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江救援隊長俞關榮「肺炎」去世:救人半生,卻無法救己!

2020-12-24 逆習成長社

昨日,一則噩耗傳出:

2月6日上午9時30分,武漢長江救援隊創始人俞關榮去世,享年71歲。

採訪中,她的妻子說,俞老1月11日發現肺部被感染,直到1月29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連穿襪子和穿褲子都已經不行,才等來醫院一張床位。

「每天看他狀況越來越差,我找了很多他的熟人朋友幫忙,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幫我們住進醫院。」「他的CT是在紅十字會做的,那裡醫生說他雙肺感染很嚴重,但是因為沒有條件做核酸檢測,並沒確診冠狀病毒。」「他一生都在做公益,做好事,當他自己需要的時候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說到最後,電話裡俞關榮的妻子早已經泣不成聲。

他的痛無人可解,他卻用整個餘生解別人的痛

俞關榮生於1949年,2010年成立長江救援隊至今,已經從長江中救起超過500人。

而成立救援隊的契機,卻源自一個無比痛心的開始。

2005年6月4日,在俞關榮56歲即將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他的兒子在上班時,因為一臺漏電的老舊風扇,輕易便被奪走掉生命。

最讓人遺憾的一點,是他本可以被救起。

「要是別人都會救援的話,我的兒子可能就不會死。」

是俞關榮一直以來的執念。

他也曾說,想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上—傳說離天堂最近的地方,離兒子最近的地方一走了之。

「如果更多人會救援的話,是不是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是這個信念使他重新振作,並發起長江救援隊的初心。

俞關榮家住湖北武漢江岸區香港路,喜歡冬泳,常年在龍王廟一帶遊泳健身。

因為江水湍急,潛藏巨大隱患,使得長江平均每年的溺亡多達數十人甚至上百人。

2009年,俞關榮聯合志同道合的遊泳愛好者,開始籌建救援隊;2010年5月正式建成。

從此這個團隊便在長江邊上生根紮營。

隊伍成員多來自武漢三鎮的冬泳隊,最小41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超過50歲。

俞關榮便是這支救援隊的第一任隊長。

籤下了「生死狀」的隊員們,常年義務值守於長江、漢江岸線,肩負起了巡河、救援的任務。

在堅持遊泳鍛鍊的同時,7年多來先後從江中救起500多名溺水者,還自籌資金裝備衝鋒舟、無人機等裝備,不斷提高救援能力。

這期間,隊長換了一代又一代,俞關榮自己也在2015年的時候正式卸任。

但長江江畔,從此便成了救援志願隊們鐵打的根據地。

他心中有「怨」,但對人間無「恨」

「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一條生命從我面前消失。」

這是俞關榮經常說起的話。

他的隊友說,俞關榮小學的時候就救過人。

汶川地震、映秀地震、魯甸地震,只要有救援活動,他都是第一時間趕過去。

2006年,他將兒子的賠償款,用來捐贈給西藏山南兩個貧困小學,建了兩座圖書室,用的是兒子的名字;2007年6月參加深圳舉辦的橫渡瓊洲海峽活動,活動餘款為海南文昌愛心學校捐贈了手提電腦一臺,風油精一箱;2007年10月,俞關榮組織並全程參與為青海三所中小學捐贈600件防寒羽絨服的活動;2008年2月獲得北京奧運會火炬手資格,並於當年6月1日在宜昌三峽大壩完成火炬傳遞。他總是奔走在幫助別人的路上。

「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再從左右耳朵旁大聲呼喚他......」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救援人員,他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救援方法,教授給學校的學生。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承擔著祖國的夢想。只有你們能安全地長大,才能去實現你們的夢想。」

