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牧師陪伴師母一起見證分享,師母沉浸在上帝的恩典中(圖:基督時報/任希文)
謝模善牧師教會的老同工們齊來祝福(圖:基督時報/任希文)
最後環節,大家一起為橄欖樹教會牧者同工禱告(圖:基督時報/任希文)
近日,北京橄欖樹教會舉行了十周年感恩慶典。十年了,上帝的恩典、保守從沒離開過橄欖樹教會。在慶典上我們不止看到感恩,還看到感動。過去的往事、參與者的見證、淚水、讚美、禱告……基督時報同工整理了慶典幾大感動瞬間,願一起數算這寶貴之情。
橄欖樹教會前身為天通教會,是從周明牧師的家中開始的。03年周明牧師與師母藉著「重盟婚約」儀式,婚姻與信仰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上帝進入他們的生活中。而一直關照、愛護他們的牧者謝模善鼓勵他們開放家庭,於是從起初的三對夫妻小聚會點,上帝引領,十年後教會一步步轉型,如今成為了一社區型教會,並在醫療服事方面有著獨特的看見與使命。
感動連連:前會友上臺見證
周明牧師根據時間,把教會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03年-05年,開創起步階段、06到09年,教會穩定發展、2010年-至今,教會初具規模。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帝差派不同的人見證了教會的歷史。周明牧師也邀請了他們參加這次慶典,其中有教會開創期的其他兩對夫妻、曾經一起同甘共苦的同工,還有謝模善牧師在世時,常在一起交流的謝老教會的前輩。
05年,謝模善牧師帶領中國的一批教牧同工赴韓國參觀教會,同去的有山東孔牧師。那次參觀對周明牧師的信仰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他開始更加認真的追求主。多年不見的孔牧師遠道而來特別祝賀。
遠在美國讀神學的肖敏牧師與丈夫與發來視頻,他們是最早來天通教會的一對夫妻。視頻中,他們祝福橄欖樹教會如溪水邊的樹一樣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另一位同樣在美國讀神學的楊萬裡弟兄也曾經是橄欖樹教會的肢體,他這次碰巧回國趕上了周年慶,他感慨這是神給他的祝福。楊萬裡弟兄說,看到周明牧師如此奉獻自己的服事,他想起當初由謝模善牧師帶領過的人如今一個都沒失落,都在服事主。相信謝模善牧師在天堂會感到很欣慰。
彼此同心:同唱讚美詩「同路人」
在每組見證人上臺的時候,周明牧師與師母都會前去擁抱與握手。有一組鏡頭是:楊萬裡弟兄、起初參與教會的斌斌與瑤瑤夫妻與周明牧師夫妻一起唱起了讚美詩《同路人》,只因為我們都是同路人 才會有同樣的經歷 只因為我們都是同路人 才會有同樣的追求 同甘苦共患難 只有同路人最親 同流淚同喜樂 只有同路人最真誠……
讚美詩唱起,讓我們感到雖然現在大家沒在一起服事主,但彼此之間的情感依然親密無間。這種親密是因上帝才有的,是經歷過風雨挫折後,生命中越來越彰顯基督馨香之氣才有的。
同路人,是他們對彼此的告白,同樣也是臺下弟兄姊妹對臺上牧者們的告白。願在這條十字架的路上,大家同心合一,完成神給的福音託付。
信仰繼承:深厚屬靈父子情
橄欖樹教會承繼中國家庭教會老一代傳道人謝模善的許多心志與服事,在這樣的傳統基礎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繼往開來,尋找到教會自己的異象和服事方向。在慶典現場,周明牧師動容回憶恩師謝模善對他的牧養與服事,屢次感動落淚。
謝模善牧師常幫助教會的舉行聖禮,如第一次聖餐、第一次洗禮都是謝牧師主持。在聖餐禮上,85歲高齡的謝老不止主持儀式,還分享了講道信息。
