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出口暴增 但快錢沒口罩好賺

2020-12-23 和訊科技

  內銷和出口的激增,迅速消耗了庫存。目前的狀況已進入「無車可賣」、零部件供應緊張、原材料和人工漲價的窘境

  作者: 繆琦

  「今年是做生意20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做自行車內外貿生意近20年,義烏隆達車輛商行經營戶吳亞萍沒有想到自己會在疫情暴發的年份「因禍得福」。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一整年自行車的銷量,今年這一兩個月就已經完成了。

  讓吳亞萍收穫如此業績的,不只是出口需求的激增,還有內銷市場的反彈助力。

  最近,「俄羅斯自行車的銷量已達去年60倍,西班牙市場激增超22倍,義大利和英國也增長4倍左右」的數據吸引眼球。不過,作為自行車製造和出口大國,全球自行車市場需求的明顯增加並沒有給國內供應鏈帶來高度一致的樂觀。與此前一夜爆火的口罩和頭盔不同,自行車行業因為更複雜也更長的供應鏈周期,在激增的市場需求面前也不乏隱憂。

  沒有貨怎麼賺?

  「我們的產品在海外電商平臺上的點擊量,從3月開始就環比翻了一倍。」蘇州猛獅智能車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州猛獅」)總經理曾憲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早在3月,全球電商平臺已經顯現出需求在漲潮,不過當時的出口因疫情發貨受阻;到了5月,海外的線下門店陸續開張、港口開放,出口量一下子釋放,形成了爆發式增長。

  除了為國內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提供加工服務,蘇州猛獅其餘所有訂單均出口,定位中高端電動自行車。

  根據曾憲勝的分析,最近出口量的井噴主要是三個因素的疊加:一是公司近年來對歐美國家的出口額本身就在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長,二是一季度的出口訂單因為疫情而積壓到了5月,三是新增需求的出現——疫情緩和後,越來越多人選擇以電動自行車替代公共運輸出行。

  多國出臺舉措鼓勵自行車出行。義大利決定向購買自行車的消費者提供售價60%的補貼,最高補貼限額為500歐元(約合4012元人民幣);法國方面也支持企業主為騎自行車通勤的員工提供每人400歐元的交通補貼;英國政府則宣布斥資20億英鎊(約合180億元人民幣)增設自行車與步行空間,希望到2025年前讓自行車的使用次數增加一倍。此外,媒體也報導稱騎車可以提高免疫力。

  生活在美國紐約的顧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5月開始,走在街上就能感覺到騎自行車的人明顯增多了。

  據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數據,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2倍,義大利、英國也都增長了4倍左右。而在俄羅斯,5月自行車的銷量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60倍。

  在曾憲勝看來,數十倍的增長並不具有代表性。

  作為行業較早就參與出口電動自行車製造和銷售的公司,蘇州猛獅二季度的出口額確有增長,但僅翻了2.5倍。對他們而言,海外市場增長最快的是美國,隨後是歐洲地區。

  即使是感嘆「迎來20年生意最好一年」的吳亞萍,5月的出口額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是翻了4~5倍。而且還是因為內銷市場的增長——公司還銷售兒童自行車,一季度貨物出不去,而國內更多家庭考慮到孩子健身的需求,加大了買單車讓孩子在家門口騎行運動的配置,因此內銷比例大增。

  內銷和出口的激增,迅速消耗了庫存。目前的狀況已進入「無車可賣」、零部件供應緊張、原材料和人工漲價的窘境。

  「沒有貨怎麼賺?」專門出口山地自行車的義烏騎跡單車經營戶傅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出口需求暴增,但他已經不敢接單,擔心搶不到貨而違約。客戶下了單之後,工廠那端最少要三個月後才能有貨。所以,一旦庫存消耗後,外貿銷量並不能相應暴增。

  除了對於自行車出行的新增需求,傅強認為近期的激增主要還是疫情期間壓抑的需求被釋放了,「沒有疫情的時候,訂單是逐漸增長,現在相當於是集中到一個月來爆發」,因此他也不免擔心,等這波需求集中滿足後,是不是又要等一段時間來積累需求。

