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與樂團合作理查·施特勞斯的《最後的四首歌》。
2020年,被人類載入史冊的不平凡之年。回眸2020,中國交響樂在艱難中呈現了一個個感人畫面。用音樂撫慰心靈,中國音樂人從未停止。
文 | 孟綺
1.交響樂聯盟送指揮上門
大提琴家聶佳鵬與張國勇執棒的蘭州交響樂團合作《洛可可變奏曲》
2020年初,剛成立不久的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聯盟發起指揮公益計劃,包括餘隆、俞峰、張國勇在內的11位指揮家將赴部分聯盟樂團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益「上門指導」,工作內容包括幫助樂團完成一場音樂會的排練演出、支持樂團建立音樂季體系、指導樂團的藝術管理等。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有計劃,直到9月30日,指揮家張國勇上門指導蘭州交響樂團,開啟了本次公益計劃的首場演出。之後,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內蒙古交響樂團。張國勇表示,建造一座劇場不難,但是建立一個樂團,需要幾代人的耐心耕耘。公益指揮計劃帶給樂團最重要的是職業理念和全方位的指導,「他們非常有潛力,可以更職業。」
2020年3月,為協助湖北文藝院團儘快復工開展藝術工作,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聯盟向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武漢愛樂樂團、黃石新愛樂交響樂團各贈送了一份貝多芬交響樂作品及作曲家呂其明創作的《紅旗頌》原版譜集。
▶點評:交響樂事業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同時,如何依據現有條件,建立一個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對標國際標準的音樂季,成為不少職業樂團的難點,這也正是這些富有經驗的指揮家將要分享的內容。
2.武漢愛樂抗「疫」一線擔使命
武漢作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作為這座英雄之城的交響樂團,武漢愛樂樂團在不能演出的非常時期並沒有躲在家裡,樂團所有在漢黨員下沉到社區,與社區同志一起衝鋒在前。在渡過了那一段艱難歲月後,武漢愛樂的全體演奏家又投入到復工的準備中。2020年8月15日晚,武漢愛樂樂團在琴臺音樂廳首演了由作曲家關峽、邵恩、楊帆、黃凱然創作的大型原創交響曲《浴火重生》,向英雄的城市和人民致敬。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全體進京,登上了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參與演出《獻給2020》。
▶點評:在舞臺上,他們為觀眾帶來美妙的音樂。在疫情面前,他們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城雖封,人心齊,武漢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迎難而上,守住武漢,守住英雄之城。
3.廣交「線上音樂季」破百天
為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廣州交響樂團自2020年2月3日起,取消了直至5月底的所有演出。現場音樂會雖未能如期而至,但「廣交之音」仍然與市民同在。為體現音樂服務大眾、我為戰「疫」加油的文化自覺,在音樂總監餘隆與團長陳擎的共同策劃下,廣交於2月4日率先在其官方自媒體推出了一檔線上展播欄目「線上音樂季」。5月15日,每天準時上新、用音樂陪伴市民的廣交「線上音樂季」連續播出100天。
▶點評:我們的音樂家雖然無法奔赴戰「疫」一線,但我們的音樂可以。在這100天中,廣州交響樂團正是秉承這樣的理念,運用最熟知的音樂手段,彰顯公益屬性,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為社會注入正能量,這正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院團理應拿出的使命擔當。
4.彈幕音樂會來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演出市場基本停擺。但各大交響樂團並沒有因疫情而徹底歇業,而是利用網絡各顯神通。2020年3月27日晚,西安交響樂團在嗶哩嗶哩網站(B站)帶來一場「彈幕音樂會」,在一個小時的演出過程中,B站直播間的人氣值達到了4.2萬。這場音樂會讓許久未能走進音樂廳的觀眾在網絡上一飽耳福。
▶點評:有樂迷在彈幕上表示:「終於可以在樂章之間盡情鼓掌了。」這場符合當下年輕觀眾日常觀看習慣的線上音樂會演出,成為交響樂團的一種全新嘗試。2020年,與觀眾互動的音樂會直播,在帶給觀眾與演奏員新鮮感受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音樂圈的演出生態。
5.百餘天后首迎觀眾
2020年5月8日晚,在歇業110天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的觀眾席上首次出現觀眾身影。這也是全國第一家在疫情之後開放的劇場。當上交大提琴演奏家陳少俊面對臺下20位樂迷拉出第一個音符時,全場動容。當天,國務院最新發布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意見中提到,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用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電影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上海宣布自5月9日零時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點評:觀眾席響起掌聲,對音樂家而言是最美妙的音樂。回到久違的音樂廳,是對樂迷熱愛音樂最高的褒獎。當一切回歸正常,我們應更加珍惜和感恩。
