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武漢 | 組裡唯一女醫生,"中國最美女醫師"王瑞蘭:很忙、很累...

2020-12-22 澎湃新聞

她是組裡唯一的女醫生

她是「中國最美女醫師」

逆行馳援武漢

護目鏡後深陷疲憊的眼睛中

卻閃爍堅定與希望

她是上海交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

_

_

很忙、很累,但為了患者值得

「很忙,忙到忘記時間,到飯點也不想吃東西。」來到武漢三院半個月,第二批上海醫療隊成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

儘管如此,當四天前將武漢三院光谷院區第一批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送出醫院時,王瑞蘭還是感到了深深的成就感。

「第一批出院患者總共四位,其中一位還是我們管理的重症患者,出院時他非常激動,拉著我們的手反覆致謝。」王瑞蘭說,今天也有一位原本氧分壓只有40,重度呼吸窘迫的患者在我們的治療下大幅好轉,所有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都十分高興,「很忙、很累,但為了患者值得!」

王瑞蘭與出院的重症患者合影

作為重症醫學領域的專家,王瑞蘭在到達武漢市第三醫院後,根據統一部署,被分入了ICU醫療組。她所在的小組共有12名成員,她擔任副組長一職,是組裡唯一的女醫生。

「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一刻準時從酒店出發,八點正式上班。進入病房後開始查房,挨個了解病情變化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查房完畢出病房進行病情討論,制定後續治療方案,記錄醫囑。每天下午四點召開小組會議,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晚上回到酒店後,領隊召開核心成員會議,鼓勵隊員,並對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王瑞蘭向記者描述了ICU醫療工作的日常「SOP」。

最艱苦的環節是在病房,按照工作制度,王瑞蘭進入ICU病房後,至少要在裡面工作4個小時,值班醫生則要6小時以上。ICU中沒有椅子,醫生都站著工作。

「我們也不敢坐,怕把防護服弄壞了。」王瑞蘭說。

進入ICU病房要穿上悶熱不透氣的防護服,一天下來裡衣都能被汗水浸透;每看完一個患者就要洗手、用酒精消毒,一天十幾、二十幾次地反覆洗手使手上的皮膚都有了深深的皺褶;每天長時間戴口罩、護目鏡又使臉上布滿了難以消退的紅色壓痕……

由於隔離病房中不能進食、不能上廁所,有些醫生不得不穿上尿不溼。為此,王瑞蘭減少了早上的飲水量,穿防護服之前必定先要上廁所,做好充分準備後再進入病房。

晚上回到酒店後,她就儘量多喝水。

危重病房的人數會不斷變化,患者的病情變化往往難以預料,王瑞蘭經常會超時工作,常常在病房裡一待就是一整天,她自己都不知道一次搶救之後又過去了多少時間,忙得根本沒空看手錶,不知今夕何夕。

_

_

忐忑是正常的,但這是我們的職責

2月10日,武漢三院的本院醫生黃波向我們描述了王瑞蘭等上海專家在武漢的工作狀態。

他在微博中寫道:「前幾天,都中午13點40了,李慶雲教授、王瑞蘭教授還顧不上吃飯,在給我們做醫療指導。我給他們把早已冷卻的盒飯熱了又熱,多次強勸他們吃飯,他們才被迫坐下來扒了幾口飯。最讓我感動的是,由於時間緊迫,飯還沒吃到一半的李慶雲教授一邊急匆匆趕去開會,一邊還不忘回頭『命令』已連夜奮戰的王瑞蘭教授吃完飯必須馬上立刻去休息一下,為革命保重身體!當時我就淚目了。」

抗疫工作艱苦卓絕,但沒有醫護人員退縮。王瑞蘭坦言:「有點忐忑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緒。但是只要按照規章制度去執行,做好防護措施,就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王瑞蘭的信心源自從事重症醫學30多年的經歷與積累。

30多年來,她在急診危重病醫學工作崗位上,積極開拓危重病搶救技術,精益求精,大膽創新。

2009年,王瑞蘭團隊曾成功救治上海市首例H1N1甲型流感重症患者。之後,她一直鑽研病毒性重症肺炎,積累了10多年的臨床經驗,其團隊救治病毒性重症肺炎的成功率高達83%。