這是他在給山區千餘名孩子上安全課時所說的話。

他是一個失去自己孩子的爸爸,卻竭盡所能,來幫助人世間的孩童平安長大。

他救了一輩子人,卻無人渡他

從患病,到死亡,整個過程持續不到兩周。

這個長年堅持遊泳跑步、鍛鍊身體的硬漢老人,最終還是倒在了希望的終點前方。

1月25日,他曾在長江救援群的一次留言中這樣描述:

「一個多餘的字,一個多餘的動作都能讓人喘個不停。」「真的是生不如死。」

當生命開啟了隨機模式之後,一切都沒有公平可言。

為了給他爭取到治療機會,俞關榮的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向外界尋求援助,幾乎給所有認識的人都打了電話。

可此時的武漢早已人人自危,半隻腳深陷泥潭的城市裡,自身都難以保全更談何幫人。

不出所料。

電話對面的人,或是婉言拒絕,或是回復再幫他問一問其他人。

到最後,那些鄭重允諾過的人,也都沒了音訊,電話不接。

「剛開始他還能夠跟我一起騎共享單車,到醫院去打針,後來連走路站立都不行。一個人看著一個人每天每天的變化,離死亡越來越近,但是又沒有辦法幫他的時候,心裡比自己死還難受。」

俞關榮的妻子哽咽著說道。

這個救了一輩子人的老師,終於還是走了,因為沒有確診甚至都沒來得及被那個冰冷的數字記載。

「他說你們自己要好好保重,要好好保重,千萬別感染上了......」

即便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他還在憂慮著身邊人的安危。

「死後,你把我的骨灰撒在龍王廟。」

這是他最後的交代。

沒有一絲絲怨念和仇恨。

只有對他生長和守護了大半生的長江江畔的悠長留念。

他終究還是走了,化作激流中的生命守望者,用他自己的方式,守護更多人的生命。

作為一名長江守護人,他已經竭盡全力。

即便自己生活不易,即便眼前困難重重,即便人生就快到達了最終點,他的心中始終充滿大愛。

真的很抱歉,最後是以這樣的方式認識的你。

真的謝謝你,謝謝你拯救的無數條鮮活生命,謝謝你挽回的無數個破碎家庭。

致敬你,真正的英雄;致敬你,平凡裡的不朽。

請放心地走,以後的江城,還有很多像您一樣的英雄們,替你守護著。

世間再無俞關榮,但有天使守人間

有人說:災難,是最好的照妖鏡。

2020從開年以來便諸般不順。

疫情面前人人自危,卻總有一些這樣的人,向世間傳遞人間至善。在無數個暗無邊際的黑夜,亮起點點微光。

從鍾南山到李蘭娟,從張定宇到李文亮;

以及為了對抗疫情,徹夜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有成千上萬堅守崗位的普通工人和志願者們。

他們又何嘗不是託舉起生命的守護人,為扭轉疫情播種下希望。

也許這樣的力量看起來很渺小,但我始終相信,微光終能匯聚成川,照亮被疫情籠罩著的陰霾天空。

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

就像知乎一位用戶所言:

「我有勢必穿越漫長黑夜的決心,也在積攢見到曙光與熾熱光明的力量。」

這光,終將帶我們衝破陰霾;

這個世界,一定會越變越好的。

我們堅信著,一起加油!

作者簡介:藍浠,逆習號主,國際ISNS認證教練,天賦挖掘/個人品牌諮詢師。這裡是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長研習社,每篇原創文章都會給你3個錦囊妙計。唯有堅持學習,才能逆境重生,實現人生逆襲。

