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無法救贖

2020-12-28 走心巷子

作者|五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我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

松子一生都在討好旁人,最終卻死在小孩子的棍棒之下,死得寂寞又悽涼。

也許在她寫出這句話的時候,對整個世界都已經絕望。

但是我在想"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如果"為"這個字不是二聲,而是四聲呢,那便是"生而為(weì)人,我很抱歉。"

松子一生都在為別人築夢,以至於完全地忽略了自己,在臨死前終於醒悟,也決心為自己重新生活一番,只可惜命運殘喘,53歲便以最糟糕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帶著無限複雜的心情看完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松子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中,歷經種種分離和失望,自殺過,坐過牢,從精緻性感的美人,退化成肥胖瘸腿的老太婆,從光鮮亮麗到無人問津,末年實在悽涼。

感慨萬千,卻無從下筆,深深思考一番,決定從松子"愛"的3種方式入手,談談松子對親情,對愛情,以及對自己的愛,其中自然無限悲涼。

01 竭盡全力渴求家庭的溫暖——全家人都欠她一個抱歉,她卻始終對妹妹久美心懷愧疚

松子十分缺愛,從小時候便是,因為妹妹久美常年患病,爸爸把更多的關懷贈予了久美,爸爸下班回家只會冰冷地把公文包遞給松子,卻把包裝精美的禮物送給久美。

爸爸明顯愛的偏離,不知不覺間就在松子的心裡劃上一個刀子。

爸爸常年冰冷的臉龐,在看到小丑的時候,稍微綻開一些笑容,那大概是松子從爸爸臉上見過的最好的笑容,於是為了"討好"爸爸,松子便學會模仿小丑的鬼臉。

每次松子一做鬼臉,爸爸就笑得開心。

因為缺少父愛,便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

小時候的松子,最明顯的性格就是"討好型人格"。總是隱藏自己的情緒,渴望得到愛,於是便不敢暴露自己的需求,害怕被拒絕,也源於對失敗的恐懼。

長久的鬼臉動作,也讓松子養成了一個怪癖的習慣,在遇到緊急的事件,或者在緊張的氛圍內,都會不自覺做鬼臉,旁人覺得是開玩笑不禮貌,不明所以的看者也只覺得討厭,但是對松子來說,那可是童年的創傷。

小時候成長的環境,將會影響一生的性格。

松子在家庭從來都處在缺愛的狀態,小小年紀便懂得"討好",以至於把自己都完全忽略,所做的一切都為了討爸爸的歡心。

看到松子主動求愛的模樣,實在心酸。

幸運的是,松子長得亭亭玉立,面容姣好,滿足爸爸的心願做了老師的職業。

童年的創傷,沒有一直不依不饒地影響著她,她也曾經衝過枷鎖,變成完美的自我。

前期的松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幸福的,也讓我想起董卿《朗讀者》中的一句別有深意的話:"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願意含著淚繼續奔跑的人。"

但是那些骨子裡的傷痛,終歸是令人煩惱的。

松子遇到心儀的戀愛對象,跑回去開心地講述給妹妹久美聽,松子講得開心,久美聽得幸福。

久美未曾見過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松子在家裡形單影隻,只得把小情緒講給久美聽。

這本就是一件互相陪伴的完美關係,但是卻因為爸爸的斥責狠狠地打碎了。

爸爸常年養成的"偏心"性格,總是在所言所行時,把更多的情緒遷怒於松子,松子著實委屈,也實在心中成魔。

也許痛苦本就是個循環,松子常年在家得不到任何關愛,除了久美沒人願意傾聽。

爸爸把憤怒給松子,而松子卻把憤怒給了久美。

印象最深的那一段便是,松子終於忍受不了,決定離家出走,在收拾包裹打算離開的時候,久美孱弱的身體,幾乎趴在地上哀求松子不要走,盡力地呼喚著姐姐,可是那一刻的松子聽不得這些,只覺得家庭是牢籠,甚至一把推開久美,重重地摔在地上。