  曾憲勝也認為,就好像雙十一前後的銷量會相對低谷、雙十一過後銷量往往要到春節時期才能恢復一樣,二季度的爆發後,三季度的行情是否會往下走還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供不應求導致貨物的短缺、零件與人工的漲價,也讓海外客戶的下單決定變得更加謹慎。

  傅強坦言,現在排單太久,客人也在猶豫要不要下單。畢竟下單要籤合同、付一筆不菲的定金,他們擔心三個月後市場可能會有變化。

  根據曾憲勝的觀察,為了減少風險,越來越多的客戶採取短平快的模式,即15天下一個單。和以往一個月或幾個月下一單相比,近期拋單頻率更高,而每次的訂單額卻有所減少。

  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的同時控制成本,曾憲勝他們的出貨策略是三波走:一波貨物放在海外倉庫,一波貨物漂在海上,一波貨物則在工廠生產中。

  曾憲勝說,公司在海外當地倉庫的貨已經賣光,最新一批貨於5月中旬發出,運輸快船需要20天,加上清關,總共要26~27天,預計這兩天能運抵海外市場。

  供應鏈長、快錢難賺

  疫情期間口罩需求激增,吸引大量企業跨界湧入、倒爺進場,魚龍混雜;隨後又因政策規定,電動車頭盔迎來大漲,嗅到快錢商機的投機者紛紛加入,市場再次被打亂。那麼,自行車會是下一個嗎?

  曾憲勝認為,和之前搶爆的口罩和頭盔不同,電動自行車產品的供應鏈很長,生產製造最快也要一個月,再加上二三十天的運輸,整個周期相當長。另外,生產電動自行車的工藝過程相對複雜,需要投入大量模具,還需要相對大的生產場地,存在較高的門檻。「再小的工廠,一個月生產5000輛車,也需要4000多平方米的場地。」

  他表示,加上電動自行車出口到海外,還需要獲得當地的認證,沒有認證就進不了海外市場。所以,要想在短期內跨界進入電動自行車行業賺一筆快錢,並不容易。

  吳亞萍說,過去一個月裡,他們從工廠的拿貨價格上漲了近10%,因為供不應求的零件價格上漲了,「以前從來沒有漲得那麼厲害過。現在工廠那邊都不敢報價,一般都要先預訂,快到交貨時才會給到報價」。

  疫情背景下的市場反彈與需求新增,對國內的自行車行業無疑是一個風口。

  但和口罩或頭盔這類政策性產品相比,曾在較長一段時間裡遭遇市場「飽和」甚至產能過剩的自行車行業,不深耕很難立足。

  在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的研報稱,兩輪車作為重要交通工具,全球年銷量2.3億輛,市場空間800億美元。

  其中,歐洲、中國、美國是自行車主要消費市場,中國產量佔世界50%;歐洲自行車總保有量約2.5億輛,年需求量多年來保持穩定,年銷量約為2000萬輛,平均售價在500美元左右,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美國每年自行車銷量在1500萬~2000萬輛之間,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

  「這是一個需要紮根研究的行業,也是一個需要平穩增長而非爆發式增長的行業。」除了對於需求集中釋放後可能萎縮的擔憂,曾憲勝說,他們也很難預判接下來幾個季度的行情與走勢。