相關焦點

  • 《加油,李先生》救人=救己
    拋開所有劇情的感動和搞笑不說,我只想說救人=救己如果爸爸不去救地鐵內的人,他就救不到自己的媳婦,自然也見不到自己的金星,救不到老大叔,無法在救護車無法通行時通行,救不到那麼多人,不會又人來獻血,為人善良,救人救己。所以希望所有人,無論現在境遇好壞,不要怨天尤人,做好眼前的善良,就等於救了你不知道潛在的風險。
  • 嗖一下就到了,男子江中遇險水警用救援飛翼一鍵救人
    嗖一下就到了,男子江中遇險水警用救援飛翼一鍵救人
  • 武漢一男子每天不戴口罩在小區跑步,引發居民恐慌
    武漢一小區業主業主天天在小區不戴口罩跑步——現在到底能不能有戶外運動?江西這位跑友尚在重疫情區外,尚有可以爭議的地方,畢竟人民日報發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上寫著: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戴口罩。但武漢這位業主,身在疫區,身處在武漢這樣全國疫情最嚴重的環境中,還不戴口罩跑步,這就真的該被指責了。
  • 5名大學生救人兩人溺亡,十年悲劇又重現,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於兩個家庭來說,這也許是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傷痛。至親至愛就這樣消失,傷痛註定成為一枚緊箍咒,它緊緊纏繞,又時常作響。逝者已逝,最痛苦的卻是那些還活著的人。02很多網友都在討論"手拉手救落水者"這種最糟糕最危險的救人方式。
  • 武漢一志願者感染後去世,願天堂沒有肺炎,您一路走好
    2月3日起,武漢一志願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在網上流傳。澎湃新聞4日核實到,該志願者叫何輝,今年54歲,是武漢志願者車隊的一員。武漢某慈善組織招募志願者的人士稱,何輝曾是一家醫護人員志願者車隊成員。公開資料顯示,醫護人員志願者車隊職責是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下班。
  • 解放軍在汶川地震中救出的女孩,如今從軍在武漢救人
    12年前,汶川地震,她在損毀的校舍中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後,她成為一名軍隊文職護士,主動請纓赴武漢戰疫救人……「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2008年,汶川地震,劉佳所在的中學損毀嚴重,交通受阻、通信中斷,她和同學們在無助中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一夜。
  • 華春瑩擬推薦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關於中央和國家機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級表彰正式推薦對象的公示根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級表彰推薦評選工作的有關通知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組織開展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級表彰推薦評選工作。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獄內偵查處處長裴建國 司法部燕城監獄四級高級警長張 月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高級工程師孫紹鋒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副處長許寶利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二級巡視員孫玉國 武漢陽邏海事處龍口海巡執法大隊隊長
  • 把救人放在首位 德邦快遞司機推遲卸貨助救援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寧波慈谿市一位一歲多的小女孩被反鎖在自家屋內,到場消防車搭上梯子依然高度不夠,無法進屋救援。見此情形,正在運輸卸貨途中的德邦快遞班車司機馬海亮當機立斷,主動將班車移到被救住戶樓下,最終配合消防戰士成功救援小女孩。
  • 小車撞上護欄 武漢消防員破拆車輛救人
    消防員破拆車輛救人楚天都市報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漢消 實習生劉錫文 馮佩瑤 陳肖依)12月23日下午1時許,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劉店立交橋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蘇A牌照汽車撞上路邊護欄,汽車受損嚴重漢口北消防救援站緊急出動,趕赴現場救援。「喂,119嗎,劉店立交橋發生了車禍,你們快來……」下午1時28分,武漢消防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立即調集漢口北消防救援站趕赴現場救援。消防員到場後發現,汽車因碰撞嚴重變形,道路旁的護欄被撞斷並將車頭刺穿;車頭部位的發動機發生移位將司機牢牢卡住,司機不斷地呻吟,面部有明顯血漬;副駕人員沒有被困,但頭部受傷。
