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裴鉶《傳奇·崔煒》:「崔煒又問曰:『昔四女雲鮑姑,何人也?』夫人曰:『鮑靚女,葛洪妻也。多行灸於南海。』煒方嘆駭昔日之嫗耳。」清丘逢甲《鮑姑祠》詩:「滿目江山海氣陰,鮑姑祠畔客登臨。」亦稱「鮑家姑」。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來,葛洪的妻子鮑姑就是一位女醫生,而這位名叫葛洪的又是誰呢?他是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
因為丈夫是道教的學者,可能葛姑也耳濡目染,成為了半個專家,她還極其擅長針灸。
小時候的鮑姑在父親的影響下,培養了對道教無比熱愛的興趣,當然心有所好,必然念念不忘,其結果就是嫁給了有同樣愛好的丈夫葛洪,所以說婚姻中興趣愛好,以及三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她和葛洪的弟子黃初平一起幫葛洪研究煉丹術,葛洪抄寫著作,為附近的百姓治病。
鮑姑從小生長環境也深深的影響著她,後來更是與丈夫葛洪鶼鰈情深,與他在廣東羅浮山行醫煉丹。
鮑姑醫術精湛,尤長於灸法,以治贅瘤與贅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當地盛產的紅腳艾進行灸治,取得顯著療效。「每贅疣,灸之一炷,當即愈。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豔。」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
古代雖然沒有女性從醫的具體規定,但是卻有一些醫術高明的女性,中國古代有4位著名的女名醫(晉代鮑姑、西漢義妁、宋代張小娘子、明代談允賢)
在明代有一位叫談允賢的女醫生,就收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讚。
想必愛看電視劇的人不會陌生,有一部《女醫明妃傳》,講述的就是談允賢行醫的故事,不過裡面穿插了她與朱祁鎮、朱祁鈺的感情線,這就有點戲說的意思了,畢竟是電視劇嘛,當不得真,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嘛。
談允賢出生於醫學世家,可以想見這樣的家庭本身就給她創造了條件,所以家庭的耳濡目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談允賢本身也是冰雪聰明,跟隨祖母學醫,從十來歲時攻讀各種醫學典籍,醫術精湛。
在中國古代雖然女醫生不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正式登堂入室,但是卻也是受到人們的尊重的。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許多上流社會的婦女因男女之防,不願請男醫生診治,因此常常發生貽誤病情的情況,談允賢女醫的名聲使這些婦女紛紛找她治病,在許多成功的案例後,談允賢的名聲也漸漸的傳遍各地。
後來談允賢根據這些治病的經驗寫了一部醫書,叫做《女醫雜言》。
另外西漢的義妁、宋代張小娘子,四川華陽的曾懿,都是古代不得不提的女醫生。
古代的「穩婆」應該算最早的助產士
女人生孩子相當於去鬼門關走一趟,在古代男女大防的前提下,穩婆就擔當這婦產科醫生的職責。
當然這也是一個細化的科目,穩婆是只管接生,這具體說起來,更像是助產士。而產婦的保養來說,還是交給了男醫生的,什麼產後調理之類的。
古代女醫生本來就不多,所以這些行走在幕前的女人,更值得尊重。
女人在古代的地位不高,這也決定了女醫生不多的狀況,但是不得不承認,女醫生在中國歷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