久美是個善良的姑娘,最渴求姐姐松子的關愛。

松子是個自卑孤獨的姑娘,她渴求爸爸的關注。

松子在出走多年後,偷偷回家過看到爸爸的日記本每頁最後都寫著:沒有松子的消息。

在這個世界上,最痛的就是等真的觸摸不到了,才感受到其中的情誼。也許爸爸的心裡滿是松子,但是生前對待松子的方式,確實傷害了一個孩子的心。

說不清孰是孰非。

爸爸確實欠松子一個擁抱,也欠松子一句道歉。

松子無數次想要靠近的溫暖,都被爸爸的悲情全然打退。

包括松子的弟弟紀夫,也始終不理解松子,多次地對松子訴說狠心的話,甚至主動提出斷絕關係。

如果紀夫能夠擺脫內心的悲傷,稍微給松子一些理解,松子可能也不會一直漂泊在外,望著家的方向,從不敢回去。

全家人都欠松子一個道歉,而唯獨對妹妹久美來說,是松子欠久美一個道歉。

也是在久美死後,松子才知道久美有多愛她,松子一生渴求的一句回家的問候:"你回來了。"也只有久美說過。

久美本就是被幸運遺棄的可憐人兒,唯一寄託全是姐姐松子身上,卻被松子狠狠地傷害。家庭的禁錮傷害著松子,松子又傷害著久美。

但最後松子也終於明白久美的愛,在想像中為久美剪了漂亮的短髮,也一步一步走向久美的身邊。

對於家庭,松子的一生都在想念和逃離當中,不停掙扎,在憤怒和後悔中不斷自我毀滅。

也許所有的愛都來得遲了一些,卻總也是愛。

02 奮不顧身追求愛情的長久——努力用愛情拯救自我孤寂的靈魂,卻一次次地被打入深淵且永不翻身

松子小時候一直缺愛,便也一直影響到成年後的愛情。

松子一生共有5段愛情,卻都是悽涼結局,一次次地絕望,再一次還是奮不顧身地投身愛海。

有人覺得松子太固執,面對不好的愛情,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而有人為松子感到痛心。

小時候的性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松子的一生。小時候,缺乏爸爸的愛,長大後缺乏男人的愛。

就像依戀理論認為的那樣:"我們從最初的照料者(通常是父母)那裡獲得的情感連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其實依戀理論表達的更像是關乎於宿命的故事,雖然難以言說,但確實有些人一生都在尋找,找相似的愛情,經歷相似的悲哀,犯相似的錯誤。

我同情松子,也為她感到不值得。

記得木子美有一篇文章叫《愛情禮教毀一生》,裡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以後,你生了孩子,如果是個女兒,你不要告訴她愛情是忠貞不渝,你要告訴她,愛情只是一個運氣,大多數人都沒中獎。"

深覺有理。

松子不明白愛情是一種運氣才能得到的東西,那是她覺得能救贖她的東西。

家庭沒有給過松子最溫暖的愛,在離家出走之後,松子也便是孤身一人,遇到作家,雖然作家脾氣古怪,也常常對松子動手,但對松子來說,那可是唯一願意陪伴她的人。

比起孤獨來說,也許毆打算不得什麼。

此後松子遇見的所有男人,幾乎都有暴力傾向。

松子常常有這樣的獨白:"一個人是地獄,兩個人也是地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好。"

其實有很多人並不同情松子,也覺得是松子自己放棄了自己,非要執著地尋求愛情,明明自己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幸運的是,松子遇見樂真心對待她的朋友小惠。