另外,針對多臟器功能障礙,她率隊開展了國際領先的ECMO、CRRT、肝臟替代的集束化治療,挽救了大量患者。

2019年,王瑞蘭榮獲「第二屆中國最美女醫師」稱號。

「我們重症醫學科的醫生,每天都是『往前衝』的工作狀態,所以在武漢三院的工作,對我們來說其實很平常,就跟以往每天的工作差不多。對於這一類疾病,在診治流程上已經都很熟悉了。相信面對任何情況,都能做到泰然處之,冷靜應對。」王瑞蘭告訴記者。「我們所做的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每個公民都有自己應盡的義務,每個行業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職責」。

同時,王瑞蘭也向記者強調了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的重要性,「對於傳染病救治,只有醫生保護好自己,才有精力保護好患者。」王瑞蘭對於戰勝疫情充滿信心,「上海專家有充分能力和技術救治重症肺炎的患者!」

_

_

家人和同事,是我堅強的後盾

疫情肆虐時,很多家屬尤其是醫療隊的家屬都非常擔心醫護人員的安危。

但王瑞蘭卻說,她的家人從未把這種擔心表現出來。「一開始,我的家人就很支持我,在得知我要去武漢時他們就說,『我們知道這種事你肯定會衝在前面的。放心,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

在武漢時,王瑞蘭的家人會在家庭群裡發幾句鼓勵的話,顯得很淡定,沒有多少言語,直接用行動來表達他們的關心。

「如果家屬焦慮緊張的話,就會導致我們一線工作者也焦慮緊張,而我們焦慮緊張的話,又會加重他們的焦慮緊張。這種情緒會互相影響,愈演愈烈。」王瑞蘭認為,儘量不要導致大家產生心理上的障礙。

除了家人,王瑞蘭的同事也給予了她很大的支持。

科裡的年輕醫生知道王瑞蘭主任要去武漢支援,都非常擔心。「小朋友們都哭得要死。」王瑞蘭主任笑著說,有兩個年輕醫生還特意跑到她家裡去幫忙打包行李,護士長帶著幾名護士準備了兩大箱的食品和用品,這些都讓她非常感動。

同事的關心和幫助,讓她更加堅定了凱旋的信心。

_

_

不知今夕何夕的忙碌中

一句「值得」伴著笑臉

艱苦環境下,忐忑心境中

一句「責任」閃著堅定

不言說的擔心,不言棄的支持

一句「放心」盛滿感動

白衣、口罩、護目鏡

一聲「英雄」,註解是美麗

來源:文匯報

值班編輯:尹靜一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推薦閱讀

1、

2、

3

4

5

為最美女醫師!

