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開發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買卡套現」網絡詐騙案,被告人因利用信息網絡詐騙他人財物的違法行為,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小劉是一名無業游民,平時宅家做點小投資。一次,他在網上投資被騙了不少錢,這讓熟悉網絡操作的他心態發生了轉變。不久,他看到有人在網上發布買卡套現賺錢的投資廣告。明知這些廣告是陷阱,小劉想到的不是規避和舉報,而是動起了歪腦筋。
「別人可以騙我,我為什麼不能騙別人。」於是,小劉使用自己的兩個QQ對話,營造出能夠快速「賺錢」的假象,並將聊天截圖發布到QQ空間,開始布下圈套。聲稱「購買『黃金提貨卡』,利用信用就能買卡套現,投資為零但回報頗豐。」
很快,市民小雯通過QQ聯繫上了小劉。在小劉的指導下,小雯按照步驟在平臺註冊買卡。小劉稱,點擊進入該軟體後,利用良好的信用就可透支購買「黃金提貨卡」,小雯一次性購買了兩張「黃金提貨卡」,共計花費了4100元。購買成功後,小雯將卡號和密碼全部透露給小劉,此後就坐等著轉賣「黃金提貨卡」賺錢。小劉向小雯保證:「這錢你不用還,再過幾天有人購買你的卡,我再將錢轉給你。」深信不疑的小雯,以為自己無需償還這筆錢。 可就在小雯坐等套現的收益時,小劉已將卡號和密碼轉手出售給了專門收卡的人員。一張2050元的「黃金提貨卡」,小劉以1800元出售給買家。小劉拿到錢後,等著高額回報的「好友」小雯就被拉黑刪除。聯繫不到對方的小雯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騙了。
浙江人小錢也是這起事件的受害人。「雖然從未見過小劉,但認為他的廣告詞很有吸引力。」小錢說,原本指望小劉帶著他一起賺錢,沒想到對方要求先發個紅包再告訴秘訣。小錢不假思索地發送了紅包,下載小劉推薦的手機APP軟體,並在平臺上完善身份信息,提升信用額度,將自己花2萬多元購買的卡號和密碼發送給小劉。「原本抱有希望,以為這次投資肯定能賺錢,高額的回報沒多久就到手。」小錢悔恨不已,直到自己QQ被小劉拉黑,他才明白原來自己陷入了騙子精心設計的網絡騙局。兩名受害人透支信用額度開卡,如果不能及時還清,將面臨信用危機。目前兩名受害人已經報案。
揚州市警方接到報案後,根據受害人提供的線索,循線鎖定了年僅20歲的江西人小劉。在鐵證面前,小劉向警方交代,自己曾經被騙數十萬,一直尋思著追回自己的損失,所以才動了歪腦筋。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小劉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信息網絡詐騙他人財物,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小劉因犯詐騙罪已於去年12月底被其他法院判決,應數罪併罰,被告人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系坦白,依法從輕處罰,其家屬已退出全部贓款,取得被害人諒解,酌情從輕處罰。最終判處被告人小劉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1萬元。
主審法官提示,近年來,網絡投資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市民一定要掌握投資理財等軟體的使用規則,避免落入陷阱。警方提醒,不要輕信網友口中的「投資」「理財」,切莫被掙大錢、返利潤等說法迷惑,但凡談及金錢問題,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發現上當受騙要及時報警求助。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楊爾希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