本來兩個人可以成為一生的摯友,在孤獨的靈魂間互相安慰,但是在松子聽到小惠老公在家裡說的那句:"你回來了",便悻悻地離開。

這也就是松子渴求愛情的原因。

家庭的愛那麼缺失,自然要在男人身上找安慰,她從小時候便害怕了一個人的生活,雖然有惠子相伴,但畢竟不是家庭或者愛情之間的陪伴,小惠有人等她回家,而松子,一無所有。

松子對男人愛情的追求,實在執著,一次次陷入刀身火海,還是要不停地往前衝。

就像松子對小惠說的那句話:"我要跟定這個人,哪怕是去地獄。"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節目,具體不太記得了,但是主持人的一番話,卻是道出了松子追求愛情執念的背後原因。

日本是一個執著的民族,他們也很尊重每一個執著的人,哪怕堅持的東西是錯的,都會得到這個民族的尊敬,也許這個說法有些太過了,但不得不承認,日本民族是悲壯又包容的民族。

松子可能一生都在追求看似正確的東西,她以為愛情可以拯救她,但她遇到的愛情卻總是飽含太多悲壯,也不得善終。

巴爾扎克曾說過:"凡是可憐的,遭難的女子,她的心等於一塊極需要愛情的海棉,只消一滴感情,立即膨脹。"

松子便是如此,此前的人生已經充滿顛簸,她似乎是把愛情當成救命稻草一般。

所以總會反反覆覆,使勁去愛,使勁去挽留,在失去後又使勁地悔悟。

仔細想想,在松子沒有放棄愛情之前,無論過得多麼糟糕,心中都還存有希望。

但是在徹底地絕望之後,松子在河邊租了一個小房子,發出這樣的獨白:"再也不信任何人,再也不愛任何人,再也不讓別人介入我的人生。"