原標題:《連線武漢 | 組裡唯一女醫生,"中國最美女醫師"王瑞蘭:很忙、很累,但為了患者值得!》

相關焦點

  • 王瑞蘭的最大安慰 | 周偉、周妍、王傳海、徐阿紅、凌雪輝、張言...
    ◆ ◆ ◆ ◆等一切都過去了武漢的櫻花一定很美王瑞蘭:最大的安慰,是自己救治成功的患者笑了「真的很忙、很累,但為了患者,值得!」到武漢市第三醫院一個月,農工黨黨員、第二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這位滬上重症醫學領域專家抵達武漢市第三醫院後,根據統一部署,被分入了ICU(重症監護室)醫療組。王瑞蘭小組共有12名成員,她擔任副組長,也是組裡唯一的女醫生。「早上六點多起床,七點一刻準時從酒店出發,八點正式上班。
  • 廣東醫生獲評「中國最美女醫師」,打動評委的她們不光靠顏值
    盡在這篇推文裡廣東衛生在線立馬為你送上近日,第二屆"中國最美女醫師"頒獎典禮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該活動由中國女醫師協會主辦,上海市女醫師協會、第二屆「中國最美女醫師」推選系列活動組委會、上海醫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經過醫院、基層衛生部門推薦,網友投票,專家評審,第三方核議反饋意見綜合考評,在全國數百萬名女醫師當中嚴格篩選,最終共有2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
  • 宋瑛當選中國女醫師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女醫師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於7月26日召開全國網絡現場會議。  中國女醫師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於7月26日召開全國網絡現場會議。經中國女醫師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的積極籌備與推薦,來自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93家醫院單位的128名消化專業女醫師參加了成立大會。參會專家們選舉出第一屆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和委員。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宋瑛副院長當選為第一屆常務委員。
  • 我是外科女醫生
    據報導,一位上海某三甲醫院結直腸外科女醫生,在手術臺上經常被問的是「累不累」。在工作的時候,這位女醫生明顯感覺到「上級對女生更為寬容,要求更低」。 實際上,女外科醫生更希望被公平對待。能不能幹好一件事從來與性別無關。
  • 女醫生手術後太累在衣櫃中睡著 獲贊「最美睡姿」
    黃偉告訴記者,雖然醫師是給別人看病,但由於過度勞累,身上落下的毛病也不少。黃偉說:「對待每一個病人,我們都要付出愛心,不僅僅是像機器一樣地工作,看著每一個進來的患者,健健康康地走出去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也希望大家能給我們更多的理解。」
  • 最美醫師沈姣葉:無論颳風下雨 她都會上門服務
    今年已67歲的沈姣葉是海曙區章水鎮杖錫社區衛生服務站唯一的常駐全科女醫生。當天上午8點,望著窗外的鵝毛大雪,不禁掛念起了村裡幾戶患有慢性病且行動不便的老年村民。於是帶上藥箱,跨出了服務站的大門。「徐師傅,你起床了嗎?我來給你量一下血壓。」像往常一樣,沈姣葉為徐仁夫量了血壓,並詢問了是否有頭痛等不良症狀,臨走前,叮囑他天冷注意保暖。
  • 性感女醫生脫下白大褂後,網友瘋狂了:大夫求治療
    性感女醫生脫下白大褂後,網友瘋狂了:大夫求治療說起醫生這個職業,往往很多人都會肅然起敬,尤其是今年年初的疫情迅速蔓延,多數的醫護人員前往武漢支援抗疫,也讓人們對醫生這個行業表達出自己的又一份敬意。今天要說的這個主人公,她就是一位白衣天使,性感的女醫生,脫下白大褂之後,網友都表示:大夫求治療!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位妹子的微博名字叫做「戴魚丸姐姐」,被粉絲稱為「最美女醫生」,身材堪稱絕美,在工作之餘是一個素顏,不化妝的清純美女,而在生活當中,會經常泡在健身房裡暴汗,練就自己的好身材。
  • 最早發現疫情的武漢女醫生,網友表示,她是最偉大的英雄女醫生
    然而,就是這位溫和的女醫生,一個月前最早發現這場疫情苗頭,並和院方一起堅持上報。小編覺得,這樣盡心盡責的好醫生,值得大家稱讚。而在這場疫情當中,有太多令人感動的好醫生。那位在電話裡咆哮的武漢醫生,讓大家忍不住心疼,這位及時發現疫情並且堅持上報的女醫生,更讓大家佩服她的勇氣和責任。一些網友表示,她是最偉大的英雄女醫生,這樣的及時發現和堅持上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早期能做好防護措施的話,也許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 北京抗疫一線專家連線中國海外學子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國內的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海外形勢卻依然嚴峻海外確診病例已經突破70萬例美國和歐洲最為嚴重對於海外疫情中國政府和民間組織以最大的努力提供醫療、物資、信息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不少醫護人員剛剛結束武漢戰
  • 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喬傑院士慰問湖北防疫一線女醫務工作者
    2月4日,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喬傑院士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並通過微信視頻向湖北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女醫務工作者表示慰問。喬傑院士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專家,工程院院士。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喬傑院士與湖北省女醫師協會會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黨委書記、生殖醫學專家張元珍教授,院長王行環教授交談,了解湖北孕產婦疫情的防治情況,並通過微信視頻與王燕霞、易念華、戴英、張麗霞、臺保軍等湖北女醫師協會副會長了解湖北省廣大女醫務工作者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工作情況。