  與此同時,由於出口佔據了公司業務的重要份額,曾憲勝也擔心之後可能加徵的25%關稅會給對美出口帶來壓力。為此,他們已經在布局海外的組裝廠,以緩衝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未來我們的計劃,還是希望立足線上銷售。受疫情影響,經銷商和消費者(C端)都更加注重網上銷售,所以我們想要鎖住未來幾年裡的年輕人群。」曾憲勝這樣說。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瘋狂的口罩小鎮:賺1個億才算賺了點錢
    作為防疫的「硬通貨」,今年以來,口罩和防護服在全球的需求量暴增,這對有著「無紡布之都」稱號的彭場鎮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機遇。 無紡布是一種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織物,用途非常廣泛,其中就包括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用品。
  • 口罩後自行車又火了?商家缺貨訂單排隊,美國半年買走600萬輛
    文|王涵 編|小戎 疫情的肆虐帶來了巨大的口罩商機,而現在又一產品映入眼帘,就是隨處可見的自行車。因為大眾交通的不安全性,自行車迎來了新一季度的高峰時刻。
  • 彭場這個瘋狂的口罩小鎮:賺1個億才算賺了點錢
    作為防疫的「硬通貨」,今年以來,口罩和防護服在全球的需求量暴增,這對有著「無紡布之都」稱號的彭場鎮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機遇。 無紡布是一種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織物,用途非常廣泛,其中就包括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用品。
  • 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鳳凰自行車產能與物流受限 海外零售價比出廠...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鄭馨悅11月20日,受中國自行車出口爆單消息影響,自行車相關個股連續兩日上漲,截至收盤,上海鳳凰再次漲停,報收14.26元/股,中路股份漲5.23%,報收10.67元/股。從行業角度來說,出口海外市場的自行車企業目前訂單情況應該都不錯,只是增長情況各有不同。」海外零售價比出廠價翻五倍據介紹,鳳凰自行車今年新客戶90%來自阿里巴巴國際站。9月,鳳凰自行車國際站平臺GMV環比增長150%。11月上旬出運的現貨資源目前已被一掃而光。
  • 快錢沒賺成反被割韭菜
    微信好友帶著一起賺快錢 據匯友描述,2020年5月底一微信好友向其推薦了樂天證券APP,其實是假冒樂天證券APP,合規交易商只在MT4上交易,不會讓投資者下載APP。
  • 網際網路下,浮躁氣息越來越重,快錢可不好賺!
    各種名牌衣鞋包鍵鼠…花錢的風氣盛行,就會引導出「賺快錢」的急迫想法。2.社會盛行「沒車沒房還想結婚?」的論調。且不說有多少人把這種論調當真,就拿現實來說,車房確實是一種壓力。如果不能「賺快錢」,那就只能「啃老」,家裡出錢買房買車…而結婚是人生大事,但這種大事卻要建立在「車房」的基礎上。能不著急?3.網絡世界縮短了人之間的距離,卻擴大了人之間的差距。
  • 49歲香港女星淪為快餐店服務員:年輕人,別只想著賺快錢
    你應該跟隨一個好的老闆,找個好公司學習怎麼把事情做正確。49歲香港女星淪為快餐店服務員:年輕人,別只想著賺快錢!但之後的她,為了能賺到更多更快的錢,選擇了向風月片領域進軍。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香港的分級制度推出將她的事業打入了低谷。那一年,香港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風月片成了監管重災區。職場失意的鄭豔麗,逐漸在娛樂圈的紙醉金迷中迷失了自己,攀上了著名富豪黃任中。
  • 靠它賺快錢可不行!
    靠它賺快錢可不行!按照這個思路,俞某就把之前做生意剩下的300多個淨水器的陶瓷濾芯拿了出來,其中有100多個是壞的。一切都準備好後,俞某就開始了他的賺錢計劃。他把好的、壞的濾芯混在一起寄走,並與快遞公司籤訂了賠償款為20000元左右的保價協議。
  • 49歲TVB女神淪落快餐店打工:賺快錢是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法
    其實對於現如今的年輕人來說,最可怕的就是他們只想著掙快錢,那麼掙快錢都有那些危害?1.損失了時間和精力首先掙快錢看似來錢快,但是卻損失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人可能覺得用很少的時間和精力換取到了巨額的財富,不虧。然而實際上那些賺快錢的人後來都知道,如果用那些時間和精力用來穩紮穩打,用來提升自己,才是真的賺到了。
  • 自行車出口大增五成 中高端自行車變速器緊缺