看到這段話,心裡真的針扎一般。

這一刻,松子徹底地放棄了自己,不會再莽撞追求愛情,但是以後卻要像行屍走肉般生活。

這是最徹底的深淵,一躍而入,也不想翻身。

03 鍥而不捨擺脫自身的寂寞——善待親情和愛情以期待收穫愛,卻在一次次失望中變化,直至對自我完全放棄

《聖經》裡有這樣一段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覺得跟松子十分貼切。

不管是親情的愛,還是愛情的愛,松子都做到了絕對的包容,也問心無愧。

也許傷痕累累,但比起所有人,松子的愛都是足夠純淨的。

但正是因為對別人有過度的愛,卻深深地忽略了自己。

表面看起來,松子不愛自己,把所有的愛意,全部加注在他人身上,但是這不能說明她不愛自己。

相反我覺得松子是愛自己的,只是愛的方式有些錯誤罷了。

松子誤以為得到親情,得到愛情,得到陪伴,便可以救贖自己孤寂的靈魂,但可憐的松子遇見的偏偏是不純淨的對象。

爸爸因為久美的病深陷自責,那些男人或非同常人,或自私自利,或從未獲得愛,在他們的世界裡,愛本就是殘缺的,自然也給不了松子圓滿的愛。

松子追求愛情沒錯,渴望通過愛情救贖孤寂也沒錯。

錯的是,生來的性格,還有過度對美的幻想。

松子身上最明顯的一點便是,過度相信,她似乎誰都相信,無論誰拋出橄欖枝,她都會不顧一切去接受。

其實對愛情的守護方式,正是松子愛自己的折射。

松子一直需求的是陪伴,精神上的孤獨和缺失,總是試圖通過肉體的陪伴,來一往而深地解決。

過於渴望精神陪伴,所以一次次放縱自己的肉體,被狠狠家暴,也還是毫不離開。

其實對於松子是否真的愛自己這個問題。

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可是我始終相信松子當然是愛自己的。

只是這一世磨難太多,從人生萌芽的時候便沒有機會享受圓滿,在人生燦爛時候卻遭遇重大的轉折,她也曾多次惱怒,多次奮起,多次失望,最後卻著實悽涼。

想起列夫託爾斯泰所言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正如松子的一生,從未真正的享樂過。

雖然生得一副好皮囊,風情萬種,極盡性感,但是靈魂卻千瘡百孔,遭受磨難。

松子一生的工作都在試圖救贖自己的靈魂,卻屢次以失敗為終。

在經歷無數次失敗之後,終於狠狠地放縱自己,每天看劇吃零食,一直把自己吃到配胖不堪,面容髒亂。

松子在最後幾年,時常去醫院精神科看病,松子的靈魂曾經也是高聳而立,終也被生活愛情打磨得墜入深淵,且萬劫不復。

也許松子不自救的行為,讓整個人物都不值得被憐憫。

但我總會有很多瞬間,似乎爬進了她的生活中,感受著她的無奈與放縱,兒時的環境,父親的偏愛,愛情的逃離,這一切一切就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樣,她又何嘗沒有抗拒過,但命運卻也總是在她稍有希望的時候,又重重打擊。

歷經不幸的童年,卻也成為歌唱人美的老師,即使殺人入獄,也學習理髮技能並保持身材,她的努力顯而易見,只是她未曾抗住命運的蹂躪。

對於松子的結局,想一次便心寒一次,死在孩子們的棍棒之下,又死在異鄉,哪怕是死了,也還是未得到親弟弟的"原諒"。

松子很愛自己,她的下一世一定安穩幸福,不再顛沛流離。

總結

在松子學生阿龍的悔悟裡,有這樣一段關於"愛"的話語:

"上帝即是愛。你以前有打心眼裡恨過人嗎?能為這個人真心祈禱嗎?人心是脆弱的,為本應憎恨的人祈禱,這不太可能,可是,藉助上帝的力量,卻是可以做到的,寬恕不可寬恕的人,並且愛他,這就是上帝的愛。"