6.用英雄致敬英雄
2020年7月3日晚,距離上一場音樂會整整166天之後,武漢琴臺音樂廳重新與江城觀眾見面。指揮家劉鵬執棒武漢愛樂樂團帶來「向英雄致敬公益音樂會」。當晚臺下有300多名醫護、志願者和商超保供團隊。武漢愛樂演奏了《英雄交響曲》,這部作品的原版曲譜正是疫情期間中國交響樂聯盟代表全國80多家交響樂團贈送給他們的。
▶點評:武漢所在地音樂廳重新開張的這一刻,選擇《英雄交響曲》,是致敬每一位默默無聞的英雄,更是感謝來自全國的支持。臺上的音樂家們,也是英雄一份子。
7.音樂會登上華山之巔
2020年7月4日,西安交響樂團和其合唱團在指揮家湯沐海的指揮下,在華山西峰上演了一場「雲海音樂會」。眾多網友在屏幕前共同見證了壯麗險峻的自然風光與宏偉雄渾的古典音樂在華山之巔的交融。這場演出也引來海內外眾多媒體爭相報導。
▶點評:音樂家們演奏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音樂,產生了一種異乎尋常的強烈感染力和振奮力量。在這個藝術被抑制的特殊時期,讓我們堅信藝術對人類的重要意義。疫情期間,西安交響樂團異軍突起,通過彈幕音樂會、博物館系列音樂會、線上付費音樂會等形式備受行業內外矚目,在為自己吸引了一大批全國各地的年輕粉絲的同時,也在國內交響樂團中走出了一條豔驚四座的新路。
8.全球首次8K+5G直播音樂會
2020年8月8日,國家大劇院「繁華眾聲:張藝、陳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這看似平常的一場音樂會,卻實現了多個首次:首次在舞臺藝術類演出中啟用「8K+5G」轉播車,首次讓「8K+5G」技術呈現在消費電子產品上、首次實現面向消費終端領域的大規模8K超高清網絡雲分發。音樂會當晚,在北京市的8個8K直播點,市民通過8K電視、5G手機等顯示終端同步觀看了本場音樂會。
▶點評:克服諸多技術難度,首次使用「8K+5G」技術來直播音樂會,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魅力。
9.芭交首部原創交響樂《交響京津冀》首演
2020年9月6日,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次推出原創大型交響樂作品《交響京津冀》,在國家大劇院迎來首演。在中央芭蕾舞團音樂總監、指揮家張藝執棒下,樂團演奏了由作曲家商沛雷、於京君和詞作家章立新創作的《寓言三則》《故事三篇》《交響三章》三部新作。
▶點評:《交響京津冀》從作品委約、創作排演到首演,時間跨度超過兩年。對長期以來致力於演奏芭蕾以及專題音樂會的中芭交響樂團而言,此次無疑是在創新發展的實踐探索中又邁出的堅實一步。
10.國際音樂節如約而至
2020年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齊聚保利劇院,攜手歌唱家張立萍、賀磊明,朗誦藝術家徐濤,在作曲家鄒野執棒下,為觀眾演繹了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獻給2020》。同時,本場音樂會也作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式,為2020年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的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
點評:在2020年這一特殊年份,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如約而至,無疑給中國音樂事業注入一劑強心劑。疫情之下,北京國際音樂節團隊迅速轉換思路,推出線上240+小時不間斷的音樂會,更了不起的是,組委會將240+小時的音樂版權買下,這既是對版權的尊重也是對音樂節的尊重。
11.中國愛樂20年慶典音樂會
2020年,中國愛樂樂團迎來成軍20年。原本定於5月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因為疫情影響被迫延期。10月20日,在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式上,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0周年的慶典音樂會終於亮相。本場音樂會的主題是「我們生於2000」,當晚,劉珅、歐陽娜娜、林瑞灃、鞠小夫、於明月、黃彥雄這6位2000年出生的中國愛樂樂團「同齡人」聯袂登臺,共同為樂團獻上祝福。10月22日,中國愛樂開啟全國巡演,巡演的重頭戲是在武漢琴臺音樂廳的演出。中國愛樂是疫情之前最後在武漢演出的交響樂團之一,也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之後最早進入武漢演出的交響樂團之一,時隔9個月之久的前後呼應令人感慨萬千。
點評:20年,中國愛樂在業界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20年間,中國愛樂用一場場紮實精湛的演出、一張紙震撼樂壇的唱片,徵服了海內外無數樂迷;在樂季策劃、曲目編排、跨界融合等一系列領域為國內樹立了範本和標杆;在國家重大外事活動和海外巡演中更是為國爭光,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交響「頂流」。
- THE END -
「星標」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
不錯過每條推送
熱門文章精選
鋼琴家鮑蕙蕎憶傅聰:19年前,我曾零距離聆聽他侃侃而談
柚子練琴宣布破產後,線上陪練遭遇信任危機
學音樂教音樂聽音樂愛音樂看什麼?點開就知道了
張國勇:一家民營交響樂團的自強之路
孩子鋼琴彈不好,是家長自己沒努力!
劉沙:時代變了,不能讓大眾再認為民樂「土」 | 人物
西方媒體給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