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
據證券時報報導,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還有數據顯示,7月全國新增註冊自行車生產企業18538家,8月至10月分別增加15540家、15730家、11024家。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19日)開盤,自行車概念股集體高開,上海鳳凰開盤漲停,中路股份漲9.65%,信隆健康漲6.16%。
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
在手訂單已排到明年
業內人士:疫情只是爆單原因之一
本月初,消費日報援引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稱,2020年上半年,在輕工業19個大行業中,自行車(包括電動自行車)等4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出口方面,由於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疫情下的特殊優勢,其在歐美很多國家的銷量都出現大幅增長。自4月起,行業出口持續環比增長,到第三季度出口總值有望與去年持平乃至實現增長。
證券時報報導稱,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表示,「目前我們在手的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7月了」,「疫情期間內銷訂單也在增長,4月國內訂單激增,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6月份海外需求開始復甦。」
同樣專注自行車出口的易路達車業(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卿表示,「今年以來,自行車的訂單量在6-9月相較於去年,接單量提高了10倍,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4月份。公司一刻不敢停歇地加工自行車,工人每晚加班到10點多,並從當地尋找其他工廠進行代加工。」
中國製造網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兩輪車行業(包含自行車、摩託車、電動車)詢盤漲幅達65%,其中自行車漲幅高達171%。
上半年自行車在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對美國出口的增幅好於預期,保持強勁增長的有越南和韓國。其中,對美國出口611.6萬輛,同比增長8.4%;對越南出口78.4萬輛,同比增長72.6%;對韓國出口73.4萬輛,同比增長37.4%。
但爆單之下仍有痛點,駱掠坦言,目前遇到的困難首先是貨櫃緊缺、運輸費用增加,貨品交付時間受影響;其次,招工難也是後疫情時代製造業面臨的一大痛點。此外,人民幣升值給國內出口企業相對比較大的壓力。
海外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居家辦公成為常態,以家具家電為代表的「宅經濟」相關產品爆單,那麼為何自行車也遭到哄搶?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新冠疫情在歐美蔓延,健身房紛紛關閉,公共運輸隱患重重,海外消費者紛紛選擇了自行車作為運動和出行方式。
駱掠認為,疫情可能僅僅是刺激作用,並非主要原因。首先,疫情影響公共運輸停擺,私家車的密閉空間也不利於防疫,自行車節能減排避免擁堵,成為出門採購交通工具的首選。其次,各國政府都看到了自行車的必要性,歐美國家對自行車購買以及自行車道的建設均有補貼。
另外,以前其他一些國家也向自行車進口大國出售自行車,由於疫情當地生產力停滯,中國的復工復產走在世界前列,全世界都在向中國進口自行車。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國家本身有自行車文化,以及海外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使得自行車需求大增。
自行車市場空間有多大?
中信證券此前研報指出,兩輪車作為重要交通工具,全球年銷量2.3億輛,市場空間800億美元。歐洲、中國、美國是自行車主要消費市場,中國產量佔世界50%。歐洲自行車總保有量約2.5億輛,年需求量多年來保持穩定,年銷量約為2000萬輛,平均售價在500美元左右,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美國每年自行車銷量在1500萬~2000萬輛之間,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
在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中,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出口的自行車佔世界市場份額的70%以上,因明顯的性價比優勢,海外需求一直比較旺盛。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有51萬餘家經營範圍含「自行車」,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地域分布上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是我國自行車相關企業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以工商登記為準,2020年1月至5月,我國新增自行車相關企業達5萬餘家,同比增長41.08%。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顯示,2015年至2019年,中國自行車每年出口量均在5000萬輛以上。2020年1季度這一數據有所下降,為934萬輛。
自行車市場火爆,資本市場早已有所體現。Wind自行車指數自下半年以來持續攀升,截至11月18日,累計漲幅達46.48%。
成分股中,新日股份表現最為亮眼,股價自6月1日以來累計漲幅達199.56%。
信隆健康是一家專業從事自行車車把、立管、坐墊管、避震前叉等自行零配件及體育運動健身康復器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下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接近翻倍。
專業從事電踏車(即電動助力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八分股份自第二季度以來股價累計漲幅也接近兩倍。
中國成功加入RCEP,也有望對自行車出口形成利好。據Statista統計,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市場,佔據全球94.39%市場份額。西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RCEP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幾年,自行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國內需求也在穩步上升。2019年新國標開始實施後,對電動兩輪車進行了重新強制分類,各地存量超標車型均需換成新國標車型,因此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受益於新車替換潮。此外,在共享電動自行車應用場景不斷普及之下,共享出行龍頭企業均準備展開新一輪市場爭奪,這部分也將為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帶來增量。外賣物流、同城配送等行業發展催化之下的即時配送人員增加,也將成為當下以及未來幾年電動自行車需求的新增長點。
面對需求的持續增長,廠商們也做足了擴大產能的準備。9月底,上海鳳凰發布公告稱,公司共作價9.52億元,購買天津愛賽克車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天津天任車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及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49%的股權。交易完成後,愛賽克車業、天津天任、鳳凰自行車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鳳凰將借力天津兩家自行車出口企業進軍日本市場。
(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趙雲 王嘉琦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消費日報、
Wind、公開信息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