這段話也隱晦表示,松子對阿龍的愛就是上帝的愛,對別人的愛也是如此。

松子的一生看似悲憫,但松子的愛卻普及眾數。

沒有人規定收穫愛才是幸福的一生,能夠像松子這樣,一生都在普渡愛,給予愛,也是幸福的。

幸福有千百種模樣,松子的幸福或許是令人費解的一種。

我寧願相信她是幸福的,在影片的最後,松子一步一步走向天梯,回到妹妹久美身邊。

對松子來說,死了未嘗不可,解脫也是一生幸福。

--END--

-參考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相關焦點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豆瓣評分8.9,值得一看!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豆瓣評分8.9,值得一看!一代名優飯島愛於2008年平安夜被發現死於家中,而她的一生,無疑是松子的驚人現實版。我是了解一些飯島愛的身世的,在她轟動一時的半自傳體小說《柏拉圖式性愛》中,她不諱言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從小被父親毒打,13歲時隨小男朋友私奔,卻沒想到他是個癮君子,男朋友被抓後求助男朋友的朋友,同住第一晚就被強姦。
  • 《被嫌棄的松子一生》豆瓣評分8.9,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被嫌棄的松子一生》豆瓣評分8.9,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文/花花講影視 圖/網絡《被嫌棄的松子一生》是由中島哲也導演的電影,在2006年日本上映,電影整體算的上一步喜劇,但明明是一部喜劇卻看得我一直在哭。並且通過倒敘的手法來講述了松子的這一生。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因為主人公松子因為從小沒有得到父親的愛,導致在長大後非常渴望愛。在松子大學畢業後順利的成為了一名教師,但卻因為包庇犯盜竊罪的學生而別學校辭退。被辭退的松子離家出走後與懷揣理想的男友同居,男友自殺後松子又與男友朋友廝混在一起。並且在得知男友的朋友一直在利用自己後松子開始自暴自棄。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靈魂散發的光芒,救贖人生悲劇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導演中島哲也的作品,憑此片獲得第三十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提名),川尻松子飾演者中谷美紀則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此片2006年在日本上映,豆瓣評分8.9的高分電影。愛她的人,卻要先離她而去;不夠愛的人,只當她是生命中的過客;傷害她的人,都有其無法擺脫的黑暗。她每次都用盡全力去愛,因為她渴望被愛。但回應她熱烈的愛的是拳打腳踢,利用完了嫌棄她。一個安分的人,卻因為一個同學的偷竊,而她作為負責老師,卻掩飾同學的罪行,自己承擔不必要的罪名。而罪魁禍首的龍洋一同學,沒有站出來為松子辯白,反而誣陷松子偷拿了那些錢。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老師為什麼會淪為如此結局?
    第一本接觸日本作家的文學類書籍不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也不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反而是這本不太出名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這本書開始,我了解到日本文學作品中的悲情色彩與現實人物的悲觀命運,如果你現在沒有好的書單或者影單,那麼我推薦這本書或者由這本書改編成的同名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相信看完之後你和我一樣有所收穫,並且了解到世間的信任和變故的隨時發生性。
  • 懷舊: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這部上映於2006年的日本歌舞劇情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松子從出生渴望愛情追逐幸福直至死亡的坎坷曲折的悲慘人生。在豆瓣上有著8.9的高分。看完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覺得是對人性情深處的反思。松子是一個不幸的女孩,死亡表面是悲劇的結局,但死得荒謬卻不那麼令人惋惜才是真正令人扼腕悲傷的。從童年時期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兒到懵懂無知的少女再到失足頹廢的婦人最後以一個發福發瘋的老女人形象出現在畫面時,仿佛看到了命運在步步緊逼---是孤獨在漸漸吞噬她。
  • 張靜初挑戰「被嫌棄的松子」,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張靜初挑戰「被嫌棄的松子」,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海巡演 2020-10-15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MonKey so總冠名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蓉城催淚上演
    2020年12月11、12日,由MonKey so總冠名的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蓉城四川大劇院與觀眾正式見面。該劇改編自日本作家山田宗樹的同名長篇小說,由實力派演員張靜初領銜出演劇中「松子」一角。
  • 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重磅卡司
    」 豆瓣高分小說/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曾打動無數人,對它的討論和解讀一直經久不息!2020年,她將在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演繹那個讓萬千女性惦念、憐愛、共鳴的「松子」。 張靜初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人物氣質似乎也有著太多的相似性——在嚴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注重精神的追尋和自我實現、努力把握著對生活和命運主導權、熱情充滿希望、也可以堅定到不顧一切……
  • 豆瓣評分8.9《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與自己和解,才能活得熱烈
    2006年,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映,這是極受觀眾喜愛的一部劇情歌舞片。影片講述了松子混亂的一生,沒有什麼勵志的大道理,但卻能夠引起觀眾對自己人生的思考。主人公松子的一生短暫而又絢麗,她看似逆來順受,其實性子剛烈,一直在為了自己想要的而努力。只是松子的努力並沒有換來自己渴望得到的愛,反而讓自己遍體鱗傷。