    中高端自行車國內市場銷售火爆  在位於上海外高橋的一家綜合性體育用品商場內,自行車區域陳列著幾十種各類型自行車,價位從800元到15000元不等,中高端自行車不在少數,不時有消費者前來選購。  店長稱,自行車作為一項運動,在一二線城市擁有不少愛好者,這類消費者往往會選購價位更高的產品,今年門店的中高端自行車銷量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 出口爆單 訂單排到明年 加班加點趕工一輛自行車的雙循環
    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告訴記者,加班加點趕工,是如今不少自行車企業的常態。 出口爆單、訂單排到明年、銷量增長預計持續至2022年……當下的自行車產業勢頭正盛。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自行車產業生產持續向好,增幅穩步擴大。全行業累計營業收入達750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超30億元,同比增長30%。
  • 出口「爆單」!自行車企業訂單排到明年,只恨貨櫃太貴、招工難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 出口方面,由於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疫情下的特殊優勢,其在歐美很多國家的銷量都出現大幅增長。自4月起,行業出口持續環比增長,到第三季度出口總值有望與去年持平乃至實現增長。
  • 美國口罩價格瘋漲,韓國需求量暴增,世界都在等中國
    目前美國醫用口罩存在2.7億隻缺口。此外,口罩告急的情況正在各國蔓延:其中韓國口罩需求增長高達7650%,政府宣布對出口口罩進行監管;義大利開始限購口罩,日本加速擴展擴招產能。世衛組織表示,全球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暴增超100倍!
  • 「乾貨」全球手套需求暴增!如何正確的出口歐盟?
    疫情還在繼續,國內外病毒檢測量呈現大幅增長趨勢,醫用及防護手套市場需求暴增。疫情發生之前,醫療及防護手套的全球主要產能約三分之二在東南亞,三分之一在中國。出口歐洲在出口手套之前,一定要做好符合歐盟的認證標準。要遵守一系列安全標準和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合規性及標準因手套的類型材質而異。
  • 95後情侶自拍小視頻被抓:毀掉三觀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
    不讀書也沒關係,私生活混亂也無所謂,只要能做網紅,只要能賺快錢,就無所顧忌。只要紅了,就有錢了,只要有錢,就一切都有了,多少人的三觀,敗給了這種一夜暴富的價值觀?在我看來,這種賺快錢就是王道的思路,真的比什麼疾病都可怕。有句話說得好:對自己和世界了解越少,越容易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當一個人為了賺快錢可以不擇手段,變得毫無底線時,他就正在一步步走入深淵。
  • 瘋狂的口罩!廠商:從日賺15萬到血虧 只用半個月
    穩賺不賠的,是口罩、原材料和口罩機的「倒爺」們。對「口罩機就像印鈔機」「有口罩重鎮造出許多千萬富翁」等傳言,業內人士多避諱不談。「中國人講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擔心被罵發國難財。」其中一人強調:「你們只看到那些笑的,沒看到那些哭的。」「我們每隻賺5毛,一天一夜就賺了15萬。」
  • 確診人數暴增,韓國人終於戴起了口罩
    坐在回家的車上,向窗外望去,這座城市同過去一樣明亮:陽光肆意灑下,落進漢江粼粼的水波,落盡橋上奔流的車群;熱鬧也沒有消減,街邊鱗次櫛比的店鋪照常營業,公交站前的排隊人群綿延十幾米……這一路,半數的人還沒戴起口罩。
  • 廣東國貨美妝江湖:賺快錢、新流量和遲到的王者
    那時他們的渠道主要靠兩個:一是美妝商場,許多檔口老闆會來進貨;另一是美博會,趕上好時候,去一次博覽會,一年的生意就有了。「都是太聰明的生意人。很容易就賺到了錢,房子好幾套,車子好幾臺,日子過得安逸富足,他們哪裡還有動力再去思考創新、塑造品牌了?」嘉文認為,某種程度上,廣東人天生的生意頭腦反而阻礙了他們獲得進步。
  • 95後情侶自拍色情視頻,全網曝光: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
    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消費主義的神話:這些所謂的成功標配,讓一大波年輕人沉迷於賺快錢,而不是踏踏實實地積累自己的財富。在我看來,這種賺快錢就是王道的思路,真的比什麼疾病都可怕。有句話說得好:對自己和世界了解越少,越容易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 當一個人為了賺快錢可以不擇手段,變得毫無底線時,他就正在一步步走入深淵。
  • 再掀口罩之亂 島內口罩大廠:有人一口氣訂10萬盒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管制近4個月,島內口罩將於6月1日起開放自由買賣,不少網友湧入口罩大廠「中衛」的臉書留言詢問,何時能在通路買到口罩,「中衛」也表示,昨天傳出口罩可望解禁的消息後,公司電話被打爆,訂單暴增20到30倍,甚至有人直接訂了10萬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