  • 全國婦聯及中國女醫師協會聯合慰問一線女醫務工作者
    一封來自「娘家」的慰問信——全國婦聯及中國女醫師協會聯合慰問一線女醫務工作者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 餘湛奕)記者從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了解到,近日,全國婦聯和中國女醫師協會聯合向全國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發出慰問信
  • 全國唯一!丁榮椿獲選「中國傑出神經內科醫師——基層醫師」!
    2020年12月12日,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大會開幕式上傳出喜訊,我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丁榮椿獲選「中國傑出神經內科醫師——基層醫師」,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層神經內科醫生,此次殊榮是對他在卒中救治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的充分肯定。
  • 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中國·職業健康促進行動」在邯鄲啟動
    12月19日,由中國女醫師協會主辦,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邯鄲市永年區第二醫院承辦的「健康中國·職業健康促進行動」在邯鄲市啟動。邯鄲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周海平、中國女醫師協會副會長陳曉楓、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召芬、秘書長王卓群、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研究員陳曉榮,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綜合腫瘤病區教授陳峰,中國女醫師協會辦公室有關領導以及邯鄲市永年區第二醫院的領導和職工約1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此次活動由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國洋主持。
  • 《親愛的,來吃飯》聚焦疫情下的武漢家庭,感受慰籍人心的煙火氣
    今晚21:55,國內首檔都市觀察類美食紀實綜藝——臺鈴電動車《親愛的,來吃飯》將播出「武漢連線」特別節目第二期。在本期節目中,嘉賓賈乃亮、王祖藍繼續用「視頻連線」這種特殊的對話方式與兩組家庭「雲吃飯」,感受疫情之下武漢普通家庭慰藉人心的煙火氣與人情味。
  • 如何辨識對《最美逆行者》的爭議
    最近電視劇《最美逆行者》熱播,但是也產生了一些爭議和質疑2、搶救病人時,男醫生對女醫生說,你是女同志,在旁邊配合就好了。就這麼一句話,有人就理解為歧視女性,這樣的理解是不是過於解讀了呢?男醫生讓女醫生在旁邊配合就好,我感覺這是對女醫生的照顧,是在保護女醫生,這必然是搶救病人的現場,被感染的危險性很大,如果在旁邊配合就可以減少一些風險,這是真正的醫者仁心。
  • 她是重報集團派往湖北武漢報導組的唯一女記者,聽她說湖北戰「疫」
    編者薦語:她是重報集團派往湖北武漢報導組的唯一女記者以下文章來源於兩江觀媒 ,作者辛文伴本文作者李星婷,是重報集團派往湖北武漢報導組唯一女記者、重慶日報首席記者。3月13日,是重慶市第8批醫療隊到武漢一個月的日子。那天,文靜秀氣、出身醫學世家的女隊員王越寫下一封飽含深情給武漢的「情書」。第二天中午,我的好朋友熊怡(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現在重慶傳媒圈工作),給我傳來中南民族大學教師熊嶽煒寫下的回信。我敏感地意識到,這一來一回兩封「情書」,已形成一個完整的新聞事件。電話聯繫上熊老師,說不了幾句,他便數度哽咽。
  • 全國婦聯 中國女醫師協會向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
    全國婦聯 中國女醫師協會向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發出倡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激揚戰「疫」巾幗志 不奪勝利誓不還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8日全國婦聯、中國女醫師協會發出倡議,號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女醫務工作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昂揚鬥志,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 側記|國新辦發布形式再刷新:兩地同步,視頻連線,全程英文
    雙方以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問答互動,全程英文無翻譯……3月16日下午4點,北京西長安街11號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廳裡,一場記者見面會在北京武漢兩地同時舉行,形式的特殊,也使其備受關注。這場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京漢兩地同步舉辦的記者見面會,主題是由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專家介紹新冠肺炎重症的科學救治情況。
  • 中國古代有哪些出色的女醫生
    唐裴鉶《傳奇·崔煒》:「崔煒又問曰:『昔四女雲鮑姑,何人也?』夫人曰:『鮑靚女,葛洪妻也。多行灸於南海。』煒方嘆駭昔日之嫗耳。」清丘逢甲《鮑姑祠》詩:「滿目江山海氣陰,鮑姑祠畔客登臨。」亦稱「鮑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