  • 不帶自身優越感來解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上帝式的大愛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導演的想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高高在上得覺得松子的一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可憐可悲,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帶著自身似乎存在的優越感,以及從未遇到過松子一生都在被嫌棄的處境,以一個看客的身份,去評論論語。重新回顧這部電影,不帶自身優越感的,我想重新來解讀這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缺愛是一個女人一生的悲劇
    步入晚年的松子在出租屋房間外面的牆壁上寫上這幾個字。我想經歷了不斷沉淪的大半生,對愛情失去力氣的松子在寫下這幾個字的時候,或許已經明白:這一生她全心地愛過很多男人,卻唯獨沒有愛過自己。在讀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繼而又看了該書改編的電影。「松子」並不是一個特殊的個案,我們身邊就有「松子」存在,而且十分普遍。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活著,真對不起啊
    這是分兩段看完的電影。壓抑,無釐頭,讓人痛哭。被嫌棄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啊。看這部電影的初衷,真的很簡單,就是想看看被嫌棄的一生是怎樣的,松子又為什麼會被嫌棄。我得到了答案,愈發沉默。松子的被嫌棄與她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一板一眼,認定就不撒手。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生而為人,對不起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豆瓣評分8.9分,好於97%劇情片,好於96%歌舞片。此時,阿笙在經歷愛情和事業雙重失敗的打擊下,感到崩潰,想要自殺,父親的到來,讓阿笙代替想要回去的自己,打掃松子的公寓。阿笙在打掃公寓的過程中,看到姑姑穿的和服,扮的鬼臉。父親的評價是卑瑣的一生。鄰居的評價是被人嫌棄的一生。在公寓的黑板上,松子寫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阿笙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姑姑感到好奇,影片通過阿笙的視覺一步步向我們展現的松子的一生。
  • 電影推薦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前面一直在為你們推薦一些有能量的片,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換換風格吧(壞笑)今天推薦的是2006年日本出產的一部散發著輕微喪氣的影片,像是講述一生在絕望中燃氣希望,又在希望中得到絕望...電影簡介:有一天父親(香川照之飾)突然來找阿笙(瑛太飾),告訴他有個素未謀面的姑姑死了,叫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
  • 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開啟巡演,首站上海
    豆瓣高分小說、日本電影TOP10《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以對當代女性的心靈詮釋打動無數人,對它的討論和解讀一直延續至今。如今,這個經典故事即將登上戲劇舞臺。 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由張靜初銜領主演的明星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拉開巡演的序幕。
  • 豆瓣8.9《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為什麼你總是愛上不愛你的人?
    用電影中的這句臺詞來形容松子最適合不過。影片是根據山田宗樹的同名小說改編,於2006年5月29日在日本上映。在豆瓣評分高達8.9分,榮獲2007年日本電影金像獎,被譽為最感人的日本電影之一。電影主要講述了松子悲劇的一生:松子從小就渴望得到父親的愛,可父親卻將所有的愛給了體弱多病的妹妹,松子對妹妹能輕而易舉地得到父親的愛是羨慕嫉妒恨。
  • 防疫護航 成都觀眾隨張靜初領悟《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12月11日晚,由趙淼執導、蔣方舟擔任文學藝術策劃、張靜初領銜主演的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四川大劇院演出。當晚,所有進入場的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查驗健康碼、檢測體溫,且上座人數不超過75%。《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山田宗樹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松子渴望愛和被愛而曲折坎坷、卻依舊積極向上、永不放棄的一生。據了解,《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小說書迷眾多,其改編的同名電影也堪稱經典,豆瓣評分高達8.9。
  • 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到飯島愛
  • 給你說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豆瓣8.9分高分冷門電影
    豆瓣8.9分高分神作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用詼諧的畫面講述松子悲劇的一生,以戲虐來戲虐戲虐。松子出生在福岡縣大野島,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卻因包庇犯盜竊罪的學生龍楊一而被學校辭退。事後知曉原來男友的朋友一直只是在利用自己,於是憤怒的松子開始自暴自棄當上浴室女郎,成為當地最有名氣的妓女。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浴室倒閉了,松子於是和找她搭訕的男子小野寺同居「撈大錢」。半年後發現小野寺的背叛,和他一起賺來的錢小野寺又欲獨吞,扭打之中將小野寺殺死,逃亡到東京。
  • 電影推薦 | 日本經典《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這件事對松子打擊極大;之後與該作家的事業敵人同居直至,又忍受不住去找對方妻子的誘惑,結果慘遭拋棄;又是當上浴室女郎,甚至還殺人入獄,然而不管有意無意,她從不放棄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再怎樣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這生存本身,足以打動任何人,包括阿笙。(來自豆瓣)這部經典影片豆瓣評分8.9,寒假時候一位朋友強烈安利,看完以後的感慨著「啊 我怎麼有這麼棒的小夥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