傾聽。爸爸把憤怒給松子,而松子卻把憤怒給了久美。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為何不能像周揚青一樣果斷放棄渣男?
    我是 點擊關注,一起看劇聊人生!好在作家渣男有一天睡醒後突然醒悟覺得自己不是個人,臥軌自殺了如果松子從作家男友第一次家暴的時候就能果斷分手,那絕對可以避免後面的悲劇。第二個男友自己本身就是上門女婿,靠著老婆才住進豪宅,有個好工作。
  • 通過艾米麗和松子看原生家庭:你的未來,取決於你的每個選擇
    2001年上映的影片《天使愛美麗》,處處蘊藏著人生的溫暖;2004年上映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則處處充斥著現實生活的殘酷。《天使愛美麗》的主人公艾米麗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艾米麗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癖好,她喜歡在水壩上打水漂,喜歡看人們的表情......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女人永遠都不要把被愛的期望放在男人身上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部日本小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是一部廣受讚譽的小說,被很多列入人生必讀書單。同名改編電影,2006年上映,如今仍在日本必看電影榜單上。松子一生都陷於愛與被愛的漩渦之中。她竭盡全力地去愛每一個從她生命路過的男人,她以為愛是救贖,卻一次次被愛拉進深淵.
  • 影評:松子有沒有可能避免自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文/娛樂辣媽號松子從最初的善良與單純到最後的自我放棄。其實她想要的真的很簡單,父母的關注,男友的忠誠,只是命途多舛,慘遭欺騙,雖然到最後沒有一個好的結局,但至少她曾經那麼勇敢,至少影片結尾證實了還有人在等著她,她所作所為皆值得,只是沒有等到罷了。
  • 從社會角色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場輪迴的教育悲劇
    自己做了一名理髮師,生活終於走向正軌,卻遇見了當年包庇的學生阿龍,放棄工作與阿龍在一起,又被家暴,卻享受這份虐待,為了證明自己對阿龍的愛再次輾轉於各種男人之間,捎帶各做違禁品,最後阿龍入獄。出獄後也與松子分手,松子找了一條和家鄉相似的河邊公寓,一個人獨居到53歲,變成了惹人嫌的老太太,最後死於一群孩子的亂棍之下。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夢想與現實中掙扎的你我
    在大眾談論討好行型人格這個問題時,松子是經常被提及的典型例子。這就是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對它的所有印象。相信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樣。就在前陣子,《三十而已》大火時,我看了一篇講討好型人格鍾曉芹的文章裡再次提及了松子,於是我決定去看看這部電影。
  • 解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你的不幸,皆因自己的選擇
    兜兜轉轉遇上當年包庇的學生,原以為能相伴到老,沒曾想學生入獄,出獄後也與松子分手,最後松子一人寡居到53歲,變成一個住在垃圾屋裡的又肥又髒的老太婆,死於小混混的亂棍之下。電影整體看下來,仿佛命運給松子開了一個玩笑,讓她一直活得悲慘。讓人唏噓。這樣被命運折磨的好女孩是何其的不幸?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父權社會下,女性悲慘一生的縮影
    他常常家暴松子,逼她出去賺錢。日本其實直到現在,依然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女性的幸福掌握在男性的手中,對女性來說,得到男性的愛戴,就等於得到了幸福。影片中包括父親在內的其他男性,其實對松子來說,他們不僅是一家之主,更是最高權力的化身。因此松子一生的討好,都是在不斷向家庭的最高權力者靠攏,以此獲得希冀的幸福。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飯島愛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飯島愛——原生家庭對人的深刻影響劇情簡介故事講述了女教師松子,到因為學生的竊盜事件,她為了學生頂替偷竊的罪名,但在最後緊要關頭她的學生卻背叛了她。又除了其朋友的情人,之後被其妻發現而分道揚鑣。之後做了舞女,又因與合伙人發生爭執而殺了對方。沒多久她結識了理髮店的師傅小島津,過了一個月的快樂生活,但終於還是被警察找到,松子離開愛人,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漫長牢獄生活。出獄後,松子與曾是自己學生的龍洋一重逢,兩人在學校時已相互頗有好感,但礙於老師與學生的身份沒有跨越界線。此時的龍洋一雖然淪落為賭徒,但松子和他卻互相關懷疼惜對方,墜入愛河。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讓人不敢看第二遍的島國電影
    松子小時候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一路幸福的生活著,後來成了學校教師,想不到因為學生的竊盜事件,她為了心愛的學生頂替偷竊的罪名,但在最後緊要關頭她的學生卻背叛了她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論毀掉一個人的方式
    朋友:最近,我看了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初看電影名字,本想當然地以為電影的呈現是以傳記式鋪開的方式刻畫松子的一生,看了電影才知道,故事是從侄子阿笙收拾女主人公松子這個素未蒙面的姑姑遺物的為切入點,用探究式的視角展開敘述。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比被男人辜負,女人「自降階層」更致命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02松子離家出走後,從事過亂七八糟的工作,和不同男人同居,為了愛情飛蛾撲火,每次都被傷害得徹底。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她說就算被家暴,也比一個人孤獨要好。努力討男人歡心的松子,換回來的只是他們的輕視:有婦之夫利用她滿足成就感,理髮師男友在她離開後立馬娶妻生子,還有個男人逼著她去做浴室女郎。松子不停去愛人,卻始終沒有學會做自己。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松子把人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失戀後又急著投入下一場戀愛,如此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