  • 陳繼生 救援隊長的「逆行」人生
    參與大小救援300多次,每天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每當有緊急救援任務或者災情發生,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會以最快速度調集人員趕赴現場,這是今年57歲的陳繼生在過去12年間的真實寫照,並且可以預見到  陳繼生是陽泉藍天救援隊的隊長,也是籌建人。藍天救援隊是我國獨立的專業性民間志願公益救援機構。2009年,陽泉藍天救援隊成立,在陳繼生的帶領下,目前已由最初的三四十人發展至六十多人,救援範圍包括山地救援、高空救援、城市搜救、水上搜救、無人機支援等,是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民間綜合性救援隊,也是我市應急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
  • 追思尹起賀: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他的生活有些單調,除了工作就是救援,再無其他,對於救援,尹起賀有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尹起賀生前筆記在他去世後,隊友們在他的日記裡看到了這樣一句話:「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命比天大。在短暫的一生中,我為了什麼?我做了什麼?
  • 《緊急救援》致敬英雄 彭于晏與醫務人員跳廣場舞
    這些在我們身後默默無聞的平凡英雄是真正的「超級英雄」,將他們帶到觀眾面前也是電影《緊急救援》想要做到的。觀眾大讚彭于晏演技讓人感同身受隨後,電影《緊急救援》主創還來到了武漢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以及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精神標杆武漢綠地中心。
  • ​【關注】長江客船沉沒一天多 救援中的9個表情
    【倖存者張輝:漂流10個小時終於獲救】  從茫茫黑夜到黎明時分,張輝抓著一件救生衣,在長江中漂流了10個小時,終於獲救。獲救後,他給家裡打電話,第一句話就是「我還活著」。說起更多人還可能困在船上,他淚流不止。
  • "緊急救援"首周末票房領跑已破2億
    電影《緊急救援》點亮武漢  12月20日,電影《緊急救援》來到路演第三站武漢,這座英雄之城與電影致敬平凡英雄的主旨不謀而合,主創在現場分享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後故事,更在現場向英雄誠意致敬電影《緊急救援》點亮武漢長江二橋  「這讓我回想起年初我們武漢的這場疫情,我在方艙醫院負責564張床位的規劃。看了電影感覺救援隊和我們都是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
  • 的哥跳河救人失蹤被救女子發聲:今後一定珍惜性命
    原標題:的哥跳河救人失蹤被救女子含淚下跪發聲 今後一定好好珍惜性命一天前的清晨5點過,也是在這裡,陳勇軍跳進了府南河。的哥跳河救人失蹤被救女子發聲當時,河邊上傳來了「救命」的呼救聲,陳勇軍停下計程車靠邊——「看到河裡有個人」。正在河邊休息的鐘華回憶,在下面的親水步道上,還有個女子在奔跑,呼救聲也是來自於她。落水女子在九眼橋附近飄到岸邊被人救起,陳勇軍則沒了音訊。記者了解到,陳勇軍師傅不是第一次挺身而出了。
  • 武漢封城!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三大晶圓廠營運現狀剖析
    武漢肺炎爆發導致封城的政策已將近一周,晶片產業開始聚焦在武漢三大晶圓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的運營和出貨狀況,是否因疫情而中斷工廠運營?晶片能否能運出武漢抵達下遊封裝廠?然後再運往客戶端。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在疫情籠罩下,眼前的狀況和因應措施,牽動著當今全球最缺貨的三大晶片3D NAND、NOR Flash、CIS 的供給狀況。
  • 這家保險公司董事長因重症肺炎去世 年僅57歲
    這家保險公司董事長因重症肺炎去世,年僅57歲!曾任黃石市市長,朋友悼念:很好的一個人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近日,長江財險董事長、原黃石市市長楊曉波因重症肺炎去世,享年57歲。據了解,長江財產保險公司地處武漢,按照該公司官網,楊曉波一個多月前曾公開露面。
  • 直升機、無人機、機器人齊上陣 長江邊上演「緊急救援」
    新華社武漢6月11日電(記者侯文坤)直升機、無人機、機器人等齊上陣,漫溢險情處置、內澇搶排、災民轉移搜救等搶險工作輪番上演。11日下午,一場緊張的防汛搶險綜合演練在長江幹堤石首段筆架灣水域舉行。  湖北是長江幹線流經裡程最長的省份,防汛任務艱巨。