寶梅師母全職奉獻自己,謝模善牧師按立她成為傳道人。周明牧師被按立成為牧師、全職服事被按立也都是由謝模善前輩來做的。
「屬靈父子情」是兩人的真實寫照,謝模善牧師教會的老同工們都見證,在所有去探望謝老的人中,周明牧師是跑的最勤快的一個。謝老在晚年時,他甚至有次隨口說:「我不回揚州老家,不用兒子照顧,因為在北京我有周明。」如此親密,可見一斑。
當周明牧師大女兒去廈門讀書時,周明牧師請謝老推薦一家廈門的教會,謝老很高興的寫了字條,上面有一串電話號碼,而號碼的主人是中國家庭教會老一代傳道人楊心斐。看到這個名字,周明牧師一下子放心了,他知道女兒的信仰成長有著落了。可以說,周明牧師的後代也蒙謝老的蔭蔽。
在謝老87老齡的時候患心梗病,作為心臟外科醫生的周明牧師有些擔心。但他沒想到的是,上帝一直保守謝牧師直到93歲。周明牧師分享:也許是上帝知道那時教會還離不開謝老吧。
每當PPT上出現謝模善牧師的照片,過去的往事一下浮現,周明牧師都忍不住紅了眼圈。謝模善牧師被人稱為「流淚牧人」,而周明牧師身上依稀能看到他的影子,同樣是那麼感性與充滿愛。願上帝祝福周明牧師繼承老一輩牧者的心志,為主的國度被更多的使用。
上帝揀選:獻身服事恩典多
周明牧師的服事是兼職傳道--按立牧師--全職奉獻一路走來的。他的奉獻之路充滿神的恩典。01年信主,03年開始服事,同年經歷非典,曾作為一線醫生進入「非典」,但當時他確信神要用他,不會讓他死。這年他開始學習《小牧者》,一學就是3年。基本的神學根基得到建造。
05年韓國之旅堅定他做教會的心志,並願意更多為主擺上。2010年周明牧師到以色列聖地,神清晰明確的呼召讓他確定了之後的服侍道路。牧師用照片向大家見證了自己在聖地蒙召的場面,就在加利利海邊,就如當年門徒被主耶穌呼召的場面一樣,自己明白了要去牧養主的羊羔。如同彼得,從漁夫變成牧人,自己從醫生變成了牧師。
神的預備總是最合適的,在周明牧師做醫生的時候,他雖然有工作,但在教會需要經費的時候,他從不推辭。教會歷經多次搬家,尤其是剛搬到現在這個商住兩層樓的時候,周明牧師決然的拿出了家庭幾乎所有的積蓄來奉獻。
在教會小的時候,周明牧師兼職做還可以應付。但隨著教會的擴大,事情越來越多。到了神的時候,牧師回應了耶穌的三問:「你愛我比這些更多嗎?餵養我的羊。」
過去優秀的職場服事造就了周明牧師格外注重教會走入社區、影響社區、造福社區。而在醫學方面的才能也讓他興起醫療服事的異象。看來,神是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另外,曾經身為護士的寶梅師母,她被主揀選同樣充滿恩典。寶梅師母是在03年就開始全職服事的路。她本有一份好工作,但她明白那個工作不過為神傳福音的禾場,自己不會長時間來做。
那時教會事情多,周明牧師覺得自己的收入還能夠維持家庭生活,於是萌發起要師母全職的念頭。而此時上帝同樣在寶梅師母心中動工,藉著一次在公司午間的個人靈修,用一首讚美詩歌詞呼召了她。
夫妻同心服事恩典多,在這次慶典上寶梅師母上臺做見證的時候,筆者留意到牧師一直手攬著師母的肩膀,直到分享結束。在信主前曾經一度想離婚的兩人,但因為上帝蒙恩,如今他們不止是夫妻,還是同走天路的人。願主祝福他們。
聖靈大能:牧者祝福感動多
肢體之間彼此的祝福在天上是有功效的,更何況是來自牧者的祝福,上帝垂聽他僕人的呼求。在慶典的末尾,一同工上臺跟大家說,願每人為教會、為牧者禱告。他分享,牧者牧會很辛苦,有一次他在牧者聯禱會上看到周明牧師,臉色憔悴,看著讓人心疼。他心中深深知道:每一個牧者的服事都是屬靈的徵戰,沒有白白的勝利。牧者往往承受了比普通信徒更多的壓力。
最後環節,橄欖樹教會的主要同工們上臺接受大家、還有來自其他教會的牧者同工的祝福與代禱。臺上臺下成為一體,開聲為這間主的教會禱告,願神加添牧者、同工心力,完成耶穌基督託付給他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